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生长的“种子”

来源 :教育研究与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pleq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鲜明地提出了“教育即生长”的重要论断。用生长定义教育,可以催生许多联想。若把儿童比喻为生长的种子,则必然有一些重要的教育观念:自由与天性是“种子”生长扎根的广袤土壤;交流与对话是“种子”生长需要的雨露阳光;濡染和熏陶是“种子”生长必需的滋养护理;批判与理性是“种子”生长期盼的丰硕果实。
  关键词:杜威 教育即生长 儿童 种子
  美国著名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深刻地描述了教育的内涵与目的,鲜明地提出了“教育即生长”的重要论断,并给出了生长的定义:“朝着后来结果的行动的累积运动。”
  用生长定义教育,可以催生许多联想。
  生长,是一粒种子嬗变的“聚变反应”。一粒种子,从发芽到拔节,从开花到结果,被大自然赋予了无穷的生长机缘和力量。
  生长,赋予了教育以本原的意义和价值。
  英国人曾自豪地说:“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似乎把学生当成了生物,让生物生长;别的大学似乎把学生当成了矿物,让矿物定型。”
  若把儿童比喻为生长的种子,则必然有一些重要的教育观念。
  一、自由与天性:“种子”生长扎根的广袤土壤
  土壤永远属于大自然,浑厚质朴,承载万物,曲折蜿蜒,各具形态,葆有永恒的生长力量。但是,在当下的教育环境中,这种土壤却常常处于尘封或贫瘠的状态。
  一次课间,一位二年级学生拿着一盒七巧板对他的数学老师说:“老师,您不是说七巧板随便怎么摆放,它们的总面积都是不变的吗?那为什么我第一次这样拼(如图1)和第二次这样拼(如图2)不一样呢?为什么第二次中间多出了一块空隙呢?”这位数学教师瞟了一眼,若无其事地说:“自己再想想,别异想天开!”“天呐!”无意旁观的我当时就愣住了,“孩子的问题多好呀!”这是怎么回事呢?当时尽管我也说不出来(后来我仔细分析,发现严格来说,图2是拼不出来的:因为如果设图1拼成的大正方形边长为1,那么图2拼成的四边形四边长分别为1、1、1、324,它实际上是一个等腰梯形,内角都不等于90°,故图2是简单直观产生的误差与破绽),但是直觉告诉我:这就是孩子好奇心的萌芽、想象力的诱发,也是好的教学的开端(只要稍加点拨,学生就能初步感受到数学计算与推理比单纯直观的精确与严谨,体会到数学的方法与精神)。
  曾任英国首相的撒切尔夫人在谈及“中国威胁论”时,曾冷冷地说:“中国没有什么可怕的,他们可以出口电视机,但他们出口不了电视节目。”我们愤怒、不平,但不得不承认,她的确点中了我们教育的要害:我们正乐此不疲地消灭着孩子的好奇心与探索性,消灭着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性,消灭着孩子的自由与天性。
  杜威认为:“儿童具有灵活的和敏感的能力,对他们周围的人的态度和行为,都同情地产生感应,很少成年人能把这种能力保持下来。”
  人的思想是可以超越现实时空,可以接千载、通万里的。儿童的大脑不是白纸一张,他们的思维非常新锐,敢于挑战书本结论,敢于挑战既定的常规和权威。
  杜威认为:“一个人在一个阶段的生活和在另一个阶段的生活,是同样真实、同样积极的;这两个阶段的生活,内部同样丰富,地位同样重要。因此,教育就是不问年齡大小,提供保证生长或充分生活的条件的事业。”
  诚如生长需要土壤,课堂需要自由与天性。自由即由自——缘于自我的生长需要。它意味着个性是生命的本然,意味着每个个体的生命诉求都被尊重、被宽容。
  只有明白了“常态的儿童和常态的成人都在不断地生长,他们之间的区别不是生长和不生长的区别,而是各有适合于不同情况的不同的生长方式”这句话的真正意蕴,我们才会懂得“I”为什么会成为互联网时代的首字母,才会懂得个体性、独特性,才有可能不让“我”被“我们”“你们”“他们”所代替、所淹没。
  二、交流与对话:“种子”生长需要的雨露阳光
  杜威认为:“如果儿童能清晰地和忠实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他们所说的话将与此不同。我们有非常可靠的成人依据,使我们相信,在某种道德的和理智的方面,成人必须变成幼小儿童才对。”
  他的著作多处强调师生对话与交流的重要性,并在实践层面努力促进成人与儿童之间产生真正的对话与交流。巴西著名教育家保罗·弗莱雷指出:“对话,是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以世界为中介,旨在命名世界。”“没有人会单独说出一个真实的词,他也不可能为别人说出这样的词。”
