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校园初探

来源 :教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ndrz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论断,随后,国务院在全国加强中小学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又提出了“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指示,以促进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但要从宏观上准确把握和谐社会的理论,而且更要深刻领会和谐校园的要义,并身体力行。
  
  一、和谐校园的内涵
  
  在和谐校园里,师生应该乐观向上、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和睦合作,共同参与学校的管理,教师教的积极性和学生学的积极性都得到充分调动。在和谐校园里,各种组织机制应该健全,教育教学管理应该完善,教育教学秩序保持良好。在和谐校园里,物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应该相得益彰,各种设施摆放有度,各处建筑错落有致,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
  具体地说,“和谐校园”应当具备如下一些特征:
  (1)有优美的校园环境。包括和谐、合理的校园空间,宽敞、明亮的教室,环保的建筑材料。
  (2)有优质的学习环境。校园规划设计要“以人为本”,为学生提供安全、舒适、安静的学习环境和完备的配套教学设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学生要爱护学习环境,真正做到“校园是我家”。
  (3)有浓郁的文化氛围。和谐校园以其丰富的校园文化和良好的学习气氛吸引学生学习,陶冶学生性情。师生对校园事务广泛参与,共建和谐家园。
  (4)有完善的管理体系。有明确的规章制度、文明公约等。通过制度的形式规范师生的行为,打造“和谐校园”。
  (5)有畅通的沟通渠道。加强学生与教师、教师与学校、学校与家长、学校与社会之间的沟通。当然,还包括与其他学校之间进行交流。
  
