莫泊桑小说的得与失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yst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莫泊桑是十九世纪法国最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他将短篇小说的内容和形式都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这篇文章主要分析总结了莫泊桑小说的艺术技巧,包括客观的叙事态度、强烈的对比手法、超凡的观察能力、巧妙的构思和布局,莫泊桑小说的题材以及其作品的缺陷。
  关键词:莫泊桑;小说;艺术技巧;缺陷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0--02
  莫泊桑(1850-1893)是法国19世纪下半叶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他以其短暂的一生,创作了六部长篇小说,三百多篇短篇小说,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也被视为与同一时代的俄国契诃夫、美国欧亨利并列的世界短篇小说大师。莫泊桑的小说极少写惊心动魄的故事,而主要取材于平凡的日常生活。他的小说的成功,同他一系列独特的创作技巧是分不开的。
  一、莫泊桑小说的艺术技巧
  1.1客观的叙事态度
  莫泊桑作品的一个很大特点在于——他从未在作品中现身说法。这一点无疑是受教于其师福楼拜。自18世纪小说诞生到19世纪末,小说一般仅关注作品的社会道德意义而忽略其形式技巧。现代小说理论的奠基人福楼拜则将注意力转向小说的形式技巧,尤其是人物有限视角的运用。福楼拜一贯倡导作者的隐退,提倡“客观而无动于衷”的创作原则,反对小说家在作品中表现自己。这一点在莫泊桑的作品中得到了成功地运用和展示。在以往的全知叙述中,不少作者常常通过叙述者之口对人物、事件发表公开评论,这种评论有时说教味太浓,有时生硬造作,有时严重破坏了作品的逼真感。而通观莫泊桑的作品,他从不在小说中现身说法,而是保持着一种客观的叙事态度。在这种叙事模式中,作者与小说中的人物保持了一定的距离,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客观性(乔治·艾略特就是因为在全知叙述中对人物过于同情、未能保持足够的叙事距离而屡遭批评家的指责)。
  莫泊桑的小说善于隐藏。《两个朋友》中,作者看似以一种十分平淡的笔调叙述两个主人公在钓鱼时遇到德国兵,被当做间谍枪毙之后被沉河底的故事,作者没有在作品中公开愤慨地指责普鲁士军人的暴行,甚至没有做只言片语的评价。他的叙事态度十分冷静客观,可越是这样,整个事件给读者的震撼就越大,越是“于无声处听惊雷”。《修软垫椅的女人》中,女主人公的爱一直持续了五十五年,临死前她将忍饥挨饿积蓄的两千多法郎全部留给了药剂师舒凯。但当舒凯听说这个修软垫椅的女人一直爱着他的时候,则“气得跳了起来”,并嚷着“要是在她活着的时候我知道了,我早就让警察局把她抓起来丢到监狱里了”。而当他知道女主人公留给他那么一大笔钱时,却又毫无愧意心安理得地接受,甚至连她的那辆车子都拿了去。故事讲完了,作者的叙述也戛然而止,他没有表露出对女主人公的丝毫同情或是对苏凯的指责,却能激起读者强烈的爱与憎。
  莫泊桑的小说中,这样的“隐藏”艺术简直不胜枚举。他基本上不直接表达自己的倾向,而是通过故事本身来表达,自己尽量做到客观、冷静。对人物的同情与恶感不直接从自己的嘴里说出,而是隐藏在内容之中。从外表看,作者是不动声色、客观而冷峻的。
  1.2强烈的对比手法
  以其代表作《羊脂球》为例。《羊脂球》几乎使莫泊桑一夜成名,这部中篇小说的成功与对比手法的运用大有关系。如“上等人”与“下等人”的对比,前后两次在车上对待饥饿同伴的态度的对比,对待普鲁士军官无理要求所持态度的对比等等。这种种对比增强了人物性格的鲜明性,使读者认清“高贵者”如伯爵夫妇并不高贵,“圣洁者”如修女并不圣洁,而全是自私自利的灵魂丑恶者,反倒是被他们认为低贱的妓女更具有同情心、更富有民族自尊心、更拥有善良的心地和灵魂。这种强烈的对比,无疑给这部作品增加了很大的吸引力。
  除此之外,《我的叔叔于勒》中“我”的父母得知于勒真实情况前后的对比,《修软垫椅的女人》中女主人公和舒凯对待对方不同态度的对比等等,都给作品增加了很大的艺术感染力。
  1.3超凡的观察能力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莫泊桑拥有一种“在一些事物上见他人所未见的天赋”。事实上,读莫泊桑的作品,常常让人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钦佩——他对事物的观察非同一般的细致,而这种能力的确不是人人都有的。这种独特的关注能力把诸多事物和生活现象中别人所未见的那些特征展现出来。
  莫泊桑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很细。这同他早年的生活经历有关。他在诺曼底的乡间度过了童年,故乡优美的大自然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成为日后文学创作的一个源泉。也许有人认为,一个以写故事见长的作家没有必要重视自然景物的描写,而莫泊桑不然。《俘虏》一文的开头全是景物描写“除了雪下在树上轻微的簌簌颤动外,森林里没有任何一点别的声音。雪从中午就开始下了,细小的雪粒在洒下像泡沫似的冰淞,将灌木丛的枯叶盖上一层薄薄的银色罩盖……”,《幸福》中“翘首远方,锯齿形的群山在暗红色的晚霞里显出它们黑魃魃的身影”。
