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没有艺术的社会和民族是不可想象的。正如没有空气便没有呼吸,没有艺术的社会和民族无法生存。目前音乐教育作为一种国民教育,在国际教育界正日益受到重视,尤其在盲校,音乐教育不仅是特色教育,还在学生心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音乐能使学生感受到强大的力量。但在我们的音乐教学之路上,走得并不顺利。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这是音乐改革的必然趋势。因此,在课堂内外应创设宽松、开放的学习氛围,为学生学习发展提供广阔的创新天地。
分析盲校音乐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和困惑,结合当前音乐教育改革的方向,发现在盲校的音乐教学中,必须着力培养视障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盲校音乐教学的实践过程和指导视障学生自主学习的实际经验出发,应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方法做出调整。
在盲校音乐教学中,当师生共同克服了学生人数少、没有器乐基础和视障学生无法看谱等问题,好不容易组建成一支民乐队后,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学生流动性强,特别在乐队训练中,由于器乐的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当乐队稍有成效时,往往部分队员即将毕业,乐队原班人马将无法延续。作为指导教师,这一直是萦绕在笔者心头的最大苦恼。到底如何才能提高训练的有效性,快速地培养出优秀的乐队学生,使乐队可以一直维持呢?
通过不断的尝试与实践,笔者逐渐摸索到一套好方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近年来,为了全面促进国民的素质,音乐教育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着重体现在以人为本,这与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式的理念不谋而合。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创设自主的学习氛围,构建与以往不同的自学模式,有利于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民乐是我校的特色教育,因此,在日常音乐教学和民乐排练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兴趣引领 创造自主学习氛围
音乐对于视障学生来说,是最大的兴趣与娱乐活动,所以他们对音乐非常的敏感。好奇心的驱使,让他们尤为喜欢新奇的音乐。因此,根据年龄、学习能力层次的不同分成的A、B两班学生,笔者常在上课时或课前,选择播放一段学生从未接触过的音乐,并且两个班的音乐不重复,让他们觉得新奇,A班上完,B班的同学每次都会主动询问A班所听到的内容,通过此种方式,激励他们的兴趣,以及求学的意识。在课后,还尝试不随机在每个小琴房不定时放不同的音乐,鼓励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学生听过之后彼此交流、学习。
营造和谐氛围,让视障学生克服胆怯,敢于自主学习。托兰斯曾认为:创造地发展,必须在自由而安全的气氛中才能进行。这就是说,学生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学习,他们有不怕失败的心理,有自由发挥、充分交流的机会,有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多数视障学生尤为敏感、胆怯,能让他们畅所欲言的必是一个宽松、无负担的环境,对教师也完全信任,毫无惧怕感。因此,教师要彻底改变旧教学观念,把自己当作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学生在平等的位置上交流意见;要营造一种活泼、积极、主动的教学氛围,让他们的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以使学生肯于思考,乐于参与,把紧张的学习过程转变成愉快的学习活动,使其能最大限度地参与自主探究学习活动。音乐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人;教师只是指导学生当好主人,而不是代替学生当主人。以器乐课《太湖美》为例,教师过去已指导过学生如何将熟悉的乐曲转变为器乐合奏,于是在民乐分声部训练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按照所承担的演奏部分分组,先自己尝试演奏自己负责的乐器与部分,自己演奏完后,整个乐队再演奏一遍。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提出要求——注意江南乐曲调式避免用4、7,演奏一遍和负责指导,提示学生可将自己所配的和弦或旋律在纸上作简单的记录。这样学生可以自己尝试配器,演奏效果也不会千篇一律,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只担任“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不对学生演奏水平的好坏做出评价,以鼓励为主,让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尽情展示,克服胆怯心理,敢于自主学习。
为学生搭建展示舞台
在乐队排练时,视障学生一般都是采用MP3、录音笔将老师教授内容录下,用于课后学习乐器的。因为视障学生都是比较要强,不甘落于人后,而且这一点在音乐方面表现得极为突出——别人会的自己一定也要会!于是笔者尝试在A练习的时候,刻意的放一个录音机在他的房间,他会因为好奇去听,那里面放的是另一个同学B的演奏,他听后发现B同学比自己厉害,不服输的心理会促使他更发奋练习。录音也不限于学生自己本身学习的乐器,包括不同种类的乐器,只要他有时间,并且肯努力,就能学更多的内容。他的求知欲越强,自主学习的信念就越深,这样乐队整体的水平也自然提高了。
