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突破性增长实战“兵法”

来源 :今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XYIMA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孙际铁,中国媒体实战专家、中国媒体投融资专家,湖南澧县人,1996年毕业于中山大学,曾任职《南方都市报》、湖南卫视等,著有《中国传媒—当代最具影响的传媒人访谈录》,曾应湖南省广电局局长、党组书记魏文彬,湖南省广电局副局长欧阳常林邀请,出任湖南卫视广告部副主任、台长助理,为湖南卫视近三年来经营收入的突破性增长立下了功勋。
  孙际铁现任天从媒体咨询顾问机构董事长,主攻中国媒体突破性增长咨询以及新媒体投融资(MSN:sunjitie@hotmail.com)。
  
  时势造英雄。
  转型中国30年,创造了“中国奇迹”;中国传媒市场化进程,也催生了众多杰出人物。
  孙际铁,就是近年来逐渐为大家所熟知的一位青年才俊。
  作为湖南人的孙际铁,秉承湖湘文化经世致用的精神传统,上世纪90年代求学于广州中山大学,经受改革开放排头省份经济浪潮的洗礼,从南方报业开始媒体之路,见证、参与了《南方都市报》从亏损800万元到年收入8个亿的报业征战传奇,到出版在业界有一定影响的《中国传媒—当代最具影响的传媒人访谈录》,再到危难之中力助湖南卫视实现经营收入从1个多亿到10个亿的历史性跨越,让湖南广电名至实归。孙际铁的传媒之路走得平稳、扎实而又狂飙突进。
  孙际铁现在率大陆、港、澳及海外留学归来的一批媒体精英,组成天从媒体咨询顾问团队,主攻中国媒体突破性增长咨询以及新媒体的投融资,已经在为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上海商报社等媒体提供整体咨询顾问服务,相信他必将在中国传媒市场上写下新的篇章。
  2008年元月的一天,西安的冬日阳光灿烂,记者与因公出差的孙际铁面对面坐在一起,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交流。
  
