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优质的提问点燃学生的智慧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8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提倡的是一种学生主动探究的思维过程,而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启发和诱导学生思维的方式,优质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而且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都有很重要的作用,笔者正是基于在教学工作开展的初期阶段自身的所感、所恩,通过对个人教学的几个案例的分析,来寻找和探究如何能提升课堂提问的技巧,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及学生的思维发展,
  【关键词】优质提问;启发思考;提问策略
   提问——思考——理解是促进学生的学习、表现和成就的三个以动态的形式相互作用的过程,课堂上的思考,是学生学习的能量和燃料,而提问则是促进学生获得能量的源泉,如何设计一堂课的问题,使之合理、恰当,既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培养学生能力,又能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效能就变得尤为重要,怎么样提问才能达成目标呢?笔者就个人的教学经历谈一谈体会和感触,
   一、紧扣教学目标。让精炼的提问引导学生思考
   提问是为了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就好比射箭打靶要瞄准。目标要对住中心点,因此提问不能脱离教学目标。也不能简单的重复,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目标,围绕教材内容,考虑学生要学到什么,思考什么,会形成何种能力和品质而预设;通过问题的切入,如何把抽象的知识点转变为感知的对象而延展,
  如:《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师:告诉老师现在是什么季节啊?
  生:春天
  师:春天来了,我们的周围有什么变化啊?
  生:柳树绿了、花开了、燕子飞回来了……
  师:是呀,春天来了,把大自然装扮得非常美丽,瞧,花园里已是鲜花盛开,诶?这位老伯伯是谁呀?你能猜出来吗?
  生:是种花的、种花人、……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一下这位种花人带来的数学问题,
  显然,这种过于散漫的导人提问并没有为学生带来真正意义上的数学思维引导,春天、燕子和美丽的花是大自然赋予的美丽景色,但是在数学课上进行过多的渲染未免累赘,把种花人叫做什么更与此课无关。本堂课是教学整十数的加减法计算,导人问题要从数学的理念出发,这样不仅是对时间的浪费,也达不到应有的教学目的,如果改问:“春天来了,公园里鲜花盛开,瞧,看到这些花,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简简单单进入主题,语言更加精炼,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整十数加减方法的探究上才是正道,
   二、提升认知水平,让少而精的提问加深学生的思考
   提问能促进学生的学习,那是不是说问题越多越好呢?笔者对本校新教师听课实录的分析中发现:教师平均每分钟会提出3~5个问题,可以说是对学生的思维理解步步跟进,同时发现学生在整节澡的教学过程中多半是在被动的接受,缺乏主动性的探究,
  师:谁再来说说,平移现象是什么样子的?(在黑板动态演示)那这样的运动是平移吗?为什么?那要怎样运动才是平移?让你的文具盒也做一下平移运动,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能举出平移运动自己例子吗?
  师:这是在做什么运动?为什么?是向哪个方向平移的?如果要知道它平移了多远,你有什么好办法?
  上面的教学片断中,笔者就是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初步感知,判断平移;通过操作,理解平移;通过探究,深化平移,可是,这节看似有一定层次的教学过程的最大问题是笔者的提问密度过大,一问接着一问,把每一个要教学的内容,分解成很多问题,给学生搭好了“台阶”,让学生顺着教师设计的“台阶”一步一步地走,这样的设计直接导致学生没有更广阔的空间去发散思维和探索研究,凭着老师的帮扶,做浅显的思维活动,诚然,提问的目的在于引导,提问的功能在于引起思考,但是引导过了头就无非成了扼杀学生思维发展的刽子手,适得其反了,
   三、给予等待时间。让奇妙的“暂停”充实学生思考
   课堂提问是环环相扣的,目的是通过层层递进的引导启发学生的自主探究及对知识的理解,在课堂上,为了能顺利地达到某个教学目的,教者往往迫不及待地提出问题,接着迫不及待的希望学生作出答案,有时甚至等不及学生作答自己就说出来了,笔者也有这样的经历,一堂课知识目标很多。35分钟的课堂被挤得满满的,为了能“充分”利用好这35分钟,几次忽视了下面高举的小手,几次制止了“我还有一种方法”,这种急切要得到正确结果的心情和习惯会导致几个后果:提问范围过小,以使一些悟性慢的孩子整节课都没有彻底的消化吸收;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不够深入。答案也处在浅层的理解上;问题设计更偏于精细,一步一步过于紧密的牵制学生思维;抑制了学生提问的机会……这其中的任何一种后果都将影响整节课的教学效果,
  我们需要反思,如何处理学生理解和提问效能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在提问后和学生回答之前都做3~5秒的等待时间,学生会获得更大的益处:
   1.学生的回答会更长更完整
  在等待时间不足1秒钟的课堂上,学生的答案是简短的词语,如具体的计算结果,问题答案的关键字等,而对于学生来说,训练语言表达和训练反应速度是同样重要的,它直接反应了学生的思维方向和解题思路,
  如:《解决问题》(二年级下册)
  师:应该怎样计算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
  生1:4×3 7=19(人),
  (师沉默了一会)
  生l:因为有3个跷跷板,每个跷跷板上有4个人,那就是3个4,所以4×3,然后又来了7个人,所以要把他们加起来,
  显然,短暂的停顿,让学生有了更长的时间思考以补充自己最初回答的不完整,同时也为他们的观点和结论提供了更有力的证据,
   2.能够提出更多的问题 课堂上的教学活动,经常由于过于紧密的提问而没有给学生质疑的机会,思维一直会处于理解教师问题的过程中,稍作停顿,会让学生反思他之前的发言,并能够从判断的角度来检测自己回答的正确性,会更深入地对题目进行分析,其他的学生也会在这个空隙中对比自己的思路,在寻找确定自己答案对错的过程中对题目进行猜测和假设,使思维有了新的深度,
   3.提高学生回答的自信心
  提完问题就要求学生回答,往往由于学生没有考虑细致而回答不出来,不是没想好就是不敢说,怕回答错误,给予适当的考虑时间,让学生学会评价自己的回答,在自己深思熟虑、比较肯定了之后再起来回答会更加的自信,答案的正确率也会跟着提升,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也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4.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到课堂中来
  有些学生由于基础薄弱,过快的提问会促使他们思维惰性,或因为某种需要,大多提问的是基础比较好、思维反应速度比较快的学生,这样的课堂参与人数实质只有半数,课堂教学效果也会事倍功半,而短暂的停顿能够给予基础薄弱的学生进行充分思考的机会,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四、恰当营造质疑。让巧妙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
