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到过的地方

来源 :椰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ric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时候,米仓道还不叫米仓道,叫大行道、巴岭路。自古以来,诗和远方是分不开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历代文人难舍的情怀和追求。李义山也不例外。当然,他同时也许听过关于米仓道和光雾山的一些前人的诗句,比如:“武功太白,去天三百。孤云两角,去天一握”“米仓天池,去天四尺”“春风来迥野,晓斗挂空山”“鸟道微通处,烟霞锁百层”。公元856年,带着一份倾慕,一个45岁的诗人策马沿着米仓道,来到了光雾山。
  李义山写下了无数冠以“无题”的千古名句,至今流芳千古。如“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但他的心情是忧闷的,官场失意、人生坎坷,山河的壮阔未能纾解他的心情。他信步来到了桃园、两河口。我想,他到来的季节哪怕是秋天,却没有登高望远之路,与光雾山漫山的红叶失之交臂,否则他应该还有一首以“红叶”为题的无题诗。他应该没能登上燕子岭、香炉山、黑熊沟,否则写下“望帝春心托杜鹃”的他,应该对杜鹃有更多的理解。他即使错过了光雾山的每一株植物和最美好的风光,他没有错过:夜雨。
  夜宿的关坝盛产美酒,在米仓古道上有“小杏花村”的美誉。白天也许没有江南杏花烟雨的意境,但这一夜,毫无征兆的夜雨洒落下来。窗外溪流潺潺,夜雨淅淅沥沥,滴落在窗外的芭蕉叶、四照花上。如花美眷在侧,共听夜雨和溪流就是良辰美景和无尽诗意。身在异乡的李义山,醒来品尝到了另一种不再只是无题的诗:《夜雨寄北》。
  一千年后,光雾山迎来了另一位诗人。彼时,光雾山不再是古道边的意外风景。2004年,舒婷與蒋子龙、陈世旭、张新泉、梁上泉、高平等到过光雾山,更早一些,王尔碑也到过。那也许是迄今为止在光雾山举行的最大一次文学盛会。舒婷,由于她身上的诗歌光芒,一直感觉她是来自一个遥远的地方的人。“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等诗句,口口相传。她在《鹰潭流落记》中写道:“那时我发表诗歌不足一年,却收到数千封来信。”80年代那种对文学的热爱和推崇,可见一斑。
  没有一个诗人能忽略另一个诗人。舒婷,作为朦胧派现代诗的代表人物,她给光雾山留下了一篇散文《雾中的光雾山》。开篇便致敬了李义山:“读过并且喜欢李商隐的《夜雨寄北》的人,一定不会忘记其中的诗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因而对大巴山充满诗意的想象。”她对光雾山的另一个印象是神秘:“我对大巴山的向往,还包括了那里的蜀汉米仓古道、巴子国巴渝文化、秦汉文化、三国文化和数千年沉淀的历史古迹。”第三个印象是凉爽:“风声飒飒,在七月的酷暑里居然带有凛冽之针砭,让我们个个不觉裹紧衣襟。”但是,她对光雾山最主要的印象是雾的迷离:“窗外矗立着孤绝葱翠的峰丛与石林,由于总有薄纱遮掩,早看是生龙活虎,晚瞧却是含羞带嗔,让人始终不识真面目。”大概她来的时候既没有看到杜鹃,也没看到红叶,少了些灵感,所以没有用她最熟悉的文体——诗歌,而是用散文的笔触来勾勒光雾山的博大和深邃。但是,我想,一定有最深沉的诗意留在了她的心底。
  说巧不巧,一千年先后来到光雾山的两位诗人均以爱情诗闻名于世。也许,不知所起的深情才是最动人的,就像一座山,你来与不来,它都在那里。诗人到过的光雾山,也许不像传说中的萧史弄玉到过华山,留下玉女崖、玉女洞、玉女石马、玉女洗头盘,甚至还有玉女峰供人怀想。也不像西峰的斧劈石,让人想起沉香救母,想起宝莲灯的传说。但他们来过,或留下诗篇,或留下散文,留给后来者无尽的诗意想象和启发。
  距离公元856年,过去了1165年;距离公元2004年,也过去了17年。多次沉醉于光雾山红叶的我,在2021年5月,遇见了光雾山最灿烂的杜鹃。在见到那些杜鹃的时候,我不由想起了舒婷和李义山。想象杜鹃的美,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怎样的诗意?也许,凡是看到了美、发现了美的人,都是诗人吧。我和杜鹃,成了光雾山最新的诗人。
