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传统戏曲更需关注“小众”

来源 :报刊荟萃(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anzi5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最愿意看的是一个人蒙了白布,两手在头上捧着一支棒似的蛇头的蛇精,其次是套了黄布衣跳老虎。”这是鲁迅小说《社戏》对传统戏曲惟妙惟肖的描述。看社戏是传统上老少咸宜的文化活动,它不光为观众提供了一场戏曲演出,也起到了居民社会交往、商业贸易、文化传播、宗教仪式等多方面的作用。但是,如今在隐藏于市井陋巷的戏台子前,那些听得起劲的观众多半是上了年纪的老年人。
  春节过后,有记者在昆明和柳州实地探访了两个民间剧团,发现剧团难以靠门票收入维持,常常需要演员们贴上自己的退休工资进行演出,另外还依靠一些观众的资助。这只是中国地方戏曲面临危机的一个缩影——专业演员稀缺、经典剧目面临失传、经营不善、受众群体狭窄,这些问题让一些地方特有的传统戏曲岌岌可危,就像它的表演者和欣赏者一样垂垂老矣。
  当前,传统戏曲有两个较为极端的发展方向。一是诸如京剧、昆曲等极个别主要戏种成为公认的高雅艺术,政府支持的专业表演机构使其维持较高的艺术水准,知识群体的关注又为其增添了精英文化的属性,它们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张名片而受到重视。二是大量生存在民间的地方戏曲,它们没有雄厚的财力支持,更没有专业的表演团体,尽管一些地方也试图保护这些剧种,但是更多的是施以博物馆式的保护,这使得它们像化石一样失去了生命力。


  传统戏曲源自民间,其历史上的发扬光大也在民間,让这样的艺术形式焕发生机,同样离不开民间的认同与滋养。
  一些人理解传统文化存在误区。他们认为,凡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文化遗产,就不能有丝毫的改变,必须原封不动地在当代演绎传统文化。或许,这有助于维持其经典性,但是,这种价值取向决定了对传统文化的欣赏是小众的、精英化的。这种思维,名为保护传统,实则是将传统与现实割裂,终将使得传统文化被历史尘埃所湮没。
  传统戏曲要吸引新的受众特别是年轻人,有必要在保留精髓的基础上与时俱进。近日,上海音乐厅推出的三场跨界音乐会给出了有益的启发。表演者将爵士乐与评弹相结合,把钢琴与昆曲置于同一舞台,把古乐器笙与电子乐、多媒体、打击乐、混合室内乐融合。开展这些表演创新的都是青年艺术家,他们力图用年轻人理解和喜爱的方式传播传统戏曲的文化元素。
  文化始终处于动态的演进过程中,抱残守缺只会让文化隔绝于世。抢救式、标本式的保护当然在特殊情况下必要,但是也可能吃力不讨好,至少无法实现传播的初衷。戏曲文化要重新在民间流行起来,一方面要放下架子,不计较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以观众喜爱为艺术创作的追求;另一方面要谋求艺术形式的融合与创新。在历史上,传统戏曲可谓是当时的流行音乐,为什么不能借鉴当代流行音乐的特长,使其在更多人的播放列表里流行起来?
  保护和弘扬传统戏曲艺术,仅靠政府背景的支持远远不够,还要善于借力打力,让活跃在民间的文化人、表演爱好者与观众参与,尤其要创造机会吸引年轻人。一张照片、一段视频、一组漫画、一篇微信热文,都可能成为传统戏曲发展的契机。其实,年轻人并不是对传统艺术不感兴趣,而是因为它们与自己生活在不同“宇宙”。让传统戏曲进入年轻人的视野,就需要其主动改变话语方式,唱响在属于年轻人的“宇宙”中。(责编:陈灿、陈苑)

