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是祖国六十二年华诞。举国上下无不欢腾雀跃,以一种伟大的崇敬的国民心态,庆祝我们伟大祖国的生日。每一个知识分子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国民心灵,具体而言,也就是我们"中国"的自我定位,回顾六十多年,我们中国人在走过从"站起来"到"崛起"历史阶段和心灵阶段后,下一步我们将进入一种怎样的实践历程中?这是值得每一个中国知识分子深刻思考并付诸于实践的伟大命题。
回顾历史,我们能够强烈地感受到一批又一批的知识分子为了中国的强大,为了国民的尊严与幸福,而呕心沥血、奔走呼号。无论是"为帝王师",或是"德先生"、"赛先生",或是"臭老九"。即便在当下新左派或自由主义者的论争中,中国知识分子的"强国梦"也永久的是热烈的,并且不断积极主动的投入到与这个梦想相关的伟大实践中。在新中国成立的日子里,建国初,我们的在知识分子们怀有的是"集体梦想";而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也就是极度压抑后的解放的年代,是"独立的思考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1990年代,"强国梦"在知识分子世俗生活的努力与挣扎中微妙地成长;然而当新世纪来临时,我们的富强梦想也得以基本实现时,"强国梦"被赋予了更多的崭新时代内涵。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一个集体梦想"
建国后,中国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伟大的中国人民在站起来了",而知识分子们也找到了方向,正如诗人胡风说的"时间开始了"。
"回去,为了新中国的建设事业",大批的知识分子怀揣着这样的报国理想,从欧美、日本等异地他乡纷纷回到祖国来。截止到1960年代中期,总共有2500多名海外专家、学者和留学人员归国,他们之中的大多数成了科研、教育、国防等事业的骨干力量。知识分子们放弃了在外国的高薪与舒适的生活,他们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就是为了洗刷这个国家在过去一百多年的屈辱与失败,而也正是这种民族悲情注定了那时的"强国梦"不在于个人的意义,而在于"一个集体梦想"。
我们不会忘记,历史也永远会铭记住那些伟大的人和他们伟大的成绩,钱学森、邓稼先、"两弹一星"……一批又一批的知识分子长期以来对祖国怀有"独立、统一、富强、民主"四个理想,而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国内基本统一,富强就显得极为迫切。我们对那些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付出艰辛努力的知识分子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特别是在今天这个特别的日子里。他们与我们的祖国和人们一起,承担着共同的苦难,分享着共同的荣耀。大多数的知识分子坚信"强国"的意义,即便被打成右派,也还是对新生政权保持忠贞和高度的认同,对国家充满无限热爱。
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忧患
这个时期,许许多多的有识之士就已经认识到"只强大国家,不强国民"事业也不能长久。1970年代末,中国的知识分子们开始面对一个突然的新时期:西德民主墙、邓小平付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中美建交……
即便到了1980年代,也没有"公共知识分子"称谓,因为几乎所有的知识分子学者都有明显的公共关怀和社会关注。独立的思考,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超越学科背景的表述,是八十年代几乎所有的知识分子的共同特点。
"知识改变命运。"大家都很赞同于这样一种表述,可是知识分子们要改变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命运,更多的是国家的命运。我们的知识分子们虽然在那时获得了一定生产力发展的物质上的满足,更多的是对于国家今后如何发展的共同忧患。北大77级一个普通的男生宿舍里,熄灯后大家卧谈的话题也有很强的强国意味,比如"私有经济是否应该存在"、"物价如何放开等"而当年那些卧谈的同学们是现在的央行副行长易纲,国务院副秘书长丘小雄,等等。
也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关注民生、关注强国的强烈的焦虑的爱国意识,知识分 子们在那个年代进行了艰苦的探索……
三、1990年代:从"主导者"到"见证者"
让众多知识分子津津乐道的1980年代,就那样以一种想象不到的方式落幕,中国进入了经济高速发展和知识分子失语与分裂的1990年代。
著名艺术家陈丹青曾这样回忆自己2000年回国定居时的感受:"八十年代那种追求真理、启蒙,种种热情好想消失了……更多的是对上一代集体主义文化的厌烦和警觉。"关于强国梦,知识分子再也难以达成共识。"后现代"思潮、人文精神大讨论、以"说不"为代表的民族主义情绪、自由主义与新左派知识分子的论争等构成了1990年代以来的主要思潮。
知识分子自己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正从"强国梦"的引路人与历史的引导者,变成这个梦想实践的参照物和历史见证者。我们可以很兴奋地指出,以北京2008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为一个标志,知识分子的"强国梦"理想已基本实现。
四、21世纪:"强国梦"被赋予了更多新的时代内涵
21世纪对于广大的知识分子来说,是他们在经历过屈辱、失败后的崛起行动的时代。知识分子们再也不满足于华丽的GDP和疯狂巨大的外汇储备,他们的爱国、强国思想被赋予了更多新内涵。强国的指标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制度建设、软实力、文化厚度、自身建设的能力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国民道德自觉等。以这些为指标,我们国家离真正的强国还有很大的距离。
