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同课异构”谈通用技术课堂的教学设计

来源 :江西教育B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xiao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用技术是一门以提高普通高中学生技术素养为主要目标的新课程,其课堂教学有着与其他普通高中课程不同的特点和要求,具体表现在:一是教学围绕着简单的技术问题展开并有多方案解决;二是唤醒高中学生的探究和创造意识,开发其创造潜能;三是提高高中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通用技术的课程理念、课程性质、课程目标,都决定了通用技术教学要以设计学习和操作学习为主要特征,立足于“做中学”和“学中做”。
  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和影响,特别是没有认真学习和消化通用技术课程标准,部分通用技术教师还是主要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课堂不能体现通用技术的课程特色,压抑了高中学生对技术的兴趣,使教学难以实现课程目标。
  那么,通用技术课堂教学怎样设计教案和实施教学过程,可以保证贯彻课程理念,体现课程性质,落实课程目标呢?下面笔者以“结构的稳定性”这个教学知识点为例(采用苏教版教材),进行了三种不同的教学设计(即“同课异构”),来直观形象地阐述这个问题。
  所谓“同课异构”,是指由不同老师或同一教师,针对同一教学内容,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而形成的不同结构或不同风格的课堂教学。
  一、同一教学内容的三种不同的(简单)教学设计
  “结构与设计”是通用技术的一个很重要的模块,而“结构的稳定性”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通用技术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达到“能通过技术试验分析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以下是针对“结构的稳定性”这一内容所做的三个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准备、小结、板书设计、时间分配等环节省略)。
  (一)“平铺直叙型”设计
  这种教学设计的教学过程是:首先是复习提问。教师以前面所学的重点教学内容提问:⑴结构有哪几种主要类型?⑵构件有哪几种主要的受力变形形式?请3至5名学生回答,并引出本课课题,进入新课学习。
  1.结构稳定性的概念。教师板书:“结构在外力作用下维持其原有平衡状态的能力。”结合图片进行解释说明,让学生了解其含义。
  2.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教师分步板书影响结构的三个主要因素:⑴重心的高低;⑵接触面的大小;⑶结构的形状。并分步用学生身边的简单结构进行解释说明,让学生掌握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3.提高结构稳定性的措施。教师分步板书三个对应的措施:⑴把大部分重量放在底部,降低重心位置;⑵增大底座支撑面积;⑶采用三角形结构,并分步用学生身边的简单结构进行解释说明,让学生知道提高结构稳定性的主要方法。
  (二)“启发引导型”设计
  这种教学设计的教学过程是:首先是复习提问(同前,略)引入新课。
  1.结构稳定性的概念。教师通过对一些日常生活结构的图例分析,启发引导学生给出结构稳定性的概念,教师补充完善并板书“结构在外力作用下维持其原有平衡状态的能力”, 让学生了解结构稳定性的概念。
  2.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教师分步分组展示学生比较熟悉的对比图片,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直观对比判断图片中结构稳定性的好坏,引发讨论、思考,教师启发引导让学生归纳总结出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教师分步板书:⑴重心的高低;⑵接触面的大小;⑶结构的形状。
  3.提高结构稳定性的措施。以具体结构为例,分步启发引导学生运用刚才所学知识,归纳得出以下结论:⑴把大部分重量放在底部,降低重心位置;⑵增大底座支撑面积;⑶采用三角形结构。
  4.课堂实践探究。探究结构的形状对结构稳定性的影响。教师将全班学生就近分组(4至6位同学一组),每组分发一个课前准备好的小吊篮及规格相同的小钢珠若干。让学生分别按图一至图三装置实验,通过往吊篮中(图中重物G)加入小铁块,直至结构翻倒,来比较3个结构的稳定性大小。在学生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并引导启发学生分析原因。最后请2个组的学生代表上讲台演示证明所得结论。
  (三)“合作探究型”设计
  “合作探究型”设计的教学过程是:教师出示图四所示的物体,随机选取3至4名学生,要求学生将物体用尖端立在课桌面上,在没有手扶持和其他物体支撑的条件下,保持尽可能长的时间。然后提出问题:这种物体为何难以站立在课桌面上?让学生思考,顺势引出课题。
