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大王 李光前

来源 :财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cslee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揭秘世界富豪的传奇经历,
  提炼鲜为人知的成功秘诀,
  探寻可以借鉴的创业之路,
  《点石成金》帮助你捷径觅宝……
  
  财富档案
  李光前生前是世界十大华人富商之一,他所创立的橡胶王国,对世界橡胶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为当代新马、以至整个东南亚地区杰出的华人企业家、教育家和慈善家。他曾被授予马来西亚大学法学博士学位。1962年,新加坡政府聘请他为新加坡大学首任校长。
  
  1967年6月2日,狮城新加坡似乎失去了所有的神采,沉浸在一片悲哀的气氛中,市民们倾城出动,自发地为一位老人送行。商界人士惊闻一代巨贾离世,教育界痛悼丧失了一个好的教育家,全世界的华人为没有了一位杰出同胞而落泪。新加坡共和国总理李光耀也在唁电中深表哀痛和惋惜。这个引起了诸多惊讶的人,就是声名远扬的华人实业家——李光前。这位一生热心于文化教育事业的橡胶大王的逝世,不仅是新加坡工商界的一大损失,也是新加坡华人社会的一大损失。
  
  漂泊流浪的少年
  
  1893年,李光前出生在福建省南安县梅山芙蓉乡,原名李玉昆。小时候,他的家境十分贫寒,但父亲对子女的教育非常重视,虽然经济困难,手头拮据,自己节衣缩食,也要供孩子读书。
  1903年秋天,年仅10岁的李光前随父亲自福建出洋,去新加坡谋求生计。开船不久,气温剧降。当时船上多是福建人,来自穷乡僻壤,去南洋谋生,所以衣衫单薄,冻得直打哆嗦。
  
  当时,船上还有一个人,就是著名的爱国华侨陈嘉庚。他看到大家被冻成那样,就吩咐仓库保管员:“你通知全船的人,凡是姓陈的,每人发一条毛毯。”船上旅客,不管张三李四纷纷报名说姓陈,先拿一条毛毯御寒再说。不久,陈嘉庚到各船舱巡视,看到大家都领到毛毯,很放心。可是,当陈嘉庚走到船舱的一个角落时,看到一个小孩子在那里打哆嗦,觉得很奇怪,就问他为什么没去领毛毯,这个小孩子说,我不姓陈,不敢冒领。而这个小孩子,就是李光前。他这种诚实的举动,给陈嘉庚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来到新加坡的李光前,开始进入当地英印学堂就读。他铭记父亲的教导,在接受英文教育的同时,还坚持去养正学堂学习中文。1903年,李光前由于学习勤奋、成绩优异,得到当地中华总商会主席吴寿珍资助回国,继续在暨南学堂学习。两年后,他考入北京清华学堂(预科),之后转到唐山路矿专门学堂。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时局的动荡打断了李光前的学业。他只好回到新加坡,不久又考上当地政府举办的测量专科学校,同时攻读美国一所大学的函授工程课。3年后,因生活所迫,才不得不再次中断学业,以谋生计。
  李光前精通中文、英文,经友人介绍,他来到爱国华侨庄希泉创办的中华国货公司担任英文文书及涉外工作,由此便开始进入商界。
  当时民国初立,中国商务印书馆与中华书局,分别出版了新型的“共和版”课本和“中华版”教科书,东南亚各地有许多华侨学校,但采用的仍是清末的旧课本。李光前目光敏锐,感到机不可失,于是与国内出版社联系,买入大批新教科书转售给各侨校,为公司赢得了一笔可观的收入。
  1916年的一天,天正下着雨,李光前下班,在街边大摊档吃饭。这时,陈嘉庚也冒着雨来买食物。当陈嘉庚买完食物包好后,雨越下越大。陈嘉庚的汽车停在附近,他没带雨具,无法去驾车,正在着急,李光前认得陈嘉庚,忙递去一把雨伞,陈嘉庚性子比较急,拿了雨伞,头也不回说:“明天到我的橡胶公司去取吧。”
  第二天傍晚,李光前下班后,前来陈嘉庚办公室取回雨伞。陈嘉庚忙招呼他坐下,并感谢他借伞之情。两人在办公室内边喝茶边聊天,李光前才谈起他当年由厦门来新加坡的轮船上,陈嘉庚赠毛毯帮他御寒之事,至今感激不尽。陈嘉庚这才想起来,不禁大笑。
  闲谈中,陈嘉庚了解李光前熟悉中英文,而自己的公司正处于发展阶段,他开始请李光前到自己的橡胶公司服务。
  
