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客家先民自中原而来,历史上经历了五次迁徙浪潮,终在粤、闵、赣地区自成客家派系。在向南迁徙途中,客家先民从不习水土的经历中累积经验,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客家饮食民俗。饮食民俗,亦称食俗、食风、食性、食礼或食规,它是指有关食物和饮料,在加工、制作和食用过程中形成的风俗习惯及礼仪常规[1]”。本文主要从年节食俗和日常食俗两个维度出发,聚焦粤东客家饮食民俗,探究其背后的深层文化内涵,希望能为客家饮食的传承和创新,以及客家先民其他生活层面的历史发展研究提供有意义的借鉴。
关键词:粤东客家;饮食文化;日常食俗;春节食俗
一、粤东客家饮食文化的适应
为了生存和发展,客家先民在保留中原旧土文化的基础上,总结出与暂居地的自然地理环境相适应的饮食经验,将中原饮食文化进行了多轮的新的诠释,逐渐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客家饮食文化。
(一)与时俱进的饮食理念
梅州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山区,是客家先民南迁的最终归属点。夏季湿热的气候使得粤东客家人越发关注饮食上的祛湿清凉、冷热平衡、营养保健等因素,这与汉民族的“中庸之道”紧密相关。“咸咸辣辣,麻麻搭搭”,辣椒、生姜和胡椒被放入主菜中起调味和祛湿的功效,但因辣椒性热,易导致上火,睿智的客家人便将辣椒搭配起一些凉性食物,如鸭肉、苦瓜、百合、青草凉茶等,就能起到“中和”的作用。由此可见,生存环境的改变使得粤东客家人的饮食理念椎拍輐断,与时俱进。
(二)就地取材的食物材料
“人是铁,饭是钢,一餐晤食饿得慌”是客家人餐桌上常说的谚语。由于南北方地理环境的差异,导致粤东客家地区与河洛地区在食材选择上截然不同,体现出“顺势而为”的思想。习惯了以中原面食为主的客家先民不得不转向以大米为主食,时而辅以番薯、芋头等粗粮;在粤东客家地声名远播的糯米酥鸡和鲁菜名肴布袋鸡自成一格,虽然两者同以鸡肉为主菜,但它们的配菜“八宝”全然不同,体现出独特的地域风味。蓝天白云,山清水秀,勤劳的客家人民索性就地取材,利用丰富的动植物原料,发挥聪明才智创造出一道道风味美食。
(三)因地制宜的烹饪技法
自中原而来的客家先民继承了旧中原菜式的烹饪技法,因而客家菜时常渗透着北方菜肴的影子。例如客家烧鲤鱼和鲁菜红烧鲤鱼,客家酿豆腐和东北饺子,无论是制菜手法还是烹饪方式上都颇有异曲同工之妙。令人惊叹的是,智慧的客家先民在饮食烹饪的实践中不断创新,逐渐建立起一整套系统的饮食烹饪技法,主要有蒸、煮、焖、炖、腌和盐焗,这与客家山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与客家人注重保健,寓医于食的饮食理念密不可分,其背后深藏的“顺势而为”的生存智慧是中华民族思想的瑰宝。
二、粤东客家日常食俗
(一)主食
粤东客家人以大米和薯类为主食。“粄”是客家方言的特色词,读作“bǎn”,是一种极具客家特色米制主食。《玉篇》和《广韵》中均解释“粄”即米饼。以粄类发源地粤东梅州大埔为例,当地的特色粄可总体上分为“节气板”、“送礼粄”等。
1.“节气粄”