  1.结构稳定性的概念。教师展示一些学生熟悉的、采取了一定措施来提高结构稳定性的图片,让学生讨论图中所用措施的作用,引导学生归纳得出结构稳定性的定义并板书定义。
  2.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教师将全班学生就近分组(每组4至6名同学),每组分发一个课前准备好的具物袋,内装:2个一样的空矿泉水瓶,2个可以开合的装光盘的塑料盒,2个截面积相同但长度不同的长方形木块,6根可以构成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竹条及大头针等。由学生小组展开合作学习,利用提供的物具,自主设计不同的结构,比较并分析归纳出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在学生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并适当参与各组学生的讨论,引导启发学生分析原因。最后请2个组的学生代表上讲台演示证明所得结论,教师适时进行补充完善。
  3.如何提高结构的稳定性。教师展示学生比较熟悉的结构的图片(如上海的东方明珠塔、武汉长江大桥、家用挂衣架、家用空调室外机支架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给学生5分钟左右的时间自由讨论、交流,找出这些结构中用来提高其结构稳定性的方法,并请3至4名同学回答。
  4.课堂实践。比一比:谁做的结构又快又稳?两名学生一组,每个小组发给一根铝电线或细铁丝,一个乒乓球,用铝电线或铁丝制作一个简单结构,把乒乓球稳定地支撑起来。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确定方案,动手制作。从制作时间和稳定性两个方面开展自评和小组互评。教师巡回指导,最后选择有代表性的结构进行分析点评。
  二、三种不同教学设计的比较
  以上三个教学设计,笔者从“教师备课”“与教材内容的吻合度”“课堂把控”“学生参与度”“课堂气氛”“体现与落实课程理念与课程标准”“教学目标达成”“教学用时”等八个方面进行了比较。比较情况见下表。
  本表中的八个方面,“平铺直叙型”和“合作探究型”区别很大,这些区别表中表述也较清楚。
  三、三种不同教学设计的主要特点
  上述三种教学设计,各有其显著的特点:
  (一)“平铺直叙型”设计
  根据课程目标和教材内容,按照知识的逻辑关系,教师进行解释说明。整堂课上,学生被动地听、记,教师一人“唱独角戏”,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几乎没有交流。教学以教师为主体,属于传统的典型的“接受式学习”的教学设计。
  (二)“启发引导型”设计
  与“平铺直叙型”设计不同,“启发引导型”教学设计,无论是“结构稳定性的定义”,还是“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提高结构稳定性的主要措施”,都不是教师直接给出的,而是教师通过图片或具体的结构实例,在教师不断的启发和引导下,由学生总结归纳出来的。课堂实践探究的方案,也是教师设计好,学生具体操作验证。教学中学生有思考,课堂上师生有交流。
  (三)“合作探究型”设计
  与前二者完全不同,“合作探究型”设计,“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提高结构稳定性的主要措施”,都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操作,小组协作交流,自己探究、分析归纳得到的。课堂实践探究的方案,也是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知识,自主设计,自主评价,自主修改和完善。设计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合作者和引导人。
  上述三种教学设计中的“合作探究型”设计,学生知识的获取,建立在其“亲力亲为”的基础之上,强调的是“小组协作”“主动探索”,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团队意识和主动探索、创新创造的精神。这种设计,较好地体现了通用技术的课程理念,能够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是通用技术课程应该倡导的课堂教学方法。
其他文献
一、什么是全课程理念下的多维拓展式阅读教学  夏丏尊在《关于国文的学习》一文中讲过这样的一段话:  我以为最好以选文为中心,多方学习,不要把学习的范围限在选文本身。因为每学年所授的选文为数无几,至多不过几十篇而已。选文占着国文课的重要部分,如果于一学年之中仅就了几十篇文字本身,得知其内容与形式,虽然试验时可以通过,究竟得益很微,不能算是善学者。受到一篇选文,对于其本身的形式与内容,原该首先理解,还
期刊
很少有一位中学物理教师在物理教学领域有如此影响:他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他所传达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被很多一线教师所理解和接受,并逐渐成为教师实施教学的标准。他的博学多才、虚怀若谷,无论您是他的学生,他的同事,或者是第一次听他的讲座的陌生人,都不得不为他的风采所折服和钦佩。他就是一生勤于教学实践,不断追求教学创新,挚爱物理,把教书育人和教学研究作为毕生追求的黄恕伯老师。  因为热爱他选择了物理教学  黄
