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来谁为韶华主 总领群芳是菊花

来源 :考试·高考语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c235wj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菊花,傲霜抗寒,坚强不屈,高洁幽雅,芳香四溢。其引动了古今多少诗人的情思,激活了古今多少诗人的心智: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有人崇尚其隐逸的情怀。
  菊花是重阳节的象征物,《礼记•月令》云“季秋之月,鞠有黄华”;《尔雅图赞》称:“菊名日精”,“日精”正与“重阳”谐调。唐代杨衡《九日》诗云:“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
  古代重阳节有个很清雅的称呼:菊月。魏武帝写给钟繇的书信里言道:“九月九日,草木遍枯,而菊芬然独秀,今奉一束。”可见三国时代,已有重阳节赠菊花而簪之的习俗。每逢重阳,不少人家都在自家堆叠菊山,饮酒赏菊作乐。晋隐士陶渊明栽菊赏菊,爱菊成癖。逢菊开时,有乡邻来作客,他都采菊相送。他在诗中吟道:“菊花如我心,九月九日开。客人知我意,重阳一同来。”他的诗中,最让人回味不已的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王国维评此句为“无我之境”,于物我两忘中,眼前景语皆为情语也。
  翻开古诗词,菊花可谓无处不在。屈原“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以此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 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怀才不遇的士子、遭谗受贬的谪客、崇尚隐逸的文人,或以屈菊、或以陶菊意象表达个人的志趣,有些菊花意象也反映着当朝的政治风貌。其他“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唐•杜牧《九日齐山登高》)、“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王勃有“九日重阳节,门门有菊花”的描写;孟浩然接受了“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邀请;白居易的《重阳席上赋白菊》诗云:“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抒发了人老心壮的慨叹。
  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咏菊,一般要说说菊花的可爱。但诗人既没列举“金钩挂月”之类的形容词,也未描绘争芳斗艳的景象。而是用了一个比喻──“秋丛绕舍似陶家”。一丛丛菊花围绕着房屋开放,好似到了陶渊明的家。东晋陶渊明最爱菊,家中遍植菊花。这里将植菊的地方比作“陶家”,秋菊满院盛开的景象便不难想象。如此美好的菊景怎能不令人陶醉?三、四两句说明喜爱菊花的原因:“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菊花在百花之中是最后凋谢的,一旦菊花谢尽,便无花景可赏,人们爱花之情自然都集中到菊花上来。诗人从菊花在四季中谢得最晚这一自然现象,引出深微的道理,回答了爱菊的原因,表达了诗人特殊的爱菊之情。
  唐末黄巢的《菊花》豪气冲天:“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晚唐遁隐中条山王官谷,专写山水隐逸之情的司空图,其涉菊诗18首更是写尽萧条老暮之意味“菊开犹阻雨,蝶意切于人。亦应知暮节,不比惜残春。”(《重阳》)“须知世乱身难保,莫喜天晴菊并开,长短此身长是客,黄花更助白头催”(《狂题二首》伤己伤国的情绪无以复加!
  而南宋易安居士的重阳节,则是怅然思人,对菊独酌,见菊瓣纤长,菊枝瘦细,遂吟出“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之句,人菊相对,脉脉无语,末三句更成为全篇最精彩之笔。
  唐末诗人林宽有这样两句诗:“莫言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皆解诗。”古往今来,确有不少能“解诗”的英雄,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个。自从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一出,菊花就和孤标傲世的高士、隐者结下了不解之缘,几乎成了封建文人孤高绝俗精神的一种象征。黄巢的菊花诗,却不落窠臼,表现出全新的思想境界和艺术风格。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黄巢《题菊花》)第一句写满院菊花在飒飒秋风中开放。说“栽”而不说“开”,是避免与末句重韵,同时“栽”字本身也给人一种挺立劲拔之感。写菊花迎风霜开放,以显示其劲节,这在文人的咏菊诗中也不难见到;但“满院栽 ”却显然不同于文人诗中菊花的形象。菊花迎风霜开放,固然显出它的劲节,但时值寒秋,“蕊寒香冷蝶难来”,却是极大的憾事。在飒飒秋风中,菊花似乎带着寒意,散发着幽冷细微的芳香,不象在风和日丽的春天开放的百花,浓香竞发,因此蝴蝶也就难得飞来采掇菊花的幽芳了。在旧文人的笔下,这个事实通常总是引起两种感情:孤芳自赏与孤孑不偶。作者的感情有别于此,在他看来,“蕊寒香冷”是因为菊花开放在寒冷的季节,他自不免为菊花的开不逢时而惋惜,而不平。
  三、四两句正是上述感情的自然发展,揭示环境的寒冷和菊花命运的不公平。作者想象有朝一日自己作了“青帝”(司春之神),就要让菊花和桃花一起在春天开放。这一充满强烈浪漫主义激情的想象,集中地表达了作者的宏伟抱负。
  “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郑思肖《画菊》)这首画菊诗与一般赞颂菊花不俗不艳不媚不屈的诗歌不同,托物言志,深隐诗人的人生遭际和理想追求,是一首有特定生活内涵的菊花诗。郑思肖,南宋末为太学上舍,曾应试博学宏词科。元兵南下,郑思肖忧国忧民,上疏直谏,痛陈抗敌之策,被拒不纳。郑思肖痛心疾首,孤身隐居苏州,终身未娶。宋亡后,他改字忆翁,号所南,以示不忘故国。他善画墨兰,宋亡后画兰都不画土,人问其故,答曰:“地为人夺去,汝犹不知耶?”郑思肖自励节操,忧愤坚贞,令人泪下!他颂菊自喻,倾注了他的血泪和生命!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两句进一步写菊花宁愿枯死枝头,决不被北风吹落,表示自己坚守高尚节操,宁死不肯向元朝投降的决心。这是郑思肖独特的感悟,是他不屈不移、忠于故国的誓言。宋代诗人对菊花枯死枝头的咏叹,已成不解的情结,这当然与南宋偏安的隐痛有关。陆游在《枯菊》中有“空余残蕊抱枝干”的诗句,朱淑贞在《黄花》中有“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的诗句。“枝头抱香死”比“抱香枝上老”更为痛切悲壮,且气势磅礴誓无反顾。
  秋来谁为韶华主,总领群芳是菊花。每年九月,菊花为重阳节展开一帧清香、婉约、蕴藉的背景图画。菊花,以它朴实的色彩、高洁的品性触动了人们的种种情愫,融入了人们审美的心理,古往今来,便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菊花文化”。翠攒千斤叶,金剪一枝花。重阳节俗中蕴含的各种情感通过菊花、茱萸等意象而表现出来,随着时间的久远,这些意象成为一些共同认可的信息载体,往往倾注了中国文人的复杂情感,沟通历代读者的心灵。
  