授之以渔,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古人有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在平常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渗透和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而不是由老师牵着学生走。
坚持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要贯彻启发式教学,采用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改进课堂教学结构,着力在设疑、激疑、质疑、解疑中学习新知,并鼓励学生敢于求异和“让我试一试”的勇气,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是通过一系列的自主音乐实践活动实现的。其音乐艺术活动具体表现为自主设计、自主尝试、自主感悟、自主质疑、自主监控评价、自主反思总结、自主调整完善等教学环节。离开了这些具体一切,自主性学习就没有了凭借。教师必须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激发动机形成需要,产生内驱力,使学生越学越愿学;让学生在音乐艺术活动中获得成功体验,升华认识,形成自主意识与良好习惯,使学生越学越会学;让学生在音乐艺术活动中锤炼悟性,培养反思能力和监控调整的能力,使学生越学越聪明,越富有灵性和独创精神。 以《太湖美》这节器乐课为例。一般老师教学时,在乐曲处理提升环节,可能会直接告诉学生该乐曲应如何进行情感处理。这方法固然有效,课堂效率也很高;但却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采用老师做示范演奏,用二胡演奏一遍《太湖美》的方法,让学生谈一谈与他们之前演奏的不同之处。在示范演奏中,含有装饰音和音量变化,然后,提问学生如何才能更好的通过演奏来表现乐曲的内涵?通过什么方式?学生很容易联想到装饰音、音量的变化。于是进一步引导装饰音的使用、音量变化上要注意什么?自然是音乐的地域风格。然后对江南、北方民歌风格作比较。告知学生江南民歌由于江南素有“鱼米之乡”之称,风景秀丽,景色迷人,人民勤劳心细,历代文人辈出,形成了江南民歌婉转轻盈、含蓄细腻的风格。而北方民歌节奏一般较自由舒展,声音高亢、嘹亮,音域宽广,旋律有的起伏很大,一般音调比较高亢嘹亮,旋律宽广,气韵悠长,声音运用上也比较刚直。联系到这首乐曲为江南民歌,所以多用颤音,音量变化上呢,没有大起大落,此起彼伏比较缓,就像江南的水一样柔美。由此,让学生自己设想除了以上方法我们还能用什么方式让我们的乐曲在情感表现上更有层次感?即在两遍演奏过程中,可以有所不同:注意伴奏肢体的选择。学生能自己感悟到可以根据主题交换乐器演奏声部。达到整齐、层次清晰,旋律优美有起伏的效果,通过音量变化来表现乐曲情感。
享受自主学习的成就感
学校成立民乐队、电声乐队和合唱队,前期教师负责指导学生各项器乐练习和声乐指导,等学生熟练了,适应了教师的教学方法后,就要放手让学生自主的进行社团规划、活动、演出、管理等,教师从旁协助,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也为学校艺术团输送了人才。
盲生表演欲望很强烈。在每周,笔者都会安排学生召开小型的个人音乐会或比赛,并让学生担任评委。在活动过程中即展示了自己的才艺和学习的成果,又通过交流分享,学到了很多他人的优点,学生会自觉利用业余时间,勤加苦练,弥补不足。
自主性学习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自主性,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运用能力。在自主性学习中,学生正是通过自我指导,形成具有独立、具有自制力的学习。中小学的音乐课,尤其是音乐类团体或兴趣课,如声乐、器乐甚至舞蹈,均可采用自主性学习的方式。教师可根据每个学生的经验、意向、需要、情感、兴趣,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选用不同的教材,协助学生为他的学习建立特定的目标,进行有效的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及时引导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澄清自己想要学习什么,为学生安排适宜的学习活动和学习方法。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居于主体地位,他们在教师的辅导与引导下,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点选择目标、内容和方法进行自主性学习,才能真正享受到自主学习的成就感。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这是音乐改革的必然趋势。因此,在课堂内外应创设宽松、开放的学习氛围,为学生学习发展提供广阔的创新天地。
分析盲校音乐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和困惑,结合当前音乐教育改革的方向,发现在盲校的音乐教学中,必须着力培养视障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盲校音乐教学的实践过程和指导视障学生自主学习的实际经验出发,应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方法做出调整。
在盲校音乐教学中,当师生共同克服了学生人数少、没有器乐基础和视障学生无法看谱等问题,好不容易组建成一支民乐队后,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学生流动性强,特别在乐队训练中,由于器乐的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当乐队稍有成效时,往往部分队员即将毕业,乐队原班人马将无法延续。作为指导教师,这一直是萦绕在笔者心头的最大苦恼。到底如何才能提高训练的有效性,快速地培养出优秀的乐队学生,使乐队可以一直维持呢?
