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江木屋:探访长白山最后一个木屋部落

来源 :参花·青春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seun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时隔七年,打开文件包,检索出我拍摄的长白山最后一个木屋部落——漫江木屋的那些照片,心里仍是不免一震。
  时隔七年,我想我并不缺乏光脚蹚过烂泥遍布的山路,前往漫江木屋部落的勇气。但七年的时间,随着我在大地上行走路线的延长;随着我翻越的山岭越来越高;蹚过的河流越来越深;辟开的荆棘越来越多;我感觉自己就像秋天的庄稼,经过了向上拨节生长的过程,懂得了只有向内生长,才能成熟。我懂得了应该怎样透过外表,去追寻事物的本质。我终于领悟,只有入乎其内,才能出乎其外。
  因此,七年后的今天,如果我还能再去长白山漫江木屋部落,我不会再像七年前那样,对着散落在山坳中那些散发着古老气息的木屋,不管不顾地拿着相机狂拍一通,然后云淡风轻地离去。
  除了关注那些木头房子所承载的百年历史,我还会关心百年之后,这些房子还能够经受多久的风霜雨浸?住在里面的人安全可有保障?或者,我还会推开木门进屋,看看他们的餐桌上,是否只有我看到的种植在房前屋后园子里的玉米、大豆、高粱?我想,餐桌上的食物,能够让我了解到木屋部落里的人们,是不是还在循环往复地重复着古老的耕作;或者,我会找一户人家借住上一两个晚上,帮那家的主人烧火煮饭,趁机聊聊家常,问问他们一年的收成,问问他们的孩子去哪里上学。我不记得在漫江木屋部落看到过学校,哪怕是只有几张桌子的小学校。
  二
  人类的生活方式,是受着经济背景制约的。经济的运行,又依赖于周边的环境。想起长白山漫江木屋部落,百年之后还能够安然无恙地散落在山坳里,只有一个原因:山高林密,山路泥泞崎岖,往来不便……
  大抵先进的文化与技术无法到达的地方,都是因为交通不畅。道路的阻隔,可以让一个地方停滞在最原始的状态,不管外面的世界如何日新月异。
  通向漫江木屋部落的,是省际公路旁的一条通向丛林中的山路。山路泥泞不堪,几乎找不到可以落脚的干爽地块。载我的出租车司机是一个四十几岁的男人,家住在漫江小镇,在镇上经营着一家小旅馆,同时还养着一辆载客的面包车。
  他把车停在路边,指着伸向林中的路说:“昨天一场大雨,路就成酱汤了。车开不进去,我拉你回镇上吧!等路干爽了再来。”
  我下了车,望着眼前的路,不甘心就这么掉头回转。等路干爽,还不知几天。
  “走!”我说,拿起背包。一脚踏上去,感觉就像踏进了酱缸里,泥浆没过了脚踝,顺着鞋口灌进了鞋里。再往前迈一步,右脚的鞋子,随即也灌满了泥浆。
  “把鞋子脱掉,裤腿挽起来。”身后有人说。我回过头去,原来出租车司机手里拎着鞋子,裤腿挽得高高的,光着脚,跟在我身后。
  “你租我的车已经付过钱了,车进不去,我人陪着你进村。”出租司机憨憨地笑着说。
  我心里一热,这亘古不变的大山养育的山民,依旧是那么古道热肠。
  三
  长白山漫江木屋部落,隶属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漫江小镇,地处吉林省抚松县东南部、长白山腹地。沿用至今的木屋,被当地人称为“木榼楞”,意为用圆木凿刻垒垛造屋(好像上下牙齿咬合在一起)。
  第一次知道长白山漫江木屋部落,是在报纸上。时隔七年,我已记不清报纸上刊载的文章详尽内容,唯有让我冲动地拿起背包说走就走的那一句,“长白山最后一个满族木屋部落”还记忆犹新。
