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格纳歌剧中戏剧性特征的透视

来源 :当代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cat_fi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19世纪的著名作曲家瓦格纳在他创作的歌剧作品中颠覆了浪漫主义风格时期传统歌剧的基本范式与“他律”性特征的审美传统。在其歌剧《汤豪瑟》的选段《伊丽莎白咏叹调》中就彰显出了很多瓦格纳的综合性、戏剧性内涵特点。本文从分析这些咏叹调的“音乐”“审美”等元素,来透视歌剧内涵中的“戏剧性”特征。
  [关键词] 戏剧性思维;戏剧性语言;终曲;无终止
  [中图分类号]J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19)12-0089-02
  一、瓦格纳乐剧中的戏剧性思维
  (一)浪漫主义巅峰时期的瓦格纳
  浪漫主义音乐风格发展到十九世纪瓦格纳时期达到了历史的鼎盛期,尤其是歌剧音乐发展的巅峰。瓦格纳以其系列“乐剧”作品与他的“综合性戏剧”理论,彻底颠覆了浪漫主义传统歌剧思维与表达范式。[1]在《漂泊的荷兰人》《罗恩格林》《汤豪瑟》等作品中处处可见他独特的音乐表达形式与哲理性、宗教式的内涵阐释理念。瓦格纳从根本上而言是一位天才的戏剧家,但这并不妨碍他同时也是一位天才的音乐家。在他创作的任何一部歌剧作品中,都是为了更好地阐明各类情感在戏剧中的融合以及各种艺术表达元素在音乐作品中的合作与并置。
  瓦格纳作为一位富有创新特征的作曲家,他反对当时的“形式论”审美趣味。对于他而言,音乐与其他艺术成分一样都是需要进行非具体的形式体现的。在他诸多的戏剧表达思维中,虽然他十酷爱且重视音乐形式与功能的探索、实验与创新,但是他在“戏剧性”极强的“乐剧”作品中却会尽力地利用一切赋有表现力的元素与各类音乐形式进行综合。瓦格纳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体验音乐与其他元素的“跨界”可能,而是为了更好地表现他作为意志载体的“戏剧性内容”。
  (二)瓦格纳歌剧中的“戏剧性”思维
  瓦格纳一生都在为戏剧、歌剧而努力奋斗,这与他内心深处的艺术理念是具有密切关系的。在他眼里,歌剧与戏剧二者并不矛盾——一方面,瓦格纳试图在浪漫主义风格歌剧创作传统中融入新的音乐表达形式,进行歌剧风格的创新;另一方面,他对戏剧性内涵却有着更为明确、客观、清晰的认识。所以在音乐的发展史上,瓦格纳以歌剧艺术的改革为突破点,在歌剧作品中表现出明显的戏剧创作者与歌剧创作者的双重身份特征。
  瓦格纳自始至终以坚贞不渝的戏剧情结与百折不挠的创新精神推进“乐剧”的发展,他的创新力量一方面来自他为艺术理想而奋斗的探索;另一方面来自于他反对当时意大利歌剧中常见的空洞声乐技巧的精神;同时瓦格纳也是当时法国大歌剧的积极反对者,他反对过度注重法国大歌剧那种表面效果的堆砌。瓦格纳始终坚持音乐与戏剧进行有机的结合,探索在综合性的因素中对戏剧内涵的表达,注重将最为宏大的社会理想与戏剧理想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从而达到改革传统歌剧、创新综合性戏剧的目标,同时在这些作品中进行社会进步理想的宣传。
  二、《伊丽莎白咏叹调》中的音乐与语言戏剧性
  (一)《伊丽莎白咏叹调》的“终曲戏剧性”特征
  瓦格纳在他创作的作品《汤豪瑟》中创用了传统歌剧中常见的咏叹调。在这些咏叹调中,《伊丽莎白咏叹调》的创作风格不仅继承了贝多芬和韦伯的歌剧咏叹调的传统精髓,还对浪漫主义风格歌剧中常见的各种音乐技法也在作品中运用得非常娴熟,具有驾轻就熟的特点。例如《伊丽莎白咏叹调》的“主题动机”就体现出浪漫主义早期韦伯歌剧作品中的“回忆动机”特征。但在《伊丽莎白咏叹调》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终曲”的使用。“终曲”的运用,不仅揭示出了乐剧与咏叹调创作中常见的“对一个乐句坚决地强调与重复”的特点,还使得“终曲”的运用产生了非常独特的标志性意义。“终曲”在《伊丽莎白咏叹调》中的标志意义胜过广泛流行于法国的喜歌剧咏叹调终曲的功能与分量。“终曲”中的戏剧性要素,也远远超过19世纪早期的其他德国歌剧作品,尤其是胜过浪漫主义时期那些廣泛流行的“终曲”戏剧性功能。