  对话与交流,不只是你说我听或我说你听,不只是师生、生生、师生与文本之间简单的信息交换,它是一种哲学境界,即:世界不是单向独白的,而是情智对话的;生命不是平面对立的,而是立体交融的。
  戏剧美学中有一个原理:观众欣赏一出戏剧,绝不只是单纯的接受者;好的剧作一定能把观众也纳入到思考中来,让观众和演员都成为完美剧场效果的创造者;剧场就是演员和观众生命能量交换的场所。根据全息理论,这个原理同样适用于课堂教学,适用于教师和学生的关系。
  为教学“千克的认识”,我准备了三种学具:1千克苹果(5个)、1千克橘子(6个)、1千克胡萝卜(10个)。课堂上,先让学生观察1个苹果,然后猜猜1千克有几个这样的苹果。学生猜测的答案有:4个、5个、6个、7个……卜闵俊同学猜是10个。在全班的哄笑声中,卜闵俊十分惶恐。我灵光闪现,对学生说:“大家不要笑,人家卜闵俊对‘卜’特别敏感,他是想说大家不要研究苹果了,咱们研究胡萝卜吧。”随后,我拿出课前准备的胡萝卜,带领大家一起数:“1,2,3,4,5……10。多少?”全班惊叹:“天呐!正好10个胡萝卜!”我顺势提醒:“让我们把掌声送给姓卜的同学!”
  这则化“事故”为“故事”的真实例子告诉我们:“给点阳光,生命就会灿烂;给点鼓励,童心就会绽放。反之,没有尊重、不善激励的课堂一定是阴暗的黑洞。没有光,就没有了启蒙,还谈什么美丽与快乐呢?”人们都说:“储蓄情感,回报最广,利率最高。”真正的对话与交流,意味着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更多的是合作而非对立的、切磋而非竞争的、开放而非封闭的多向、多维互动关系,从而形成共同生长的美好景象。   又想起一个小故事。校园里来了一位根雕爷爷,栩栩如生的根雕作品引起了学生的啧啧称赞:“爷爷您太了不起了,怎么雕什么像什么呢?”根雕爷爷微笑着说:“孩子你说反了,应该说树根像什么,我就雕什么。”
  多好的回答!所谓教育,不过是一场顺势而为:“顺儿童成长之理,处儿童成长之势,给予生命的关怀。”生命的生长总是伴随着失误和挫折的。著名思想家波普尔说:“错误在所难免,宽恕就是神圣。”教师不仅应该欣赏优秀,更应该接纳平凡,宽容失误。激励和欣赏,将如阳光般温暖和热烈,带来的一定是生命的升腾和灵魂的净化。
  三、濡染和熏陶:“种子”生长必需的滋养护理
  杜威认为:“生活就是发展;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用教育的术语来说,就是:①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②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改组、不断改造和不断转化的过程。”“成人利用他的能力改造他的环境,因此引起许多新的刺激,这些新的刺激再引导他的各种能力,使它们不断发展。忽视这个事实,发展就受阻挠,成为被动的适应。”发展不等于被动适应,自由不等于自流,放松不等于放纵。自我建构与价值引领是教育的两翼,不可有所偏废。有了价值引领,自我建构才能“事半功倍”,才能多元高效。
  教学“用数对确定位置”这一内容,我们往往把“数对”看成生活中“第几列第几行”的简单升级,而很少看到“坐标”的影子。具有“生长性”的教学,不仅应该看到当下,更应该看到未来。教学时,我创设了“小鸭在哪里”的有趣情境,引发学生自主创造纵轴的学习需要。小鸭在哪里呢?学生拿出“研究单”,通过画一画、量一量、写一写,表示出小鸭的位置。有的说,在“1”的上面2厘米的地方(如图3);有的说,在横着1厘米、竖着2厘米的地方(如图4);还有的说,横着是1厘米一格,竖着也是1厘米一格,小鸭在横着1格和竖着2格交叉的地方(如图5)……如此,“坐标”的雏形在学生心中不知不觉地萌生了。
  生长性的课堂不应该只是告诉,而应该看到创造。卢梭在《爱弥儿》中写道:“我们在路上不是像驿夫那样追赶路程,而是像旅行家似的沿途观赏。我们心中不只是想到起点和终点,而且还想到起点和终点之间相隔的距离。”儿童的“当下”是教学的起点,要遵从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用好儿童“原生态”的学习痕迹,相机而导,顺学而为,促使学习真正发生。
  对“种子”生长的滋养与护理,还应观照更为广阔的时空坐标。唯此,方可春暖花开。从经典里吸收语言的滋养,破解文本背后的情感密码;从数理里探出逻辑和规律,领略科学世界的美好与博大。滋养与护理不仅是当下的,更要引向历史,追问历史,从历史这个纵坐标上找到人生的景致,找到问题的源流,找到教育思想的轨迹与履痕,以体验文本和文化的方式重构和塑造新的生命时空,让它走向开阔,走向高远。
  四、批判与理性:“种子”生长期盼的丰硕果实