   如果提出的问题停留在“好不好”、“行不行”、“是不是”这样的水平是不可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力的,巧妙创设疑问的情景,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启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创造的激情也因此萌发,因此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精心设置疑难。为学生营造探究的氛围,
  如教学平移时,“如果用画格子的方法知道平移了多远,该怎么数好呢?”学生各抒己见,笔者继续追问:“到底哪个说法是正确的呢?现在和你的小伙伴一起研究一下,找出依据,”学生探究的思维火花被点燃,很快进人学习的情境,较好的设置质疑情境,就如同为学生搭建了一个支持性的脚手架,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运用有效的提问策略来改善学习和思维。对教学效果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一个善于提问、掌握对话技巧的教师,能大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还能反馈教与学的信息,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一个优质提问的课堂环境而不懈探索,
其他文献
在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设置学生的学习目标对于教师而言是一个新颖的环节,这一细小环节常常被教师忽略,或者与教学目标相混淆。结合教学实践,本文简述笔者对学习目标的认识。    一、学习目标不等同于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指学生希望通过学习,在知识上,方法上,情感上得到的体验或者收获。而教学目标是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指教师通过教学活动的设计希望学生在知识上,方法上,情感上达到的要求。
一、案例  师:今天老师想请小朋友们来帮我解决一个问题. (出示题目)  学校准备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运动会,三(1)班有7名同学报名参加了跳绳比赛,5名同学参加踢毽子比赛. 三(2)班、三(3)班也分别派出了7名同学参加跳绳比赛,5名同学参加踢毽子比赛. 请问:三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参加了跳绳和踢毽子比赛?  学生拿出纸和笔认真计算. (很快一只只小手举了起来,个个脸上写满了自信. )  师:谁愿意上
说到愉快学习,人们一般都会认为,这是优生的专利,而后进生的学习中只有“苦恼”。而心理学研究表明。从需要层次上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性既能引发愉快,又能促进发展。因此,在后进生转化的问题上,如果我们能根据后进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点,从后进生需要层次上着手来调动后进生内在的积极性,后进生同样能愉快地学习。在愉快的学习中转化、发展。    一、增强“参与意识”。培养后进生的学习兴趣    近年来。课堂教学改
天狼星是夜空中最明亮的恒星, 它比太陽大一点儿,发出耀眼的蓝白色光芒,距离我们只有8.6光年,
【摘要】 善于发现,勤于思考,勇于实践 ——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学习是学生最基本的责任和任务.  【关键词】 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勇于发现  善于发现,勤于思考,勇于实践 ——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学习是学生最基本的责任和任务. 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个在教师的引领下进行思考的过程. 我国小学数学教育家周玉仁教授曾指出,数学学习的本质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形成技能和能力的一种思维活动. “思考”
【摘要】 习惯培养对一个人的终身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预习习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是一个存在争议的话题. 广大数学教师该不该培养学生的预习意识?该如何培养学生的预习意识?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能否进行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有哪些好的方法可以对低年级的学生进行预习习惯的培养?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的话题. 但是,预习习惯的培养对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的益处是不言而喻的. 小学阶段,尤其是小学低年级阶段就着力培
在高中数学课堂上,生活化的情境创设还有很多种,比如通过自然资源进行创设、模型试验进行创设等等,这些都需要广大高中数学教师进行研究探讨.让学生在自己创设的课堂中,对课堂产生兴趣,对数学产生热爱.从而帮助他们将数学知识回归于生活中去,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做到知识的不浪费,做到理论与实际相联系.  一、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生活化情境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处处有生活,二者紧密联系,相辅相成.在实际生活中,
在教学新课程改革进程中,要求教师创新教学模式,提倡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一种与传统的被动接受式学习相对应的先进的现代化学习方式,其精髓在于学生可以更加的以“我”为主,最大限度地利用一切的时间与空间,自主制订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对学习内容进行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以达到理解学习内容、掌握学习内容、运用学习内容、延伸学习内容等学习目标.  一、数学自主学习的共性原则  1.知晓与体会  自主学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提高课堂效率是每个教师的当务之急,在几十年的教学中为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我作了一些摸索,下面是我粗浅的看法:首先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现代的教学观认为:教学就是教师有效、合理地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学好,学得主动、生动活泼,教育改革新思想、新观念,只有真正融入教师的脑海和行动中,融入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只有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效果才能提高,教学中教师要主
【摘要】 探究式教学法是新课程标准重点提倡的教学方式,其在各个学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 本文主要在实践基础上对小学数学课堂探究式教学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希望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 小学数学;探究;课堂;应用  自从探究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以来,取得了不菲的成绩. 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方法的束缚,一些数学教师对于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