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者心痛,拥有者心忧

来源 :青年作家·中外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190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唐山大地震》是一部以中国文化为背景来探讨女性心理的女性题材电影。它将女性纳入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之中,以男女观念、家庭伦理和妇女地位等古老命题为据点,探讨了女性在特定环境中的特殊心理,即失去者心痛,拥有者心忧。
  关键词:女性心理;中国传统文化;心痛;心忧
  
  与其说《唐山大地震》(2010)是一部关于地震的灾难片,还不如说它是一部以中国文化为背景来探讨女性心理的女性题材电影。因为一方面,影片并没有将地震本身作为表现对象,而是将其当做背景,为叙事的核心——女性心理穿针引线,且灾难性场面及其氛围的营造所占的篇幅比例不足全片的十分之一,所以很难说它是一部灾难片;另一方面,女性是本片毋庸置疑的主角,是影片关注和探讨的对象,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家庭矛盾和个体意识的载体,所以它是一部女性题材的电影。
  必须指出的是,女性题材电影并不等于女性主义电影。虽然影片选取了女性题材、女性角色、女性活动和女性心理来叙事,但女性并没有出现在男性欲望的视野之中,即影片没有强调早期的女权意识[1],也没有试图解构男权社会的文化观念或重塑女性的自我意识[2],而是将女性纳入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之中,借地震来探讨男女观念、家庭伦理和妇女地位等古老的命题,从而宣扬母爱、亲情等正统价值观念。因此,女性主体的社会、历史和个人因素是建构叙事、阐释主题的主要依据。为此,笔者将以片中的三个主要角色元妮(徐帆饰)、王登(张静初饰)和王登之养母(陈瑾饰)为对象来分析特定环境中的女性心理。
  
  元妮——失去女儿的心痛
  
  元妮所扮演的角色代表了非常典型的中国传统母亲形象。
  不可否认,倡导男女平等和女性解放的当代中国女性,仍然摆脱不了社会历史观念的影响,她们仍旧遭到部分落后传统观念的毒害。传统社会建构了一套区别男女差异的社会文化制度和风俗礼仪。溺婴、缠足、节烈等女性镣铐多如牛毛,所以旧社会的女性终其一生都难以逃脱悲剧的命运[3]。相对而言,为人妻、为人母是女性一生最有地位的时期(有丈夫的呵护和子女的依赖),但也不能真正获得与男性平等的地位,拥有独立的人格。正如《唐山大地震》中的元妮一样,作为母亲,她没有忘记“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因为多子可以在家庭中占有更多的分量和地位),而且总是把番茄留给儿子,亏负女儿。其中,最能说明她潜在的性别观念的莫过于地震中的选择。人说“手心手背都是肉”,但哪一块肉的分量更重呢?危难中的选择说明了一切,也凸显了母性的悲哀:身为母亲竟不能选择同性,而是选择了奴役自己的男性(因为只有男性才能改变自己的地位,拯救自己的心灵)。
  痛苦的选择必然付出痛苦的代价。“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这句话成为元妮三十多年心理状态的见证。从古至今,接踵而至的天灾人祸让中国广大百姓饱尝了妻离子散的痛楚,以致形成了严重的得失强迫症传统。一旦环境有变,这种心理便会浮现出来。唐山大地震一夜之间摧毁了元妮的家庭,夺走了丈夫和女儿的生命,残废了儿子的手臂。地震后的三十多年,她一直“守着心理的废墟在过”,希望岁月能见证自己的真爱,救赎曾经的“过失”。她含辛茹苦地抚养儿子成人,拒绝爱情,拒绝享受,执拗地陪伴着丈夫和女儿的遗像……然而,“罪过”的根源是什么呢?笔者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缺陷。元妮出于对丈夫和女儿的真爱,没有办法接受现实,还把他们的离去归咎于自己的“过失”(其实这是作茧自缚),这是得失强迫症在作祟。应该说地震只是元妮悲剧的导火索,心魔是催化剂,中国传统文化的后遗症才是罪魁祸首。
  
