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现状及问题,探索构建基于审计委派制管理的双层双向互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模式,旨在提升审计质量、提高审计效率、强化结果运用,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监督职能,提升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效能。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 创新模式 委派制
经济责任审计从20世纪80年代的初步探索发展到现在,各方面正趋于成熟完善。新时代内部审计工作的新特点、新使命、新要求下,山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山东中烟)积极探索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新工作模式并加以应用,促进提升了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成效。
一、现状及问题分析
企业内审机构实施经济责任审计,基于内部审计的职责开展工作,更侧重于服务企业,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查找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在这种内部审计格局下,山东中烟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审计独立性不够。内部审计机构隶属于企业,为企业高层决策服务,作为企业治理结构的一员,在实际工作中,业绩考核、工资支配、人员聘任等由企业掌控,这些潜在的利益冲突不可避免地限制了内审工作的范围,降低了审计的独立性。二是审计内容广泛,对审计人员素质要求高。经济责任审计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知财务、懂审计,还要掌握企业内控、采购管理、工程项目、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等相关知识。实际工作中,审计人员很难全面掌握这些知识。三是审计缺乏部门间联合,重复检查较多。经济责任审计项目的实施多由审计部门独立完成,其他职能部门及业务部门参与度较低,部门间不能充分结合经济责任审计年度计划,统筹安排相关检查,导致经济责任审计实施年度出现多部门重复检查同一类业务事项情形。四是审计范围跨度大,审计时间长。经济责任审计一般至少以年度为周期进行,多数在领导干部任职期间三年一轮审。在当前企业审计人员配备不足的现状下,整个审计项目需要数月时间。五是评价界定难,审计报告质量不高。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受领导干部不同、任职期间政策变化、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等因素影响,审计人员难以准确对领导干部进行责任界定与履职评价,导致审计报告不能全面、准确、客观地反映领导干部履职情况,从而影响审计成效。六是审计结果运用不足。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运用往往局限于被审计领导干部的考核、任免、奖惩,难以被其他审计广泛利用。
二、企业双层双向互动经济责任审计模式构建思路
通过分析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上述问题,寻求解决途径,探索构建企业双层双向互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模式,总体思路为: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优化组织架构,增强监督合力,以“整合审计资源、优化审计内容、运用在线审计、量化审计评价、提升报告质量、建立长效机制”六大措施为基础,搭建“被审计单位整体自查、公司(集团)实施审计,被审计单位内部业务自查、审计复查”的双层双向互动审计工作模式,保障经济责任审计项目有效实施。探索绘制企业双层双向互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模式结构示意图,见图1。
三、企业双层双向互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模式实践
以山东中烟为例,在审计委派制管理模式下,建立企业双层双向互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模式。
(一)建立三重保障组织架构
1.成立内部审计委员会。公司(集团)党委书记任审计委员会主任,成员由纪检、审计、财务、人事等部门负责人组成。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站位,增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同时,监督部门加入,从组织体系上建立起企业监督架构,增强审计监督合力,为顺利实施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提供政治保障。
2.建立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在审计委员会领导下开展工作,主要负责研究制定有关经济责任审计的政策和制度,监督检查、交流通报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开展情况,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等。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是加强管理与监督的一项重要措施,可规范经济责任审计监督行为,协调解决审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联合推进审计结果运用,为实施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提供制度保障。