  只是,我没有想到,通往木屋部落的山路如此泥泞。泥泞的山路,如绳索一般,在密林间蜿蜒……
  想起临行前搜索到的关于漫江木屋的摄影作品:几十座木屋,被皑皑白雪、葱郁的松林包围着,山峦逶迤、绵延地伸向远方,远方是隐约可见的白雪覆盖的长白山。
  那些摄影作品展示给观者的,是一个诗意、浪漫的木屋部落。被岁月侵蚀的斑驳沧桑,山路的泥泞不堪,一切原始的、破旧的,皆被掩去不见。
  或者,并非摄影者的过错。中国的乡村以及乡村文化的诗意浪漫,無不是居住在远方的人们所赋予的;真实的乡村,是依旧守着村落里的农人眼眸里那抹挥散不去的忧郁——自给自足的土地上,唯有年迈的身影寂寥地晃动着,空落落的窗子后,闪动的是孩子们落寞孤独的眼神……
  “你要去的木屋部落,原来叫孤顶子村,因为村前的锦江,后改叫锦江村。不过,当地人还是习惯叫孤顶子村。”走在前面的出租车司机说。
  孤顶子村,锦江,漫江——就因为地名的差别,我一路费劲了周折,才找到漫江镇。到了漫江镇方才知道,漫江木屋部落也被称为锦江木屋部落,距离漫江镇还有一段距离,且就在我来时的山路的岔路口。
  孤顶子村的历史,应当算是悠久了。商周时期,满族先人肃慎居住在此地,清王朝将长白山视为神山。因此,长白山被列为封禁之地,长达二百一十多年之久。康熙年间,康熙曾派大臣刘建封探寻祭拜长白山之路。探寻结束,返程时,留下一些兵丁驻扎在此,等候康熙前来祭山。适逢噶尔丹叛乱、沙俄进犯,直到去世,康熙也没能踏上通往长白山的祭拜之路。驻扎于此的兵丁,只好用木头垒垛成房子,开始了“棒打狍子碗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黑熊野猪进园子,人蛇同睡被窝里”的生活。渐渐地就形成了现在的木屋部落。
  四
  长白山木屋,俗称霸王圈,始于金代女真人。从最初的“地窨子”“马架子”,及至后来的木榼楞房(木屋)——依山谷而居,联木为栅,屋高数尺,覆以木板或以桦皮或以草绸缪之,墙垣篱壁率皆以木,门皆东向。环屋为土床,炽火其下,与寝食所沿用……
  从金又经历了元、明两朝,到了清朝,木榼楞房已经形成了具有典型满族特色的民居建筑。
  泥泞的山路,一直将我带进山坳里,山坳里的村路,依旧泥泞着向山里延伸而去。
  我两脚泥巴地站在泥泞的路上,打量着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个满族木屋部落:几十座木屋分布在山路的两侧,因年深日久,屋顶的木瓦早已成了素雅的青灰,瓦缝里长出了蓬勃的青草,墙壁的四楞木与黄泥,混合成了一体,坚固地挺立着,大多数的木窗,还罩着塑料布,只有少数几家,换成了明亮的玻璃。透过玻璃窗隐约可见屋里的四壁糊着旧报纸。   我从村头的第一所木屋走起,一直走到最后一所木屋,所有的院门都敞开着,除了鸡鸭出出进进,并不见有人。院子里种植着绿油油的玉米,已经一人多高。向阳山坡上的一所木屋前,除了玉米,还种植着十几株向日葵。金黄的向日葵在阳光下灿灿地开着,点缀着清一色的夏绿,倒让人想起了梵高那幅享誉世界的名画。
  阳光静静地洒满了山坳。整个山坳都静静的,似乎风到这里也止住了。我在村路上走了几个来回,站在院门外,把所有的屋子用相机拍摄下来,还是不见一个人影。
  “有些房子不能住了,房子里的人就搬到镇上去了,整个村子现在只剩二十几户人家了。”出租车司机说着带着我回到进村的第一户人家的院子里。从外部看,二十几户人家,顶数这家的木屋保存得最好。
