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患者PICC置管技巧的应用研究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ng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 central calheler.PICC)是指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其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是现今临床上常用的一项技术。20世纪90年代后期PICC被美国BD公司引入中国,并与1996年首次应用于新生儿[1]。P I C C 导管是一种硅胶管,质软,有较好的组织相容性和顺应性,刺激性小,时间长,其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并发症少、耐高渗等优点[2]。对于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长期高浓度静脉营养及给药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可减少早产儿的静脉破坏,降低频繁穿刺的痛苦,保证能量的供给与治疗的需要。随着早产儿出生率呈现上升趋势,除了会引起营养不足之外,还会降低患儿的体格发育,造成智能发育迟滞[3]。使用PICC进行静脉输液有利于保持患儿的生理稳定性,促进病情的恢复[4]。现将近年来PICC在儿科患者置管技巧应用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PICC置入血管的选择
  1.1 上肢静脉选择 PICC穿刺时首选贵要静脉[5],林颖[6]等研究结果显示,不同静脉途径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应结合各静脉的解剖特点选择穿刺静脉。贵要静脉粗直、静脉瓣较少,穿刺置管过程及导管留置期间并发症最少,应作为PICC首选的静脉。肘正中静脉汇入贵要静脉,可作为第二选择。头静脉因前粗后细、送管困难及导管异位发生率高,不建议常规使用。
  1.2 下肢静脉 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国内已经有部分学者的研究证实,经下肢静脉PICC穿刺是成功而有效的[7] 。李力等[8]研究认为新生儿经下肢静脉PICC一次成功率高,尖端定位更准确,下肢静脉PICC穿刺较传统的上肢静脉PICC穿刺更有临床应用优势。
  1.3 头皮静脉 胡艳群等[9]探讨肿瘤患儿经头皮静脉行PICC,结果发现肘静脉患儿的导管异位发生率为11.1%,经头皮静脉置入PICC的患儿无导管异位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头皮静脉留置PICC可提高置管的成功率,且安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2. 置管长度的测量
  2.1.上肢测量法:将患儿上肢外展与躯干成900用测量尺测量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长度,早产儿加O.5 om。为导管预留置长度[10]。低出生体重儿PICC 置管使用压脉带进行体外测量,可提高PICC 置入上腔静脉中下段的准确率。
  2.2 下肢测量法:选择以下肢大隐静脉(多为右侧)为主,其次为膕静脉。经体表测量预置管长度:将患儿下肢伸直与躯干成一直线,从穿刺点测量至脐与剑突的中点再加l cm即为置管长度,穿刺时患儿取仰卧位,下肢伸直。较之上肢静脉,下肢静脉较为粗、直,且定位和穿刺难度相对较小,测量长度较为准确和简单[11]。
  3. PICC置管的技巧
  3.1上肢穿刺 在进针的过程中,要让针头尽可能贴近皮肤,同时将角度放低,待回血之后平行送人0.2cm,再将针芯撤回,送人导入鞘。为减少出血情况,在针芯撤回后应及时按压导人鞘上端静脉处,用镊子将导管缓缓送入导入鞘至静脉处。在送管的过程中,为方便顺利送管,医护人员要边抽回血边推注肝素钠盐水,待送至肩部6em处,要移动患者头部转向至穿刺侧面并紧贴肩部,从而避免导管被误送人颈静脉[12]。潘云等[13]选择进针角度在20°~ 30°。邱凤【14】按照静脉穿刺法进行穿刺,穿刺针与皮肤成10 ~ 25 度角,顺静脉方向缓慢进针,见回血后再进0.1 ~ 0.3c m,导入鞘并退出针芯,经鞘将导管缓慢送入,直至达到预定长度,用无菌纱布按压穿刺点退出鞘。
  3.2 下肢穿刺 以15~30穿刺,见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推进导入鞘,退出针芯,松止血带。穿刺者持无齿镊将导管由导入鞘缓慢送入静脉,助手推注生理盐水助推送管,间断回抽以见回血判断送管情况,将导管送至所需长度后,退出导入鞘并撕裂。
  4. PICC维管护理
  4.1 敷料及肝素帽的更换 严格无菌操作,做好管道的维护是预防并发症关键所在。国内置管当天穿刺点因无菌纱布压迫止血,置管第2d 更换1 次并拿取纱布,随后3~7d 更换1 次[15]。更换后记录更换时间,以后每周更换1 次,穿刺点有渗血、渗液等随时更换敷料(早产儿在保温箱中,温湿度高,易发生感染)。患儿洗澡时,可用保鲜膜将穿刺侧肢体包裹,避免弄湿敷料。
  4.2 正确封管 依据美国静脉输液护士协会(INs)协会制定的A-C-L导管维护最佳实践标准,正确执行冲封管护理步骤,冲管液的最小量应为导管和附加装置容量的2倍[16]。日常有效的冲管是预防堵管并保证其能正常使用的关键因素[17]。采用脉冲式正压冲管,严禁使用小于10ml 的注射器推注及封管。使用输液泵持续输液,速度不小于3ml / h。如遇导管阻塞,绝不可用力注射任何药液,否则可致导管破裂。新生儿最佳、最安全的封管液为肝素稀释液1u/ml [18]。小儿均用10 U/mL肝素液封管[19]。