3.实行审计委派制。公司(集团)审计部门与下属单位审计部门共同组建大审计联合体,设置审计派驻办,与下属单位审计部门合署办公。采用直线管理模式,派驻办主任、副主任由公司(集团)党组任命,审计人员定编、定岗、考核等由企业统一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内部限制,进一步提升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通过深化内部审计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组织架构,整合审计资源,逐步构建“统一管理,监督驻地,参审异地”的内审监督体系,为高效实施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提供组织保障。
(二)创新双层双向互动审计方式
目前,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为“上审下”工作模式,即公司(集团)对下属单位负责人实施经济责任审计。因山东中烟目前实行审计委派制,为充分发挥派驻办驻地监督实效,采用上述双层双向审计方式(见图2)。
第一层,公司(集团)与被审计单位之间“上下”审计,即被审计单位派驻办负责组织单位自查,并将自查结果上报公司(集团),公司(集团)成立审计组,结合自查情况实施经济责任审计。这种方式可以提前熟悉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状况、规范程度,有利于以风险为导向快速锁定审计重点;有利于被审计单位提高认知程度,从源头提升自我规范意识;有利于缓和审计与被审计的紧张关系,形成审计与整改的良性循环,为经济责任审计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第二层,被审计单位内部“左右”审计,即业务部门自查,将自查结果报送派驻办(审计部门),派驻办(审计部门)结合自查情况实施复查。这种在被审计单位内部开展的经济责任审计自查,可以在上级审计组进点前提前自我诊断,被审计领导干部对自己的履职尽责情况做到心中有数,针对自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或制定整改措施,有利于被审计领导干部的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被审计单位业务部门参与自查,有利于提升業务规范意识与规范能力,为企业规范运营奠定基础。 (三)突出审计重点,运用在线审计
1.审计内容遵循“范围全面+关注重点”原则。审计范围涵盖重大政策落实、财务管理、工程项目、物资采购、市场营销、资产管理、“三重一大”、职工薪酬及问题整改等方面,全方位审计监督被审计单位生产运营情况,全面评价被审计单位领导干部履职情况。审计整体要聚焦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聚焦权力规范运行和责任落实,围绕重大决策、重点项目、重点环节、重大资金、重点费用进行审计。
2.在常规审计方法基础上,引入调查问卷,推行计算机辅助审计。在审计进点初期,开展群众性问卷调查,获取了解审计对象相关情况的部门和人员的意见,提前发现疑点。审计实施过程中,运用在线审计软件,在现场审计前,通过远程计算机调取被审计单位财务数据,对异常信息登记审计疑点;进入被审计单位后可以直接取证;如果疑点属实,则在线生成审计底稿,审计组成员均可查阅,便于从不同角度相互印证。
(四)评价定性定量,准确履职画像
采用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设计评价标准,将评价指标分为五大类,分别为社会责任、决策责任、财务责任、规范责任和廉洁责任。分设10项评价指标,每项指标划分3个评价等级,设定完成程度、符合(违反)程度、有效程度、真实程度及遵守(违反)程度等定性指标,在定性描述基础上量化分值。总分定为100分,10项评价指标的得分累计为综合评价得分;综合评价设定4个等级,根据得分套用对应的评价等级,形成经济责任审计定性定量评价表(见表1),从而更加准确地评价审计对象履职情况,更加精准地为领导干部履行情况画像。
(五)全面质量控制,提升审计报告质量
运用全过程控制方式,在经济责任审计方案制订、现场审计及报告撰写等环节进行质量控制,以全面有效提升审计报告质量。
1.量身定制审计方案。通过公司(集团)内部互联网系统,对被审计单位的内控制度、财务账面情况及近几年审计检查情况提前了解,并结合被审计单位自查情况,确定合适的审计流程;根据被审計单位的业务范围,抽选合适的审计人员及其他专业人员;根据被审计单位的生产规模及业务量计算现场审计时间,精细统筹计划,为审计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全面保障。
2.分析疑点,复核考评,精细管理现场审计。通过每天召开审计疑点分析会,审计组成员之间沟通交流,不同领域间交叉印证,快速提升查证能力;审计底稿实施复核制,由项目主审对底稿事实陈述的正确性、问题定性的准确性、审计依据的适用性及审计建议的合理性进行审核;实施审计考评制,对底稿审核结果进行打分评价,督促审计组成员高质量完成各自的审计任务,着力提升现场审计管理水平。
3.运用模板,充分研讨,精心撰写审计报告。就审计报告的整体框架、通用性文字描述,设计形成经济责任审计报告模板,提升报告的撰写效率;建立审计报告研讨会议制,针对问题定性、履职定责、法规依据、审计意见等内容进行充分研讨,并按照程序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促进后续问题整改落实,着力提升经济责任审计实施效能。
