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C-130轰炸机?

来源 :航空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ynot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130是在越战中首次被作为轰炸机使用的,虽然“大力神”不是头一个执行轰炸任务的运输机,但却是最成功的,被证明是一种优秀而精确的轰炸平台。有些人可能会认为这些“大力神”经过了特别改装,但让人惊奇的是,炸弹是从原装运输机上扔下的。
  这件事说来话长。
  越战中,美国陆军请求美国空军帮助清除越南丛林的上中下3层茂密植被,为陆军直升机开辟出降落场。美国空军的答案就是用重型航弹在丛林中炸出一片空地,非常简单粗暴。于是,空军在1966年开始了“突击队拱顶计划”(Project Commando Vault),这个用航弹清除丛林植被的行动一开始收效甚微,看来普通航弹的威力还不够大。1967年11月,军事援助司令部的科学顾问们绞尽脑汁进行了一番计算,结果发现想在丛林中炸出一片空地至少需要1.36吨重的M118航弹才行。于是空军把一枚M118空运到了南越达苏,由一架陆军CH-47直升机吊挂运输进丛林中,再让爆破小队引爆。随着一声巨响,等漫天尘埃落定,爆破小队发现这枚M118消灭了一片直径46米的丛林,并且还引爆了埋在离M118弹体46米远处的诡雷。
  在测试成功的鼓舞下,军援助司令部要求第七空军发展出一种投放丛林清除炸弹的专业手段。于是佛罗里达州埃格林空军基地的武器发展和测试中心开始了各种投弹试验,同时,美国陆军在佐治亚州本宁堡也开始对更大型的4.5吨重的M121航弹进行静力测试。这种超级航弹最初是为B-36轰炸机研制的,在B-36退役后就存储在了新墨西哥州。随后,陆空两军在美国西部使用CH-54“空中吊车”直升机和C-130运输机对M121进行了进一步投弹测试,最后确定让陆军的CH-54来干这活。
  本来到这里就没C-130啥事了,但一次偶然事件改变了“大力神”的命运。根据飞行工程师查尔斯·安德森技术军士的回忆,让“大力神”扔巨型炸弹的决定正是在一架C-130上诞生的。当时这架飞机正例行从菲律宾前往越南,机上有两名分别来自美国陆军和空军的上校,他们受空军系统司令部的委派到越南评估M121的清场效果。虽然计划是使用CH-54投弹,但他们都认为C-130运输机可能更合适,此时这架飞机的飞行员罗伯特·阿彻少校忍不住插嘴表示赞同,结果被当场招募为项目执行官,而且投弹任务也被分配给阿彻所在的第463战术空运联队。
  阿彻随后前往新墨西哥州柯特兰空军基地观察投弹测试,然后返回地第463联队的驻地——菲律宾克拉克空军基地。1968年10月,他率领自己的第29战术空运中队来到越南,在MSQ-77地面雷达的引导下进行了一系列投弹测试。这种雷达最初的设计目的是用于战略空军司令部的轰炸机机组投弹训练,在越战中被用于引导战斗机和B-52轰炸机执行“空中定位”(Skyspot)盲炸任务。美国海军也使用了类似的TPQ-10系统,1967年12月,C-130在TPQ-10的引导引导下又投下了10枚M121。
  这些投弹测试的目的是评估M121的效果并训练更多机组,测试代号“战斗陷阱”。由于后勤问题,“突击队拱顶计划”的正式作战投弹直到1969年春才开始。
  第463联队的上级单位是第七空军驻南越第834航空师,从1966年开始,联队的C-130B部署在了南越新山一机场执行运输任务。接到投弹任务后,第463联队又向金兰湾派出了飞机,第834航空師第2特遣队在这里指挥C-130机组展开临时投弹任务,并监督他们的维修人员。
  机组训练
  M121航弹也被运到金兰湾,C-130从这个海湾基地起飞投弹能够大大缩短飞行时间。第463联队操作的是C-130B,在机械方面和同基地第314联队的C-130E兼容,不过无法与该基地第374联队第815中队的 C-130A共享零件,所以第815中队就和第463联队留在新山一的C-130B做了对调。
  投弹机组在第463联队的4个中队中选出,一个机组中只需要机长、领航员和装卸长具备投弹资格,工程师和副驾驶则无需接受任何特别训练,并且任何装卸长都可以担任第二装卸长。后来在执行任务时,第834航空师第2特遣队的装卸长会来客串一下第二装卸长。