其他文献
在中国美术界的一代宗师叶浅予的人生中,有两个重要的标签:成功的事业与不成功的婚姻。用他最后一任妻子王人美的话说:“叶浅予是个好画家,却不是个好丈夫。他除了懂画,别的什么都不懂……叶浅予是个过于沉浸在事业里的人,当这种人的妻子,真不容易!”  叶明明,1934年出生,现居北京,叶浅予与第一任妻子罗彩云之女。叶明明自幼随继母戴爱莲习舞,从事舞蹈教学工作至今。她见证了父亲的几段婚恋,并替父亲为三位母亲养
期刊
浩荡春风起,奋进脚步疾。承载着亿万人民的期待,肩负着擘画蓝图的重任,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即将开幕。人大代表行使权力、履职尽责、共谋大计,神州大地激荡起励精图治、共筑梦想的磅礴力量。  “上下交而后能成和同之治。”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沉着应对国内外复杂环境,取得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综合国力显著提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期刊
“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之所系。陕西、甘肃、宁夏、贵州、江西、河北……近年来,总书记几乎走遍了所有最贫困地区。每到一处,他都结合当地实际,对脱贫攻坚工作做出重要指示。  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努力下,去年我国减贫1000多万人。按照计划,今年我们还需减贫1000万人。脱贫,越往后越艰难,越是硬骨头。然而,我们没有退路,只能以“钉钉子”精神勇往直
期刊
摘 要:西柏坡是我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西柏坡时期所创造的西柏坡精神也成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用西柏坡精神来教育当代高校大学生,培养他们塑造成为一个拥有正确的理想观念,价值观念的社会公民,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  关键词:西柏坡精神;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大学生  一、西柏坡精神的内涵  西柏坡精神的形成是我们党处在内忧外患的困难时期,然而在这样一个困难重重的时期,我党却在西
期刊
冬去春来,万象更新。3月的北京,芳草地已泛嫩绿,垂杨柳已染鹅黄,孕育着新希望的中国,开启了新的征程。  5日上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正式开幕。来自祖国广袤大地上的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汇聚一堂,承载着全国人民的期待与重托,共商国是、共叙前程、共谋发展。  举目世界,风云变幻,复杂性、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日益凸显。  举目中国,挺立潮头,自信满满,稳中有进。在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
期刊
摘 要:贫困生是大学中的特殊群体,其由于成长过程中经济物质的缺乏导致其心里贫困,思想贫困,精神贫困。而在形成价值观的大学阶段,引导其人格的正确养成,进行感恩励志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如何做好大学生的感恩励志教育工作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感恩;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贫困生恩将仇报的负面新闻渐渐的多了起来,这一现象的出现显示了对贫困生思想教育工作的不足。贫困生作为一个特殊的
期刊
在中俄签署10年来最大军售合同消息传出后,俄罗斯塔斯社立即澄清称:双方仅在年初签署有关框性协议。而习近平访俄期间,则未淡及军事技术合作。  对外军购向来是涉及政治、外交和军事多种关系的敏感事项,尤其重大军购项目背后,往往隐藏极其艰苦的谈判拉锯和复杂多变的操作手法。绝非一则消息看上去那样简单和顺理成章。  南方周末采访多位当年参与瓦良格舰项目的军方、企业人士和外交人员,详尽还原瓦良格号驶向中国的艰难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杭州建德市幸福村、双泉村、寿峰村和马目村美丽乡村建设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经调查发现,我们发现主要原因村民文化素质、农村特色文化和政府投资力度。  关键词:美丽乡村;建设现状;影响因素?  一、杭州美丽乡村建设现状  从2003年开始,杭州市开展了为期8年的“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改善村容村貌,提高农民生活品质。2011年以来,在“百千”工程基础上,围绕
期刊
不建议女性独自去印度旅行  一:女性须保持高度警惕  接二连三的性暴力事件让所有人都意识到了女性在印度旅行的潜在危险。美国国务院不建议女性独自前往印度旅行。英国也提醒前往印度旅行的本国女性,无论何时不能让自己处于孤立无援的状况。  当然,性暴力事件毕竟是少数,女性在印度面临更多的危险是性骚扰。避开性骚扰的办法主要是着装,避免穿着过于性感的服装。  二:宗教节日切勿前往  印度拥有丰富的宗教信仰和文
期刊
摘 要:先阶段对于大学生思想工作的教育工作越来越困难,我們辅导员同志必须反思我们的思想和教学方法,不断改革和创新,更加适应现代阶段下的大学生思想工作教育。那么我们就要先明白辅导员中“辅”与“导”的不同含义及认识。辅,意味我们辅导员必须要以我们的同学为最重要的部分。导的含义就是辅导员要做好大学生的领导、引路、指导、疏导和传导工作。  关键词:大学生;辅导员;辅;导  大学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堡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