(六)建立健全“三项制度”,构建结果运用机制
建立审计事项公开制度,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审计结果,将审计监督与舆论监督有机结合,形成监督合力。建立审计整改“回头看”制度,建立审计问题台账,跟踪问题整改落实。针对查出的问题,既要对具体问题立行立改,又要立足长远,举一反三,推进问题彻底整改。完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组织纪检、人事、审计等部门召开联席会议,统筹安排工作计划、监督项目及考核事项,相互提供问题线索,通报检查结果,不仅在同级之间形成“监督链条”,且在公司(集团)及下属单位之间形成“监督网络”,促进审计结果发挥价值。
四、总结成效
(一)增强被审计单位规范意识
采用上下联动审计模式,被审计单位先自查,后实施审计,极大提高了被审计单位的参与度,提升了被审计领导干部的重视程度,积极指导被审计单位内审充分发挥监督职能;通过业务人员参与审计,不仅提升了自我业务规范意识和能力,且推动了业务部门多角度、深层次审视业务管理问题和不足,建制度、顺流程,提高了业务管理水平,增强了从源头规范经营的意识。
(二)提高经济责任审计质量与效率
通过多部门参与联合审计,统筹监管力量,实现专家资源共享,从各自专业角度发现问题,促进提出建设性、可行性更强的审计建议,促进经济责任审计问题整改,提升了审计质量;通过细化经济责任审计方案,优化审计内容,实施问卷调查及计算机辅助审计,既可覆盖全面,又能集中审计力量关注各方面重点业务事项,更加准确地发现问题,提升审计质量的同时,极大地缩短了经济责任审计现场审计时间,提升了工作效率。
(三)提升经济责任审计效能
采取双层双向互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审计派驻监督与联合监督的作用,上下左右共同搭建经济责任审计监督网络,共享审计成果,共抓问题整改,推进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由“评价型”向“增值型”转变,进一步提升经济责任审计整体效能。
(作者单位:山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青州卷烟厂,邮政编码:262500,电子邮箱:28137018@qq.com)
主要参考文献
鲍国明.内部经济责任审计[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2
黄培.新时代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中国市场,2019(3):131-133
刘诚.浅谈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铁道财会,2017(11):60-61
潘正平.浅议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内容及方法[J].农场经济管理,2016(1):45-48
彭运民,蔡真捷,彭怡.电网企业如何有效提升内部经济责任审计质量[J].中国内部审计,2019(10):70-72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 创新模式 委派制
经济责任审计从20世纪80年代的初步探索发展到现在,各方面正趋于成熟完善。新时代内部审计工作的新特点、新使命、新要求下,山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山东中烟)积极探索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新工作模式并加以应用,促进提升了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成效。
一、现状及问题分析
企业内审机构实施经济责任审计,基于内部审计的职责开展工作,更侧重于服务企业,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查找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在这种内部审计格局下,山东中烟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审计独立性不够。内部审计机构隶属于企业,为企业高层决策服务,作为企业治理结构的一员,在实际工作中,业绩考核、工资支配、人员聘任等由企业掌控,这些潜在的利益冲突不可避免地限制了内审工作的范围,降低了审计的独立性。二是审计内容广泛,对审计人员素质要求高。经济责任审计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知财务、懂审计,还要掌握企业内控、采购管理、工程项目、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等相关知识。实际工作中,审计人员很难全面掌握这些知识。三是审计缺乏部门间联合,重复检查较多。经济责任审计项目的实施多由审计部门独立完成,其他职能部门及业务部门参与度较低,部门间不能充分结合经济责任审计年度计划,统筹安排相关检查,导致经济责任审计实施年度出现多部门重复检查同一类业务事项情形。四是审计范围跨度大,审计时间长。经济责任审计一般至少以年度为周期进行,多数在领导干部任职期间三年一轮审。在当前企业审计人员配备不足的现状下,整个审计项目需要数月时间。五是评价界定难,审计报告质量不高。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受领导干部不同、任职期间政策变化、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等因素影响,审计人员难以准确对领导干部进行责任界定与履职评价,导致审计报告不能全面、准确、客观地反映领导干部履职情况,从而影响审计成效。六是审计结果运用不足。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运用往往局限于被审计领导干部的考核、任免、奖惩,难以被其他审计广泛利用。
