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精神

来源 :教育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y67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新是这一时代的最特色的概念,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不仅关系到教学的质量,更是关系到21世纪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教育;数学教学;创新精神;培养方法
  人类即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这一时代的最特色的概念,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不仅关系到教学的质量,更是关系到21世纪人才的培养。因此,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有着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作为我们的教育一样也要创新,其着力点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那么小学数学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罗杰斯说过:“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只有心理安全才能导致心理自由,也才能导致学习自由的学习环境。只有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下,学生才会敢想、敢说、敢做、乐于发表自已的见解,勇于大胆创新。那么,这就要我们教师必须转变角色,真正由权威的讲授者变为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的好朋友和引导者。要把微笑带入课堂,把鼓励送给学生,只有这样,才能消除学生戒备心理。学生往往乐此不疲并且思维活跃,富有创造性,这是数学课堂学习中特别需要的,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所在。
  例如教学“能被2和5整除的特征”时,教师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只要你能说出一个数。我就知道它能否被2或5整除。”出于强烈的好奇心,学生都抢着说出较大的数,力求难住教师,当教师都准确迅速地判断出来后,学生的好奇心就转化成了求知欲,纷纷问教师:“为什么你能判断得又准又快呢?”很想了解其中的奥妙,从而主动地学习了能被2和5整除的数的特征。由于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的学生还提出了“能被3、7、9、11等整除的数是不是也有特征呢”的问题,学生创新的意识得到了培养。
  二、鼓励学生“我会学”。
  创新意识,确切地说不是在“学会”中形成的,而是在“会学”的基础上形成的。“学会”是学生侧重于接受知识,积累知识,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会学”是学生侧重于掌握学法,主动探求知识,目的在于发现新知识,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学会”是“会学”的前提,“会学”是“学会”的创造。因此,我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坚持把教师的“教”变成教师的“引”,把学生被动地“学”变成主动地“学”。教师的“引”是前提,学生的“会学”是升华,是创新。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十分注意“引”的设计。一是引要奇异,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到有趣,从而创设学生创造性学习的兴趣;二是引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到并不深奥,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引要符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实际,使学生对学习内容,容易受到启发,创设学生勤于动脑,富于想象的氛围;四是引的深度,广度、坡度要适宜,从而使学生对学习内容,喜欢从问题相关的各个方面去积极思考,寻根挖底等等。
  在设计好教师“引”的前提下,我还十分注意学生“学”的设计;一是让学生带着教师“引”的问题自学,其目的是使学生对新知识达到懂和会,即求“会”,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才能的前提和基础;二是带着“为什么”去自学,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不同的理解,达到对新知识解决问题办法的认同,即求“同”,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过渡;三是带着“这是唯一的吗?”质疑去自学,其目的是培养学生于无疑处见有疑,从而激发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其它途径和办法,即求“新”,这是学生创新意识的萌芽。当然,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不是一题一课所能完成的,只有坚持持久,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学生创新意识是会逐步形成的。
  三、以赏识教育为主
  心理学研究表明:快乐兴奋的情绪与温和宽松的学习环境对知识创新思维活动具有扩展强化功能。在教学中我们要力求营造氛围,激励成功,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展示自己的闪光点。因此教师必须做到让学生发表意见、自主选择学习方式、自由的相互沟通。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是继续学习的种动力。在课堂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设置相对应的习题,让每个学生在参与活动中享受成功的喜悦,增强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关键在于教师对学生的潜心启迪和培养,充分挖掘教材中和学生身上点点“发散性思维”的火花,利用各种思维训练的有机结合将创造性思维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一定得到充分的发展