客家人春夏秋冬不同节气所食用的粄类很有讲究。客家一直流传着“清明前后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之说。炎暑前后,客家人们又将仙人草熬成汁液配以红薯淀粉制成“仙人粄”,以達到清凉降火之效。到了早谷登场的秋分前后,客家人们会制作美味的味酵粄庆祝丰收。味酵粄可加黄糖或酱油蘸食,也可配猪肉、香菇炒食。此外,客家人俗称“冬至”为“过冬”。粤东客家的家家户户会在冬至这天打米粉制作“萝卜粄”,为“冬至过大年”增添了不少仪式感。
2.“送礼粄”
受中原重礼节观念的影响,客家人在亲友喜筵中必定要赠送“发粄”、“红粄”或“碗粄”等喜庆粄类以示祝贺。“发粄”以米粉为原料,在碗里蒸熟时会在顶部裂开,就如“咧嘴大笑”,客家人认为这是发财致富的好征兆,因此,每逢进新房,做新灶、孩子出生、满月等喜事,一定都要准备“发粄”庆贺。“大笼发粄”在蒸前要划“十”,等到蒸熟时便在顶部开出四朵“花瓣”,是亲友乔迁新居时的必备佳肴,有“四季大发”之意。
(二)副食
客家先民居住在耕地不足的阴冷潮湿的山区,长期缺少足够的粮食,劳动消耗又大,因此脂肪含量高、容易充饥且能补充体内热量的食物对于客家人来说非常重要。由此,客家菜尤其是粤东客家的东江菜逐渐形成了“咸、肥、熟、香”的特点。
“咸菜豆腐干,吃了保平安。”芥菜在客家人看来,就是一种绝好的“常年菜”,客家人将其做成咸菜后,放入瓮里,用土深埋,待食用时挖出时香气四溢,且保存10至20年都不成问题。除了咸菜,客家人还爱吃盐焗鸡,有“吃了鸡就能吉祥如意”的美好寓意仍保留至今。
客家名菜“梅菜扣肉”集重盐、重肥、重熟的三重特点,是粤东客家人的最爱,这道菜同时也是梅州饮食的一张标志性名片[2]。此外,特色的“酿豆腐”也是粤东客家人餐桌上的“常客”。客家的“酿”,与原居地中原包饺子的习惯密不可分。相传客家先民来到粤东后无麦包饺子,于是用豆腐做面皮,以猪肉、虾米、鱼肉为馅,模仿饺子的制作流程,配上汤料煮熟,味香汁浓,玲珑剔透。
三、春节食俗
春节是客家人一年中最讲究的传统节日,它意味着一年新的起始,旧年里发生的灾祸全都烟消云散。
(一)除夕“握子公”
正如《客家农民十二光景》唱到“正月是新年,烧香奉祖先。剭刀开老酒,三牲各一延”3。粤东客家人在大年三十吃团圆饭前要在自家厅堂摆上“鸡、猪、鱼”三牲、果饼、茶酒、香烛等食物,这种习俗在粤东客家地区称之为“握子公”,即“拜祖宗”,祈望祖先能够保佑宗族后代人丁兴旺、消灾辟祸、财源滚滚、万事通顺。
(二)年初二“转妹家”
客家童谣传唱“妇人转外家,甜粄用油炸”1的习俗在粤东客家地区沿袭至今。年初二是妇人“转妹家”的日子,客家方言中“妹”和“外”同音,因此“转妹家”又称为“转外家”,即妇人从夫家挑上箩筐,装满“甜粄”、“酿豆腐”、“白斩鸡”等特色客家美食回娘家省亲,以表示自己对娘家的挂念和显示在夫家日子的富足,免去娘家人对女儿的担忧。
(三)年初七“七样菜”
正所谓“年到初七八,客家捧粥钵”1,到了正月初七,大鱼大肉都吃腻了,于是便有了客家人要吃“七样菜”的习俗,以保证体内荤素的营养均衡,达到保健的目的,这与客家人崇尚汉民族的“中庸”之道密切相关。客家“七样菜”即将七种菜放入锅中一起煮,其中“芹菜”、“蒜”、“葱”、“韭菜”和“芫荽”是必须有的,再和“鱼”、“豆腐”、“肉丸”等搭配[4],善良淳朴的客家人期望只要吃了“芹菜”就更勤劳,吃了“蒜”就能精打细算,吃了“葱”就变得聪慧。实际上,“七样菜”都为当季菜,年初七吃“七样菜”的习俗不仅寄托着粤东客家人财运兴旺、吉祥如意、顺风顺水的美好心愿,也暗含着朴素的天人合一和顺势而为的思想。
参考文献:
[1]陈光新.中国饮食民俗初探[J].民俗研究,1995(2):1.
[2]古广胜,袁惠君.论新时期客家特色饮食文化存在的问题与营销对策—以广东梅州客家特色饮食文化为例[J].中国市场,2007(36):237.