  力助湖南是一种道义
  
  记者:我们注意到中国记协机关报《中华新闻报》2007年1月12日头版有关于你的报道《电视湘军经营突进内情》,讲述了你帮助湖南卫视、湖南广电收入大幅度增长,摆脱危局的幕后经历,是他们主动采访你的吗?
  孙际铁:是的。《中华新闻报》的报道,也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原本是南方日报出版社知道了我帮助湖南卫视实现了一个那么大的增长之后,约我写一部书稿,把这个经历写出来。我抽空写了大约4万字,他们看了,觉得很好,很真实,要我继续写,到15万字,他们就可以为我单独出一本书,但是我没法再写了,因为不能注水。我是写过诗歌并获过奖的人,对于文字有一定追求,我不能加上“我所知道的魏文彬”、“我所知道的欧阳常林”、“我所知道的何炅”、“我所知道的李湘”、“我所知道的汪涵”等等,那和整本书的结构不合拍了,这样,我说算了,不用出版了,于是,我把文章整理、删减了一下,在西祠胡同文化坛上发表了,没想到,这个帖子引起了较大的反响,被海内外很多网站转载,大约一个礼拜之后,我接到《中华新闻报》总编室打来的电话,说要对我做一个采访,他们派记者曾繁娟跟我联络,做了一个电话采访,在头版刊登出来了,大致经过就是这样。
  记者:湖南卫视一直红红火火,节目收视率比较靠前,但它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收入却不高,经营状况面临着危机,是这样的吗?
  孙际铁:这个问题提得好,直指媒体经营的核心。大家知道,一个市场化的媒体,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内容和收入。内容不好的媒体,其收入肯定好不起来,这个就不用说了;而与此同时,一个内容好的媒体,其收入也不一定高,这涉及到市场竞争和自身营销的问题。比如以前的湖南卫视就是这样,湖南卫视单频道的收入在2003年以前一直没有超过2亿元,1.6亿元、1.8亿元、1.7亿元……,拿了好多年,湖南广电集团也一直没有超过4个亿,而在我介入之后,湖南卫视和湖南广电的收入状况就有了一个很大的改变,湖南卫视广告收入突破10个亿,集团收入突破20个亿。
  记者:你是怎么帮助湖南广电实现突破性增长的?有什么诀窍吗?
  孙际铁:其实我个人没什么好讲的,个人在时光里随时可以被湮灭。湖南广电的今天,离不开魏局长、欧阳局长的大力改革和革新,也离不开湖南广电一班将士的努力,我只是在他们所不擅长的整体收入增长方面,出了一点力。
  不过,话说回来,2002年湖南广电确实到了极其危险的地步,为了在雨中可以举办金鹰节,建会展中心等,用去了五六个亿,拖累了现金流,整个集团到了发不出工资的地步。老魏在大会上公开讲:“内耗猛于虎,流失浪淘沙”,大声疾呼,痛心疾首。而另一方面,全国的电视台都在快速前进,尤其是中央电视台,自赵化勇上台之后,改革的力度和规模空前,面貌焕然一新,大力挤压省级卫视生存空间。中央电视台甚至有人说“湖南老魏要崩盘了”,他们似乎很乐意看到湖南广电的悲惨结局,当时央视个别高层领导也希望我加盟央视,不要去湖南,那还是在我的书《中国传媒——当代最具影响的传媒人物访谈录》手稿刚刚完成还没有出版之前。在这种情况下,我作为一个湖南人,心里挂念着湖南广电的前途命运,关门苦思冥想近一个月,人都瘦了一圈,我觉得湖南卫视的节目确实很好,如果用先进的营销理念,加上节目创新,是完全可以从1个多亿突破到10个亿的,用三四年时间,实现这一目标应该没有问题。
  关于帮助湖南广电实现历史性突破的实战方法,大家可以在google输入我的名字搜索,就可以看到很多被转载的文章,其中有完整的《湖南卫视近三年来突破性增长背后的故事》,大家可以自己看看。
  如果要我现在说一下的话,湖南卫视实现突破性增长的兵法,最重要的是突破“湖南”的概念,把湖南卫视放在中国传媒的大格局下思考,整体分析中国国情和中国媒体竞争状况,充分考虑到中国社会的变迁和中国各媒体形态之间的变化发展趋势,不要从媒体自身角度出发,不要把湖南卫视当做一个媒体平台,而要从市场角度出发,把湖南卫视当做一个传播平台,并且是一个全国性的传播平台。把湖南卫视放在中国传媒整体竞争的大背景下思考问题,湖南卫视年度收入就可以突破10个亿,而且,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
  