  对于飞行员和领航员来说,投弹任务与普通空投任务最大的区别是要在雷达管制员的引导下飞行,他会提供风向漂移参数和精确的航向。装卸长则需要学习M121航电的索具固定和投弹程序,并要熟悉机长的投弹术语。
  在空投任务中,装卸长的工作仅仅是监视伞降,货物是由副驾驶操作驾驶舱的一个开关释放的。而在“突击队拱顶”任务中,装卸长需要拉动一个货舱紧急释放手柄,让牵引伞把M121货盘拖出货舱门来完成投弹,所以他有时也被非正式地称为投弹手。一旦机组获得投弹资格后,他们就来到金兰湾准备执行任务。机组们被按照计划轮班执行投弹任务,在任何时候,第463联队都需要至少在金兰湾保持两个“突击队拱顶”机组。
  一般人可能认为投掷M121只要让炸弹从后面滚出C-130货舱就可以了,但投弹操作实际上是非常复杂而精细的。M121航弹通过海运抵达金兰湾后,第14空运港中队的打包分队就把它们放在木制托架上,然后用用棉线和尼龙编织成的带子绑在模块化空投货盘上。航弹的索具固定很讲究,绑带需要汇集在M121顶部降落伞吊带的两个快速释放点上,每个释放点都安装了一个刀片,这些刀片又与开伞拉绳连在一起。
  整个M121货盘重达6.8吨,一般情况下这需要配备大型牵引伞,不过对于投弹来说4.57米直径的牵引伞就足够了,因为当货盘离开后舱门前,牵引伞已在滑流中完全打开,能够提供足够的牵引力量了。随后,装卸长把M121货盘安装在C-130货舱463L货物处理系统的右侧手动锁定位置上,并以最大锁定张力来锁住货盘,防止牵引伞张开时导致货盘向后移动。装卸长在投弹中要根据机长的信号释放货盘,从10数到1的倒计时过后,机长会命令:“Hack”。
  超级航弹的超级投弹方式
  当装卸长听到“Hack”命令后,他就拉动释放手柄送M121货盘上路。牵引伞会首先打开,拖动货盘离开货舱门。此时,主降落伞的开伞拉绳会拖动刀片切断绑带,让M121与托架和货盘分离。M121顶部的三角形主降落伞在分离过程中徐徐展开,在下降中稳定住弹体。C-130在1800米高度投弹时,M121落地需要26秒。虽然航弹爆炸时,C-130已经飞得很远了,但强大的冲击波还会追上飞机导致短暂的颠簸。
  M121上安装有两个引信,底部安装了一个传统撞击引信,通过91厘米长“丛林穿透器”长杆顶部的螺旋桨来解除保险。顶部还安装了一个延时引信,在主降落伞张开时开始倒计时。这两个引信在任务前才会被安装在弹体上。
  其中撞击引信是主引信,如果一切正常,M121在触地时就会被引爆,不会留下弹坑。延时引信仅作为备份,以防主引信失效。偶尔也会出现两个引信全部失效的情况,此时就需要爆破小队乘坐直升机赶往现场引爆了,防止弹体内的TNT被敌人利用。
  C-130在每次任务中都装载两枚M121,一枚是为主要目标准备的,另一枚用于备份或次要目标。有时C-130会把第二枚M121投到第一次弹着点附近以扩大着陆场。如果不需要对主目标再次投弹的话,第二枚M121则会被投向次要目标。
  C-130从运输机摇身变为轰炸机只经过了一些细微修改,第463联队所有C-130的内部通话控制盒都经过了重新布线,让装卸长能听见无线电通话。机身两侧增加了用于接收雷达引导信号的小天线,技术人员还用胶带把一个小型电池供电应答机绑在座椅轨道一侧,并用同轴电缆把应答机和小天线连接起来。
  在投弹前,领航员会向地面雷达站提供风向信息,地面管制员会引导飞行员飞向预定目标,飞行员只要看着记录仪指针根据雷达信号在纸上画出的曲线飞行。管制员会提供精确的航向信息,有时只相差一度。C-130的轰炸精度是惊人的,平均圆概率误差为58米,而且机组经验越丰富,投弹精确度会越高。随着“突击队拱顶”机组们逐渐积累起经验,他们甚至成为了“空中定位”盲炸管制员手下最精确的机组,能把M121准确仍在山脊上。
  虽然“突击队拱顶”任务的目标是快速制造出直升机降落场,但C-130有时也会轰炸战术目标,有次一个机组在一次轰炸任务中消灭了100名敌人。M121有时被大兵们称为“滚球”,这是越战中各种大型炸弹的通用昵称。