  木窗上钉着塑料,屋里的情形看不分明。院中一座小木桥,通向水边。我没问出租车司机有水的地方是否就是锦江,只是站在院中凝神地望着那水,蓦然想起被康煕派遣前往长白山巡查的清朝大臣刘建封,在《长白山江冈志略》中的记述:“时值天晴,江水有声、云山入画,樵夫牧童,往来不绝。耕者荷笠于田间,女子浣衣于江上。村内鸡鸣犬吠,相杂于书声中。周围数百里外,毫无人烟。忽于深山大泽,独开生面,别有天地,俨然龙岗后一小桃源也。”志略中记述的“桃源”,仿佛写的别处,倒是远处的山峦,俨然如画。
  “那里就是长白山。”出租车司机指着如画的山峦说。
  须臾间,我已穿过一所杂草丛生的院落,沿着一条羊肠土路,到了村后的山坡上。我站在山坡上,朝向雪山的地方极目远眺,森林翻起层层绿浪,托起了高高的雪山。阳光下,银白的雪光若隐若现,仿佛缥缈的云雾,又仿佛一道圣洁的神光。我曾数次登上长白山巅,却还是第一次隔着重峦叠嶂,眺望我心中的这座神山。
  “走過大荒三百里,居然此处有桃园。”这是写下《长白山江冈志略》的清朝大臣刘建封,遗落在长白山谷里的绝唱。
  回头向山下的村中俯瞰,那些木屋,与生长在长白山上的树木似乎没有什么分别,根自山谷中生长,拔节而出,太阳经久地晒着、山风经久地吹着、夏雨经久地淋着、冬雪经久地覆盖着,百年之后,已被侵蚀得斑驳沧桑。昔日的桃园如今已是满目疮痍。
  据说,这些木屋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心里倒有一种莫名的惶然。这些木屋得以承袭、延续百年,源自于无处安居的垦荒、渔猎的流民。而如今,这里只剩二十几户人家,尽管网络不发达,那些新生代们还是沿着泥泞的山路,走出大山,去远方寻求生计。不知采取怎样的措施,才能将这些木屋永久地保存下来;又不知保存下来的木屋,又该采取怎样的方式,让山外的人们领略它存在的文化意义?或者,这不该在我思索的范畴。
  (责任编辑 徐文)
其他文献
兄弟  一天,我和阳总陪同区科委徐主任一行,到公司材料厂考察。领导们对我们各方面的工作都很满意,半天下来,彼此熟络了不少,关系自然越来越融洽。考察完后顺理成章地请领导一行到公司接待中心用餐。  賓主落座,美味佳肴已然上桌。阳总站起身,热情洋溢地端起酒杯,对着徐主任一行说,“先干为敬,我敬兄弟们一杯!”意欲一饮而尽。只听“啪”的一声震响,徐主任怒气冲冲地把杯子重重地摔在了地上。“谁是你的兄弟?谁跟你
期刊
试图在天花板上寻找星空  感受老墙皮外侧的呼啸海洋  看缝隙里的蜘蛛结一个童话在墙角  屋外的花草喃喃私语  喧嚣与吵闹全部睡着  唯有静谧在悄悄歌唱  不愿闭眼,怕深锁在梦魇的囚牢  借助月光,趁黑夜出逃  今夜有天使降临  睡熟的人却不知道  幸运的话,你能在一个深夜  捕捉到时光掉落下来的羽毛  作者简介:鲁振翔,字中玉,男,新疆乌鲁木齐人。钱币收藏家,青年诗人,新乡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读。
期刊
收拾好行李,一个人出发  在伊斯塔帕机场等飞机落下,抵达  男人戴着墨镜,那不勒斯式的衬衣  套着复古休闲的意式西装  中间系着半温莎结的腰果领带  他要在这度假,躲避嘈杂与纷扰  距离开的时间,还有十七天九小时  男人曾考虑过去牙买加、巴哈马  最终他选择了芝华塔尼欧  一个墨西哥西南部格雷羅州的小地方  这源于一次在地图上不经意的发现  感受海岛风情,更重要的是  暂时不会再看到遍地乌压压的人
期刊
