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创新的外部屏障

来源 :新经济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zhao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主创新亟需寻求相关配套政策的支持,破除自身无法逾越的外部环境屏障。而要实现这点,关键在于,中国的自主创新政策要从整个体系上进行转轨
  
  中国人之聪明,中国创新资源之多,在全球都是首屈一指的。然而,国家重视科技这么多年了,中国自主创新为什么总是不尽如人意?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中国自主创新今日的滞后局面?
  对此,通常而言,我们会强调自己对知识产权的重视不够,以及科研与企业的“两张皮”问题,还会归因于国家投入资金的不足。应该说,这些问题的确都在制约我们的创新发展,但这些都还只是表面现象。
  到底有什么深层次因素,更为根本地影响着中国的自主创新进程?
  
  传统科技创新体制之弊
  我们发现,中国的创新体系和创新政策,是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联系在一起的,打上了很强的计划经济烙印,长期以来与市场经济的需求不符。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科研机构的改革存在着针对性不够的情况。
  在“两弹一星”背景下,中国建立起了一个国家创新体系,也就是通过自上而下的国家供给来促进创新的政策模式。这种体系,主要表现为产业发展政策和科技计划,如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科技产业化环境建设计划等,旨在鼓励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活动,研制开发相关产品。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促进了技术,但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即使是采购行为,像军用品的采购,通常都是军方直接订购、直接付款,没有形成一个真正的市场需求(按说,应当尽可能地发挥军用技术和先进管理的扩散效应,带动民营科技企业发展)。
  如此一来,导致我们过去的创新体系形成了一个“闭循环”。这个“闭循环”,就是研发项目一直沿着“立项目—要资金—出成果—搞鉴定—评奖项—调职称—立新项”的封闭路径,无法与市场接轨,导致研发与市场“两张皮”,浪费了大量的创新资源。这样的创新项目,具有强烈的鉴定和评奖导向,而不是市场和效益导向。
  由于研发项目的立项和鉴定缺乏科学性,终究会导致与市场脱节的后果。许多研发成果获奖一大堆,专利也不少,但能实现产业化的并不多。鉴定和评奖导向也显著地增加了创新过程中的道德风险和腐败行为,有很多连鉴定都是假的。前些年,上海交大微电子学院的“汉芯一号”项目弄虚作假、骗取国家上亿研发资金,就是一个典型事例。
  
  呼吁创新政策模式转轨
  研发产品真正的前端应该在市场,首先考虑需求,再通过相应的政策来配套拉动。而仅仅依靠组织企业和科研单位进行项目攻关,并不能保证攻关成果顺利转化为规模化生产的产品,更不能保证这些产品真正符合市场需求了。这就要靠一种有别于过去通过自上而下的国家供给来促进创新的政策模式,即相对更符合市场经济内在要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创新体系来实现。
  也就是说,自主创新亟需寻求相关配套政策的支持,破除自身无法逾越的外部环境屏障。而要实现这点,关键在于,中国的自主创新政策要从整个体系上进行转轨,转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而鼓励企业和整个国家实现自主创新的模式,让企业真正成为创新的主体,有效激发其创新活力,使创新成为一股催生和创造财富的重要力量。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来鼓励创新的政策体系,主要是通过政府直接补贴、税收优惠、价格优惠等措施鼓励用户购买创新产品,通过强制性标准和倾向性措施引导民众使用创新产品,甚至以政府采购的方式直接购买创新产品。毕竟,建立在技术研发基础上的创新产品在投放市场之初,由于生产规模小、研发费用分摊大,甚至生产工艺还不太成熟,加上社会化的生产配套体系没有形成,生产成本高,从而销售价格往往比较高,需求受到抑制。同时,创新产品的性能可能还不为外界所熟悉,会导致使用意愿低。而前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来鼓励创新的政策,可以有效提升市场对创新产品的需求,有利于消除创新供给方对于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感,有利于减少其财务压力,有利于创新供给方的合理竞争,从而刺激供给方的创新活动。
  