[3]幼儿读物.著名唱片客家儿歌《客家农民十二光景》https://wenku.baidu.com/view/0b86bf6e227916888486d7d2.html,2015,2015-03-13.
[4]杨草原,唐林珍,刘映新.年初七粤东客家地区梅州盛行吃“七样菜”[N].中国新闻网,2012.
关键词:粤东客家;饮食文化;日常食俗;春节食俗
一、粤东客家饮食文化的适应
为了生存和发展,客家先民在保留中原旧土文化的基础上,总结出与暂居地的自然地理环境相适应的饮食经验,将中原饮食文化进行了多轮的新的诠释,逐渐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客家饮食文化。
(一)与时俱进的饮食理念
梅州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山区,是客家先民南迁的最终归属点。夏季湿热的气候使得粤东客家人越发关注饮食上的祛湿清凉、冷热平衡、营养保健等因素,这与汉民族的“中庸之道”紧密相关。“咸咸辣辣,麻麻搭搭”,辣椒、生姜和胡椒被放入主菜中起调味和祛湿的功效,但因辣椒性热,易导致上火,睿智的客家人便将辣椒搭配起一些凉性食物,如鸭肉、苦瓜、百合、青草凉茶等,就能起到“中和”的作用。由此可见,生存环境的改变使得粤东客家人的饮食理念椎拍輐断,与时俱进。
(二)就地取材的食物材料
“人是铁,饭是钢,一餐晤食饿得慌”是客家人餐桌上常说的谚语。由于南北方地理环境的差异,导致粤东客家地区与河洛地区在食材选择上截然不同,体现出“顺势而为”的思想。习惯了以中原面食为主的客家先民不得不转向以大米为主食,时而辅以番薯、芋头等粗粮;在粤东客家地声名远播的糯米酥鸡和鲁菜名肴布袋鸡自成一格,虽然两者同以鸡肉为主菜,但它们的配菜“八宝”全然不同,体现出独特的地域风味。蓝天白云,山清水秀,勤劳的客家人民索性就地取材,利用丰富的动植物原料,发挥聪明才智创造出一道道风味美食。
(三)因地制宜的烹饪技法
自中原而来的客家先民继承了旧中原菜式的烹饪技法,因而客家菜时常渗透着北方菜肴的影子。例如客家烧鲤鱼和鲁菜红烧鲤鱼,客家酿豆腐和东北饺子,无论是制菜手法还是烹饪方式上都颇有异曲同工之妙。令人惊叹的是,智慧的客家先民在饮食烹饪的实践中不断创新,逐渐建立起一整套系统的饮食烹饪技法,主要有蒸、煮、焖、炖、腌和盐焗,这与客家山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与客家人注重保健,寓医于食的饮食理念密不可分,其背后深藏的“顺势而为”的生存智慧是中华民族思想的瑰宝。
二、粤东客家日常食俗
(一)主食
粤东客家人以大米和薯类为主食。“粄”是客家方言的特色词,读作“bǎn”,是一种极具客家特色米制主食。《玉篇》和《广韵》中均解释“粄”即米饼。以粄类发源地粤东梅州大埔为例,当地的特色粄可总体上分为“节气板”、“送礼粄”等。
1.“节气粄”
客家人春夏秋冬不同节气所食用的粄类很有讲究。客家一直流传着“清明前后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之说。炎暑前后,客家人们又将仙人草熬成汁液配以红薯淀粉制成“仙人粄”,以達到清凉降火之效。到了早谷登场的秋分前后,客家人们会制作美味的味酵粄庆祝丰收。味酵粄可加黄糖或酱油蘸食,也可配猪肉、香菇炒食。此外,客家人俗称“冬至”为“过冬”。粤东客家的家家户户会在冬至这天打米粉制作“萝卜粄”,为“冬至过大年”增添了不少仪式感。
2.“送礼粄”