  王登——失去母亲的心痛
  
  作为震后的一代年轻女性,曾经徘徊在死亡线上的王登经受了坎坷的心理路程。
  人的安全感最初来源于母爱。如果这一点都不能保证,就谈不上形成健康的心理和独立的人格。如果说王登吃不到番茄还可以原谅的话,那么在生死线上被母亲抛弃无疑于赤裸裸的“溺婴”,对她脆弱的心灵而言无疑是致命的创伤。从这个意义上说,震后三十余年,王登铭记怨愤、拒绝认祖归宗情有可原。但也有人认为她有些过分,毕竟母亲的选择是无奈之举,是面临两条生命都可能失去的痛苦抉择,无论她选择谁都将对另外一个造成伤害。“保子弃女”合乎世俗传统心理(汶川地震中方达与男子的对话说明了这一问题),她不能超越这一时代的局限。
  其实,真正造成王登不幸遭遇的是传统文化中的性别歧视观念。她和母亲元妮都是地震的受害者,也都遭到了世俗文化的绑架。震后的三十多年,王登失去了母爱,元妮也承受了巨大的痛苦:既有对自己的“过失”赎罪,还有女儿拒绝的惩罚。
  当然,王登最终还是被亲情感化,认祖归宗,回到了充满爱的世界当中。这一转变离不开养父的教导,养父一直开导她不要怀疑母爱而生活在自缚的囚笼之中,虽没有直接促成她原谅生母,但为她之后的回归做了思想准备;也与汶川地震的经历有关——她亲自见证了一位母亲出于爱锯断女儿的腿的事实,这无疑对她有深刻的启发。偶然中她又得知母亲并没有抛弃自己,而是因为爱而过着废墟一般的生活。
  她的这一转变,其实是心理从不成熟到成熟、人格从不独立到独立的过程。因为不成熟,所以在从死亡边境爬出来以后的三十多年,在没有理解母亲的艰难处境的情况下,她一味任性地埋怨母亲的选择,甚至断绝母女关系,严重误伤母亲的一片真爱之心。因为不成熟,所以在她怀孕之后,为孩子的问题与男友发生争执,一走了之。她尊重生命的行为固然有理,但也不能排除她欲借此与母亲划清界限的怨恨心理。无论是否存在后者,她的行动和心理都充满了矛盾:选择尊重生命就是对母爱的肯定,拒绝承认母亲就是对母爱的否定。但她最终被亲情打动,被母爱征服,解除了心魔,实现了心理与行动的统一。
  
  王登之养母——拥有养女的心忧
  
  中国素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古训,而妇人的家庭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子女,这也是传统社会为何会形成“多子多福”之說的重要原因之一。无子的家庭中,夫妻双方的矛盾容易激化,而大多数时候原因都被归结到女性一方。在男权社会体制中,没有子女倚重的女性,其弱势地位和自卑心理无法得到有效的补偿。影片中王登的养母没有自己的亲生骨肉,在家庭中就没有稳定的地位和充分的自信。这就是她一直带着严肃而悲哀的面孔的主要原因。然而,即使她有了养女,也未能从根本上获得心灵的平衡。因为对她来说,没有子女是一种痛苦,有养女又陷入另外一种痛苦。很显然,她领养王登是无奈之举,不领养不行,领养了又担心白养(正常情况下,王登长大后必然会认祖归宗)。为了能把养女留在身边,她希望王登能够一直陪伴在自己左右,从而可以获得些许安全感,但那却是一种奢望。因为学业的原因,王登最终还是未能待在她的身边。
  无子心痛、养子心忧的矛盾至死都纠缠着王登的养母。与此同时,她还有另外一重忧虑,那就是她害怕养女取代自己的地位。毕竟王登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养女与丈夫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加上自己没有亲生骨肉,家庭地位也不牢固,所以她很不放心丈夫与养女的关系(她曾多次警告丈夫行为要检点)。事实上,她的忧虑是子虚乌有:养女王登孝顺有嘉,从没有抛弃她;丈夫也耿直忠诚,从没有背叛她。一切都只不过是她主观臆想,作茧自缚。
  
  结语
  
  虽然是平民路线,但《唐山大地震》聚焦于平民亲情和女性隐私心理[4],着力呈现个体在复杂社会环境中的生存处境,直接观照个体和生命本身,有效提升了平民电影的思想深度。片中女性的心理可以一言以蔽之:失去者心痛,拥有者心忧。他们的特殊心理看似是地震的产物,实则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是千年文化积淀的结果。影片将他们凸现出来,让观众认识到了表象下潜藏的本质,平凡中孕育着伟大。
  