  终成大器
  
  李光前来到陈嘉庚的谦益公司,负责处理中、英文函件及对外联络工作,这一次“跳槽”,成为他商业生涯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从此他开始在商界崭露头角。
  他在工作期间,不耻下问,勤奋好学,很快就掌握了橡胶生意的知识,并打通欧美市场。因为办事干练精明、业务熟练加上老成持重,他很快就荣升为谦益公司橡胶贸易部经理,甚得陈嘉庚器重。
  当时陈嘉庚的长女陈爱礼芳龄17岁,看到李光前年轻有为,陈嘉庚有意把长女配给他,经人提亲后,李光前觉得陈爱礼虽是名门之后,却端庄贤惠、平和稳重,而自己已经27岁,该是成家的时候了,就答应了这门亲事。
  此后,李光前为谦益公司的事业更加尽心尽力了,陈嘉庚也尽量让他的才华得以充分发挥。他在谦益公司前后工作了11年,这期间,他学到许多工商贸易及经营管理的知识,积累了大量经验,并与中外贸易界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这一切,为他日后开创自己的事业铺平了道路。
  1927年,他准备建立自己的事业,但是苦于没有足够的资本,正在这时,有一个英国商人准备回国,想把麻坡的1000英亩胶园以10万元价格出售。这在当时的价格已经很低了,李光前调查之后决定购买。然而,谨慎的陈嘉庚却极力反对,因为胶园价格之所以这么低,是因为园内经常有猛虎伤人。现在买下来,如果工人不敢去割胶,胶园再便宜,也会荒芜。但李光前却自有想法,之前他曾在英文报刊看到报道,政府有意在这附近开公路,发展麻坡的事业,公路一开,车来人往,老虎自然绝迹,到时胶园价格将会倍增,他坚持己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筹钱把胶园买了下来,并取名为“芙蓉园”,以纪念他的出生地福建省南安县芙蓉乡。
  不久,李光前的预言变成了现实。政府在此胶园附近修建公路,胶园价格暴涨了2~3倍。1928年,李光前把这片胶园以大约40万元的高价售出。这样,在短短一年内,李光前就净赚了30万元左右。正是用这笔钱,李光前终于在麻坡创办了自己的第一家企业——南益橡胶公司,他的胆魄和眼光,甚至让陈嘉庚都为之点头称赞。
  公司开业第3年,正逢世界经济大萧条,生意很艰难。在资本薄弱、惨淡经营的情况下,李光前凭着他在谦益公司时与工商界建立的良好关系,勉强支撑,始终没有在同行的激烈竞争中被挤垮。
  1931年,经济危机即将过去,李光前看准各国经济开始复苏的机会,扩大资金,将公司改为南益橡胶有限公司,并出任董事长。他一面不断扩大经营渠道,发展对外贸易;一面又不失时机地开展多种经营,除经营橡胶制造、种植、运送胶片和胶液外,还进行黄梨的种植与生产。几年后,李光前的企业扩展到泰国和印尼。到30年代末,他已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家喻户晓的橡胶与黄梨大王了。
  虽然,在商业界李光前取得了如此巨大成就,但是他并没有就此停滞,而是继续进军金融业。他先是投资与人合办华商银行。1933年,华商银行又与华侨银行、汇丰银行合并,以华侨银行命名。合并后的华侨银行,是新加坡4家华资创办的银行中最大的一家。李光前任该银行董事会副主席,后又接任主席。
  李光前把自己多年的经验带入金融界,凭着敏锐的眼光和精明的头脑,在他的主持下,华侨银行业务得到空前发展,先后在新加坡设立了20多家分行,东京、大阪、马来西亚、香港、上海等地也设有分行。华侨银行成为东南亚地区最重要的金融机构之一,也成为李氏集团最重要的企业。如今,新加坡华侨银行更是国内银行业的龙头,在新加坡设有25家分行,在马来西亚设有30家分行,在全世界共有60家分行。到了二战时,李光前已经是海内外著名的华人实业家和金融家。
  二战结束后,李光前的事业得到了极大发展。日本铁蹄下的新加坡,几乎是一片废墟,尤其华侨的事业更是损失严重,从美国回来的李光前看到这一切,十分痛心,立即着手进行南益橡胶企业的恢复与重建,使之适应战后市场的巨大需求。与此同时,他也竭尽全力协助当地恢复经济,为重建战后新加坡做出了贡献。
  战后的市场,需要新生力量填补。李光前不断地挖掘潜在的市场,兼并、创办了一个又一个企业。到60年代末期,他的橡胶园总面积已达1.85万亩,南益橡胶有限公司附属机构多达35家。除橡胶企业外,他还先后经营了黄梨厂、油厂、彩色印刷厂、火具厂、木材厂、南益饼干厂、南益种植、南益联合橡胶等等,共23家有限公司,再加上华侨银行与东方人寿保险有限公司等,可以说是声名遐迩的大富豪了,没有人知道他到底有多少钱财。
  