受中原重礼节观念的影响,客家人在亲友喜筵中必定要赠送“发粄”、“红粄”或“碗粄”等喜庆粄类以示祝贺。“发粄”以米粉为原料,在碗里蒸熟时会在顶部裂开,就如“咧嘴大笑”,客家人认为这是发财致富的好征兆,因此,每逢进新房,做新灶、孩子出生、满月等喜事,一定都要准备“发粄”庆贺。“大笼发粄”在蒸前要划“十”,等到蒸熟时便在顶部开出四朵“花瓣”,是亲友乔迁新居时的必备佳肴,有“四季大发”之意。
(二)副食
客家先民居住在耕地不足的阴冷潮湿的山区,长期缺少足够的粮食,劳动消耗又大,因此脂肪含量高、容易充饥且能补充体内热量的食物对于客家人来说非常重要。由此,客家菜尤其是粤东客家的东江菜逐渐形成了“咸、肥、熟、香”的特点。
“咸菜豆腐干,吃了保平安。”芥菜在客家人看来,就是一种绝好的“常年菜”,客家人将其做成咸菜后,放入瓮里,用土深埋,待食用时挖出时香气四溢,且保存10至20年都不成问题。除了咸菜,客家人还爱吃盐焗鸡,有“吃了鸡就能吉祥如意”的美好寓意仍保留至今。
客家名菜“梅菜扣肉”集重盐、重肥、重熟的三重特点,是粤东客家人的最爱,这道菜同时也是梅州饮食的一张标志性名片[2]。此外,特色的“酿豆腐”也是粤东客家人餐桌上的“常客”。客家的“酿”,与原居地中原包饺子的习惯密不可分。相传客家先民来到粤东后无麦包饺子,于是用豆腐做面皮,以猪肉、虾米、鱼肉为馅,模仿饺子的制作流程,配上汤料煮熟,味香汁浓,玲珑剔透。
三、春节食俗
春节是客家人一年中最讲究的传统节日,它意味着一年新的起始,旧年里发生的灾祸全都烟消云散。
(一)除夕“握子公”
正如《客家农民十二光景》唱到“正月是新年,烧香奉祖先。剭刀开老酒,三牲各一延”3。粤东客家人在大年三十吃团圆饭前要在自家厅堂摆上“鸡、猪、鱼”三牲、果饼、茶酒、香烛等食物,这种习俗在粤东客家地区称之为“握子公”,即“拜祖宗”,祈望祖先能够保佑宗族后代人丁兴旺、消灾辟祸、财源滚滚、万事通顺。
(二)年初二“转妹家”
客家童谣传唱“妇人转外家,甜粄用油炸”1的习俗在粤东客家地区沿袭至今。年初二是妇人“转妹家”的日子,客家方言中“妹”和“外”同音,因此“转妹家”又称为“转外家”,即妇人从夫家挑上箩筐,装满“甜粄”、“酿豆腐”、“白斩鸡”等特色客家美食回娘家省亲,以表示自己对娘家的挂念和显示在夫家日子的富足,免去娘家人对女儿的担忧。
(三)年初七“七样菜”
正所谓“年到初七八,客家捧粥钵”1,到了正月初七,大鱼大肉都吃腻了,于是便有了客家人要吃“七样菜”的习俗,以保证体内荤素的营养均衡,达到保健的目的,这与客家人崇尚汉民族的“中庸”之道密切相关。客家“七样菜”即将七种菜放入锅中一起煮,其中“芹菜”、“蒜”、“葱”、“韭菜”和“芫荽”是必须有的,再和“鱼”、“豆腐”、“肉丸”等搭配[4],善良淳朴的客家人期望只要吃了“芹菜”就更勤劳,吃了“蒜”就能精打细算,吃了“葱”就变得聪慧。实际上,“七样菜”都为当季菜,年初七吃“七样菜”的习俗不仅寄托着粤东客家人财运兴旺、吉祥如意、顺风顺水的美好心愿,也暗含着朴素的天人合一和顺势而为的思想。
参考文献:
[1]陈光新.中国饮食民俗初探[J].民俗研究,1995(2):1.
[2]古广胜,袁惠君.论新时期客家特色饮食文化存在的问题与营销对策—以广东梅州客家特色饮食文化为例[J].中国市场,2007(36):237.
[3]幼儿读物.著名唱片客家儿歌《客家农民十二光景》https://wenku.baidu.com/view/0b86bf6e227916888486d7d2.html,2015,2015-03-13.
[4]杨草原,唐林珍,刘映新.年初七粤东客家地区梅州盛行吃“七样菜”[N].中国新闻网,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