  如在伊丽莎白的咏叹调《你这崇高的殿堂》的终曲中,瓦格纳就采用了将主题在高声部进行重音、跳音再现的方式,结合着纵向的八度和声音程进行,深刻地揭示出结局的戏剧性能量。在这个唱段的结尾中,瓦格纳不仅采用了类似于文学作品中心理描写技法的思维,还采用了固定音型伴奏的手法,结合着跳音的运用,揭示出这首咏叹调作品中非常细腻、戏剧性的内涵特点。而且这种技法还具有刻画咏叹调中的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在的心理活动细节的作用。瓦格纳的这种“终曲戏剧性”的创作技法不仅使得《伊丽莎白咏叹调》很好地继承了从古典主义时期莫扎特到法国浪漫主义大歌剧以来的歌剧表达传统,同时还很好地融合了在歌剧中使用交响曲式的范式特点,大大强调了各类元素的综合性、戏剧性特点,使作品中的戏剧性内涵得以顺利展开。
  (二)《伊丽莎白咏叹调》中的语言“戏剧性”特征
  在伊丽莎白唱段中,所使用的音乐与语言都具有明显的“戏剧性”特征。比如在歌词语言中的“ch”“sch”等都需要进行特殊的咬字与吐字。如咏叹调《可爱的大厅》81小节,在歌词语言中“ch”的发音需要在演唱时采用轻音,这样才会使得歌词语音能够与伴奏声部进行很好的衬托,从而凸显这个唱段中的戏剧性内涵——这种戏剧性并不是通过强化音量实现的,相反是采用音量并不强但却对比强烈的方式进行的。在此后乐句中的类似进行中,也都通过强调音乐语句发音的方式,强调情绪的积蓄突然变化,从而发掘出戏剧性特点。
  其次,语言唱词的“戏剧性”特点还体现在发音方法上。在咬字时演唱者不仅不能卷舌,还需要在进行平舌的咬字方式下强调字音的清晰与明确。演唱者的舌头一定要先放平,然后再用舌尖轻轻地抵着下牙齿,在舌头保持平直的情况下快速地释放音量。这些音量虽然用力不大——微微地顶住下门牙的牙背,同时还需要采用气音发声方式进行演唱。
  最后,在演唱中还需要强调对不振动声带的音色运用。在保持声带不振动的情况下,轻声发的音类似于中文的“洗”音效果。而且在咬字时需要强化其他的,如“sch”“sich”等发音方式也与“ch”保持着特定的联系。但这些发音方式是不同的,因为在发“sch”时需要演唱者卷着舌头进行演唱。这样,在演唱者保持舌尖上翘并悬空的情况下,采用气音发声的方法就可以产生很好的“戏剧性”效果——演唱者的声带没有经过振动,就可以在气声发音的映衬下体现出不同的声音色彩。   三、《伊丽莎白咏叹调》中审美的“戏剧性”特征
  (一)“咏叹调”中审美的“综合戏剧”性
  在《伊丽莎白咏叹调》中,还出现了审美取向上的“综合戏剧性”特征。这种审美的“戏剧性”特点注重“咏叹调”的抒情性、优美性,不仅体现在浪漫主义音乐风格的歌剧作品中,还体现在审美的“综合戏剧性”方面。如在伴奏声部中采用连续下行的三十二分音型、纵向和弦进行,以及二分时值的震音色彩,强烈对比了旋律声部风格特点。这种对比不仅很好地表现出咏叹调的旋律性特点,还极大地增强了其中的戏剧性效果。瓦格纳在这首唱段《伊丽莎白咏叹调》中,不仅赋予了音乐之外的“他律性”审美特点,还揭示出内在的潜质——从而具有审美的“抒情性”特点。
  (二)“咏叹调”中审美的“无终止”戏剧性
  瓦格纳还在《伊丽莎白咏叹调》中使用了大量的“无终止”的“主导动机”,这些不同的“主导动机”构成了他的“无终旋律”。在这些“无终旋律”的连续进行中,瓦格纳擅长的“半音和声”充当了非常重要的作用。[2]