  有愿望的省级卫视也可以达到年收入10个亿
  
  记者:你所说的帮助湖南卫视突破性增长到年收入10亿元人民币,是一个个案呢,还是一种常态?其他的省级卫视年度收入是否都可以做到10亿元人民币的规模?
  孙际铁:这个问题也是我们正在思考、运筹、谋划的事情。
  从理论上来说,中国所有的省级卫视年度收入都可以达到10亿元人民币的规模,这个是由中国传媒的“总蛋糕”所决定的,你要知道,中国传媒的“总蛋糕”是1600亿元人民币左右,这是我所掌握的2007年的数据,而且这个数字还在增长,在亚洲仅次于日本,相信不久的将来可以超过日本。
  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却并非每一家省级卫视年度收入都可以达到或超过10亿元人民币,为什么?因为这涉及到市场竞争的问题。
  记者:你所说的竞争,是指不同的省级卫视之间的竞争?
  孙际铁:是的,但又不仅于此。各省级卫视之间彼此是直接竞争的关系,你多了,他就会少,他多了,你又会少,不可能所有的省级卫视同时都能做到10个亿。你比如,有的省级卫视2007年收入才2个亿,有的才三四个亿,你指望他们很快能到10个亿吗?我看不大可能,起码,按照他们目前的思路、方法、魄力、人才储备、实战能力,都没有这种迅速突破的迹象,最少我本人没有看到,没有发现。
  而且,省级卫视的这种突破性增长,会大幅度吸纳平面媒体或网络媒体的收入。不同形态的媒体之间是一种此消彼涨的关系,譬如广东,“报纸看广东”,广东的平面媒体领跑全国,对电视媒体就挤压得很厉害,其他地区的平面媒体也许不像广东那么发达,但很难讲他们什么时候发力,一旦发力,势必有损省级卫视的增长势头,而且还有当地的城市电视台、户外、网络等等都会受到影响。
  记者:这样说来,其他的省级卫视要想达到10亿元人民币的规模,还必须具备很多条件?
  孙际铁:是的,必须是有一定实力的、有进取心的、有想法的、敢想敢干的省级卫视,加上先进的实战手法,年度收入才有可能超过10个亿。
  如果一家省级卫视收入不高,且创新力量不足,创新力度不够,很有可能会丧失进一步发展的主动权,慢慢会失去观众、失去影响力,被市场所淘汰,退回省内,慢慢落伍。
  市场经济,说白了,实力是后盾,有了钱,什么都好办,没有钱,你会寸步难行。中国媒体竞争已进入新的里程,“马太效应”拷问着所有的媒体,也不仅仅是省级卫视,还包括其他形态的媒体在内,都日益受到严峻考验。
  
  报业市场化呼唤强者
  
  记者:你曾经在《南方都市报》工作过,见证、参与了《南方都市报》的快速崛起,请问中国报业现在发展到了什么节点?下一步会怎么发展?
  孙际铁:《南方都市报》的成功,是在程益中他们领导下取得的,号称“办中国最好的报纸”,在竞争异常激烈的广东报业杀出了一条血路,终于在市场化运作中取得成功。
  《南方都市报》教会了我一些东西,我个人也曾给《南方都市报》提过一些有益的建议,也被老程采纳。《南方都市报》的成功,首先是根植于整个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的文化体系、品牌影响和人才储备,其次是领导班子的努力、勤勉和奋战,程益中本人是做出过巨大贡献的,现在《南方都市报》仍然保持了一种上升势头,这种上升并不因为某个领导的去职而停顿。另外,《广州日报》也是这样。