  社会环境的描写。莫泊桑善于用简短的几句话勾勒出一幅画面。《羊脂球》中“生活仿佛停止了。店铺都关着门,街道寂静无声。偶尔有个居民出来,被这种静寂吓坏了,急忙贴着墙角一溜而过。”另外,《两个朋友》中“巴黎被包围了,在饥饿中呻吟着。屋顶上难得看到麻雀,下水道中也空空荡荡,连老鼠都灭绝了。人们不管什么都吃。”只寥寥数语,就勾勒出普法战争给法国社会带来的萧条。
  莫泊桑小说的细节描写准确而传神。他的中短篇小说的许多人物之所以栩栩如生,同作者出色的细节描写大有关系。
  1.4巧妙的构思和布局
  莫泊桑的小说大多都取材于平凡的日常生活,主张以“单纯的真实”来感动人。他的很多小说都是以一根根“看不见的线”连接起来的,开始时一般平稳地展开,但是情节突然转折,出现一个意想不到的结局,但又符合真实生活的逻辑。
  以《珠宝》一文为例。小说开头极力渲染女主人公“美丽端庄,天使般的腼腆”“仿佛是那种品质良好完美无缺的女人的化身”,并一再点出夫妻二人关系十分和睦、幸福。之后轻轻点出女主人公的两个缺点:喜欢看戏和喜欢假的珠宝首饰。接着故事突然发生转折,女主人公在一个冬天的晚上看戏回来后得了肺炎,不过一个星期死掉了。故事到这里,一直是平稳发展的。接着情节急转直下,一系列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了。丈夫由于生活窘迫,被迫把妻子留下的“假”珠宝拿去卖。在这过程中竟发现“假”珠宝货真价实,都是妻子借看戏之名靠出卖色相换来的。丈夫起初难以接受,但最终在金钱与个人荣誉之间选择前者,把妻子的珠宝首饰全部卖掉,得到一批巨款,心安理得的成了阔人。爱情是假,名誉是假,只有金钱才是真的。《珠宝》所揭示的本是当时社会中常见的社会现象,但作者经过巧妙的构思,以小见大,令人慨叹。   除此之外,其他小说如《项链》、《我的叔叔于勒》、《骑马》、《雨伞》等也都能体现出作者布局的精妙。
  二、莫泊桑小说的题材
  莫泊桑大大发展了第一人称的叙述方法。他的短篇小说有很多是用第一人称写的:叙述者遇到朋友,讲自己的往事讲给他听,如《在旅途上》;叙述者向听故事的人讲述他亲身经历或目睹的遭遇,如《模特儿》;叙述者讲述他听到的一件事,如《怪胎之母》;叙述者直接告诉读者,如《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认为,亲口叙述的故事能起到直接感动人的效果。
  莫泊桑的短篇小说大致有如下题材:一、普法战争。莫泊桑亲自参与过普法战争,这场由法国挑起,又以法国惨败而结束的战争,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莫泊桑对战争的所见所闻非常丰富,又有着深刻的体验感受,因此写了不少以普法战争为题材的小说,讴歌底层群众的英勇斗争和献身精神,揭露普鲁士军的残暴,如《俘虏》、《米隆老爹》、《蛮大妈》、《疯女人》、《两个朋友》等。 二、小资产阶级和公务员生活。莫泊桑曾先后在海军部和教育部任小职员长达十年,比较熟悉政府部门中抄抄写写的小科员。这些人向往近在咫尺的上流社会,却又难以跻身其中。莫泊桑以一些短篇表现了这一阶层的生活状况、精神状态等,脍炙人口的作品如《项链》、《我的叔叔于勒》、《雨伞》、《骑马》、《保护人》等。三、农村生活。莫泊桑的童年是在诺曼底的乡间度过的,他的一些作品精彩地展现了诺曼底五光十色的乡村生活和自然风光,如《西蒙的爸爸》、《一个农庄女工的故事》、《归来》、《洗礼》、《真实的故事》等。四、怪诞故事。莫泊桑从26岁起经常犯心绞痛和剧烈的偏头痛,34岁又出现神经性疾病的征兆,疼痛和药物常常使他产生幻觉,加之受当时怪诞文学的影响,莫泊桑将病中的幻觉化入小说,如《奥尔拉》《一个疯子》等。
  总之,莫泊桑的三百多篇短篇小说从内容到形式都有重大突破,他所描绘的生活面非常广泛,构成了一幅十九世纪下半叶法国社会的风俗画,并将现实主义短篇小说的艺术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三、莫泊桑小说的缺陷
  莫泊桑的小说并非全是好的,他也有一些思想艺术价值不高的作品。在这一点上,托尔斯泰曾经有过相关批评。托尔斯泰是一个泛道德主义者,他在《托尔斯泰读书随笔》的《〈莫泊桑文集〉序》一文中并未否定莫泊桑展现在其所有作品中的艺术追求和才华,但有了这些并不意味着艺术的成功,他认为莫泊桑的作品缺少了艺术作品的价值所需要的第一个,甚或是主要条件,即“对其表现对象的正确的、合乎道德的态度”。托尔斯泰用这一标准几乎评价了莫泊桑所有重要的长篇小说。《漂亮朋友》中,作者“放纵自己去描写那些令他痴迷的东西,有时仿佛失去了对主人公基本否定的观点而站到他的一方去”。莫泊桑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自然主义的影响,突出表现在小说中对男女情欲的描写上,“从毫无意义的肉体上去描写事物”,而忽视构成事物本质的精神方面。另外,在莫泊桑的一些作品中,对于劳动人民的描写是不完整的、矫揉造作的。他以赞许的笔调去描写布勒塔尼女仆们,而以厌恶和嘲讽的笔调去描写劳动者的生活,在艺术上犯了大错。这些都违背了文学的道德律,导致艺术的堕落。当然,托尔斯泰并没有将这些归咎于莫泊桑本身,而是归咎于他所处的“丑恶和无道德达到骇人听闻程度”的社会环境。总之,托尔斯泰认为,除了《一生》以外,莫泊桑的长篇小说都是薄弱的,并指出“如果莫泊桑留给我们的仅是长篇小说,那么他只能成为一个惊人的范例,及一个天才的作家是怎样毁灭与他所生长的虚伪环境”。托尔斯泰的批评或许过于苛责,但却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莫泊桑长篇小说的缺陷。
