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含两个相似情景的物理试题

来源 :知识力量·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zqx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题1:如右图质量为m1的物体A经一轻质弹簧与下放地面上的质量为m2的物体B相连,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A、B都处于静止状态。一条不可伸长的轻绳绕过轻滑轮。一端连物体A,另一端连物体轻挂体。开始时各绳段都处于伸直状态,A上方的一段绳沿竖直方向。现在挂钩上一质量为m3的物体C并从静止状态释放,已知它恰好能使B离开地面但不继续上升。若将C换成另一个质量为m1+m2的物体D,仍从上述初始位置由静止状态释放,则这次B刚离地时D的速度的大小是多少?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评析:这个题涉及连接体的特点,受力分析和系统机械能守恒。中等难度。着重考查学生审题能力,分析推理能力。要能够发现两种情景相同之处。
  两个情景中B刚离地时弹簧拉力都等于m2g,故A上升的高度相同,即:h=(m1g+m2g)/k,弹簧弹性势能的变化量△Ep相同。情景1中AC与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m3-m1)gh=△Ep;情景2中AD与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m2gh=△Ep+
   (2m1+m1)υ2。即可解出速度 。
  解题策略:题中两个情景有独立性,要通过细心审题和分析,由每个情景中的关键描述写出物理关系式。题中两个情景有联系,可能不如上题那么直观,要在过程分析中积极发现。
  题2:有一倾角为θ的斜面,其底端固定一挡板M,另有三个木块A、B和C,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A=mB=m,mc=3m,它们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相同。其中木块A放于斜面上并通过一轻弹簧与挡板M相连,如图所示。开始时,木块A静止在P处,弹簧处于自然伸长状态。木块B在Q点以初速度υ0向下运动,P、Q间的距离为L,已知木块B在下滑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与木块A相撞后立刻一起向下运动,但不粘连。它们到达一个最低点后又向上运动,木块B向上运动恰好能回到Q点。若木块A仍静放于P点,木块C从Q点处开始以初速度 向下运动,经历同样过程,最后木块C停在斜面的R点,求:
  (1)木块B与A相撞后瞬间的速度υ1;
  (2)弹簧第一次被压缩时获得的 最大弹性势能Ep;
  (3)P、R间的距离L′的大小。
  
  
  
  
  
   评析:题中涉及运动和力的关系,完全非弹性碰撞机械能损失,能的转化,由力的独立作用原理找分离的临界位置有一定难度;两个情景相联系的共同点不直观,要在对比分析中发现。能很好的考查学生耐力、研究问题的习惯和应试的心理素质。与题1相比,问题设置的梯度科学巧妙,对第(3)问的引导和铺垫作用是明显的。
  情景1中B与A碰撞动量守恒:mυ0=2mυ,解得υ1=υ0/2;重力分力与摩擦力平衡,碰后AB动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 ,解得 。情景2中C与A碰撞动量守恒: ,碰后AC动能 ,可以发现弹簧被压缩的最大形变量与情景1中相同!由力的独立作用原理可以断定:两个情景中A与BC都分离于弹簧原长处(即P点)。
  情景1中AB在P處分离时速度为υAB,AB与弹簧作用过程由动能定理: ①,分离后B上行过程:
   ②;式中Wf是AB摩擦力做功,F是B受的合力。情景2中AC在P处分离时速度为υAB,对比分析有:
   ③,分离后C上行过程: ④;式中Wf是AC摩擦力做功,F是C受的合力。对比质量关系发现Wf=2Wf⑤,F`=3F=6mgsinθ⑥。由①②③④⑤⑥可解得
   。
  (作者单位:四川省阆中中学)
其他文献
山东省 素质教育 走班制  又一个寒假如约而至,我的学生们紧张了一个学期,终于可以松口气了,看着他们激动的笑脸,我的心里也被幸为人师的喜悦充盈着。然而,我的内心却不敢像我的学生那样放松懈怠,我探索的脚步更不敢因为寒假的来临而停滞不前,假期是孩子们的,身为人师,身为班主任,我只是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思索,去追寻。  来不及细数自己脸上不期而至的皱纹,我已经收到了五十六级同学寄自象牙塔的贺卡,恍然如梦!五
期刊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重要措施。新时期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具有创新思维能力是 具有创造性的先决条件。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而为基础学科的小学语文则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性、极易激发学生想象和创新思维的课程。在语文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时代
期刊
“别问我写作有多难,一提起这俩字我就痛苦万分。看着作文题我搜索枯肠,挖空心思也写不了几行……”。这是大部分小学生的心声。提起写作,怎一个“难”字了得!然而通过我多年教育教学的实践,我发现,如果教学得法,轻轻松松地就可以让学生转变观念,把作文这个冤家变成他们挚爱的伴侣,可按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一、授之以渔  众所周知,几乎每所小学校的作文课都由班主任承担,而班主任老师往往都承担语、数两科的教学,加
期刊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所以小语教学必须摆脱单纯的传授知识和应试教育的束缚,充分引导学生,发挥他们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联系近些年的教学实践与对新《课标》的理解,我有以下四点感触: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
期刊
[摘要]本文阐述了我校五循环小单元教学法的实验背景、对山东杜郎口中学的经验由“临帖”到“破帖”的过程、五循环小单元教学法的两大“抓手”及主要过程、两年多实验带来的变化及取得的效果、深化改革的方向、该教学法与杜郎口中学“三三六”模式的比较。  [关键词]背景 实施步骤 比较  改革的背景  教育部《新课程改革实施纲要》已推行了近十年,提出了“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
期刊
[摘要]课堂教学的效益不在于教师教了多少,而在于学生学到多少,而学生学到多少取决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和主动性。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充分地思考,教师的努力才能取得效果。课堂教学的效益不在于教师教了多少,而在于学生学到多少,而学生学到多少取决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和主动性。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充分地思考,教师的努力才能取得效果。  [关键词]学习主动性 学习气氛 方法与评价   
期刊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重要措施。小学作为人才培养的基础阶段,影响着我们教育的终极目标和人才构成。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已成为当前课堂教学的主导思想。下面谈谈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在教学中引入创新意识。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课堂教学是单纯的语言文字训练的教学。学生的学习以模仿、操练和获得标准答案为目的。课
期刊
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仅是有知识和技能发展的人,而且是具有参与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和勇于进取的人。传统的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忽视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它不仅造成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而且极大地妨碍了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影响了跨世纪人才的培养。面对新的课程改革,我们每位品德与社会课教师都应努力钻研教材教法,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引导
期刊
[摘要]数学是听障学生重要的学习课程。听障学生怎样才能学好数学呢?培养听障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一个重要手段。因为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通过“聋哑”语言、生活培养、游戏、奖励、家庭教育等途径,可以有效培养听障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使听障学生自觉地钻研数学,学好数学。  [关键词]培养 听障学生 數学 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何谓兴趣?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
期刊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经走进社会、学校、甚至在家庭中普及。网络的普及为新世纪个性张扬、聪明活泼的孩子们提供了广播的知识海洋,然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青少年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抑制能力、判断能力、分辨能力还相对不稳定,孩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完善,很容易受到一网络不良信息的干扰,如网上暴力、色情、负面信息等各种不良及有害信息泛滥成灾,严重的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还有很多孩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