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六大报告对中国外交理论的新贡献

来源 :国际政治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zhoukai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六大报告,通篇闪耀着理论创新、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一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马克思主义光辉文献,必将指导我国在新世纪中更加奋发图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与党的十五大报告比较,党的十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以萨达姆·侯赛因为首的伊拉克复兴社会党政权利用新闻媒体、伊斯兰教信仰、传统道德和文学作品灌输官方意识形态,控制伊拉克人民思想,为萨达姆政权的对内镇压和对外战争服务的情况。
文章认为,1995年克林顿政府推出新的亚太安全战略,是对1992至1994年间东亚地区一系列重要事件——朝鲜半岛的核危机,日美同盟所出现的问题,以及中国的崛起——的反应。该战略以“预防性防御”为主旨,反映出克林顿政府要在后冷战时代保持其在亚太地区的主导地位,以接触方式因应中国的崛起,以及建立“新太平洋共同体”的愿望。但是“预防性防御”战略能否成功,取决于美国如何落实这些构想,同时,亚太地区变化的政治、经济和安全形势也要求华盛顿在推进“预防性防御”战略时表现出更大的灵活性,更好地拿捏分寸。
美国在世界政治中的优势,随着反恐战争的进行,显得越发的明。显。伴随着这种超级大国霸权地位的,是一种以单边主义为支柱的“新帝国论”。这一思想的出现不仅仅是源自于西方文明长期以来所持有的优越感,而且也是美国外交对于冷战结束以后的世界的一个新的反思。但是,建立在这种思想上的美国外交战略,对于自身乃至国际社会而言,都不能说是一个理智的和建设性的战略。
康德是西方国际政治思想史上的重要思想家,他晚年对人性、国际正义、战争与和平等重大国际政治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康德认为,人性不单单是性善或性恶的问题,而是善恶皆备;“己不所欲,勿施于人”可以作为国际正义的标准;人的“非社会性”是国际上战争频发的主要诱因之一,同样人的“非社会性”也使“永久和平”成为人类历史的必然归宿。
1950年9月,中共中央派往越南的中共联络代表罗贵波回京汇报。罗贵波向胡志明主席辞行时,胡志明再三表示希望他继续留在越南工作。罗贵波回到北京,刘少奇同他一起去见毛泽东、周恩来和朱德。毛泽东说,越方来电,胡志明希望你当他的顾问,尽快返回越南工作。你要做好在越南长期工作的思想准备,由你来继续完成中越两党联系的任务,作为我党派出的第一位联络代表。
21世纪的日中关系向着什么方向前进呢?又应当怎样去做呢?值此邦交正常化30周年之际,能有机会以此重要课题向中国的朋友们讲述自己的见解,深致谢意。贵国的江主席曾于9月22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友好交流大会上,面对出席大会的13000多名日本各界人士发表了祝词。
在中苏关系史上,20世纪60年代下半期是从以意识形态为主向以国家利益为主的过渡,内容非常复杂,但反映在史书上也最为薄弱。本文重点评述的是这一时期中苏关系中一系列事件的起因、互动关系以及影响。
进入90年代瑞典社民党面对严峻挑战:国际上,工人运动陷入低潮,金融投机猖獗;在国内,右翼势力猛烈进攻,福利沉疾加重,瑞典模式失灵。但该党并没有改旗易帜,而是坚持原则,临危不惧,大胆变革,大力削减开支,适度调整福利,改革国有企业,在顺应全球化发展潮流的同时,努力维护劳动人民的基本利益,从而成功地恢复了其经济发展活力,并击退了新自由主义势力的进攻。瑞典因此成为处于低潮中的欧洲社会主义运动中的一个新亮点。
回顾历史,世纪轮换,百年伊始,往往伴随大事发生,万象更新。进入21世纪,中国共产党迎来了八十周年华诞,并在新世纪初召开了第一次代表大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
江泽民同志在中共十六大报告中,重点阐明我党对今后国际形势的发展趋势做出的基本判断。报告一方面指出“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周边环境是可以实现的”,另一方面也强调“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面对“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因素相互交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