  请求和规划一次“突击队拱顶”投弹任务的过程是复杂的,战地指挥官们先通过无线电提出请求,上报第七空军获得批准后,投弹命令就下发给第834航空师,然后转发给金兰湾的第2特遣队,他们指定一个具有投弹资格的机组来执行该任务。在任务过程中,一名来自第834师的军官会待在前进空中管制机上指挥,他和飞机上的前进空中管制员都有权随时终止任务,能叫停任务的还有战地指挥官,不过他叫停轰炸的例子很罕见。
  新的巨型航弹
  通常情况下,一次任务会用去机组一个值班日的4小时。一旦机组完成“突击队拱顶”任务后,第834师会让他们在当天的剩余时间里执行空运任务。如果没分配到空运任务,他们就在基地待命,看看会有什么“必要”的或“紧急”的运输任务。
  在1969-1970年时,这些任务一般意味着从边和向柬埔寨边界沿线的前进机场运输弹药或燃料。如果当天没有安排投弹任务,机组就飞常规空运任务。
  在C-130开始投掷M121之前,美国空军就计划淘汰这种正在老化的弹药了。M121的库存数量有限,而且空军武器实验室也不建议重新生产这种TNT航弹。最终美国空军选择了BLU-82B来取代M121,共订购了225枚。
  新航弹看起来就像一个丙烷罐,底部是一个锥形头锥,于是产生了BLU-82B的装药含丙烷的谣言。事实并非如此,该弹采用了胶状凝浆装药(GSX),一种20世纪50年代问世的民用技术。
  第七空军看中的是GSX的安全性优点,因为两种组分只有混合在一起才会产生作用,平时能分开运输保证安全。每枚BLU-82B重6.8吨,其中5.7吨是装药。该弹的货盘重量(包括弹体、托架和绑带)也从M121的6.8吨增加到9.07吨。
  每枚BLU-82B的平均丛林清除面积是M121的1.5倍。军事援助司令部原希望这种即时开辟的降落场能同时降落5架直升机,但航弹没有这么大的威力。尽管如此,降落到新降落场的陆军士兵和海军陆战队员们发现這片场地如果用传统工程手段清理的话要花上好几天时间,而且第一架降落的直升机几乎都是安全的,附近的敌人要么被消灭要么被震傻。等突击兵力保证了降落场的安全后,工程兵跟进使用用链锯扩大面积。很多时候降落场的面积被扩展到足以能容纳下火炮,变成了一个火力点。
  美国空军记录显示截至1970年10月1日,C-130一共投掷了324枚航弹,其中217枚是M121,107枚是BLU-82B。“突击队拱顶”任务一直持续到1972年,后期出动频率有所降低,在1970年5月的入侵柬埔寨和1971年初在老挝的“蓝山719”行动中,美军都使用了BLU-82B。
  随着“战争越南化”的开始,美军部队逐渐抽离地面作战,美国空军中队或被解散或重新分配其他太平洋部队。美国空军计划把太平洋空军的C-130机队规模从12中队削减为4个。
  第463联队在1970年秋失去了自己的第一个中队,联队随后在1971年12月 31日被撤销。当第463联队停止在南越的作战后,“突击队拱顶”任务被移交给美军驻台湾地区清泉岗基地的联队。
  在北越1975年春的攻势中,美国开始向南越军队提供BLU-82B航弹,用于装备两年前移交给南越空军的C-130A。美国空军的C-130把BLU-82B运到新山一交付南越空军,美国空军在越南损失的最后一架C-130就是刚把BLU-82B运到新山一就被炮火摧毁的。
  “所有炸弹之母”
  南越空军把BLU-82B用在遏制北越军队的攻势上,据报道,一枚在春禄附近投下的航弹一次就炸死了250名北越军人。
  北越占领西贡几个星期后,一架美国空军的C-130在“马亚克斯”号事件中向通岛投下了一枚BLU-82B。
  一些BLU-82B留存到战后,并一直储存到1991年。美国空军在海湾战争中再次启用了这种航弹,一开始用于清除科威特的地雷,然后用于瓦解伊拉克军队。最后有11枚BLU-82B投在了科威特,其中多数是用于心理战。
  在东南亚,BLU-82B由战术运输机机组投掷,而在科威特,这是由驾驶MC-130E的特战机组投掷的。在阿富汗战争中,美国空军也投掷了几枚BLU-82B,试图摧毁敌人的地下指挥所和地下飞机掩体。最后一枚BLU-82B于2008年在犹他州被引爆。
  随着BLU-82B库存的耗尽,美国空军开始寻求装备有全球定位制导系统的后继航弹,于是诞生了9.8吨重的GBU-43B大型空爆弹(MOAB,直译就是“所有炸弹之母”)。该弹比BLU-82B细长很多,离开运输机后,弹体先与托架分离,然后尾部展开4片栅格翼,在GPS制导系统的控制下准确飞向目标。由于取消的降落伞,“所有炸弹之母”的撞击速度大大提高,能有效对付地下目标。