  另外,莫泊桑的短篇小说往往满足于叙述故事、刻画性格,而很少对生活进行深入的思考,他在作品中所传达出来的思想和道理往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其作品缺乏隽永而丰富的思想性。除此之外,在他的一些小说中,还有着神秘主义和颓废主义的倾向,这是由他的世界观中的消极因素造成的。
  参考文献:
  [1]匡兴,陈惇.外国文学(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莫泊桑著.郝运,王振孙译.莫泊桑中短篇小说全集(四册)[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3]邱云华.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其他文献
自然主义主张如实反映现实社会,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现实主义的一些理念,但却超越现实主义,提倡用科学的方法剖析人生。金东仁作为韩国自然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对于客观描写有
项目课题:校级课题《林译哈葛德小说对中国文化形象建构的影响》项目论文。  摘 要:林译哈葛德小说是林译小说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对部分“五四”作家的成长起到了积极作用,尤其是前期的译作许多成为了封建文化道德的解构者。本文试从比较文学变异学语言变异的视角出发,以林译哈葛德小说《迦茵小传》等作品为例,探视其翻译文本中的创造性叛逆。分析林译哈葛德小说文学翻译的变异现象,探究其背后更深层次的社会、历史原
摘 要:英国作家伊丽莎白·盖斯凯尔夫人的最后一部作品《妻子与女儿》,代表了她的文学最高艺术成就。作品以其敏锐的观察、巧妙构思的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风趣幽默的对话和平易流畅的叙述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品中,盖斯凯尔夫人用细腻的笔触刻画了许多有意思的人物形象。其中,女主人公莫莉是一个鲜活生动的女性形象。莫莉本性善良,乐于助人,深受身边人的喜爱。莫莉历经了父亲再婚的挣扎和抗争,后与继母和她带来的女
摘 要:克里斯托弗·衣修伍德在他的柏林小说《诺里斯先生换火车》中,刻画了在柏林生活的形形色色的人物。在政局不稳和经济萧条的社会背景下,小说中这些人物呈现了不同形式的病态社会性格。解读这些性格特征的同时,进一步思考社会成员病态性格与病态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衣修伍德;《诺里斯先生换火车》;病态社会性格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学习兴趣是学生学好初中数学的最现实、最活泼的心理成份,是学生学习动力的重要源泉.数学教学离不开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摘 要:亚历山大·伊萨耶维奇·索尔仁尼琴是影响深远的苏联时期“集中营文学”的开创者,他善于描写人们处于备受屈辱境况中的人性追求和道德品质。《癌症楼》和《马特辽娜的家》是作家非集中营文学题材的两部小说,但仍体现作家文学创作惯有的特征——浓重的人性书写色彩。本文将从作家的宗教信仰、作品中具体形象的塑造和作家人性书写的价值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对作家的创作思想和作品内涵有更深刻的解读。  关键词:索尔仁
提高中学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然而,高中政治是一门理论性强也较为抽象的学科,需
兴隆庄煤矿将粉煤灰开发为井下防灭火注浆材料 ,变废为宝 ,既减少了环境污染和排放费用 ,又降低了防灭火注浆费用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Xinglongzhuang Coal Mine devel
本文以西蒙娜·德·波伏娃的女性主义伦理思想来探讨美国作家凯特·肖邦的小说《觉醒》中艾德娜这一形象,通过比较作品中两位女性因其对“他者”地位的不同态度而导致的截然
下寺湾油田雨岔区长8致密油层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含油层系.本次研究从岩心样品分析入手,对长8致密储层微观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长8储层孔隙组合类型以粒间孔-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