  但是,必须看到,在当今时代,报业整体环境遭遇到很大的挑战,一般的报纸已经开始下滑,不好的报纸开始走向覆灭,即使是某些较好的报纸,增长势头也开始趋缓,《南方都市报》是办得非常好的报纸,虽然还在增长,但增长的势头也明显不如2001年前后那几年了。
  记者:我们平时和报业的老总接触也比较多,如果是一张报纸,目前经营状况不是很好,在网络时代,竞争又这么激烈,他们还可以实现突破性增长吗?
  孙际铁:要看具体情况。全国性的报纸现在确实比较难做一点,要么成功,要么失败,成功的比如《南方周末》《参考消息》《环球时报》《中国经营报》《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等,都是赚钱的报纸,而像《青年参考》《中国经济时报》《经济参考报》等,就基本上不赚钱,以后也很难说有很大的起色。
  但是如果是区域性的报纸,即使现在不是很理想,但只要领导班子有进取心、有水平、下决心,也还是有希望突破的,特别是某些地方的城市类报纸一家独大,其他报纸更是有比较大的成长空间的。
  这些报纸的成长空间来自哪里呢?其一是自身的高水平发展,对当地整体媒体市场进行一个瓦解、分解、整合,吸收存量和增量;其二是可以直接攻击、掠夺、吸纳头牌报媒的市场份额,你死我活,高下立见。一句话,只要你是强者,市场自然会给你较好的回报。媒体市场化不是市长说了算,而是市场说了算。
  中国传媒的本质:必须创造价值,必须对中国发展有所助益
  记者:听说你们现在还做新媒体的投融资,那么,从报纸到电视,从电视到网络,从实战咨询到资本运作,你们都有所涉足,在这些不同形态的传媒背后,是什么因素在支撑着你一直往前走?
  孙际铁:我们现在确实做得比较杂,但是,我们都是在中国传媒的框架下,没有脱离这个大框架,包括网络媒体,我们看了十几个项目,也参与到电子商务等项目的直接筹划和融资咨询,有的项目正在前期运作,而且,我们自己还做网络媒体。
  我们做这些的目的,首先我们是商业机构,必须自己找吃的,自己挣钱;其次,也是最重要的,我们还坚持着一些传媒理想,坚持着一些传媒最本质的东西。
  记者:你说的传媒本质是什么?是指南方报业的济世情怀吗?还是别的什么?
  孙际铁:从南方报业成长起来,我们对南方报业的精神肯定有一个传承,不管以后我们走到哪里,我们都并不讳言这一点,我们精神的根在南方报业。
  南方报业其实有两个东西:其一是关注社会、推动社会发展;其二是媒体市场化、职业化运作。
  抛开中国传媒的商业化运作不谈,中国传媒的本质是什么呢?我在2003年接受搜狐网的采访时就深入谈过,中国传媒的本质应该是哨兵、前哨、灯塔、良知、正义、关怀、感动、愉悦、灵魂避难所、加油站……,一句话,中国传媒应该为中国、中华民族的崛起提供支持。
  一个媒体如果不创造价值,不对社会提供支持、帮助,凭什么要人家买你的报纸、读你的报纸、看你的报纸,给你的报纸投广告?网络时代,信息严重过剩,不创造价值,你的媒体根本无法立足,这其实是一个浅显的道理。
  