  责任编辑 刘静
  
其他文献
【摘要】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和广泛普及应用,给当前的高中数学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挑战,在新的技术时代,如何使高中数学教学克服传统的教学模式缺陷,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呈现出更加智能高效新水平,成为我们探讨和研究的主题。  【关键词】信息技术 ; 整合 ; 高中數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224-01  
【摘要】教材难度是否合理是衡量教材质量的重要标准,同时对衡量教材与学生之间是否存在学习负担的重要标准。因此掌握教材难度对加强教材修订与推进课程改革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调查法对小学教材难度模型的构建进行具体分析,旨在促进教材难度控制合理。  【关键词】小学数学 ; 教材难度 ; 模型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226-01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努力构建“从生活-抽象数学-实际应用-创新实践”的数学教学模式,让学生感悟数学的巨大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数学潜能,将数学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将各种生活场景转化为数学模型,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通過数学模型的应用来深化理解,最大限度的提升学生的数学意识。让学生真正理解数学学习的乐趣和实用性。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喜欢数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摘要】数学是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就小学阶段学生来说,想要促使他们学好数学这门学科就需要教师花费更多的心思与精力。另外,依照现阶段新课改与素质教育的相关要求,教师首先要尊重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所以,教师一定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多下功夫,按照小学生成长特点与心理特点,将游戏教学法引入到教学环境中。本文就小学数学游戏教学法展开了一些讨论,希望能够对小学数学教学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小学
“窗”是我国古代文化中一个重要意象,她不仅表现其建筑功能,更表现其联想功能,“窗子并不单为了透空气,也是为了能够望出去,望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使我们获得美的感受” (宗白华语)。    窗,丰富的象征意味  “窗”作为一种意象,出现于古诗词中,有着不同寻常且很微妙的象征意义。窗,对于人居建筑有隔绝作用,同时又给人以想象的空间。她的审美功能主要在于调动人们的联想与想象:房间和外部是隔离的,但通过窗子和
【摘要】多媒体技术不仅是传播信息的工具,也是存储信息的载体。其出现和快速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改变,加速社会的信息化发展,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中。在此背景下,初中数学也采用了这种技术进行教学。本文通过对此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提出了科学的应用策略,以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促进多媒体技术更好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  【关键词】初
--倾听与倾诉的旁门左道:聊天 满足“倾听”的需求,张扬“倾诉”的魅力,把视点转移到普通百姓身上,这是优秀电视谈话节目持续火爆的关键原因。本期“关注”栏目刊发了时统宇
装演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对于懂理论能实践的同仁来说体会更深。高职装演专业,是培养装演人才,必须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及敏锐的视觉感受和开拓市场的能
前言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老年常见病、多发病,已成为危害老年人的主要疾病之一。据报道,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区,城市居民BPH患病率明显高于农村,鉴于我国农村人口众多,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