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的实践性思考

来源 :知识力量·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jiu7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要反思,现在人人皆知,但是在反思实践中,出现一些倾向:一是“假反思”,不是“真反思”;二是“浅反思”,不是“深反思”;三是“应付思”,不是“我要思”;四是“空反思”,即只顾反思,不会“决断”,没有行动,未解决问题。笔者认为,要提高教学反思的能力,提高反思品质中的五个“度”是训练的方向,即反思要有广度,反思要有深度,反思要有高度,反思要有创新度,反思要有灵活度。
  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力手段,我们教师要达到五个“度”,可以通过请同事听课、录音录像、学生反馈、教材、同事交谈、课题研究等途径,进行教学反思,从而实现真反思和深反思,促进自己专业成长。
  [关键词]同事听课 录音录像 学生反馈 反思教材 交谈 课题研究
  
  人类早在古代社会就有了反思意识,例如“扪心自问”、“吾日三省吾身”等至理名言就是反思的最好佐证。我们经常要求学生反思自己错误产生的原因,让他们反思自己如何纠正不良的学习品质等。教师就更应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因为教师的生命在教学,成长的舞台在课堂,反思是教师改进课堂教学、提高自己教学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那么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学校应怎样促进教师的反思?
  一、反思是解剖自己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得与失
  反思就是对自己的教学水平、课堂教学情况是否有闪光之处、还有哪些不足、遗漏、失误之处,进行再思考,简单的说就是反省。通过思考、多角度地解剖自己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得与失,对自己的教学闪光之处进行深加工,对失误之处进行查漏补缺,及时主动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和教学策略,从而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和方法趋向科学、合理,不断提高专业素养,超越和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二、反思是分析教学技能的一种技术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是教师通过对其教学活动进行的理性观察与矫正,从而提高其教学能力的活动,是取得实际教学效果并使教师的教学参与更为主动、专业发展更为积极的一种手段和工具,是分析教学技能的一种技术,是对教学活动的深入思考,这种深思使得教师能够有意识的,谨慎地经常地将研究结果和教育理论应用于实践。教学反思的目的是指导控制教学实践,经常性的教学反思可使教师从经验型教学走向研究型。教学反思是对各种有争议的问题进行深入地思考并依次做出选择,是对教育观念,教育背景的深入思考。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进一步充实自己,优化教学。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师经验量的积累、质的提高,通过教学反思,教师能从切身体验中认识自己的教学情况,从总体或局部上把握优劣,客观评价自我,自主探索教学规律,对教学实践具有极强的指导作用。通过反思和同课对比、师生评价以及教学效果的验证,教师就能明白自己教学方法的优劣,就能不断否定自己,激励自己不断探索。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许多不确定的因素,更要求教师及时反思,随时调整教学方法,以防那些不可预知的情况导致有些准备从头再来。为此,教师应立足实际,审视自我,深刻认识到教学反思的重要性。
  华东师大叶澜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没有反思的经验,只能是狭隘、片面、肤浅的经验;不会反思的教师,他的教学能力和水平至多只是经验的累积,能够不断反思的教师,他的教育智慧就会随之不断增长。”孔子在《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一个不知道和不懂得反思的教师,实际上是一个不成熟的教师、一个缺乏理智与创新发展的教师。在反思这条路上,苏霍姆林斯基走了32年,成为前苏联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成了世界著名教育家,他说:“我建议每一位教师都要写教育日记。一个真正的反思型教师至少应该具备‘四个不停’:不停地实践、不停地阅读、不停地写作、不停地思考。其中,思考贯穿于教育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教育论文和教育专著都是反思的结果。”
  当代基础教育界知名的教育改革家李镇西也是一位在反思过程中成长起来的,李镇西是苏州市副市长朱永新的博士生,现任成都市一所中学的校长。自走上教师的岗位后,坚持写教育日记,一学期达六十万字。在北京举行的“纪念苏霍姆林斯基80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女儿苏霍姆林斯基·卡娅称赞他是“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育家”。所以反思的习惯和能力是任何一个教师走向成功必不可少的精神素养和职业品质。