  4.3 正确记录 穿刺后记录包括导管名称、编号;导管径、置入长度;穿刺静脉名称;穿刺过程是否顺利;固定状况;X线检查结果;臂围;穿刺者姓名;穿刺日期。 PICC在手臂上的患儿每班测量双侧臂围做好记录,测量处用记号笔标注。颈外静脉、腋下静脉或者头部静脉PICC的患儿观察其双侧胸壁有无肿胀情况并记录。成立PICC专业维护小组,将PICC患儿登记在交接班白板上,严格交接班,加强巡视,专人负责维护。
  5. 改良PICC置管技术应用
  滕华等[20]使用BD22 号套管针配合改良塞丁格技术, 对于血管较细的患儿格外提供了穿刺成功的保障,细针对局部血管损伤小,不易形成血肿,在提高穿刺率的同时有效减少了术后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6.展望   PICC为需要中长期静脉治疗的极低出生体重儿提供了安全、可靠的静脉通路[21]。吕彬等[22]研究认为PICC在婴幼儿置管时存在困难,但并发症少,可长时间留置,完全符合婴幼儿静脉高营养的需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肿瘤患儿提供了一种无痛性治疗途径,对保证患儿配合治疗,完成化疗计划起着积极作用。PICC在儿科危重患儿中使用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可减少静脉炎及药物渗漏的临床应用等方面也日益广泛和成熟,为更多的患儿减轻了静脉穿刺的痛苦,多种护理干预的不断探索和研究,降低了患儿输液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聂娇,涂满梅,潘鸿桂.PICC 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应用进展[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11):159 ~161.
  [2] 张云兰. PICC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中的应用及护理[ J ] . 中华全科医学,2011,9(4):653-654.
  [3]王素珍.PICC置管在极低出生体重儿肠外营养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88—89.
  [4] 迟春昕,侯海萍,谢巧庆.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在危重新生儿静脉治疗中的应用评价[J]. 当代护士2010,下旬刊(专科版)161-162
  [5]詹健,卢兴杰.经贵要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应用解剖学研究[J] 护理研究,2008.22(6)1571—1572.
  [6]林颖, 林琴, 钱小芳, 余仙容. 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经不同静脉途径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应用评价[J]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3,28(1)42-44.
  [7]沈红五,缪爱梅,茅志娟,等.PICC 2种置管途径在新生儿中应用的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4):351—353.
  [8] 李力,曾从容等. 新生儿下肢静脉PICC可行性研究[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7):51
  [9]胡艳群,胡艳林,杨丽华.肿瘤患儿经头皮静脉和肘静脉行中心静脉置管的效果比较[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9(11B):6-7.
  [10]陈小霞.25例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 置管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9,28(5) :672-673.
  [11] 张谷雨,薛婷君,陈英.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在早产儿及危重新生儿中的应用及护理[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4):77-81.
  [12] 莫经玉. 极低出生体重儿肠外营养中PICC置管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保健营养,2014,07(上)4017-4018.
  [13]潘云, 代洁 ,王艳, 等. PICC 在极低体重儿中应用及护理[J].临床护理,2014,3:353-354.
  [14]邱凤 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PICC 置管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J] 医药前沿,2014,6:250-251
  [15] 林真珠,蒋玉蓉,刘映辉,等.更换敷料不同频率对新生儿PICC导管穿刺口感染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23):49-51.