  后记
  但“所有炸弹之母”并不是人类历史上制造过的最重的常规航弹。二战期间,英国皇家空军用“兰开斯特”轰炸机上投掷过10吨重的“大满贯”航弹。而M121航弹发展自5.4吨重的T10航弹,正是英国“高脚杯”的仿制品。
  GBU-43B也不是最强大的常规航弹。2007年,俄罗斯宣布已经开发并测试了一种超级航弹,虽然体积比GBU-43B小,但具有4倍的破坏力。
  虽然没有被当做轰炸机使用,但C-5A“银河”运输机在1974年测试过空射“民兵”弹道导弹,这种导弹重达39吨,从货舱从滑出后被垂直悬挂在降落伞下方,然后再点火升空。
其他文献
一甲子弦歌不辍,六十载桃李芬芳。创建于1957年的健康路小学,位于七里河区敦煌路880号,其前身是兰石小学东校区,属于非寄宿制完全小学。经过几代人的辛勤耕耘,在穿越了五十余
2016年11月28日,俄战术导弹武器集团公司总经理鲍里斯·奥布诺索夫接受了俄《专家》杂志资深编辑阿列克谢·哈兹比耶夫的专访,回答了俄媒体关注的新型空、海导弹武器装备研发
为了探讨如何深化商业科技情报体制改革,加强商业科技情报工作,大力发展信息产业,经部领导批准召开了这次商业部系统科技情报工作座谈会。出席会议的有各科技情报中心站及科
2015年高考又慢慢走近每一位高三学生,如何做好最后的备考成为每位学生必须面临和思考的问题。如果没有科学的备考策略作保障,就会导致很多学生功亏一篑,使整个复习得不到应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任务之一.学生的自主学习必须基于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老师的科学引导,要让这种自主学习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就应选择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设计优质的问题和学案,有科学的组织方式.  1 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促进自主学习  在教学实践中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学生自主学习,也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学案导学,这就需要教师精心选择.  1.1 实用性强、知识面广的内容,
吴正宪老师曾说过:孩子们的手尖上跳跃着的是智慧,任何高明的教师都不能代替孩子的操作,孩子们只有亲自参加活动,在动手操作中不断积累感性材料,才能有效的促进孩子们的思维
一、题型回顾例1(2015年北京文综卷)图1为某网上商城通过大数据分析绘制的“城市牵挂”示意图。由于迁出人口比例较高,甲地网购收货量中,从异地下订单的寄达商品所占比例最高
目的 比较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法与口服硫酸镁法对结肠镜检查前肠道清洁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120例结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肠道准备观察组采用口
教学过程是老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最后达到不教也会学。首先要正确理解教师的主导作用和以学生为主体的关系:“学”是在教之下的学,“教”是为了学
4月26日上午,我国第二艘航空母舰下水仪式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大连造船厂举行。这是航母出坞后正在靠向码头的场景。 On the morning of April 26, the launching ceremo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