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万物一体”的思想看“理学”内部的思想流变及其与“心学”的根本差异

来源 :新生代·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edh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纵观宋明理学的思想发展,本体论可以说是其恒久不变的研究课题。而在本体论的研究基础上,理学家们往往会进一步地发散延伸,从中探究新的思想成果。“万物一体”的概念就是其中之一。许多理学大家,诸如张载、程颢、朱熹、王阳明等,都曾经对此概念有过相关的思考阐释。他们的思考阐释虽在大致思想方面确有其共通之处,但于具体内容上则各有侧重。在此,我们且不妨总合各家观点、细细探究比对,并引入以本体论为视角的分析,从中或可以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理学”的思想流变及其与“心学”的相异相离之处。
  【关键词】:宋明理学 本体论 “万物一体” 思想流变 相异相离。
  一、引言
  在整个中国哲学史的体系构架中,宋明理学,可以说得上是其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后的又一思想活动高峰。纵观宋明理学长达几百年的发展历程,其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理学大家,也创造出许多令人钦佩不已的思想成果。而“万物一体”的思想,就是其中之一项,历来为诸多理学大家所热论阐发。由于叙述的需要,在本文没有明确说明“理学”为宋明理学的情况下,暂以其指狭义的“程朱理学”。
  二、初现端倪
  在宋明理学的思想历程中,“万物一体”的产生较早可以追溯到张载的“民胞物与”学说。张载在他的《西铭篇》中曾提出:“民吾同胞,吾物与也”。①其中意义,就是说不仅仅民众是我的同胞,世间的万事万物同我都是朋友。从这个意义上讲,可以说“民胞物与”已经带有着“万物一体”思想的内在意味了。当然张载也有所侧重之处,在这里他提出的“民胞物与”思想主要是想为人们自身塑立高度的道德自觉作一种理论依据方面的阐释。也就是说,“民胞物与”的提出,就是想通过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到其与宇宙万物的同根同源(即是“气”),来唤起人们应有的道德担当。但是在强调其学说道德建设作用的同时,他也间接地承认了人类与万物息息相通、共为整体的思想,也就是所谓的“视天下无一物非我”。可以说,他提出了“视天下无一物非我”的已然带有了“万物一体”的内在思想。
  三、从“浑然与物同体”到“理一分殊”
  自张载之后,“万物一体”思想的热潮得到了长时间的延续。北宋程颢在其《识仁篇》中就出现了“仁者,浑然与物同体”②的说法。南宋的朱熹则在《朱子语类》中谈到:“而物物各异其用,然莫非一理之流行也”。③王阳明也有着“心外无物”的思想表述。总而观之,他们的这些思想都有其共同之处,即都与“万物一体”相联系并在大的思想方向上表示认可。但于具体内容,则不尽相同。在此,由于程颢与朱熹同属理学的重要代表,我们不妨将其先加探究。
  在《识仁篇》中,程颢作出过如下的描述:“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④可见,他已经将“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浑然与物同体”视为“仁”的基本特征。同时,程颢的“万物一体”思想在把自己与宇宙万物共为一体的基础之上,还添加了新的潜在内涵,即他所补充的“如手足不仁,气已不贯,皆不属己”。也就是说,程颢对“万物一体”思想的看待更趋向于将宇宙万物看成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在某种程度上讲,这种看法进一步拉进了个体与宇宙万物的距离感,但是却描述成了人体与器官的关系,带有着些许不平等的意味。
  而反观朱熹“理一分殊”學说中的“万物一体”思想,则有所不同。按道理来说,朱熹的“理一分殊”学说原本是用于阐明其理学结构中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问题,既有“理一”,又有“分殊”,既有对普遍性的理解,又有对“特殊性”的表述。然而在这里,我们不可只看其“理一”即关于普通性的内容,而忽略其“分殊”方面的讲解。只有将两者相结合,才能更好更全面地看待朱熹的“万物一体”思想。《朱子语类》曾有过如下的表述:“理只是这一个,道理则同,其分不同”,⑤“本只是一太极,而万物各有禀受,又自各全具一太极尔。”⑥综合这些表述,朱熹认为,万物各有各的不同,但是在普遍原理上都是同一的,即“理”。正如他讲的“物物各具此理,而物物各异其用,然莫非一理之流行也”。概而言之,他的“万物一体”思想是站在宏观的的角度得出的结论,与程颢的“浑然与物同体”有较大的差别。