通过不断的尝试与实践,笔者逐渐摸索到一套好方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近年来,为了全面促进国民的素质,音乐教育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着重体现在以人为本,这与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式的理念不谋而合。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创设自主的学习氛围,构建与以往不同的自学模式,有利于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民乐是我校的特色教育,因此,在日常音乐教学和民乐排练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兴趣引领 创造自主学习氛围
音乐对于视障学生来说,是最大的兴趣与娱乐活动,所以他们对音乐非常的敏感。好奇心的驱使,让他们尤为喜欢新奇的音乐。因此,根据年龄、学习能力层次的不同分成的A、B两班学生,笔者常在上课时或课前,选择播放一段学生从未接触过的音乐,并且两个班的音乐不重复,让他们觉得新奇,A班上完,B班的同学每次都会主动询问A班所听到的内容,通过此种方式,激励他们的兴趣,以及求学的意识。在课后,还尝试不随机在每个小琴房不定时放不同的音乐,鼓励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学生听过之后彼此交流、学习。
营造和谐氛围,让视障学生克服胆怯,敢于自主学习。托兰斯曾认为:创造地发展,必须在自由而安全的气氛中才能进行。这就是说,学生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学习,他们有不怕失败的心理,有自由发挥、充分交流的机会,有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多数视障学生尤为敏感、胆怯,能让他们畅所欲言的必是一个宽松、无负担的环境,对教师也完全信任,毫无惧怕感。因此,教师要彻底改变旧教学观念,把自己当作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学生在平等的位置上交流意见;要营造一种活泼、积极、主动的教学氛围,让他们的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以使学生肯于思考,乐于参与,把紧张的学习过程转变成愉快的学习活动,使其能最大限度地参与自主探究学习活动。音乐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人;教师只是指导学生当好主人,而不是代替学生当主人。以器乐课《太湖美》为例,教师过去已指导过学生如何将熟悉的乐曲转变为器乐合奏,于是在民乐分声部训练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按照所承担的演奏部分分组,先自己尝试演奏自己负责的乐器与部分,自己演奏完后,整个乐队再演奏一遍。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提出要求——注意江南乐曲调式避免用4、7,演奏一遍和负责指导,提示学生可将自己所配的和弦或旋律在纸上作简单的记录。这样学生可以自己尝试配器,演奏效果也不会千篇一律,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只担任“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不对学生演奏水平的好坏做出评价,以鼓励为主,让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尽情展示,克服胆怯心理,敢于自主学习。
为学生搭建展示舞台
在乐队排练时,视障学生一般都是采用MP3、录音笔将老师教授内容录下,用于课后学习乐器的。因为视障学生都是比较要强,不甘落于人后,而且这一点在音乐方面表现得极为突出——别人会的自己一定也要会!于是笔者尝试在A练习的时候,刻意的放一个录音机在他的房间,他会因为好奇去听,那里面放的是另一个同学B的演奏,他听后发现B同学比自己厉害,不服输的心理会促使他更发奋练习。录音也不限于学生自己本身学习的乐器,包括不同种类的乐器,只要他有时间,并且肯努力,就能学更多的内容。他的求知欲越强,自主学习的信念就越深,这样乐队整体的水平也自然提高了。
授之以渔,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古人有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在平常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渗透和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而不是由老师牵着学生走。
