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的喧嚣

来源 :译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peng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译:曾敏昊
  文:A. L. 肯尼迪(A. L. Kennedy)
  
  安妮·恩莱特用词讲究。能讲故事不算大本事,还需讲得地道。读者会发现恩莱特写作从不曲意讨好,文字中无丝毫媚态。不仅如此,我以为更重要的是她心底油然而生的那种力求对得住于作品、无愧于读者的干劲。暂不论恩莱特如何看待自己的写作动机,她确已呈献了三部长篇,以及众多的散文、短篇小说,且部部作品灵动鲜活。那激活作品的声音机敏强健,时妙趣横生,时引发翩翩遐想,而更多时低沉抒情,平静巧妙得叫人叹为观止。
  《聚会》是恩莱特第四部长篇小说,乍一看内容简单明了。故事主人公受刺激后身心都被抛入了过去的时空,于是当下和将来打乱了,顷刻间过去需重新审视。维罗尼卡·赫戈特失去了她早已失去的亲爱的酗酒哥哥利亚姆(Liam)。在利亚姆的葬礼上,爱尔兰老家那帮何氏亲戚散聚一堂,他们嗜酒成习,彼此纷吵不合。维罗尼卡融入三姑六戚中,但每每想到她那看似体面、但丈夫与孩子情感疏远的生活,利亚姆的鬼魂就窜入她的记忆和浮想,扰得她心神不宁。
  当然,《聚会》绝不缺乏深意,恩莱特在小说中审视爱与死的主题,剖析其中的痛苦、恐惧、和奇特的愉悦。及此,我不得谈谈作者文字对肉体的关注。小说中陌生人在旅馆相遇,彼此赤身裸体,但无一指接触;维罗尼卡多夜失眠,利亚姆瞧见妹妹身后的卫生护垫,酒兴大发;升起一个给大腿搔痒痒的念头,就开始注意那丛很少受关注的髭须。就在这些时候,“咆哮”一词就重复出现,好像在提醒我们小说中人物内心的骚动。和约翰·班维尔一样,对恩莱特而言,性是一出对人性紧紧追逐、继而又将人性抛弃的惊悚剧。在这个世界上,无忠诚可言,性变得荒唐滑稽,但爱却是永恒的,就像身上的伤疤。对人身体产生作用的不仅是性,还有死亡,死亡可以慰藉人心,同时也可以是强奸犯。恐惧和困惑在肉体中激起连绵回音,恩莱特把情感和记忆表露出的种种症状记录在案,对此她毫无畏惧。潜在肌肤下的骨头和言语,骇人耳目,叫人恐惧。
  但若无文笔的优雅和轻灵,上述一切将让人不知所措。维罗尼卡提醒读者,曾有个基督教圣徒叫维罗尼卡,她在耶稣迈向十字架时为其擦脸,于是基督的形象就映在了“她的抹布”上,修女告诉说,这就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张照片”。维罗尼卡以她素来故作正经地口吻讲到,直到现在,每每吃完中餐接过湿毛巾时,她都会想起那位同名的圣徒。小说中崇高与鄙俗融合娴熟,一旦时机成熟,脉脉温情便随着点燃的火药猛地跳到愤怒、冷嘲和悲痛的那极,故事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与很多形象鲜活的小说主人公一样,维罗尼卡察人观事,可能甚至过于敏锐:与丈夫分床而睡后她便不能自已的胡思乱想,她未能尽到关爱女儿照顾母亲的责任,她对自己的家族无比憎恨,而且还为她那错不可饶的哥哥伤心落泪。
  利亚姆在小说中出现很少,但其形象塑造得无可挑剔。那是个俊俏的小伙儿,两眼流露出对不可及的爱的渴望,爱他的女孩子勾心斗角,但看爱人最终以酒自摧、怀揣着满口袋的石头迈向大海,她们都伤透了心。从利亚姆身上,我们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爱情的愚昧,即就是把精力滔滔挥洒在那些注定要会让双方都希失望的人身上,更严重的是,那些人会以自己之死把我们逼到绝地。小说告诉读者,爱的恐怖和奇迹就在于虽然爱的对象不复存在,但爱仍依旧。恩莱特巧妙地把握着时间,包括流逝的时间和将会束缚我们的未到之时,小说人物的错误和其它种种可能也渐渐凸现。于是,故事具备了让人满意的深度:作者一次次地、有时甚至毫无理由地展现死亡,这即使说不上残酷,也绝对算得上是冷酷的,然而其中对个体生活执着的关注和不懈挖掘却恰恰体现了作者心中的那份爱。
  对一些人而言,此种叙事方式实在难以接受,他们觉得这样情感过多,行动缺乏。但若评论界都是些从不会因紧张而肚子晃动、从不会因见到了心爱的人而瞳孔放大、心跳几乎与无知者或动物一样出奇规律的人的话,那这个领域便将成为一个毫无血色的苍白之地。
  恩莱特的作品绝不缺乏人性,绝不肤浅随意,这无疑是一部洞察犀利、推理有序、才思洋溢的佳作。作者指出,有时最惊险的经历恰恰在人们的内心。当所爱的人死亡、离我们而去时,行动产生在别处。与癌症斗争,惨烈的车祸,蓝天下放出的闪电,这些是为别人写的剧本。然而我们仍然要求接受改变、迁移、和重塑。我们生而如此,恩莱特描绘的恰是这种天性。不同的层次有不同的叙述方式,误解了这一点,眼前的这本小说便沦为了无聊的色情戏,行为里没了情感、没了深度,对于做出那些行为的人,我们永远无法为了解,也不怀丝毫感情。在恩莱特看来,身体、心灵、意志、世界、以及心灵,它们相互交织,发出了生活中奇妙震耳的咆哮。
其他文献