  话题至此,我们不妨对程颢、朱熹关于“万物一体”的思想理论进行认真的回顾与审视。程颢的“浑然与物同体”讲求的是要将自己与宇宙万物看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甚至是将宇宙万物看成自己身体之一部分。而朱熹则超越具体事物层面,从普遍原理上谈及“万物一体”。探其原因,或许还是其各自学说的立根之处不尽相同。程颢虽然也是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根本,其对“理”的理解也包含了“天道”、“物理”、“性理”、“义理”四个方面。但由于受其对精神境界层面的侧重,他对于“理”的应用往往也就受限于道德一词。这也是其学说常常被后来某些学者误视为“心学”源头的原因。同样,其“浑然与物同体”学说也无疑受到了这种影响。由于道德的主体是人,所以其学说也自然而然、一步步地由“浑然与物同体”变为“浑然与物同理”,最后变为“浑然与物同我”了。随着理学的逐渐发展,至南宋集大成者的朱熹,其对“理”的认识与应用则显得更为成熟。从他关于“理”的阐述中,“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我们可以看出其对“理”的理解已是宋明理学体系真真正正的“理”,用以指代宇宙本源,包含着事物的规律与道德的原则两大最主要意义。而他的“理一分殊”学说中,也是将人与宇宙万物最终同一于“理”,同一于宇宙的普遍法则。由此,在朱熹的“万物一体”思想中人与万物即便在具体形式上各有不同,但都统一于“理”之下。“理”是超然于事外的,两者在其体系中是平级的关系。
  俗话说,“一叶知秋”,我们或可以从程颢、朱熹关于“万物一体”思想的阐释表述中体会到“理学”内部的流变与认识到“理学”的成熟。
  四、王阳明之“心外无物”
  其实在上文中,我们对王阳明的“心外无物”已有所提及。与朱熹的“理一分殊”相同,王阳明的“心外无物”学说也不是完全用于阐发“万物一体”思想的。但于其相关表述及内在思想历程中,我们或可以窥见一斑。   王阳明认为,“意之所在便是物”、“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⑦在他看来,“物”是人的意象对象、意识对象。需要说明的是,虽然王阳明于此曾明确指出这里的“物”是“事”的意思,但是放眼于其整体学说结构,其“物”的概念仍然没有排除实在的客观物体,由此我们暂且将其当成一般的“物”义理解。而王阳明关于“万物一体”的思想正是包含于这种看法之中。由于没有脱离意识主体的意识对象,所以能脱离作为意识主体的“心”而独立存在的“物”的可能性是没有的,即所谓的“心外无物”。在某种意义上讲,万物统一且同一于“心”,都是“心”的附生物。这也是王阳明关于“万物一体”的思想的基本内容。
  在此联系到朱熹的“理一分殊”,我们不难发现,王阳明与朱熹关于“万物一体”的思想恰有几分“异工同曲之妙”。抛开其论证阐发过程的不同,两者的结论但甚为接近,一个是同一于“理”,一个是同一于“心”。由于“理”、“心”二字正是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根本所在,在此我们且不妨引入本体论的角度加以探讨。分别作为“理学”的集大成者与“心学”的集大成者,朱熹与王阳明关于“万物一体”思想的分歧无疑要归结于其本体论的不同。朱熹讲“理”,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王阳明倡“心”,“心即理”、“心外无理”。从这种角度考虑,两者必然要将宇宙万物归根到自己的学说核心之中。由此可见,朱熹王阳明关于“万物一体”思想的分歧在根本上已成为必然,而我们也可从中看到理学与心学的相离之处。
  五、再回首
  通过“万物一体”思想在程颢、朱熹、王阳明各处的分歧所在,以探究理学内部的思想流变及其与心学的根本差异。这种观察方法从逻辑上讲还只是一种“归纳”,其可行性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考虑论证。否则,难免会落入以偏概全、一管窥天的思想误区。在此,我们不妨“反其道而行之”,从本体论的源头对这种观察方法进行补充性的论证,即其关于“万物一体”思想的分歧是不是由本体论的不同造成的。
  众所周知,宋明理学在我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其理论的思辨性、缜密性已达到超高的境界。在这种治学传统下,本体论也成为了理学家们无可回避的首要问题。几乎所有的理学思想,如人性论、宇宙发生论等,都是理学家们在关于本体论问题的解答的基础之上发展延伸而来的。同样,“万物一体”思想作为诸多理学家们所津津乐道的热门话题,自然而然地也应包括在本体论的延伸发散之列。从此意义上讲,我们所使用的观察方法确有可循之理、确是合情合理。
  六、结语
  关于“理学”内部的思想流变问题及理心差异问题,我想肯定存在着许多的研究方法、观察方法可供我们去选择、去使用。在此,从“万物一体”的角度考量该问题也只是其中之一。但俗话说:“殊途同归”,最终希望的是我们能以此对“理学”內部的思想流变及其与“心学”的根本差异有着更好的认识与看待!
  【参考文献】
  【1】章锡琛.张载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8.08,第62页.
  【2】(宋)程颢,(宋)程颐著.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第16页.
  【3】(宋)黄士毅编,徐时仪、杨艳点校.朱子语类点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第426页。
  【4】(宋)程颢,(宋)程颐著.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第15页.
  【5】(宋)黄士毅编,徐时仪、杨艳点校.朱子语类点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第120页.
  【6】(宋)黄士毅编,徐时仪、杨艳点校.朱子语类点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第2402页.
  【7】宿奕铭编著.王阳明全书[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02,第294页.