  中国传媒突破性增长兵法:五大要点
  
  记者:一个传媒,要想取得突破性增长,应当采取怎样的兵法?
  孙际铁:中国这么大,每个传媒的自身情况也都不一样,包括区域、形态、发展阶段、领导人性格、人员配备等等,要因地制宜、灵活机动,应该说没有一个特定的方法可以供哪一家媒体参考。
  但是我们现在做中国媒体突破性增长咨询以及投融资,根据我们自身的媒体经验和帮助媒体客户实施的情况来看,一个在市场上处于相对弱势的媒体,要想取得较快增长,还必须具备一些共同的东西,我们总结有五大要点:
  第一,媒体的领军人物要对中国乃至当地的时政、社会、经济、文化等有着
  深刻的了解和通盘认识;
  第二,要学会对媒体内容进行很好的排兵布阵,对平面媒体来说,表现在版式设计、版面安排、内容的划分、内容的组织等等;对电视媒体来说,表现在节目的策划、节目的制作、电视剧的购买、主持人的选拔、频道包装等等,媒体的排兵布阵很重要,必须有自己的特色,同时必须要具有超越别人的竞争力;
  第三,人员素质的提升,光有好的布局,没有好的人员,这一场戏也难以演好,有的人员,你不可能把他们全部解聘,只能收留,因此,怎么稳定他们的人心,又发挥他们的潜力,这也是一门学问;
  第四,经营创新,很多媒体重视内容,但是不怎么重视经营,因此收入难以大幅度增长。在媒体经营方面,是有许多学问的,创新的空间也是比较大的,比如平面媒体的报道与经营相结合的方式、整体营销方法、电视媒体的节目与广告的融合等等,都大有文章可做;
  第五,资金实力,没有一定的资金是肯定不行的,有一些媒体前期不赚钱,又没有资金填进来,那是很被动的,因为每天的开支摆在那里,每天都在花钱,必须拥有一定的启动资金,这个市场才能滚动起来,资金也不一定需要很多,可以维持一年左右的基本开销就可以了,因为你是可以同步赚钱的,那些一味想获得援助的媒体,我觉得他们的态度可能就没有摆正,市场化肯定要付出艰苦的努力,没有任何事情可以轻描淡写的成功。
  记者:在这些要素当中,你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
  孙际铁:其实都很重要,成功的媒体应该没有一块短板。如果要给媒体突破性增长要素排座次的话,最重要的其实是领导人的性格和心理特征,如果一个媒体的领导人瞻前顾后,怕这怕那,或者是官本位思想严重,那么,这个媒体肯定难以起来,现在是逆水行舟,不思进取的媒体面临被淘汰、出局的危险。相反,如果一个媒体的领导人有胆量,有气魄,有心胸,有抱负,有正确的思路,有人才,有一定的资金,这个媒体的前途肯定是光明的,完全可以预期,而我们,只不过可以让这样的媒体,少走一点弯路,少交一点学费,因为这些路,我们都已经走过。
  