坚持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要贯彻启发式教学,采用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改进课堂教学结构,着力在设疑、激疑、质疑、解疑中学习新知,并鼓励学生敢于求异和“让我试一试”的勇气,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是通过一系列的自主音乐实践活动实现的。其音乐艺术活动具体表现为自主设计、自主尝试、自主感悟、自主质疑、自主监控评价、自主反思总结、自主调整完善等教学环节。离开了这些具体一切,自主性学习就没有了凭借。教师必须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激发动机形成需要,产生内驱力,使学生越学越愿学;让学生在音乐艺术活动中获得成功体验,升华认识,形成自主意识与良好习惯,使学生越学越会学;让学生在音乐艺术活动中锤炼悟性,培养反思能力和监控调整的能力,使学生越学越聪明,越富有灵性和独创精神。 以《太湖美》这节器乐课为例。一般老师教学时,在乐曲处理提升环节,可能会直接告诉学生该乐曲应如何进行情感处理。这方法固然有效,课堂效率也很高;但却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采用老师做示范演奏,用二胡演奏一遍《太湖美》的方法,让学生谈一谈与他们之前演奏的不同之处。在示范演奏中,含有装饰音和音量变化,然后,提问学生如何才能更好的通过演奏来表现乐曲的内涵?通过什么方式?学生很容易联想到装饰音、音量的变化。于是进一步引导装饰音的使用、音量变化上要注意什么?自然是音乐的地域风格。然后对江南、北方民歌风格作比较。告知学生江南民歌由于江南素有“鱼米之乡”之称,风景秀丽,景色迷人,人民勤劳心细,历代文人辈出,形成了江南民歌婉转轻盈、含蓄细腻的风格。而北方民歌节奏一般较自由舒展,声音高亢、嘹亮,音域宽广,旋律有的起伏很大,一般音调比较高亢嘹亮,旋律宽广,气韵悠长,声音运用上也比较刚直。联系到这首乐曲为江南民歌,所以多用颤音,音量变化上呢,没有大起大落,此起彼伏比较缓,就像江南的水一样柔美。由此,让学生自己设想除了以上方法我们还能用什么方式让我们的乐曲在情感表现上更有层次感?即在两遍演奏过程中,可以有所不同:注意伴奏肢体的选择。学生能自己感悟到可以根据主题交换乐器演奏声部。达到整齐、层次清晰,旋律优美有起伏的效果,通过音量变化来表现乐曲情感。
享受自主学习的成就感
学校成立民乐队、电声乐队和合唱队,前期教师负责指导学生各项器乐练习和声乐指导,等学生熟练了,适应了教师的教学方法后,就要放手让学生自主的进行社团规划、活动、演出、管理等,教师从旁协助,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也为学校艺术团输送了人才。
盲生表演欲望很强烈。在每周,笔者都会安排学生召开小型的个人音乐会或比赛,并让学生担任评委。在活动过程中即展示了自己的才艺和学习的成果,又通过交流分享,学到了很多他人的优点,学生会自觉利用业余时间,勤加苦练,弥补不足。
自主性学习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自主性,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运用能力。在自主性学习中,学生正是通过自我指导,形成具有独立、具有自制力的学习。中小学的音乐课,尤其是音乐类团体或兴趣课,如声乐、器乐甚至舞蹈,均可采用自主性学习的方式。教师可根据每个学生的经验、意向、需要、情感、兴趣,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选用不同的教材,协助学生为他的学习建立特定的目标,进行有效的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及时引导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澄清自己想要学习什么,为学生安排适宜的学习活动和学习方法。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居于主体地位,他们在教师的辅导与引导下,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点选择目标、内容和方法进行自主性学习,才能真正享受到自主学习的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