  作者简介:杨铁(1994——)男,苗族,湖北恩施人,单位:武汉大学文学院,2015级本科生,人文科学试验班专业
其他文献
【摘要】:关于公司决议不成立的法律规定首次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四)》(以下简称“公司法司法解释(四)”)中予以实现,但是对于公司决议不成立的对外影响,特别是对于善意相对人的影响,相关法律并无规定,因此本文将主要依据相关法律对于决议无效或撤销的规定,借助法律解释的方法,从而得出公司决议不成立的对外影响应和公司决议无效或撤销具有一致性。  【关键词】:决议不
期刊
【摘要】: “全面二孩”政策是我国根据人口发展的实际需要所制定的全新的人口政策,该政策的实施对于调整中国未来社会的整体生育水平,增加劳动力人口,保持中国社会的持续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社会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更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以府谷县育龄妇女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的形式对她们的生育意愿进行了调查研究。根据调查结果,府谷县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较强,本文还分析了影响妇女生育意愿的因素以及结合实际情况提
期刊
【摘要】:网络与科技的迅速发展,许多传统领域都慢慢的被互联网所取代,从衣食住行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无不享受着科技带给我们的便利感和舒适感。但这种便利也会给另外一种群体带来不便,一些低收入、低受教育水平和对新技术接受程度较低的人群如农民、老人、孩子和一些残障人士在这种情况下会受到“排挤”,无法融入到这种便利的生活当中。处于现代网络社会的边缘人们,网络社会在短时间内难以接受他们,而他们也无法适应瞬息
期刊
【摘要】:浅析乡土植物相关概念,指出现代园林植物造景所存现状及问题,包括本土地域文化的日渐丧失、生态环境遭受重大威胁以及乡土植物受到新的重视等,确定乡土植物对现代园林造景的重要性,在海绵城市及生态修复两方面内容构建的应用前景,并对乡土植物在城市风貌建设、地域文化维持以及生态系统构建提出针对性对策,得出乡土植物的广泛应用,不仅是景观设计形式上的回归本性,同样也是社会意识形态的返璞归真。  【关键词】
期刊
【摘要】:基督教自耶稣创立以来,经过两千多年的历史演变,如今形势已是蔚为大观,堪称是无可争议的世界第一大宗教。但在其萌芽之处,它也遭受到了多方面势力的围剿迫害,如罗马帝国统治阶级的镇压,如犹太教的敌对,以及一些其它非基督教徒的非议。为了克服种种困难,耶稣至狄奥西多时代的基督教徒们艰苦跋涉、勇敢面对,不惜自身殉道,以沉重的代价最终换得了基督教时代的带来。在他们的身上,我想我们不仅能通过此视角更好地认
期刊
【摘要】:环境陶艺是近几十年逐渐兴起的概念,随着其发展的愈演愈烈,对其研究却相对不足。本文旨在从环境陶艺的概念入手,论述其发展的过程及其他因素对其发展的影响,探讨环境陶艺在公共空间中的作用及影响,普及环境陶艺的相关知识,丰富环境陶艺方面的论述研究。  【关键词】:现代陶艺 环境陶艺 公共空间  1 环境陶艺概念  环境陶艺这一概念兴起于上世界八、九十年代,是现代环境艺术与现代陶艺相结合后产生的必然
期刊
【摘要】: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浙江省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的创建顺应浙江省经济的发展。本文从网络治理角度出发,拟建浙江省特色小镇的发展驱动模型,分析其发展驱动力,并与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进行对比,在此基礎上寻找推进浙江省特色小镇与美丽乡村协同发展的路径,展望其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浙江省 特色小镇 美丽乡村 驱动机制  一、引言  特色小镇建设是推动中国城镇化发展,是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发展
期刊
【摘要】: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过程中减少权力寻租空间,促进权力规范化运行,使参与行政审批的人民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机会平等。改革取得了较好成效,但仍存在政府内部各部门的利益固化和同级政府间信息孤岛状况明显等问题。为此,从平等自由原则上看,改革需要更好地保障人民在行政审批制度下所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实现;从机会公平原则上看,改革需要打破利益固化的格局,清除权力寻租的空间,更好地保障社会资源获取机会
期刊
今天学习了中国近代散文家朱自清先生的《匆匆》一文,对我心灵触动很大。文中“匆匆”二字对我们青少年读者产生了巨大的警醒作用。  作者紧紧以“匆匆”二字细腻的刻画了时光流逝踪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光阴感到了无奈和惋惜。  “燕子去了,还有在回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在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文章一开始就用了三个排比句,脍炙人口,一气呵成。春燕、杨柳、桃花,为大自然的春景。作者借物起兴,衬托匆匆
期刊
【摘要】:翻译是跨语言的一种沟通交际行为,更是一种文化之间的交流。语言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下的使用习惯以及组成构成也是不尽相同的,如果翻译不考虑到因为文化和社会因素势必会丧失原文的精髓甚至去接原文的意思,所以翻译之前了解作者所处的环境以及他所在的文化和社会背景是翻译工作很重要的一环。译者不仅仅要考虑到语言使用的差异,更要注重文化差异和社会因素的差异。文化语境和社会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