  用心办教育
  
  对于李光前而言,此生最大的良师益友就是陈嘉庚。在陈嘉庚先生身边工作的10年,李光前亲眼目睹、亲身感受陈先生崇高的爱国精神:不顾个人安危,为华侨抗日运动奔波劳累;关注家乡和当地文化教育状况,投资社会福利事业。
  同时,李光前还想到了自己年少时,之所以能够有受教育的机会,也是因为好心人士的捐助,自己的求学之路走得如此艰辛,再也不能委屈下一代人了。李光前决心把赚来的金钱用来支持教育,兴办文化事业。
  1934年,他接任别人担任南洋中学的董事长,负责学校每年的经费、建筑费等,修建校舍,新建国专图书馆。同时,他还兼任着南益学校、道南学校、导侨学校、光华学校、侨南学校等9所中学和十几家会馆的董事。他这样做,不是为了名利,只要能够帮忙教育,他从来在所不辞。
  抗日战争时期,李光前在故乡南安梅山创办“国专小学”。1943年,又创办“国光中学”。1952年,他为家乡捐资数百万元,用于扩建梅山学村。除了恢复他于1939年创建的国专小学外,又扩建国光幼儿园、国光中学、国专医院和国专影剧院。梅山学村由此一跃成为名闻中外的学村,拥有幼儿园、小学和中学,建筑面积达5万多平方米,各种福利设施齐全。令他感到欣慰的是,国专中学和国专小学先后成为福建省重点学校,国专医院也已成为福建晋江地区著名的肿瘤医院。
  1953年,李光前的一位族侄,提议建立东南亚第一所华文大学——南洋大学,李光前马上积极响应并给予赞助。他一再强调,南洋大学办学的目的,是为了继承和发展优秀的中华文化,给马来西亚青年提供更多的享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在办学过程中,困难重重,流言颇多,李光前全不理睬,继续给予强有力的支持。
  1952年,李光前用他的大半财产设立了“李氏基金会”,积极捐助文教及社会公益事业。直到1967年李光前逝世之后,基金会依然遵照他“取诸社会,用诸社会”的意愿,捐款支持各项科技文教活动。
  无论是内地还是海外,只要有关华人的事,有关教育的事,李光前都是竭尽全力,散尽钱财。他对教育、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博得海内外一致高度称赞。1957年,马来西亚柔佛苏丹授予他“拿督”荣衔。次年,马来西亚大学授予他名誉法学博士学位。1962年1月,新加坡政府《宪报》,正式公布聘任李光前先生为新加坡大学首任校长。这是他一生中最高的荣誉。在就职典礼上,他说,“吾人对国家贡献莫大于教育青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一乐也。”
  1985年10月22日,新加坡福建会馆在南侨中学李光前纪念亭中竖起了一尊他的铜像,以纪念他做出的巨大贡献,同样,今天我们走进著名的“侨乡第一校”——福建南安国光中学,也会见到李光前先生的铜像,虽然他已经离开了人世,但他的教育理念、创业精神,依然还在他培植的地方生长、发芽,并发扬光大。
  
  成功秘诀
  入行后得遇“伯乐”陈嘉庚。
  赚一分便投入扩展事业一分,没有小富即安之狭念。
  兴国办学,受人称道。
其他文献
从鸦片战争后百余年间,因战争、抢掠、盗凿等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多达百万件。中国香港是全球著名的古董集散地与交易中心,同时这里的古董街云集了来自日本、泰国和南亚的珠宝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研究技术人员是典型的选人难、用人难、考核难、激励难的岗位,职务说明书将可能是第一批过时的制度之一,看看绝大多数企业的岗位说明书都只是锁在文件柜里就不难理解。国际上
进入21世纪,中国农业市场的竞争日益加剧。如何打造21世纪企业核心竞争力,如何使企业能够永葆创业的激情,是每一个想做大、做强的企业一直所考虑的问题。随着新法的颁布和中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本文从写作兴趣的培养和阅读与写作的关系两个方面就小学语文教师如何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简要分析。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学生的写作兴趣,也离不开在阅读中的素
我第一次看到张逸文的诗,还以为是一位擅长写儿童诗的成人的作品,仔细一看署名,原来是一位五年级的小学生,心中很是惊讶。我经常看到的投稿中不乏有小学生的诗作,大多童真烂
非洲撒哈拉南部大陆闭塞的地理环境和热带高原的大陆气候孕育了当地独特的黑人文明,他们留了的岩壁画、雕塑和各种加工过的饰物对于我们来说奇特而神秘。黑人各族又因各自的
有多少中国文物散落在美国无法统计,这些文物吸引着一批寻宝和收藏的人。无论是东岸还是西岸,凡是华裔聚居的地方都能找到他们的身影。寻宝人中,因热爱而痴迷,因痴迷而不辞辛劳的大有人在,也有把寻宝当成养家的营生者,还有不少人因寻找宝物而发了大财。近年来,中国大陆经济崛起,刺激了大陆民众对文物的兴趣与需求,不断扩大的大陆文物市场甚至在海外掀起了一场寻觅中国文物热。侨界寻宝及收藏宝物的人群也随着这股寻觅热浪不
品牌折扣是一片蓝海,尽管已被开发,但前景风光无限。中国的品牌热也有十几年的历史了,在服装方面表现尤为明显。90年代,那西装袖口上舍不得撕去的商标就是品牌追求的直接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