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沁九歌

来源 :散文诗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bent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友人告诉我,科尔沁的蒙语原意为“弓箭手”。
  从通辽归来,浓烈的科尔沁情结久久不能稀释,我被这个多情的“弓箭手”射中了。
  一直沉浸在蓝天白云、草原马群,聆听诗与歌,崇尚英雄的热土……
  2
  早在5000年前的旧时器时代,科尔沁草原就已经有人类栖息。这里曾是红山文化和契丹文化的发祥地,遗存丰富的南宝力皋吐遗址和哈民遗址,打开了科尔沁远古文明的通道。
  铁马狼烟金国界壕,残垣断壁燕国长城,印证着历史烟云的洗礼。曾在北京故宫展出的瑰丽无比的库伦辽墓壁画,大道至朴,画境幽远,令游人叹为观止。
  科尔沁草原曾是成吉思汗胞弟哈萨尔的领地。这是一块英雄辈出的沃土,被尊为清代国母的孝庄文皇后、爱国将领僧格林沁、民族英雄嘎达梅林……是照亮科尔沁民族文化的璀璨星座。
  3
  位于科尔沁草原腹地的珠日河草原,孝庄文皇后和嘎达梅林的诞生地,有“马背摇篮”的美誉。
  珠日河拥有优良的草场,是牧民的天堂。碧绿丰沛的草场一望无际,牛羊成群,香花遍野。一年一度的那达慕哲里木赛马节盛会,人流像潮水来自四方。骏马的嘶鸣,吹响暸亮的号角;马蹄声声,踏响奋进的征程。草原像在沸腾。
  参加赛马节观礼,观看骑手们精彩的套马表演、马术比赛,感受真正属于草原男儿的天地与豪情;聆听民族艺术家深沉的天籁之音,是游客可遇不可求的享受。如能亲身踏马御风,随骑手一同追逐珠日河草原的落日,更是一生难忘。
  4
  号称八百里瀚海的塔敏查干大漠,是另一番风景。
  大沙像一堆堆风蚀蘑菇,又似一座座荒废的城堡,零星散落。骑上骆驼加入沙漠之旅,难得一次诱人的体验。驼铃声余音缭绕,仿佛来自遥远的天国。
  与科尔沁草原同样有名的,是科尔沁沙地。科尔沁沙地,中国四大沙地之首,北方沙尘暴的始作俑者。本是科尔沁草原的主体,掠夺性的开发,终于让部分草原变成荒漠。
  嘎达梅林的后代,举起先辈的精神之旗,治理荒漠,守卫草原。
  经过两代治沙英雄的不懈与坚守,沙化面积终于呈现整体性逆转。
  曾经的“火沙坨子”,变成一片片葱郁的绿洲。
  5
  大青沟是上天赐予科尔沁的珍宝,西部沙海的一道奇观。
  24公里长的沙漠大沟,沟上沟下绿树覆盖,静谧幽然。沟底千万条淙淙泉水汇成一条长溪,常年不绝地滋养着四周古老的森林,徒步其间,可以结识无数珍奇植被,静心感受大自然的隐语。
  蒙古栎树“鹿回头”,酷似一只回首远望的鹿。它在讲述大青沟野生鹿的故事,呼唤着野生鹿再回到大青沟。另一棵栎树“五兄弟”,有5根茁壮的枝干,好像同根生、共命运的五兄弟。多么巧合,科左后旗恰好主要居住着五个民族:蒙古族、汉族、满族、回族、朝鲜族。
  “嘎达梅林小路”让游人肃然起敬。为了反抗开垦草原而遭监禁,嘎达梅林出狱后毅然率众起义。起义队伍曾在大青沟休整,往返于此。粗犷的颂歌在路边响起:“南方飞来的大鸿雁呀,不落长江不呀不起飞。要说起义的嘎达梅林,是为了蒙古人民的土地……”
  登上高耸入云的冲胡勒瞭望塔鸟瞰,绿树丛中的毡房,多么像盛开的白莲。
  6
  一棵神奇的千载古榆,见证了科尔沁的千年沧桑。
  干如巨柱、冠如伞盖、绿荫铺地、方园盈亩。相传康熙帝沿辽河北征,带领将士在古榆下休憩,树旁的清泉饮之甘冽,当即被皇上封为“圣水”。圣水井遗迹尚存,游人争饮。
  古榆园里建有柯蓝散文诗碑廊。柯蓝的绝笔散文诗,献给他的延安战友、在开鲁境内壮烈牺牲的音乐家麦新烈士。
  抗日战歌《大刀进行曲》,一个时代的记忆!
  烈士在开鲁受到崇高礼遇。麦新纪念馆是一座园林式建筑,一座元代佛塔矗立在园内,白塔与烈士墓碑对峙而立,相互交映,是开鲁大地的标志。
  7
  走进孝庄园,便进入科尔沁传承古今的人文圣地。园内有达尔罕亲王府、孝庄故居博物馆、嘎达梅林纪念馆、后金与科尔沁部会盟遗址纪念碑、汤格尔庙,刚刚揭牌的中华诗词馆、孝庄书院。
  大口品尝散发着孜然浓香的烤全羊,悠扬的马头琴声与拉着长音的蒙古族长调民歌在餐厅响起。草原敞开窗口,小风夹着青草味沁入游客心扉。
  孝庄园浪漫星空篝火诗会拉开了帏幕。诗人和歌手们争相献艺。星辰布满天空,一钩弯月的清辉洒落在辽阔的草场,火光升腾起来,草原显得神秘莫测。
  火光中,歌聲中,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翩翩起舞,优雅、奔放的现代交谊舞与率真、粗犷的草原民族安代舞融汇在一起,浪漫,热烈。
  8
  一千多年前,科尔沁曾是“草原丝绸之路”的节点。
  而今,新时代的丝绸之路正在延续。不再需要当年的驼队。科尔沁草原有了现代化的运输工具,铁路网是草原的动脉,不冻的河流;还有无数只飞往蓝天的铁鹰。
  大美科尔沁,璀璨的塞外明珠,心灵的一方净土,开启了多少文化人的精神之旅!