  《伊丽莎白咏叹调》中的“无终旋律”构成了乐句、乐段的“无终止”进行,从而表现出浪漫主义音乐旋律风格所不具备的戏剧性特征。例如在伊丽莎白咏叹调《可爱的大厅》的第42-49小节中,也体现出这种“无终止”乐句的戏剧性特征——在这个乐句中总规模只有8个小节,但是需要演唱者一口气演唱完毕,整个唱段的乐句具有很强的戏剧性特点。《伊丽莎白咏叹调》中的“无终止”戏剧性,能够让我们更清楚地感知瓦格纳在乐剧表现时的“戏剧性”特征;当然还可以通过这种“无终止”的表现方式,将女性身上的“救赎”与“毁灭”两种独特的精神很好地表达出来。这种女性身上的“矛盾性”特质,瓦格纳需要在作品中创造性地进行精神渗透,将女性形象进行复杂、痛苦的塑造来衬托。尤其是在演唱“无终止”旋律的过程中,只有极少数的瓦格纳女高音可以成功地驾驭这些咏叹调中的艰难技巧、矛盾性格以及执着的精神。扮演伊丽莎白的角色,需要在演唱這首咏叹调的“无终旋律”时,让音色如水晶般清澈、透明、高亢,然后在瞬间可以演变为凌驾于恢宏的管弦乐队之上直入云霄,具有强烈戏剧性特点的效果。
  结 语
  《伊丽莎白的咏叹调》很好地透视出《汤豪瑟》的戏剧性特征。他在音乐的创新与运用方面,除了具有更加理性、细腻的表现特点外,还很好地揭示出主角伊丽莎白的内在心理活动特点与精神、意志力,从而使得《伊丽莎白的咏叹调》具有强大的戏剧张力。因此,这些咏叹调的演唱过程中所需要的大幅度的音量、音色转变,以及强弱有序的力度变化、震撼气势等,都需演唱者进行细腻的把握和演绎。
  (责任编辑:崔晓光)
其他文献
[摘 要]  红色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一系列伟大事业的创造中所形成的精神产物,具有鼓舞人心的强大力量,是共产党始终坚守的核心力量。在高校的音乐教学实践中,红色精神的传承是一种必然。当代高校的师生肩负红色精神的传播大任,《长征组歌》作为一部传播红色精神的优秀音乐作品,用音乐展示了红军长征途中所经历的千难万险与共产党人的坚韧意志,是红色文化的典范,也是红色精神的有力传承。  [关键词] 红色精神;高校音
期刊
[摘 要\]红色歌曲是弘扬我国革命年代无产阶级先烈们强烈的爱国情怀和不屈不挠的革命斗志的音乐艺术表现形式。经典红歌具有明显的时代属性、民族精神以及广泛而坚实的群众基础,有利于帮助新时期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激发其爱国热情,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等。本文详细阐述了经典红歌的精神内涵,分析和探究了充分利用经典红歌资源,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方式,以期提升高校思政
期刊
[摘 要]  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可是在长时间发展过程中却呈现出了音乐文化遗失的情况,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环境下,外来文化对于我国传统文化造成了较为显著的冲击,人们很容易在这种环境下迷失自我、忘记传统民族音乐,所以本文也就高师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进行了分析,希望以此来有效提升音乐教育改革与创新效果。  [关键词] 音乐教育;改革;创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
期刊
[摘要]  文章以中国传统说唱作品经典《情探》与中国当代最流行的说唱作品《野狼DISCO》为例,通过比较中国历史说唱发展背景、当代说唱流变及其表现手法、唱腔结构、伴奏、表演载体的异同来阐释中国说唱随历史潮流前进的轨迹,并简要反映当代中国人对于说唱的审美偏好。旨在引起一系列对中国说唱的思考,让更多人了解中国说唱并从中得到有益启发,创作出更多、更优秀的中国说唱作品。  [关键词]当代中国流行说唱;中国
期刊
[摘 要]  大学生美育已成为近年来热点词汇,苏州大学每年开设大量通识类课程的同时,积极建设网络视频课程学习平台,截至目前,苏州大学网络视频课程学习平台开设课程507门,其中美育相关课程15门。笔者研究苏州大学美育课程之际,参与“江南音乐文化之美”慕课网络课程幕后工作,故拟结合实践经历,以苏州大学传统课堂课程与苏州大学慕课课程做比较,探讨当代大学生美育教育课程的全新途径。  [关键词] 美育;网络