其他文献
光雾山生养的女儿  ——溫柔多情的水  大自然的保护者  深情地把母亲拥抱,像拥抱自己的情郎  用多情的乳汁,反哺孕育的子宫  不变的是清净澄明的本性  善变的是圆润包容的性格  有着牺牲自己成全他人的美德  遇着青草滩,她便换上碧绿的衣裙  使草更绿更嫩更水汪汪  行到花岗岩,她便低调地保持本色  以便更好地衬托出花岗岩绚丽的本质  喜探险,爱唱歌,能独处,善交流  没有去不了的地方,没有感动不
期刊
一块黑熊沟的石头  被我带到书房。它浑身清晰可见的  几条裂纹,像一个诚实的人  没有掩饰自己的不幸。事實上  有几条裂纹,就有几次撕心的疼痛  这并不是人间追求的完美  光雾山也一样,它浑身的缝隙  让有生命的种子,找到安身立命的场所  然后,万山红遍,美到绝伦  我也该为自己命运的裂口  植进些花草,借植物的美好  陪衬我人生的荒凉与脆弱  好比这块石头,经朋友从溪水里打捞  经另一朋友一路携
期刊
流水之上,行云不動声色。蜜蜂  在绿叶与花瓣中辛苦穿梭,山荆子  花容失色,落英满目,跳动的音符  熨烫疲乏,睡意难去,随水声翻动  身上的乡愁
期刊
溪水醒处,小镇惊动夜雨  翻捡光雾小名,一枚磨光的石子  隐在绿叶后面,红嘴角雉花色难辨  除了薄雾和鸟鸣,什么也难抓住  山荆子花落一地,曾经以为的果實  没有让流水说出
期刊
川东北,篝火在树枝上站直  僭越的火,在法令线上恣肆燃起  苔藓之下,水线变浅  木叶红后,大风无羁  雾,走着走着,就散了  人,来了聚了,走了忘了  这分不开的土壤,一粒倔强的水青冈种子  折射花青素、秦国和巴蜀、阿房宫的灰烬  没有被冰融化,也不再向南迁徙  米仓,旱作粮与红薯的屯兵地  棧道孔下,我捡起树棒,不听耳边风  诸葛老者,羽扇被偏方困住  苍山似海,往返的人都可在任何一座山的阳面
期刊
解开一匹山的衣襟,走在微微起伏的弧线上  我的脚步,像一根钢筋的嵌入与伸展  挥洒目光、日光和月光的几种眼神,注视而流连  红塔大道上,建筑物和花,组成一条簇新的河流  它们用斑马线连接,以车和人构成流量  把树荫的对话编织在两侧  我与多少经过的车,红、灰、黑、白的花色  开放在机器的畅鸣里,争相与春天碰杯  奔放的姿势,让道路生动起来  红塔,正在新建的家,那些遒劲和柔软的手  相握、温暖、传
期刊
在绿色的波峰里冲浪,风的身影千回百转  由南向北,我满载另一座山的分量  奔赴,抢在日落之前  从一座山到另一座山,涉过了五道河流  我拎不起一滴清澈的水珠  把不断攀升和干涸的路浇湿  光雾山,张开巨大的耳廓,倾听我和万物纷至沓来的声响  敦厚地把沁凉的夜、明净的星空摊开  人们聚拢,把传说和生计一颗颗揣进衣兜  雾、栗树和牛群,在石峰间相遇,各自散去  杂草自由地哼唱,披上斑斓或单色的衣衫  
期刊
花香渐渐退潮,在雨滴里翻阅倒影  上一个雨季很长,一根钓竿在浑水里沉默  挽留一个顽强的蜜蜂采摘,缩回驕躁的眼光  源头的树干,仍一副挺拔的腰身  回游早春,野樱花遍野散漫  河里窜动的风,把卵石逐一锤响  夏叶的背后,泛白的绒毛柔性十足  它抱有抵御热风的决绝,有透彻阳光的惯性  起伏的频次,芦苇把秋千漾得更高  天空很晴,蓝得让人不可想到歧路  此刻晚霞为常客,它不计较庙宇、山头的排序  举头
期刊
人的一生有很多次遇见,遇见一些人和一些事,有的刻骨铭心,有的过眼云烟,有的云淡风轻,有的似水流年。  我的生命里矗立着一座山,也是我常常遇见的一座山,那是我故乡的名片,也是我常常引以自豪的一座山,一座很多人都流连忘返的光雾山。  第一次遇见光雾山是二十多年前了。那一年陪着四川音乐学院和四川师范大学的孩子们走进光雾山,沿着诺水河途经临江丽峡,却没有欣赏风景的心情,只担心旅途的安全。天下着雨,偶尔一棵
期刊
水青冈  现在,我在这片名叫“天然画廊”的林子里一边拍照一边记录。这片林子里都是高大粗壮的水青冈,树身端直,高耸入云。之前我在网上查过,此地海拔是1300多米,这里的水青冈一般四月中旬开始发芽,现在是五月中旬,已经枝繁叶茂了,密密的树叶把天空全都遮蔽了,抬头一望,满眼是绿叶。我对天空布满绿叶的景象很着迷,举起相机仰头拍摄连成一片的树冠和树叶。这时,地上有什么东西把我的脚后跟擋了一下,弄得我差点跌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