二、企业双层双向互动经济责任审计模式构建思路
通过分析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上述问题,寻求解决途径,探索构建企业双层双向互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模式,总体思路为: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优化组织架构,增强监督合力,以“整合审计资源、优化审计内容、运用在线审计、量化审计评价、提升报告质量、建立长效机制”六大措施为基础,搭建“被审计单位整体自查、公司(集团)实施审计,被审计单位内部业务自查、审计复查”的双层双向互动审计工作模式,保障经济责任审计项目有效实施。探索绘制企业双层双向互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模式结构示意图,见图1。
三、企业双层双向互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模式实践
以山东中烟为例,在审计委派制管理模式下,建立企业双层双向互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模式。
(一)建立三重保障组织架构
1.成立内部审计委员会。公司(集团)党委书记任审计委员会主任,成员由纪检、审计、财务、人事等部门负责人组成。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站位,增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同时,监督部门加入,从组织体系上建立起企业监督架构,增强审计监督合力,为顺利实施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提供政治保障。
2.建立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在审计委员会领导下开展工作,主要负责研究制定有关经济责任审计的政策和制度,监督检查、交流通报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开展情况,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等。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是加强管理与监督的一项重要措施,可规范经济责任审计监督行为,协调解决审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联合推进审计结果运用,为实施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提供制度保障。
3.实行审计委派制。公司(集团)审计部门与下属单位审计部门共同组建大审计联合体,设置审计派驻办,与下属单位审计部门合署办公。采用直线管理模式,派驻办主任、副主任由公司(集团)党组任命,审计人员定编、定岗、考核等由企业统一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内部限制,进一步提升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通过深化内部审计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组织架构,整合审计资源,逐步构建“统一管理,监督驻地,参审异地”的内审监督体系,为高效实施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提供组织保障。
(二)创新双层双向互动审计方式
目前,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为“上审下”工作模式,即公司(集团)对下属单位负责人实施经济责任审计。因山东中烟目前实行审计委派制,为充分发挥派驻办驻地监督实效,采用上述双层双向审计方式(见图2)。
第一层,公司(集团)与被审计单位之间“上下”审计,即被审计单位派驻办负责组织单位自查,并将自查结果上报公司(集团),公司(集团)成立审计组,结合自查情况实施经济责任审计。这种方式可以提前熟悉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状况、规范程度,有利于以风险为导向快速锁定审计重点;有利于被审计单位提高认知程度,从源头提升自我规范意识;有利于缓和审计与被审计的紧张关系,形成审计与整改的良性循环,为经济责任审计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第二层,被审计单位内部“左右”审计,即业务部门自查,将自查结果报送派驻办(审计部门),派驻办(审计部门)结合自查情况实施复查。这种在被审计单位内部开展的经济责任审计自查,可以在上级审计组进点前提前自我诊断,被审计领导干部对自己的履职尽责情况做到心中有数,针对自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或制定整改措施,有利于被审计领导干部的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被审计单位业务部门参与自查,有利于提升業务规范意识与规范能力,为企业规范运营奠定基础。 (三)突出审计重点,运用在线审计
1.审计内容遵循“范围全面+关注重点”原则。审计范围涵盖重大政策落实、财务管理、工程项目、物资采购、市场营销、资产管理、“三重一大”、职工薪酬及问题整改等方面,全方位审计监督被审计单位生产运营情况,全面评价被审计单位领导干部履职情况。审计整体要聚焦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聚焦权力规范运行和责任落实,围绕重大决策、重点项目、重点环节、重大资金、重点费用进行审计。