  国外经验与中国路径
  我们不妨看看国外的情况。在过去,发达国家曾经也以供给促进政策为主,如欧洲国家在航空航天领域、美国和日韩在微电子领域都组织和资助过大型的研发活动。但是,近十几年来,国外越来越重视创新需求鼓励政策,创新供给促进政策退居其次。国际上的研究表明,政府的需求鼓励政策,往往比研发资金拨款等供给促进政策更能有效地带动创新,促进创新走向“研发—生产—销售—再研发”的良性循环。
  通过创新需求鼓励,如税收优惠、区别性价格、直接补贴、政府采购等政策,以及标准设定和倾向性措施,一些国家各自形成了具有创新优势和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产业。像美国的国防工业、韩国的微电子工业、德国等欧盟国家的节能和环保产业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与需求鼓励政策是分不开的。
  这样的政策模式在国际上已是大势所趋。中国应该说也已开始引入创新需求鼓励政策了。国务院颁布的《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若干配套政策》就明确规定,要建立财政性资金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制度。国家税务总局也曾表示,将对混合动力汽车等产品实行一定的税收优惠。但总体上看,中国创新需求鼓励政策刚起步,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比如,中国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已经确定了核心电子器件、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大型飞机等16个重大专项,目前已开始或准备实施。但从配套角度讲,还应通过强制性标准、政府采购、直接补贴、税收优惠等措施创造和扩大对相关产品的需求;同时要相应改革创新资金的分配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重供给促进、轻需求鼓励的观念由来已久,并直接影响到国家创新资金分配,已有的创新需求鼓励政策能否真正落到实处,还要打一个很大的问号。
  (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欢迎讨论)
其他文献
很多的问题,都纠结在法律层面和机制层面。    在国内“智慧地球”风潮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李广乾博士是较早开始进行反思的人,相关质疑的论据也更为深入和具体。前段时间,李广乾博士发表了一篇言辞激烈的文章《“智慧地球”是个什么“球”7》,引起业界的广泛关注。  不过,对“智慧地球”提出质疑似乎并不是李广乾博士的本意,他内心真正关心的,是中国在推进信息化道路上的成败得失,以及面对新一轮物联网战略机
期刊
近年来,我国的科技投入、研究开发(R&D)经费和科技活动人员快速向企业集聚,创新模式开始转型。2008年,企业的科技活动经费筹集约占全社会科技活动经费筹集的70%,企业执行的R&D支出占全社会的72.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科技活动人员占全社会总数的比重为62%。本报告在近些年来有关方面开展的企业调查问卷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研究我国企业创新模式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如何完善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效率、促进
期刊
2010年,中国钢铁行业供需矛盾趋于缓和,那么,随着2011年宏伟画卷的徐徐展开,如何破解产能过剩、铁矿石困局等,已成为钢铁业待解的难题。    过剩压力仍然存在  据工信部统计,2010年全国粗钢产量已达6.85亿吨,出口低于金融危机前水平。在供应方面,由于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等政策的强力推行,全年粗钢生产总体保持低速增长。  在需求方面,由于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增速加快,拉动国内市场钢材需求保
期刊
目前,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步正发指出,家电业“十二五”规划将会立足节能减排、新能源和低碳经济,大力推进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是本次规划的重点。    节能环保是主流  在“大消费”概念中,家电产业是一个竞争极为充分、且利润通过规模化生产和降低成本而来的传统制造业,而正在修订的《中国家电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正是在谋求产业升级之路。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步正发表示,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内外的发展环
期刊
众所周知,制造业种类繁多,从船舶、矿山、电气、纺织、化工到军工等等,但其中的装备制造业——为生产提供生产技术装备的工业,即“生产机器的机器制造业”,它的制造水平高低直接决定了制造业的水平。  制造业的核心是装备制造业,用先进装备改造传统产业是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根本手段。在国家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中,装备制造业是其他九类产业振兴的基础,也是促进工业两化通道,同样,“十二五”规划中的产业结构调整与技术升
期刊
2011年是国家“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汽车行业如何迈好这新的一步,是汽车业界人士、专家学者及广大消费者共同关注的大事。刚刚过去的2010年,中国汽车销量突破1850万辆,同比增长超过36%。继2009年以1364万辆销量、超过46%的同比增幅超越美国跃居第一,并赶超了全球汽车史上的最好纪录。  但是,销量上的世界第一只是一个量,并非质的飞跃。业内人士认为,中国汽车产业的路还很长,未来还是要把质量
期刊
20世纪初,乙醇开始作为车用燃料应用,后因石油的大规模、低成本开采而中断。随着一些先进农业国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以及70年代中期以来的石油危机,燃料乙醇在一些国家重新获得发展。美国、巴西于70年代中期率先推行燃料乙醇计划,加拿大、法国、西班牙、瑞典等等国随之效仿,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生产和应用市场。目前,一些具有农业资源优势的国家,如英国、荷兰、德国、奥地利、泰国、南非等国政府也已制定规划,积极发
期刊
如果说,无日无之的央行以基础货币向商业银行大手购汇,构成近年中国货币之水的源泉,那么政府主导的供地融资,则高能放大了注入金融体系的货币流量    流通中的每一张人民币钞票,都是央行出品。这也正是法定货币制度的含义。在这套货币制度下,除了央行作为法定的发行货币的机构,任何其他中央的和地方的政府机构,都无权印钞。于是,当通货膨胀压力增加、货币供给偏多的时候,人们常常会多看央行几眼,并且多议论几句关于货
期刊
由于没有严格的行业准入标准,整个市场仍存在办学水平参差不齐、管理不规范等一系列问题  教育无处不在,市场亦然。望子成龙和人口基数,成就了早教市场的一片红火。但毕竟早教是个新兴事物,目前体系尚未完备,市场不甚规范,存在许多令人迷惑不解的现象,甚至是乱象丛生。    身处战国时代  作为北京最早开设的早教机构,东方爱婴创始人贾军已经在这个领域摸爬了11年。“做的时间越长,胆子就越小。早教是一个良心产业
期刊
2011年新年伊始,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之际,北京市政府推出了一项社会改革“新政”。  北京某报2月26日的大标题是“社会组织登记无须再找婆家”,小标题是“今年本市社会组织登记无须再找主管单位,可到民政部门直接登记”。    航道尚未开通  大家知道,我们国家对社会组织的双重管理体制,是脱胎于计划经济时期的部门管理体制。根据我国现行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任何一个民间组织注册必须先找一个政府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