  总之,时代呼唤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需要教育的培养。而学校课堂又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教给学生创新方法的主阵地,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根本,大胆改革课堂教学,适时适度地引导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为新世纪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的时代新人。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从建构主义和行为主义两种教育思想的特征及教学模式的比较入手,就目前在教学改革中片面叫好建构主义冲击传统行为主义教育思想的倾向提出了批判,反对把两种教育思想对立,提出建构主义是对行为主义的补充,并阐述了二者在教学中的交互应用及对应的教学设计,以期促进教学改革的反思。  关键词:建构主义;行为主义;教学模式  引言  建构主义作为传统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对立面出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许多观点
期刊
摘要:语法教学一直是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中较为棘手的问题。本文论述了中职英语语法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探讨了优化英语语法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些教学方法,并结合实践探究了在中职英语语法教学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中职英语;语法教学方法  一、中职英语语法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许多中职英语教师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淡化语法教学的倾向,即只重视听说,不教语法或少教语法。遇到公开课
期刊
摘要:加强对独生子女初中学生学校体育教育的管理,形成学校体育的良性循环,从而对独生子女形成正确的体育观,养成终身的体育习惯,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初中阶段学校体育管理对于学生的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针对独生子女初中学生存在的身心方面的问题,分析其存在的原因,最后,针对实际情况对有效开展学校体育教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独生子女初中学生;学校体育管理;对策  近十几年来我们学生体质正
期刊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专业人才的渴求变得越来越急切,更多的企业相对于学历来讲,更注重人才的专业技能和实践工作经验。技工院校就是顺应社会发展大趋势,为社会所需培养专业类人才。因此院校除了在校生的培养培训,更应加大面向企事业单位的社会化技能培训。本文将针对技工院校开展社会化技能培训的探索和思考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字:技工院校;社会化培训;探索及思考  一、开展社会化技能培训的探索  (一)
期刊
摘要:新课标中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做出了明确要求,说话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是否能够顺利表达心中所想,因此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其成为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具备真才实学的新时代人才。  关键词:中学生;说话能力;语言表达;训练  说话是一门艺术,是一门科学,必须经过训练和培养才能掌握。说话是用口头语言表达思想的过程。其实口头语言比书面
期刊
一、当代国际分工的新特点  (一)国际分工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  战后国际分工在经济结构相似、技术水平接近的工业国家之间得到迅速发展,使工业国之间的分工在国际分工格局中居于主导地位,改变了战前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要从事工业制成品生产,殖民地、附属国主要从事初级产品生产的工业国与农业国之间的分工模式。  (二)国际分工形式有了很大改变  战后,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进步,使国际分工从垂直型分工日益走向水
期刊
摘要:目前,有的学生对学业丧失信心,抑郁、焦虑、被动、沮丧;有的学生性格不良,自私、任性、冷漠、孤僻;有的心理脆弱,意志力与调适能力差;还有的学生出现交际障碍,敏感、怯懦,缺乏同情心与宽容精神;进入青春期后,很多学生出现自卑心理、迷惘心理或早恋行为等。这些现象,直接影响着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对其学习、生活和成长发展很不利,加强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刻不容缓。本文笔者对如何在政治教学中积极心理品质的
期刊
“甘罗十二岁做宰相,曹植七步能写诗;白居易一岁识字,六岁作诗,十六岁名扬天下;莫扎特五岁作曲,六岁主演音乐会;德国数学家高斯三岁掌握心算,五岁便能解复杂方程式……每一个天才的背后,都有伟大父母的家教智慧”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现实生活中部分家长过分依赖学校教育,而忽视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案
期刊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告诫教师:“你们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句话教育每一名教师,一定要拥有一颗爱心,要充分尊重学生、了解学生、爱护学生。教师的爱是学生成长的摇篮,爱可以创造奇迹,没有爱便不会有成功的教育。“爱心”是教师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情操,也是教师工作的主旋律。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当中,将自己的爱播撒到每一名同学的心间,通过爱的教育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
期刊
摘要:高中思想政治是一门理论性、 时代性很强的学科,侧重理论、比较抽象,学困生学起来往往感到乏味,加之教材更新与时代不接轨,这种教材的滞后性客观上就给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带来了许多困难。同时,政治的“副科”现象一直是直接制约学生总体水平提升的瓶颈。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师如何实施对这些学困生的有效辅导,是学生对政治学科感兴趣,愿意学习,就成了当代思政教师的一个课题。  关键词:学困生;辅导;思想政治;自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