新时期,青年知识分子,要担负起更多强国的责任。新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经济迅速蓬勃、社会各项事业欣欣向荣的30年。进入社会主义事业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三农政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等一项又一项的民生工程正在得到贯彻落实,不断改善着人民的物质、精神各方面的生活水平。
可以说,改革开放是三十年来中国社会进步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一切的成绩,与广大知识分子的不懈努力是分不开的。然而,当前中国的社会发展,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经济发展水平还不够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够高,人的权利和自由还得不到充分尊重。对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归根到底,要靠进一步更加富有成效的改革开放。
于是,我们青年一代,特别是新一代的青年知识分子,要肩负起更多的强国责任,进一步积极地投入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去。我们青年一代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和忠诚的建设者,我们要继承老一代知识分子的革命思想和爱国、报国理想,从点滴做起,奋发图强,开拓创新,不断提高自己报效祖国的"软实力",为祖国的美好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黄展鹏.知识分子是一支伟大的力量--试论知识分子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先锋和桥梁作用[J].人民教育,1979,(10).
[2]陈静安.学习《周恩来选集》(下)--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论述[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01).
[3]周占琴.谈知识分子的时间浪费现象兼论时间的价值[J].民主与科学,1990,(04).
作者简介:李楠(1987-),女,山东潍坊人,山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2009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刘树彬(1987-),男,山东潍坊人,山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2009级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回顾历史,我们能够强烈地感受到一批又一批的知识分子为了中国的强大,为了国民的尊严与幸福,而呕心沥血、奔走呼号。无论是"为帝王师",或是"德先生"、"赛先生",或是"臭老九"。即便在当下新左派或自由主义者的论争中,中国知识分子的"强国梦"也永久的是热烈的,并且不断积极主动的投入到与这个梦想相关的伟大实践中。在新中国成立的日子里,建国初,我们的在知识分子们怀有的是"集体梦想";而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也就是极度压抑后的解放的年代,是"独立的思考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1990年代,"强国梦"在知识分子世俗生活的努力与挣扎中微妙地成长;然而当新世纪来临时,我们的富强梦想也得以基本实现时,"强国梦"被赋予了更多的崭新时代内涵。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一个集体梦想"
建国后,中国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伟大的中国人民在站起来了",而知识分子们也找到了方向,正如诗人胡风说的"时间开始了"。
"回去,为了新中国的建设事业",大批的知识分子怀揣着这样的报国理想,从欧美、日本等异地他乡纷纷回到祖国来。截止到1960年代中期,总共有2500多名海外专家、学者和留学人员归国,他们之中的大多数成了科研、教育、国防等事业的骨干力量。知识分子们放弃了在外国的高薪与舒适的生活,他们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就是为了洗刷这个国家在过去一百多年的屈辱与失败,而也正是这种民族悲情注定了那时的"强国梦"不在于个人的意义,而在于"一个集体梦想"。
我们不会忘记,历史也永远会铭记住那些伟大的人和他们伟大的成绩,钱学森、邓稼先、"两弹一星"……一批又一批的知识分子长期以来对祖国怀有"独立、统一、富强、民主"四个理想,而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国内基本统一,富强就显得极为迫切。我们对那些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付出艰辛努力的知识分子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特别是在今天这个特别的日子里。他们与我们的祖国和人们一起,承担着共同的苦难,分享着共同的荣耀。大多数的知识分子坚信"强国"的意义,即便被打成右派,也还是对新生政权保持忠贞和高度的认同,对国家充满无限热爱。
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忧患