期刊
全课程理念下的多维拓展式阅读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体验,更加凸显出学生的自主发现和习得。那么,教师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哪里呢?全课程理念强调教师的一举一动都要有课程意识,将与学生有关的每一件事都当成课程来做。多维拓展式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积极探索和实施,更离不开教师强烈的课程自觉意识。唯其如此,教师才能真正地进入课程,成为课程的设计者、领悟者、操作者和共同的创生者,才能使预设的课程转化为创生的课程,转化
期刊
全课程理念下的多维拓展式阅读教学,最终要带来的是学习方式的真正转变,是学生最需要的发展和成长。课程活动中的“多维拓展”是以自主体验为基础,强调综合活动性、挑战性和集体中的个性,在学习中的核心价值可以概括为自主发现、探索学习、自我超越、认知整合和合作共赢。显然,这与我们在阅读教学中经常见到的单一的内容拓展是完全不同的。真正意义上的多维拓展阅读至少包括发现与体验、分享与交流、整合与应用三个环节,它是从
期刊
一、命题指导思想  江西省2015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试题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严格按照《2015年江西省中考数学学科说明》命制而成。在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与态度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考查,不仅要考查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要更多地关注对数学思想方法本身意义的理解和在理解基础上的应用;不仅要考查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
期刊
在一次数学教研活动中,笔者有幸聆听了特级教师穆军老师执教的“比例尺”一课。在教学中,穆老师紧扣概念的本质,精心设计具体、现实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概念发生发展的过程。概念教学的过程通畅、完整,有种水到渠成的感觉。现撷取几个教学片段与大家分享。  【片段一】画一画  师:估计一下从宿州到砀山有多远?  生:250千米。  ……  师:课前,老师查了一下资料是150千米。  (板书:实际距离150千米
期刊
编者按:  新课程教育教学实践仍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新的课程理念也渐渐被广大教师所熟悉,并努力将其落实到教育教学实践之中,“课程意识进课堂”已经成为有识之士的自觉选择,也成为有志于数学教育事业、为学生终身发展而教的广大年轻教师的追求方向。为了引导广大教师让数学课程意识走进课堂,并努力使之落实到位,从本期开始,将陆续刊登一些关于“课程意识进课堂”的思考性、探索性文章,以引起讨论与交流,并分享收获与喜
期刊
耕耘:一段教室生活的开启  “啊?为什么?”  “我们都快毕业了,哪有时间做这事啊……”  “我都不会弄,万一养死了咋办啊!”  学期之初,我让孩子们每人都养一盆属于自己的花,教室里便沸腾起来。  之所以会布置这样一个奇怪的学习任务,缘于上学期学习的一篇课文——《百合花开》。在上这篇课文之前,脑海里总是浮现一句话——“一花一世界”。在我看来,虽然这仅仅是一篇讲述山间百合的课文,但通过这一朵花扩展开
期刊
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说过:我思故我在。思想形成人的伟大,一个人不过是自然界中一株最脆弱的芦苇,但他是一株会思考的芦苇。湖南省优秀青年教师陈迎在执教《心田上的百合花开》(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一课时,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火花,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多维对话,实现花和人、内容与形式、风姿和精神的完美融合。  [片段一]花和人相联比,品悟百合的执着  师:这山谷、断崖是适合生长的好地方吗?  生:不是,
期刊
富有诗情画意的文章是我们每个人都爱读的文章,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就精选了很多这样的文章。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去发现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美呢?化用清龚自珍的名句,“文章不是无情物,真情流露最动人”,通过层层品读文章语言,挖掘作者运用语言的奥秘,进而去感受人物的形象和情感,应该不失为明确的教学之道。  以《草原》为例。老舍笔下的《草原》层次井然,是一篇富有文采,充满感情的写景散文。作者按照事情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