  我们的模式是“实战顾问 + 实战执行 + 资本运作”,最终与客户同赢市场
  
  记者:你为什么想到去做媒体咨询这样的事情?动力是什么?
  孙际铁:帮助这些媒体起来,也是部分地实现我们的传媒理想,支持这个社会的变革和发展,这是我们最基本的动力。如果不是基于这样的理想,我想任何一家传媒要想取得一个很大的发展,恐怕也不是那么容易实现。
  当然,我们不是要让我们服务的媒体变成一种十分激进的媒体,我们首先是让她服从、吻合于这个大局;其次,是通过系列先进的实战手法,让它在市场上获得成功。
  记者:你们现在有业务吗?你们的模式是什么?
  孙际铁:我们目前在为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上海商报》提供整体咨询顾问服务,上海和长三角传媒市场很大,《上海商报》完全可以实现一个较大的增长,经过半年的运作,到目前为止,《上海商报》发行量和广告收入都已实现30%-40%的增长。另外,我们还在给其他一些新媒体做部分咨询和投融资业务,也都在顺利进行之中。
  我们的模式是“实战顾问+实战执行+资本运作”,不是只出一个方案就可以了,我们还要深入到媒体内部,找出其薄弱环节,弥补其短板,培训其人员,甚至部分内容我们还参与实际执行,通过我们的努力,把我们固有的广告客户带给该媒体,直接增加其收入;为了应对未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我们还可以帮助媒体客户进行资本运作,在转轨成功、收入增长的同时,谋划资本市场上市的事情,为将来更好地发展打下铺垫,因为以后的竞争都是资本的竞争,媒体竞争已进入资本竞争层面,通过上述“实战顾问”、“实战执行”与“资本运作”相结合的方式,最终实现与客户同赢中国传媒市场的目标。
其他文献
几个月来,笔者细读了蒋晓丽、殷俊等主编的“21世纪文化产业丛书”(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2007年陆续出齐10卷),感觉非常有分量,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传播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尹韵公先生的评价:整套丛书视野开阔、恢宏大气,精当论述不时闪现①。丛书对传媒产业和文化产业工作具有相当重要的参考价值。谭玲、殷俊博士撰写的《动漫产业》就是“21世纪文化产业丛书”的著作之一,是国内第一本研究动漫产
期刊
回顾历史,国内电视媒体运营业绩和节目评价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第一阶段是计划经济时期,基本上是主观评判模式;第二阶段是市场经济时期,这一时期可以称为客观评价模式;第三阶段是以“绿色收视率”的出现为标志,可以叫做科学评定模式。这实际上已经对电视媒体的综合实力提出了要求,新的市场条件下,如何找到适合自身的经营、节目考核机制,是电视媒体必须面对的问题。  收视考核机制不是万能的,它不可能解决目前电视媒
期刊
郭瑞璜(编译)    今年以来,美英传媒业并购进一步升温,已波及更多的世界著名传媒企业。今年4月,创办160年、拥有《洛杉矾时报》《芝加哥论坛报》等大报的美国论坛集团,被芝加哥有实力的投资家以8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5月15日,加拿大汤姆逊公司以88亿英镑的价格收购了具有150多年历史的英国路透社53%的股权,成立了汤姆逊——路透公司。美国传媒大亨默多克,76岁仍然宝刀不老,创业积极性不减当年,被华
期刊
本刊讯 10月25日下午,由今传媒杂志社、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联办,广东格兰仕集团协办,省内媒体《三秦都市报》《华商报》《西安晚报》、陕西电视台、西安电视台、西安腾讯网参与的“‘中国制造’国际信任危机应对与传媒责任”西部峰会论坛在西安召开。  一个时期以来,我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成为境外媒介关注的焦点。美国、欧盟、日本等一些境外媒体陆续发表一系列关于我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的负面报道,
期刊
本刊讯 11月16日,宝鸡日报社会议室里,少长咸集,议论风生,笑语频频,掌声阵阵。陕西省出版物审读中心的专家们和宝鸡日报社50多名编辑记者,进行了一天时间的现场审读交流。这一次,陕西省出版物审读中心为《宝鸡日报》登门支招,讲得具体、中肯、实事求是,深受报社上下欢迎。  《宝鸡日报》总编辑张陇得在交流会结束时说:“今天这样扎实的交流在宝鸡日报社的历史上是第一次。专家的点拨使我们豁然开朗。肯定优点让我
期刊
中国移动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主赞助商,在奥运会即将到来的时候,借助举国关注的这一体育盛事,中国移动开展了中国的营销活动。而“好运北京”体验三部曲便是其中之一。  虽然这并不是中国移动所做的最大的营销活动,但却通过体验式营销的方式为其品牌良性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活动概况    作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合作伙伴和“好运北京”体育赛事的主赞助商,中国移动北京公司在“好运北京”赛事期间精心
期刊
策划缘起:民生新闻寻求突破,都市观众渴望贴近    陕西电视台都市青春频道的名牌民生新闻栏目“都市快报”创办已经五年多了。“都市快报”作为陕西电视荧屏上最早的民生新闻栏目,创造了陕西地区第一的收视佳绩,受到了观众的赞誉,获得了全国百佳电视栏目的称号,同时,也收获了丰厚的“第一桶金”。五年之后的今天,尽管民生新闻依然居于很多城市的众多节目之首,但发展的速度却明显慢了下来。专业人士分析,这是民生新闻发
期刊
从广义上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8年,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北京电视台在当年除夕播出了一档带有联欢晚会性质的电视节目,当时的很多大师都参与了这次节目,包括京剧大师梅兰芳、相声大师侯宝林、人民艺术家老舍等人,但是这一节目后来没有在电视上延续下来。自1979年除夕开始,中央电视台每年播出“迎新春文艺晚会”。1983年,春节联欢晚会在中央电视台首次以现场直播的方式播出。从此以后,每
期刊
2007年中国大地处处洋溢着慈善的暖风,媒体充分发挥了其舆论宣传引导的作用,不仅为慈善事业鼓与呼,甚至还积极地参与其中。2007年是广东电视台建台48周年,他们以资助建设“母亲水窖”的方式,为庆祝建台48周年增添了有意义的一笔。    一、以参与慈善事业为建台48周年献礼    2007年9月16日,由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广东电视台和广东人民广播电台共同主办的“大爱无疆·珠江儿女续写‘母亲水窖’”
期刊
科学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也是大河发行网络各项工作的主题。今年正逢大河发行网络建立十年,在举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热潮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考过去、规划未来,对于实现大河发行网络在新阶段的新跨越,具有重要意义。    一、追求和实现发展是大河发行网络十年历程的缩影    大河发行网络是在《大河报》自办发行基础上诞生的。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大河发行网络紧紧抓住都市报崛起的历史机遇,率先突破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