  杜威告诫我们:“‘教授本能的顺从’和‘同样地尊重权威’这两种表达,是这次审判对教育学文献的永久贡献。不向学生灌输一种盲目的、‘像狗一样’忠诚于所有权威的教师,自身也不太可能屈服于它。”为教育找到适切的民主,是杜威一生所致力追求的,当然,也同样是我们所面临的问题。
  什么是教学?有专家这样形象地描述:告诉学生“11+3=14”,不是教学;提问学生“11+3等于多少”,也不是教学;询问学生“对11+3=15,你怎么看”,才是教學。较之前两者,第三种教法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呈现在学生面前的绝非一定正确的命题,学生需要对命题本身先进行审视、判断,然后才能进行分析、解决。长此以往,学生的眼光就会是通透的而非模糊的,学生的思维就会是多向的而非单一的,学生对世界的看法就会是辩证的而非绝对的。
  小说家格雷厄姆·格林说过:“童年期肯定有一些时机,此时大门打开,让未来走进来。”儿童经常会用自己的一套理论“异想天开”。
  “不怀疑不能见真理。”学生的思维就应该是有质疑和批判的。教师要尊重、保护、放大,把这些质疑和批判变成无法预约的宝贵的教学资源。
  学习“笔算除法”,孙乐宸同学写出自己的除法(如图6),他说:“书本上的除法竖式太麻烦了,这样写也很好算,加、减、乘不都这样写吗?”对这样看似非常可笑的问题,我微笑着鼓励他查询资料、尝试自学“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试验一下自己发明的除法竖式到底行不行;并且告诉他,如果可行,将为他申请发明专利。后来,孙乐宸根据自己的研究,写了好几百字的小论文,在省级报刊发表。
  学习“多位数的读写”,侯智怀同学质疑:“老师,数位的高低为什么一定要从左往右排?能不能从低往高排?”我果断地放下预设,接纳这个“可遇而不可求”的生成资源,引导学生顺着侯智怀的思路进行尝试,让这种质疑得到了妥善的、让其心悦诚服的回应。
  听过一节《三角形的内角和》课。学生撕下三角形纸片的三个角拼在一起,用量角器量,都说180°,只有一个男生说:“不对啊,我的就是182°!量了两遍都是。”教师不置可否,面对全班大声地说:“通过刚才的验证,我们知道了——”学生齐答:“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量,根本就不准……”男孩嘀咕着。课后,教师向我解释说:“这个男孩很另类,不用理他,越理他,他越来劲。”这真令人心痛!“另类”的背后恰恰是理性精神、可贵的学习品格。那些稍纵即逝的时机正是我们涵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契机。
  杜威指出:“在教学中,以外在的成果为标准的做法,表现在人们只重视‘答案正确’,从而使教师无法集中注意力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在学生的操行方面,仅仅要求学生遵守校训、校规,而忽略了学生积极探索和深思习惯的养成,这都不利于学生反思思维习惯的养成。”由此可见,我们一定要引导学生养成独立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养成不怕困难、百折不挠的品质,养成服膺真理、实事求是、言必有据、一丝不苟的理性精神,以此引导学生学会修行、立言、做人。这可能才是杜威所倡导的教育民主的应有之义、原本之意。
  (周卫东,江苏省南京市长江路小学书记,特级教师。)
  参考文献:
  [1] 【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 【巴西】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M].顾建新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其他文献
摘要:启明星读书分享会构建的共生阅读场,呈现日常真实阅读的基本状态。读书分享会实际上是一个多层级目标的语文学习项目,它将方案、计划设计作为项目核心任务,借助团队打破个人封闭阅读,以群阅读为载体,以展示、交流、共享体验作为基本目标,营造阅读氛围,建构共生型阅读场。  关键词:读书分享会整本书阅读真实阅读群阅读  剧场里只剩一束灯光,投射在舞台张起的宽大布景上。两个干净的声音随着缓缓而起的配乐,娓娓地
期刊
摘要:受教材编写、学生学习时间等多方面的限制,历史教学中对主流思想之外的思想价值认识不足,甚至出现对历史的误读。从历史发展的长远角度看,不能过分夸大不同派别之间的分歧,或者断章取义地评价其思想是否符合主流思想,而是要结合时代、个人成长等背景予以全面、理性地评判。  关键词:主流思想思想潮流历史教学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多学科渗透教学研究”