车在红木镇缓缓行驶。  我和前面一位陌生旅客聊了起来,对眼前的美景赞不绝口。这红木镇将自然、人文、历史、时尚融合在一起,景区和产业一体化,如此格局如同仙境。  我很巧妙地告诉他,我即将去国外定居。我的伯父当年去国外打拼,积攒下一大笔财富,至今却孤身一人。伯父来信说近来身体抱恙,如果我去陪伴他,将立我为继子,同时也是财产的唯一继承人。临行前,我想游览囯内美丽的特色景点,否则心有不甘!这次我选择了红木
期刊
烟雨凄寒,万里名花凝血泪;音容寂寞,清溪流水是哀声。  我深爱着的妻子,施晴女士,因脑胶质瘤重度复发,医治无效,于二〇一九年二月二十七日十五时二十八分不幸逝世,终年四十五岁。  施晴生于一九七三年五月十一日,自幼灵秀,聪颖过人,受益于家学渊源以及对文学的热爱,一生手不釋卷,博闻强识,与书籍结下了不解之缘。书籍滋养了她的身心,给予她思想的厚度、见识的广度和心灵的深度。  施晴才思敏捷,文采斐然,创作
期刊
“穿新衣、放鞭炮、有饼吃,可以随心所欲地玩耍。”这就是物资匮乏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孩子们过年简单的快乐、实在的快乐。《躲在门后的新年》以童真的眼光历数那个年代过年时的件件桩桩、枝枝节节——备年货、洗涮扫尘、挑水封井、刮锅底黑垢、扎榕树条掸子、做筐炊饼叶搭饼、围炉祭祖……好一幅雷州乡镇年俗畫卷!  通过孩童的眼光看年俗,是文章的特色之一。通篇用真实朴素的事例构建,用第一人称“我”展开叙述。收压岁钱的
期刊
王深情今年四十二岁了,虽说“男人四十一枝花”,可单身久了毕竟寂寞。这不,在一次外出途中,他偶然结识了一位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女人,名叫吴菊兰。吴菊兰虽说是中年丧偶,可风韵犹存,令王深情一见钟情,且看得出来她对王深情也有意思。经过几个月的交往,两人彼此心底都萌生了结婚的念头。但由于菊兰在没遇到王深情之前曾在感情上多次碰壁、受欺,所以她曾多次在公共场合明确表示:金银有价情无价,谁要是娶她,必须在结婚前给她
期刊
作者简介:周慧卿,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作品散见于《诗选刊》《芒种》《诗潮》等刊物。2017年,在“天鹅杯”全国诗词大奖赛中获一等奖。2018年,在“凤凰山杯”全国山水诗大奖赛中获佳作奖,作品入选多部诗集。  乡音  我的乡音乡味  总是在思绪抽空的深秋呢哝  窗外的雨  淋湿眼角的旧痕  留恋在心的  是依稀乡梦  十月浸透红叶  归雁声声  想起爸爸伸开的羽翼
期刊
翻看手机相册,翻到上大学时穿着手机临促员制服的我……  在商场楼道的座椅上临时休息,看着身旁有父母陪伴的小孩,自己也跟着幸福地笑了,然而一分钟后却不得不拖着疲惫的身体、肿胀的脚、僵硬的笑容去向来往的人介绍产品。  下班高峰期的长春306路公交车上,人多到不用扶手都可以站得稳稳的。回到寝室,我疲惫不堪,我的身体和灵魂都被这份周末兼职彻底打败。但每到工资结算日,看着進账短信,我便依旧可以满血复活。  
期刊
世界上还有母亲节  以前我不知道  四十五年时间我不知道  老妈活着的时候  我没有向她发出过一句  来自母亲节的祝福  老妈走了以后  母亲节才在中国盛行  对老妈所说的“母亲节快乐”  是我用泪水送出去的  宇宙的空间超级  不知她老人家能否收到  今年的母亲节  充满浓浓的气氛  鲜花和祯祥在天上纷飞  恭敬中抚摸一缕余温  梦境中追念一蓬白发  今年這个节日  我是在父亲身边度过的  这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