  二、构建和谐校园的着力点
  
  勿庸置疑,教育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出现了诸多不和谐的问题。具体表现为: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与教育发展需求不协调,人才培养与人的全面发展不协调,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实际要求不协调等。因此,建立和谐校园,解决学校发展中的不和谐问题,已成为教育的重要任务。
  1.构建和谐校园,要形成统一的价值取向
  建设和谐社会,核心是以人为本,其关键在于“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为此必须推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而教育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语云:“和而不同”。和谐校园并不是铁板一块,死水一潭,它必然也必须海纳百川,包容各种教育方式。但是这种包容并不是绝对地毫不排斥的整合,而是需要建立起必要的张力。社会主义中国校园必须有一个普遍认同的基本价值取向,那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培养“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教育的核心问题永远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不能在正确的价值理念上取得共识,和谐校园就失去了精神支柱。要在教育中体现以人为本,我们必须在三个维度上取得共识:在知识方面,坚持崇尚真理、追求科学;在行为上,致力献身社会、服务人群;在精神上,提倡独具个性、思想解放。有了这样的共识,才能实现校园建设与社会发展同步,在和谐社会中孕育出和谐校园。
  2.构建和谐校园,要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是指学校师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创造和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即校园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它不仅是学生学习文化的场所,也是重要的育人阵地。良好的环境有一种特殊的教育功能,在以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为目的的素质教育活动中,教育环境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当前社会环境消极地面对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的形势下更是如此。校园环境是社会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在学生的“五育”成长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因为它是按照社会的要求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特殊需要而组织起来的,故具有优越于其他教育环境的一些功能和特征。文明的校园氛围、优美的学校环境,对师生具有重要的陶冶作用。它可以使学生心旷神怡,情感得到净化,思想境界得到升华,兴趣爱好得到生发。这是一种“无声之教”“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这种不知不觉地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暗示作用,具有滴水穿石的力量。
  3.构建和谐校园,要建立健全的校园制度
  校园制度包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遵循的规章制度、师生日常行为准则及长期沉淀的道德规范等。这些对师生的思想和行为起着控制作用,从而不断规范师生的言行举止,保证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进行。规范的行为习惯,一靠规章制度的效力,是每个集体自己的行为准则;二靠舆论宣传的力量,引导人们正确地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提高道德生活的自觉性。所以,校园环境由于校园有合乎共同的准则而有序。这种有序又使每个人自觉地服从和适应这种环境的制约,因而使校园环境走向高雅、文明、健康的发展轨道,成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人才的摇篮。
  4.构建和谐校园,要建设优秀的教师团队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育人育才的辛勤园丁。学是师之骨,德为师之魂。教师应认识到自己肩负的教书育人的重任,注重提高自身的素质,把师德修养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文明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建设一支品德高尚、精于教学、科学育人、热情为学生服务的教职工队伍,保证师生关系良好的发展。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形势下,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办好学校、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条件。师生之间民主平等的关系是社会主义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的反映。师生之间无论从政治上,还是从人格意义上都是平等的。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建立的是一种“我”与“你”的对话关系,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独立思考,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在坦诚的对话与感情交流之中,建立起师生之间的信任关系。
  5.构建和谐校园,要建立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和谐关系
  协调好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三者间的关系,使三方教育“目标一致、功能互补、配合密切”,是构建和谐校园不可或缺的基础条件。从广义的教育来说,儿童最先得到的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学校整体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之一。学校应充分发挥家庭教育所独具的优势,进行亲情教育、感恩教育、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劳动教育等,培养学生心中有他人、关心他人的意识,培养学生自理、自立的生活能力。另一方面,指导家庭,帮助家庭建立起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教育环境,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召开家长会,建立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综合素质和教育水平,使家长积极有效地配合学校教育,将有利于提高教育效率。
  总而言之,校园是师生共同生活的家园、精神的乐园,是人才的摇篮。和谐可以凝聚人心,和谐可以团结力量,和谐可以发展事业。校园奏响和谐的旋律,必将为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注入活力。我们要更加珍惜团结和谐的局面,始终用和谐的音符推动学校稳定持续的发展,以发展增和谐、以改革促和谐、以公平求和谐、以稳定保和谐,把学校建设与发展的各项事业不断地推向前进。
  (责任编辑:薛剑刚)
其他文献
摘 要:现代远程高等教育作为一种现代化先进技术的教育形式,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和求学者的欢迎。现代远程高等教育将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未来教育模式。现代远程高等教育的本质是教育,教育的核心是质量。  关键词:远程高等教育;常规面授教育;教育质量;面临的问题;保障策略    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给教育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了解决投入无法满足规模扩大这
本文以中国矿业大学理工科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访谈法为主,在多角度差异比较的基础上总结出理工科女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来源及应对方式的整体特点。最终提出缓解理工科女大学
为了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双语教学成为了我国教育界又一股新的热潮。本文在对双语教学体系进行分析和探讨的基础上,试图阐述我们对建构梯进式双语教学
钱耕森、赵海琦两同志的《王夫之美学思想简论》(载《船山学报》一九八四年第一期,以下简称《简论》),对王夫之美学思想作了有益的探索,但矛盾之处颇多.本文对其主要观点进行
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特别对于水资源分布不平衡、浪费现象严重、对水利灌溉依赖性强的我国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选择题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逻辑思维与直觉思维能力以及观察、分析、比较、选择简捷运算方法等能力的综合考查。考虑到选择题题型的特殊性,在解答时,要充分挖掘题干和选择支两方面提供的信息,灵活、巧妙、快速求解。下面对选择题的一些常见解法进行归纳。  一、直接法  根据题设所给条件直接推理、运算得出问题答案的方法。  【例1】某商品在保持售价不变的情况下若进价降低6.4%,则利润率相应会提高
针对学分制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认真分析学分割的本质特征以及实施学分制后对学生管理工作影响的基础上,尝试从理论与实践方面,就学分制下如何搞好学生
在经济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对教育的关注与日俱增,这也给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班主任是最小的主任,但却承载着最大的责任。要想成为一名成功的班主任并非易事。要用眼睛
本文阐述了高职学生存在学习英语口语的心理障碍的集中表现及其影响和产生原因,继而提出消除心理障碍的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