  9
  通辽市有许多让人心动的城市名片。
  诸如“内蒙古粮仓”“草原文化旅游名城”“中国马王之乡”“中国黄牛之乡”“中国安代艺术之乡”“中国版画艺术之乡”“中国民族曲艺之乡”……
  诗人们更在意“中国诗词之乡”“科尔沁诗人节”。
  科尔沁有诗教的传统,也有一个诗歌群体。
  人们常说“诗与远方”,两者密不可分,
  是啊,离开了诗,还能侈谈远方?
其他文献
人的一生,走过多少路?见过多少事?每个人都不一样。孙中山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布衣亦可傲王侯。”可见“行”对人的意义。  俗话说:路走多了,见的世面自然也多,所以即使是一个普通人,也可以在很牛的“侯王”面前骄傲三分。更何况本身就已经很智慧,却又能“行千里”,其果必定超乎寻常。赵振元先生就是这样的人。他和他的夫人不仅是生活上的恩爱伉俪,还是比翼双飞的文学情侣,这部《人在旅途》作
期刊
每次写到你,喜欢用倒叙的方式  语言要留白,跳跃,不能太散文化和实  要像你的犁耙水响  有张力。像你耕种的土地  有深度和厚度。被土里的骨头刺到  有痛感。说到命运  如你的夏水,一辈子没翻过一次浪  唯一一次是,龙卷风将船卷起  就此留下悬念。再倒叙  讓你再活一次
期刊
上世紀60年代,我在家中的稻草屋里呱呱坠地。家中3间稻草屋,上无片瓦,下无一砖。空空的四壁全是粘土垒成的。爷爷、奶奶睡的床是粘土垒的,一片大灶是粘土垒的,盛五谷杂粮的囤子也是粘土垒的。  爷爷、奶奶在这屋里生活了多少年,我没有去考证,但父母在这屋里生活也有30年左右了。独扇的木板门,木栅小窗,又矮又窄,因而屋子显得格外低矮、阴暗。好在是稻草苫覆的,却也冬暖夏凉。只是在连阴雨的日子里,“屋漏”这两个
期刊
草木不宜说话  因为草木皆兵  石头不宜说话  因為石头会砸自己的脚  泥土不宜说话  因为泥土能捏造一尊菩萨  我不宜说话,因为后脑勺  长出反勾的骨,鱼刺一般尖锐  沉默许久了。我常闭目,诵经  找一个绕道的出口
期刊
我们坐在小溪边,蛙声四起  盖住了小溪淙淙的琴音  月芽儿羞涩,躲進了云层  我们稍微一有响动,蛙声就停  我们一会儿动,一会儿停  蛙声默契地配合着我们  我们小心翼翼又心跳如鼓  合着蛙鸣的节奏,像花儿捧着露水
期刊
草色 还是一片片孤岛  荒芜之下 仍有沉睡  是不复醒来的永恒  还是隐痛千尺万般悲涼?  春风 还是弱了些  尚不能吹动深厚辽阔  滚滚惊雷在梦中振聋发聩  化作绵绵细雨,或为点醒的菩提
期刊
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  只是夹杂了一种恐惧和惶惑  像是被浸了江水的鞭子  抽打出的鸣叫,一声鹤唳  苍鹰、白鹤、黄犬、野兔  它们都是欲望的小獸,引诱癫狂暗喜  草木俯首,并不是向我表示臣服  它随时准备捡起武器刺来  这不是我预想的结局  在南方,有两个人以黑白为进退  我奔跑,努力不让自己坠入深渊
期刊
可待因和氨酚黄那敏  咳特灵和头孢克肟片搭伙  一伙让人成瘾一伙让人瞌睡  仰头和温水吞服  吞下这命定的一剂苦涩  尽是饮鸩止咳的妄想  自毁道行的代价  止不住震中在肺部引发的抖动  咳喘剧烈抖落该抖落的纤尘  含混往世的惡业扑往腹胸  拼命蛮撞  脏壁产出的淤青的痛  懂不懂得  向上才有懊恼的出口
期刊
黄昏临界点,聚拢羽毛,焚烧。一朵朵云描摹雁群。大理石的纹理沉积荒秽。  飞鹰像摊开的戈壁攥取砂砾,以绝缘的姿态触及雷霆。  细雨撑破天空的瞳孔,從眼中掏出闪电。决堤。红眶溢出句点。一颗子弹的疼痛足以穿透闪电的身体。  海燕抻直翅膀,拍落一个个四季证词。春花、红枫、秋实、冬雪,揉碎人间风烟。  旋即时间塌陷山谷。而雨一再拭去你离开的背影。在玻璃窗上,勾芡舌尖流年。  旧巷撑着油纸伞蹁跹的,是灰色的老
期刊
溪水,潺潺在安静中  这一尾旖旎的溪水,是从乡村振兴的画卷中,蜿蜒而出的。民居依山就势,错落有致。走在村落中,有着我最喜欢的安静。  心目中的乡村,仿佛就应该是这样的。溪水潺潺,流过房前屋后,而鸟鸣空旷,或者叫空灵,一粒一粒的玲珑,掉到村道上,有剔透的韵味。  人家已经拆除了围墙,庭院是共享的。各色的花朵,盛开在院子里。蜂蝶飞舞,影子在穿梭着。花香扑鼻的不多,更多的,只是若有若无,但其实是有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