  三、教师从哪些地方进行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主要是课后来反思自己课上的一些问题。比如:对某问题的讲解,学生不理解,这时要在课后想想今后应怎么讲才能让學生轻松接受。或者围绕教学失败的地方反思,或者基于某个理论反思,或者通过同课教学对比反思,或者在合作研讨中反思。
  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在这三个阶段我们都有不同的内容可以反思。比如教学前反思吧,我们要反思教学的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课堂的情境创设是否能够达到我们的设计意图,本节课在本章节或者本册书中所处的地位或者要达到的深度等等。教学中反思要求我们教师要在投入教学中,观察课堂的状况,要求我们灵活的调整教学状态和频率,这个要求比较高,这就需要教师有一定的应变能力、调动学生的思考积极性、把握课堂的尺度的能力等等。而这些能力的取得主要靠教学反思。
  在平常教学中,把我们所想或者说灵光一现的想法都写出来,这样我们的教学才是有血有肉的教学,我们才会慢慢的成长为专业型或者专家型教师。
  1.平时教学的话语。我们或许已经养成了反思教学的习惯,教并反思着,并和同事们交流着。我们可能会想,或者可能会告诉别人:“我的课上得挺顺的。”或“我的学生们好像还不明白。”或“我的学生们今天表现得糟透了”。象这些教后反思的话语,如果没有花更多的时间集中讨论事情的缘由,我们可能会匆忙得出肤浅的结论。我们可能只仅仅发出这一声感叹,就因某种原因,让这些感叹随风而去,我们也可能凭自己的水平只能看到事情的一个方面,我们也可能自己找不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我们也可能找不到高手帮助自己分析原因。因此,教学反思要求我们搜集更多信息,需要观察更多的现象,记录和分析我们的和学生的思想和意见,然后找行家里手,帮助自己做出正确的结论,寻求好的改进方法。由于你的反思,你可能发现了别人没有发现的新方法、新理论,从而写出了有价值的论文或者有指导性、可操作性的专著。
  2.邀请同事听自己的课。因为旁观者清,所以要经常邀请同事听自己的课,同事可根据你的课堂教学行为,分析出教学活动是否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是否把知识点讲清讲透,是否在教学活动中充分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否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是否在课堂上及时捕捉学生的奇思妙想,是否及时发现课堂出现的问题,是否能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控教学节奏和教学行为等。
  3.教学录音或者录像。看自己的教学录音或者录像,起到了自己照镜子的作用,有助于我们反思课堂得失。通过录音或者录像我们可能发现:课堂上由于自己对教材钻研得不透,以致重点的地方没有突出,难点的地方没有讲清,知识点讲起来呆板、枯燥,讲课的知识面不广,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老师讲得糊涂,学生怎能听得明白,以致课堂教学效果不尽人意。
  4.学生反馈。学生反馈可以通过师生对话或者板演、提问而获得。我们也可以课后找学生谈谈,了解他们对老师课堂教学的感受,让他们谈谈自己的看法以及如何改进等等。“师不必贤于弟子”,“青出于蓝胜于蓝”,他们的意见和看法可以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价值,有助于改进我们的教学方法。
  5.反思教材。教材只是给我们教师一个方向,一个依据,书上的方法只能提供给我们参考,但绝不是唯一的方法。我们应当“不唯书”,应当放出我们的眼光,独立思考,反思我们的课本和其他教学资源。例如课本知识点顺序是否符合我们学生的认知规律?课本的例题、习题的选择是否有典型性,是否有代表性?如果按书上例题的解题方法去解学生能否听懂?有没有比书上更好的方法适合我们的学生?从而走上了一条独特的阳光大道。
  6.交谈。和我们的同事,甚至朋友聊天时,我们会自觉不自觉地谈及教学情况,讲自己曾经听过的一节优质课是如何如何的好,讲同行中某位老师次次考试名列前茅等等话题,也谈了自己的发现和感受,对照先进找差距,有上进心的老师在自愧不如的情况下,就会自加压力,寻找技高一筹的办法。与同事和同学分享我们的反思成果,既可以增强自己的反思能力,也可以帮助同事和同学们成为教学反思者,这一分享的过程必将起到双赢的作用。
  7.课题研究。课题研究就是把教学过程中发生的事件用课题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对此进行深入地分析、探讨,反思教学细节,寻找教师已有的经验和行为与新课程理念的差距,不断提高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重新认识和理解,只有对教学的不断追问,才能促进教师的自我改造和重塑。
  8.获得反思理论的途径。反思的内容有了,我们反思的结论是否符合新课程理论,是否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们就要寻找反思的理论依据。我们可以到新课改成功的学校中去找,如洋思、杜郎口等中学的教学改革经验,可以到专家的理论专著中去找,可以在教育报刊的前沿理论中去找,可以在网络媒体教改信息中去找……然后把最切合你反思内容的理论再加入你的观点,从而得出新的理论。
  我们还可以从下面几方面进行反思: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的重点,难点是否突出、突破;教学手段使用是否得当,可单就某个认为成功的或不成功的环节进行反思;教学有效性是否得到体现;课堂上是否有“成功”之举、“败笔”之处、是否有教学机智;教学的实施方案是否科学,能否制定出一份再教设计方案;学生个体有什么差异,学生是否有创新之处,学生愿不愿主动参与互动和练习等。