这个时期,许许多多的有识之士就已经认识到"只强大国家,不强国民"事业也不能长久。1970年代末,中国的知识分子们开始面对一个突然的新时期:西德民主墙、邓小平付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中美建交……
即便到了1980年代,也没有"公共知识分子"称谓,因为几乎所有的知识分子学者都有明显的公共关怀和社会关注。独立的思考,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超越学科背景的表述,是八十年代几乎所有的知识分子的共同特点。
"知识改变命运。"大家都很赞同于这样一种表述,可是知识分子们要改变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命运,更多的是国家的命运。我们的知识分子们虽然在那时获得了一定生产力发展的物质上的满足,更多的是对于国家今后如何发展的共同忧患。北大77级一个普通的男生宿舍里,熄灯后大家卧谈的话题也有很强的强国意味,比如"私有经济是否应该存在"、"物价如何放开等"而当年那些卧谈的同学们是现在的央行副行长易纲,国务院副秘书长丘小雄,等等。
也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关注民生、关注强国的强烈的焦虑的爱国意识,知识分 子们在那个年代进行了艰苦的探索……
三、1990年代:从"主导者"到"见证者"
让众多知识分子津津乐道的1980年代,就那样以一种想象不到的方式落幕,中国进入了经济高速发展和知识分子失语与分裂的1990年代。
著名艺术家陈丹青曾这样回忆自己2000年回国定居时的感受:"八十年代那种追求真理、启蒙,种种热情好想消失了……更多的是对上一代集体主义文化的厌烦和警觉。"关于强国梦,知识分子再也难以达成共识。"后现代"思潮、人文精神大讨论、以"说不"为代表的民族主义情绪、自由主义与新左派知识分子的论争等构成了1990年代以来的主要思潮。
知识分子自己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正从"强国梦"的引路人与历史的引导者,变成这个梦想实践的参照物和历史见证者。我们可以很兴奋地指出,以北京2008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为一个标志,知识分子的"强国梦"理想已基本实现。
四、21世纪:"强国梦"被赋予了更多新的时代内涵
21世纪对于广大的知识分子来说,是他们在经历过屈辱、失败后的崛起行动的时代。知识分子们再也不满足于华丽的GDP和疯狂巨大的外汇储备,他们的爱国、强国思想被赋予了更多新内涵。强国的指标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制度建设、软实力、文化厚度、自身建设的能力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国民道德自觉等。以这些为指标,我们国家离真正的强国还有很大的距离。
新时期,青年知识分子,要担负起更多强国的责任。新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经济迅速蓬勃、社会各项事业欣欣向荣的30年。进入社会主义事业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三农政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等一项又一项的民生工程正在得到贯彻落实,不断改善着人民的物质、精神各方面的生活水平。
可以说,改革开放是三十年来中国社会进步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一切的成绩,与广大知识分子的不懈努力是分不开的。然而,当前中国的社会发展,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经济发展水平还不够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够高,人的权利和自由还得不到充分尊重。对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归根到底,要靠进一步更加富有成效的改革开放。
于是,我们青年一代,特别是新一代的青年知识分子,要肩负起更多的强国责任,进一步积极地投入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去。我们青年一代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和忠诚的建设者,我们要继承老一代知识分子的革命思想和爱国、报国理想,从点滴做起,奋发图强,开拓创新,不断提高自己报效祖国的"软实力",为祖国的美好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黄展鹏.知识分子是一支伟大的力量--试论知识分子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先锋和桥梁作用[J].人民教育,1979,(10).
[2]陈静安.学习《周恩来选集》(下)--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论述[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01).
[3]周占琴.谈知识分子的时间浪费现象兼论时间的价值[J].民主与科学,1990,(04).
作者简介:李楠(1987-),女,山东潍坊人,山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2009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刘树彬(1987-),男,山东潍坊人,山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2009级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与教学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