期刊
2018年12月22日,这一日是二十四节气之“冬至”。我赶赴溧水区石湫中学,与初一(1)班的学生一起,参与溧水区“二十四节气课程”录制。这日,我较往常起得要早些,室内外均是黑沉沉的。太阳较往日显得更慵懒些,迟迟不睁开它的睡眼。我的心绪颇不宁静。怀着对即将开设的课程的期盼,巴不得天快点亮起来。  对于“二十四节气课程”,每位参与者都有自己不同的期盼。但是在这诸多的不同里,一定有相同的部分。比如在课程
期刊
摘要:《黑猫》一向被视为惊悚小说的代表性作品,如何给孩子讲,是个问题。看似“恐怖”的《黑猫》,其实是对人之“恶”失控以及由此带来的痛苦悔恨的极端展现。“极端展现”之目的,自然是为了让读者看得更清楚,但“清楚”也可能导致阅读的舍本逐末,被“恐怖”吓住,而黄晓丹老师给学生上的这一课,让我们回到了“本”。如此的课堂效果,大概属于亚里士多德讲的悲剧对人灵魂的“净化”作用。  关键词:《黑猫》惊悚净化  据
期刊
2019年1月3日,小寒。自此,我们将迎来一年之中北半球最冷的一段时光。但是,蜡梅、水仙和雁、鹊、雉们已经早早地奔赴它们新的旅程。  我有幸参与“二十四节气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前前后后,已经持续两个多月了。这也像是一段旅程——从上课前到上课中再到上课后,有许多斑斓不断闪现在我的记忆之翼上。  课前三思  一思自己。  思考的一个有效手段是对自己发问。于是,两个月前,我开始认真问自己:你对节气真正了
期刊
“二十四节气课程”,是我们开发的立足于传统二十四节气、指向传统文化(包括物候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地域文化等)传承的一门地方课程,其直接创意灵感有二:一是溧水籍作家诸荣会散文集《节气24帖》出版,影响很大;二是二十四节气申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二十四节气中所蕴含的中国智慧逐渐为世界所知晓、认可。其实,我们一直在思考:让传统文化,特别是溧水的地域性传统文化,尤其是一些民俗文化进课程、进校园
期刊
摘要:施教之功在于启发学生“自主学”。教学《小小的船》,提炼启发学生“自主学”的路径:强化预习,让学生在“想方设法”中历练“自主学”的能力;关注质疑,让学生在“自问自答”中提升“自主学”的能力;观照互评,让学生在“相观而摩”中夯实“自主学”的能力。  关键词:自主学预习质疑互评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应当是“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施教之功在于启发学生“自主学”。本文以部编小学
期刊
摘 要: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石河子市S中学初中生英语课外阅读现状,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英语课外阅读持积极态度;阅读材料多为趣味性读物,材料主要来源于教师发放与网络;课外阅读时间少,主要集中在周末与寒暑假;学生缺乏课外阅读策略;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词汇量匮乏、语法差与投入时间不足,同时肯定了教师在课外阅读中的指导作用。根据现存问题,剖析其原因并提出优化策略,以供一线教师参考。  关键词:初中生 英语课外
期刊
摘 要:文化语文是文化视野中的语文,是用文化来观照的语文,是对文化特性、文化灵魂、文化精神的理解和强调,是真正把语文当作文化的载体来开发的课程。“文化语文”教学实践,赋予文本更深刻更丰富的文化内涵,给予学生更丰满的精神世界,引领学生置身于作品所描述的境界,与作者对话,与文本对话,领悟其意蕴,吸收其精华,不断提升学生的文化品质。  关键词:文化语文 教学实践 对话  我毕业于大学中文系,后来也曾从事
期刊
摘要:《造梦课堂:创意语文13节》是周益民老师的新著。造梦课堂,周益民老师造的是一个个妙不可言的语文梦。这梦并不虚幻,而是真实的存在。然后,他用心、用情地带着学生一起去追梦,悠闲地漫游美妙的阅读书境:于史书典籍中,领悟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触摸语言,与情感相遇;于字里行间,体会文本的丰富内涵,邂逅文字,与精神同游。  关键词:周益民造梦课堂创意语文  秋千节前初相见  于秋千节前,加入点灯人读书会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