  其实教学反思每节课都有内容可写,不同的班级出现的问题也是不同的,所以即使是同一教师代两个班的平行课,也有不同之处可以反思。如果我们每节课都能把反思的内容写下来,明年或者今后教学的时候再参考一下,就很清楚同类课将会出现哪些问题,就能着重的讲解和练习。要写好教学反思,必须勤读书,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理念,养成批判性思维习惯,不迷信于“教参”及文本。
  四、学校促进教师反思的措施
  反思本应该是教师出于内心,缘于思考的自觉行为,但作为学校对于教师的自我反思应发挥其引领与推动作用,才能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学校要用激励的形式激发教师反思的热情,为教师搭建平台、提供舞台,营造反思的氛围,促进教师向专家型教师转变。
  为了促进教师更好地反思,学校可将每周二、三、四定为校反思性教学研讨日,安排教师上1—2节研讨课,同课异构,并组织组内教师当天下午两节课后进行深入反思。②进行教学录像反思,让教师以旁观者的身份看自己的的教学录像,达到旁观者清,进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③加强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教研组内教师间相互听课观摩后,执教人必须提出一点(或某一教学细节)肯定和一点建议。④鼓励教师每周选取自己教学中最精彩的片段写在精彩回眸中。⑤教师要抓住教研活动的学习良机,观摩学习其他教师课堂教学,分析他们的教学思想、设计路线,弄清为什么要这样做;有什么特点?共同分析、讨论、提出改进措施。⑥参与活动研究。教师要充分运用观察、说话、测验、调查、问卷、查找文献等多种方法以及通过课内、课外、作业批改、座谈会等多种渠道,对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方式等多方面进行研究,逐步减少教学工作认知上的偏差,有效地修正自己的教学行为。⑦开展动态型说课。可以采用“问——说”结合的动态型说课,即由教研组的其它教师先向说课教师提问,如:你认为本课时的重点是什么?为什么你认为这是重点?本堂课的难点是什么?你準备怎样突破?新课导入你是怎么设计的?这样设计的依据是什么?再让说课教师围绕教师们的提问进行说课。说课教师说的时候,另外教师可以进行补充。如:是不是还可以这样导入,你认为这两种导入哪一种比较好,展示的知识背景是什么?在说课中,教师们互相启发讨论,共同研究,使教学设计更加科学合理。⑧为了激励年轻教师成长,学校可为教师设立反思性教学研究与实践的讲坛,定期开展反思性教学研究与实践交流活动,让一线教师走上讲坛,畅谈个人教学体会和感悟,交流反思性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经验和做法。
  成熟型教师上研讨课,使他们在全体教师中展示教学风度、教学理念。学科带头人上示范课,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引领作用。还可以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每学期定期邀请外校名师来校上示范课或举办专题讲座活动等。⑨每位教师必须每学期撰写教学案例、教学随笔、教育故事等反思性文章。⑩表彰与奖励。根据学期考核,评选“优秀科研教师”、“教育科研带头人”,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反思性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学校应把反思性教学研究与实践作为名师培养、实现教师队伍高位均衡化发展的有效载体。应以推进反思性教学研究与实践为契机,形成一支反思性教学研究的骨干队伍,推出一批品牌教师,为名师成长创造条件,为教育教学质量跃上新台阶奠定科学发展的基础。
  坚持教学反思可以提高教师的创新意识、专业化水平和教师的元认知技能。反思产生于问题,教师自己要经常审视自己的教学,反思自己的教学,质疑自己的教学,找出教学中的低效或无效的问题。课后反思追求“短、平、快”,定位准确,思考深入,持续不断,读思结合,以写促思。一有所得,及时记下,以记促思,以思促教。这样每天实践一点、每天反思一点、每天进步一点。只要养成反思的习惯,每一节课都能认真反思,及时修正,从反思中感悟,在实践中求真,我们就能真正成长为反思型、学者型教师。
  [参考论文]
  [1]《浅谈教学反思》,《中国教学资源网》2006年7月8日
  [2]陈敏《反思性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江苏教育报》2011年9月29日第7版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史集中学)
其他文献
题1:如右图质量为m1的物体A经一轻质弹簧与下放地面上的质量为m2的物体B相连,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A、B都处于静止状态。一条不可伸长的轻绳绕过轻滑轮。一端连物体A,另一端连物体轻挂体。开始时各绳段都处于伸直状态,A上方的一段绳沿竖直方向。现在挂钩上一质量为m3的物体C并从静止状态释放,已知它恰好能使B离开地面但不继续上升。若将C换成另一个质量为m1+m2的物体D,仍从上述初始位置由静止状态释放,
期刊
新课程背景下,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主动探索等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但不能淡忘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开动脑筋,质疑善思,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尤为重要。  一、 成为创新型教师  我們常常说“亲其师,信其道”。很难想象,一个墨守陈规,不善思考的老师会带给孩子怎样的影响呢?所以教师本身必须改变教育观和人生观,摒弃“听话、懂事的好孩子”这种肤浅的评价标准,关注