进入五月,《纽约时报》畅销书榜上涌现出不少好书,譬如扎布里亚的这本《后美国的世界》,作者对中美印等国的剖析尤其值得我们深思。而肯尼斯·C·戴维斯的通俗历史类读物与“百家讲坛”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放飞幻想的翅膀    迈进如今的书店,就发现如今的青少年书籍里难见科幻小说的踪影。而在国外,青少年科幻小说正在迎来它的黄金期。其实,喜欢阅读这些小说的成年读者也大有人在。偶尔看看这类想象力充沛的小说,
期刊
译:金逸明    只要你愿意,总能为呈现在大家面前的自传找到另一部文本,一部与之对应的文本。  ——菲利普罗斯,《事实》    I    我们都知道,大胆地写作自己的生活,无论直接还是间接,“对那些自称为作家的男男女女而言,是一件有着致命诱惑的事情”。因为激发写自传的愿望的冲动与驱使他们写小说的冲动并没有什么不同。或者,正如诺思索普弗莱在《批评的剖析》一书中所写的那样,“我们或许可以将这种非常重要
期刊
译 李 旦 文 [英]弗兰克·曼雷    在一个她记得不太清楚的残梦中,她以为听到了她的丈夫在抓床头板,然后她醒了,听到了同样的声音。那声音就在她的头上。她躺在床上望着那个方向,但除了黑暗什么都没看到,来源于那里的那个声音,就像来源于她自己的思想。“老鼠是最精明的房客,”她想道,话也不由自主地冒了出来,“它不用付租金。”她把它当作一种神秘的存在。  她敲了一下她丈夫的手臂。“起床吧,”她说,“房子
期刊
译 黄少婷 文 [美]琳·依格尔  去年夏天一个晴好的午后,我顺道拜访了大都会博物馆,在馆中,我满心渴慕地久久凝视着一件1911年的保罗·布瓦雷晚礼服,这件礼服的面料采用了郝鲁尔·杜非设计的印花天鹅绒,袖子宽大,绿松石色的衬里历经近一百年的时光仍然光泽闪耀。我素有衣着考究的恶名,这一天我身穿一件“Liberty of London”牌子的衬裙,外套黑色真丝雪纺罩衣,加上猩红色紧身裤和古铜色便鞋,这
期刊
译 袁 圆 文 [日]上总英郎    第一节 双面像——面临苦恼的远藤    读过远藤周作作品的人都知道,一提到远藤文学,首先浮现在脑海里的可能就是天主教文学。当然,因为作家本人是天主教徒,创作了一些关于天主教的作品是很自然的,但同时在他的多篇随笔,特别是以织田信长、丰臣秀吉等活跃于日本中世的武将为主人公的历史作品中,以及堂堂男子汉突然变性成为女子的幽默讽刺小说里面,主人公风格迥异,让人无法相信这
期刊
译 吕 珏 文 [英]凯瑞·菲利普斯    远藤周作(Shusaku Endo)是一位信奉天主教的日本小说家,其作品着力挖掘背负信仰的矛盾处境。这样一位生于日本的作家竟激发了英国小说家凯瑞-菲利普斯的创作灵感。在这篇访谈中,菲利普斯详细分析了这位伟大的小说家何以对他产生如此持久的吸引力。  坐在我面前的加藤宗哉先生(Muneya Kato)满脸迷惑。他扶了扶眼镜,手指一会儿紧张地叉拢,一会儿又松开
期刊
《萨瓦纳湾》(1982)一剧,是杜拉斯专为法国舞台演员玛德兰·勒诺写的,主角的名字也叫玛德兰。这位名伶年轻时在各国的舞台演出红极一时,老了失去记忆,像幽灵似的住在她的女儿溺死的泰国海湾附近。每天晚上有一位少妇来看望她,那是她的外孙女,力图帮助外祖母回忆起她的女儿,也就是自己的母亲的旧事。从老妇三三两两的破碎回忆和少妇断断续续的补叙追问中,像从一张老底片上显现出在大海中的一块白石礁上,一个十六岁少女
期刊
文:【美】弗吉尼娅·普斯特雷尔(Virginia Postrel)  译:包慧怡    乔治·赫雷尔(1904-1992)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最重要的美国摄影师之一,但在许多历史书中,你都找不到他的作品。他没有用镜头记录下经济大萧条或干旱尘暴区,没有为希特勒或斯大林拍过特写,也从未把机械和建筑物变为震慑人心的抽象画。赫雷尔专为电影明星拍摄广告照。1930年,他成了米高梅制片公司的主要摄影师,1942
期刊
2007年10月16日,英国“布克奖”评委会把这一英国最重要的文学奖项颁给了爱尔兰女作家安妮恩莱特(Anne Enright)。由此,她的获奖小说《聚会》一改之前低迷的销售境况,立刻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许多人对于《聚会》的获奖大感意外,虽然评委会对它给予了高度评价,但是很多读者依然感到小说思绪纷乱、晦涩沉闷,不少人甚至没有耐心读完全书。一时间,人们对于《聚会》争议不断,褒贬不一。  《聚会》的确是
期刊
译:曾敏昊  文:丽丝尔·史林格(Liesl Schillinger)    妙语迭出,冷峻幽默,层层剖析,不留喘息,安妮·恩莱特的小说阴郁晦暗,但同时却又如此光彩夺目!恩莱特的文字常常像在施暴,有时还让人生厌:阅读时,我们好似要洞穿波光粼粼的湖面,察觉出隐匿其中的危险。在其第二部小说的结尾,主人公安娜·肯尼迪的灵魂问道:“你像什么?”这个死于分娩的爱尔兰女人回想其自己十六岁读书时,修女让她翻译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