期刊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19)12-0001-03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母亲只生了我的身,党的光辉照我心……”  从1963年到现在,50多年来,每当耳畔响起这首悠扬的歌儿,人们都会情不自禁地想到一个名字:才旦卓玛。  她的歌声已经融入时代的血液,流淌在历史的脉搏里,牢牢地扎根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  2017年繁花盛开的六月,才
期刊
[摘 要]  2017版《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指出了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这对教师在音乐鉴赏课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音乐鉴赏课作为高中音乐课程中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是培养学生审美感知和文化理解素养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潍坊一中高中音乐鉴赏课中鉴赏加评析的形式为启发,探析了高中音乐鉴赏课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方法,希望为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贡献微薄之力。  [关键词] 高中音乐;核心素养;音乐鉴赏;实践
期刊
[摘 要]  湘鄂边地区是指湖南西部和湖北西部交界的武陵山片区。石门县、鹤峰县地处湘鄂边武陵山区。石门、鹤峰土家山歌分别于2011、2012年入选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笔者分别于2017至2019年连续三年对石门、鹤峰土家山歌进行了较全面的田野调查。本文拟以石门、鹤峰土家山歌为例,探讨湘鄂边区土家山歌传承与创新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  [关键词] 石门土家山歌;鹤峰土家山歌;传承  [中图分
期刊
[摘 要]  合唱是歌唱的最高形式,它有着高雅的艺术表现形式。在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过程中,儿童合唱团又以其独特纯净的艺术魅力深受国内外好评。本文以儿童合唱团为研究对象,在学习歌曲的同时,融入蒙古族民歌素材,将儿童合唱团演唱的作品丰富起来。主要内容包括蒙古族民歌素材的整理提炼、儿童合唱团训练的特点、遇到的问题,以及蒙古族民歌素材在儿童合唱团中的应用对我们传承和保护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有怎样的作用和意义
期刊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是我对刘聪老师的第一印象,此“声”不仅仅指他的经典代表作——艺术歌曲《故园恋》,还指从别人口中传来让我略有耳闻关于老师的口碑和声望,以及各种声乐比赛和音乐会的演唱曲目等。幸运的是自己能亲自与老师对话,短短的数小时,行间一席话,让人无限回甘,若有所思。  一、特殊年代的阴差阳错  在采访过程中,刘聪老师说:“走上学习音乐的道路,也算是一个契机吧,也许是悲剧,也许是喜剧,也或许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