期刊
《礼记·乐记》认为:“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苏联著名音乐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音乐教育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强调“制定国家课程标准要依据各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具体内容,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明确要求在课程中渗透德育。学生大部分的时间是在课堂,在音乐课中,学生接触最多的是教师,因此音乐课
期刊
阅读教学的每篇文章,无论在内容还是写法上都是作文教学的一篇例文、范文。在作文中要紧随“例”和“范”的训练,也就是要设置好读写的结合点。  一、阅读教学中捕捉读写训练的结合点  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中必须心想着作文教学。读中悟法,读中学写,掌握篇章的构成、篇章分析的系统知识。  1.根据阅读教学内容和各年级作文知识的分布、设置阅读与写作的结合点。如:一、二年级阅读教学内容比较简单,形式有看图学词学句,
期刊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单方面讲,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非智力因素,是学生必备的素质,但它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后天慢慢培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不仅要“教”,而且要“导”,不仅要教数学知识,而且要教如何学数学知识。下面就谈谈在教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如何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养
期刊
心理健康是一个人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使学生学会做人,还要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使学生在拥有进取心的同时,还要拥有一颗平常心,并且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认识世界,学会尊重人、理解人,善于与人合作……而帮助学生构建健康心理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十多年的教育工作,使我认识到,只有“爱”才能使心理健康教育水到渠成,使学生健康成长,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
期刊
[摘要]写字教学应根据汉字规律和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书写感觉,然后抓关键笔画,科学施教,指导小学生写好字,并寓育人于写字教学之中,这是小学写字教学的任务特点的要求。指导小学生书写,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可以采用故事激励、竞赛激励、展览等方法进行兴趣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生 指导 兴趣 写字    汉字不仅是用来记录语言的工具,它还蕴含着悠久的中国文化,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有
期刊
[摘要]语言词汇是最明显的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工具。一种语言的产生和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从英语的发展史可以了解到,英语从几个日耳曼部族的语言发展成为今天世界第一国际性语言,这本身固然有政治、经济、社会的诸多原因,但英语本身所具有的强大的兼容并蓄性是一个更重要的内在原因。古希腊、古罗马文明对欧洲文化影响巨大,英语中有大量的来自希腊、罗马神话的短语、典故。本文通过对古希腊罗马神话的介绍
期刊
[摘要]字是一个人的第二张脸,写得一手好字,是一个人必不可少的基本功。即使是信息化时代,也不能忽视写字教学。通过写字教学,可以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记忆能力、以及审美能力。因此,必须从小打好写字基础。那让学生写好字,就得增强学生的写字意识,在此基础上,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写字兴趣,训练他们的写作姿势,并授予有效的方法,打好学生的写字基础。  [关键词]增强意识 激发兴趣 训练
期刊
[摘要]班级是学校的细胞,班主任是学校最基层的教育教学管理者。如果每个班级的日常管理制度科学合理,并且能落到实处,那么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管理就显得很轻松。班主任工作搞好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就会跃上一个新台阶。  [关键词]班级 班主任 管理    班级是学校的细胞,班主任是学校最基层的教育教学管理者。所以,班级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每个班级的日常管理制度科学合理,并且能落到实处,那么学校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