  注释:
  [1] 早期的女权意识指劳拉·穆尔维在《视觉快感与叙事性电影》中所指的窥淫癖(男性看/女性被看)、阉割焦虑等女性主义思想。
  [2] 参见何嵩昱《逃离中的落网——反思新时期女性电影叙事中的女性意识》,《电影文学》2008年第11期。
  [3] 参见杨剑利《女性与中国近代社会》,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4] 参见王一川等《众评〈唐山大地震〉》,《电影艺术》2010年第5期。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艺术学系)
  本栏责编:草心
其他文献
摘要:峻冰的诗歌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行走在异国他乡的诗人对祖国、对故土的热爱与思念。作为一名游子,远离祖国、远离故乡的疏离情结造就了诗人对城市、自然、历史的歌咏。寄情山水,以解幽思,表现了诗人浓浓的乡土之情。  关键词:峻冰;《乡土与人生的恋歌》;《行吟韩国》;乡土    诗歌是语言艺术的最高表达形式,诗人只有掌握了诗的语言,才能用最凝练的字句抒发胸臆,直指人心。除此之外,诗歌最需要真情实感,诗是诗
期刊
摘要:诗歌的魅力在于能用最少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情感,峻冰的诗就具备这样的特质,他总是能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同他的语言融成一片,而不是词语的堆砌和罗列。本文从语言和情感两个方面来探讨峻冰诗歌的特色,探讨其以丰富多样的语言来承载厚重浓郁的情感的妙处。  关键词:峻冰;《行吟韩国》;语言;情感    任何一位真诚对待语言的创作者都值得人敬重。初次接触峻冰的诗,读了数遍之后,心里赞叹不已。他的诗的不凡之处在
期刊
魏廷屹,1992年生,自幼学习声乐、舞蹈及表演,曾被授予“小小文学家”称号。小学作文《故乡的怀念》获“世界华人小学生作文大赛”三等奖。曾多次参加校内外各类作文演讲及才艺比赛并获奖。2010年出版个人诗文集《黎明的星空》(中国文联出版社),收录作者十到十七岁所写的诗文近140篇。中国作协网、四川文明网、未成年人网等媒体对该书作了重点介绍与推荐。同年获“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最高奖“全国十佳小作
期刊
摘要:诗人峻冰的两本诗集《乡土与人生的恋歌》和《行吟韩国》创作于诗人生活的不同阶段,但都蕴涵着诗人强烈的寻根情结,本文旨在以“寻根”为切入点,感受这一情结,并对不同时期的作品对寻根性的不同体现加以鉴别。  关键词:峻冰;寻根;故乡;都市;民族  韩少功曾引用作家阿城的话说:“一个民族自己的过去,是很容易被忘记的,也是不那么容易被忘记的。”[1]以这个角度来与诗人峻冰的作品对话,在《乡土与人生的恋歌
期刊
写下错爱    只听见风在低吟  漫长的雪夜  一根唯一惦念的火柴  失去了往日的殷勤  灰色的天空中  星辰早已敛去多情的面容  霞光落在两杯酒中  咳出腹中难耐的隐痛    余火散尽水滴耗干  我们的身影  在空虚与感叹中愈陷愈深    妩媚的花朵逐一凋零  欢快的鸟雀不再高鸣  有甜蜜的开始  就有欠缺的结局  仅有的一次错爱  注定行程永远难存平静    尘埃落定    你撕去最后一块围巾
期刊
摘要:《城南旧事》是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的成名作,是一部叙说童年往事的自传体小说。在这部小说中,林海音以儿童视角作为叙事的切入点,通过一个儿童的眼光成功地展现了二三十年代北平的风土人情,表达了她对童年故乡家园的思念、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和对人性美的感悟,作品具有浓厚的思想意蕴。  关键词:林海音;《城南旧事》;乡愁言说;女性书写;人性观照    所谓儿童视角,就是指“以儿童的眼光去看世界,通过孩子的别一种
期刊
摘要:《阿Q正传》与《老人与海》作为中西文学的两个经典文本,他们在历史文化背景、文化困境、文化意蕴等三个方面有着不同的精神内涵。通过两种文本的比较来进行文化寻思以揭示出国民素质的提高、人的主体意识的恢复、民族精神的铸造和民族文化双向系统工程的建设等现实性问题。  关键词:《阿Q正传》;《老人与海》;文化寻思    人类文化总是沿着社会制度文化、工具理性文化、人的精神文化、情感文化相互缠结而律变的螺
期刊
摘要:张承志的小说与特定的文化地域相联系,体现了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黑骏马》是他描写草原生活的代表作品,展现了独特的草原文化、勤劳善良的草原女性和草原特有的民俗生活相,在描写草原文化的美的同时也批判了草原的愚昧落后。  关键词:张承志;《黑骏马》;草原文化;民俗    张承志曾在内蒙古草原插队四年,草原上的生活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内蒙古大草原可以说是他的第二故乡。张承志是一个地域意识强烈
期刊
摘要:黄凡是20世纪80年代台湾最具代表性的小说家之一。他的都市题材小说中,常常出现各种知识者形象。这些知识者或以疏离的神情审视着这个社会,或成为上流社会的依附者,抑或丧失廉耻,彻底地沉沦堕落。黄凡通过塑造这几类知识者形象,对台湾都市文明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表达了对台湾都市文化危机深刻的认识和沉重的担忧。    黄凡是20世纪80年代台湾最具代表性的小说家之一。20世纪80年代前期,黄凡以政治小说创
期刊
随着中国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东部地区优先发展的不平衡发展战略的制定,区域间金融发展水平形成较大差距,人口逐渐大规模向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集聚,形成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都市圈,这种人口大规模迁移集聚的现象对中国人口分布、产业结构调整、金融发展和战略制定的影响极大。与此同时,这些大都市圈集聚了大量的金融资源、技术资源、人力资本等资源,实现了区域内的持续快速发展,于是中国现在越来越多的城市将建设区域性的金融集聚区作为其发展定位。因此,探究金融集聚现象中人力资源作为要素集聚所产生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