  [16]王建荣.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19
  [17] 张凌宇.PICC导管堵塞的处理及预防[J].护理研究,2010,24(11):60.
  [18] 黄砚屏,林静. 新生儿PICC 安全封管液的临床探讨[J].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5):440-441
  [19]毕金霞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儿科重症患儿中的应用及护理[J].全科护理2011,9(2)中旬版:392-393
  [20] 滕华,冯爱君,巫浣玲,吴立杰. BD22 号套管针配合改良塞丁格技术在儿科PICC 置管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1, 24(12):756-757
  [21]陈淑华, 温园香, 冯艳萍 . 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2.18(26):3134-3136
  [22] 吕彬,章毅,钟菊红,等.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在婴幼儿肠外营养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4, 30(2):31-33.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空肠导管减压治疗炎性肠梗阻患者的护理方法,总结护理体会。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胃管处理)和观察组(利用液囊空肠导管减压处理),两组患者均加入中药以及泛影葡胺,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梗阻缓解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90%),观察组患者在3d内肛门排气率(90
期刊
摘要: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实行药物集中配置。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运行一年来,减少了药品浪费和降低医疗成本,降低了微粒污染和微生物热源,减少了护士职业暴露的危害性,保证了药物调配质量,静脉输液反应减少,保障了病人的用药安全,避免了医疗纠纷的发生,为医院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配备责任心强而且临床经验丰富的护士,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关键词:静脉药物配置,护理人员,作用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个性化干预在肿瘤病人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4例肿瘤置管患者按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附加个性化干预。对比两组的导管留置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导管平均留置时间比对照组更长,两组比较,P=0.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发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股骨颈骨折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医院2012年5月至2014年4月期间收治的54例股骨颈骨折病人,采用数字单双号的模式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治疗组(优质护理),每组各27例。结果 通过护理之后,治疗组髓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给予股骨颈骨折病人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改善病人的心理状态,切实提升病人的临床疗效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诊断中孕期脐带胎盘入口位置异常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1于中孕期超声检查发现脐带胎盘入口异常的孕妇,以超声检查为依据对其进行干预后的分娩结局进行讨论。结果:121例孕妇经干预后分娩无死胎、死产病例。产后经胎盘检查证实中孕超声诊断脐带胎盘入口位置异常的准确率达95.04%。结论:常规中孕期超声除筛查胎儿有无先天畸形,也应重视脐带胎盘入口的检查。临床上对此类病例追踪观察,于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系统化整体优质护理在妇科的应用,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我科在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患者3526例,调查系统化整体优质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比较这三年妇科开展系统化优质护理服务的质量。结果:采取系统化整体优质护理后,护士考核评分明显提高,P<0.05,护理事故以及护理纠纷事件明见减少,P<0.05,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提高,两两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定期系统护理随访对长期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诊断治疗的114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将114例患者分为干预组、对照组两组,每组57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主要包括严格执行糖尿病饮食、适当运动、减少蛋白摄入、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正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接受糖尿病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定期系统护理随
期刊
摘要:目的:了解南宁市犬伤门诊患者狂犬病防治知识知晓现状,为在该地区开展狂犬病预防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2011年在南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犬伤门诊就诊的266名犬伤患者进行问卷调查。 结论:相关部门应根据不同层次的人群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针对薄弱环节加强宣传,并通过网络、广播电视及社区广泛宣传普及狂犬病防治知识,以提高广大群众的狂犬病防治知识知晓率。  关键词:犬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赛肤润联合300三角枕护理垫对Braden评分≤12分的高度压疮风险患者预防压疮的效果。方法: 将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37例高度压疮风险患者作为对照组,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39例高度压疮风险患者作为实验组。对照组采取传统预防压疮的措施:q2h翻身,使用气垫床、软枕减压及加强营养;实验组除上述措施外,对易发生压疮的部位采用赛肤润喷涂联合300三角枕护理垫翻身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经颈外静脉留置针行静脉化疗的安全性,降低患者化疗风险 , 提升护理质量。方法: 选择 2013 年 8 月 ~2014 年8 月在我病区化疗,拒绝PICC置管的的肿瘤患者20例 ,行外周静脉留置针化疗126次,将在上肢静脉化疗的76次作为对照组, 行颈外静脉化疗50次为观察组,比较2组穿刺次数、主要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颈外静脉留置针化疗穿刺次数及并发症较上肢明显减少,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