2.在常规审计方法基础上,引入调查问卷,推行计算机辅助审计。在审计进点初期,开展群众性问卷调查,获取了解审计对象相关情况的部门和人员的意见,提前发现疑点。审计实施过程中,运用在线审计软件,在现场审计前,通过远程计算机调取被审计单位财务数据,对异常信息登记审计疑点;进入被审计单位后可以直接取证;如果疑点属实,则在线生成审计底稿,审计组成员均可查阅,便于从不同角度相互印证。
(四)评价定性定量,准确履职画像
采用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设计评价标准,将评价指标分为五大类,分别为社会责任、决策责任、财务责任、规范责任和廉洁责任。分设10项评价指标,每项指标划分3个评价等级,设定完成程度、符合(违反)程度、有效程度、真实程度及遵守(违反)程度等定性指标,在定性描述基础上量化分值。总分定为100分,10项评价指标的得分累计为综合评价得分;综合评价设定4个等级,根据得分套用对应的评价等级,形成经济责任审计定性定量评价表(见表1),从而更加准确地评价审计对象履职情况,更加精准地为领导干部履行情况画像。
(五)全面质量控制,提升审计报告质量
运用全过程控制方式,在经济责任审计方案制订、现场审计及报告撰写等环节进行质量控制,以全面有效提升审计报告质量。
1.量身定制审计方案。通过公司(集团)内部互联网系统,对被审计单位的内控制度、财务账面情况及近几年审计检查情况提前了解,并结合被审计单位自查情况,确定合适的审计流程;根据被审計单位的业务范围,抽选合适的审计人员及其他专业人员;根据被审计单位的生产规模及业务量计算现场审计时间,精细统筹计划,为审计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全面保障。
2.分析疑点,复核考评,精细管理现场审计。通过每天召开审计疑点分析会,审计组成员之间沟通交流,不同领域间交叉印证,快速提升查证能力;审计底稿实施复核制,由项目主审对底稿事实陈述的正确性、问题定性的准确性、审计依据的适用性及审计建议的合理性进行审核;实施审计考评制,对底稿审核结果进行打分评价,督促审计组成员高质量完成各自的审计任务,着力提升现场审计管理水平。
3.运用模板,充分研讨,精心撰写审计报告。就审计报告的整体框架、通用性文字描述,设计形成经济责任审计报告模板,提升报告的撰写效率;建立审计报告研讨会议制,针对问题定性、履职定责、法规依据、审计意见等内容进行充分研讨,并按照程序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促进后续问题整改落实,着力提升经济责任审计实施效能。
(六)建立健全“三项制度”,构建结果运用机制
建立审计事项公开制度,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审计结果,将审计监督与舆论监督有机结合,形成监督合力。建立审计整改“回头看”制度,建立审计问题台账,跟踪问题整改落实。针对查出的问题,既要对具体问题立行立改,又要立足长远,举一反三,推进问题彻底整改。完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组织纪检、人事、审计等部门召开联席会议,统筹安排工作计划、监督项目及考核事项,相互提供问题线索,通报检查结果,不仅在同级之间形成“监督链条”,且在公司(集团)及下属单位之间形成“监督网络”,促进审计结果发挥价值。
四、总结成效
(一)增强被审计单位规范意识
采用上下联动审计模式,被审计单位先自查,后实施审计,极大提高了被审计单位的参与度,提升了被审计领导干部的重视程度,积极指导被审计单位内审充分发挥监督职能;通过业务人员参与审计,不仅提升了自我业务规范意识和能力,且推动了业务部门多角度、深层次审视业务管理问题和不足,建制度、顺流程,提高了业务管理水平,增强了从源头规范经营的意识。
(二)提高经济责任审计质量与效率
通过多部门参与联合审计,统筹监管力量,实现专家资源共享,从各自专业角度发现问题,促进提出建设性、可行性更强的审计建议,促进经济责任审计问题整改,提升了审计质量;通过细化经济责任审计方案,优化审计内容,实施问卷调查及计算机辅助审计,既可覆盖全面,又能集中审计力量关注各方面重点业务事项,更加准确地发现问题,提升审计质量的同时,极大地缩短了经济责任审计现场审计时间,提升了工作效率。
(三)提升经济责任审计效能
采取双层双向互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审计派驻监督与联合监督的作用,上下左右共同搭建经济责任审计监督网络,共享审计成果,共抓问题整改,推进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由“评价型”向“增值型”转变,进一步提升经济责任审计整体效能。
(作者单位:山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青州卷烟厂,邮政编码:262500,电子邮箱:28137018@qq.com)
主要参考文献
鲍国明.内部经济责任审计[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2
黄培.新时代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中国市场,2019(3):131-133
刘诚.浅谈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铁道财会,2017(11):60-61
潘正平.浅议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内容及方法[J].农场经济管理,2016(1):45-48
彭运民,蔡真捷,彭怡.电网企业如何有效提升内部经济责任审计质量[J].中国内部审计,2019(10):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