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名医临证金鉴?中风卷》用药规律研究

来源 :中国中医药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uiyou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分析《古今名医临证金鉴·中风卷》用药规律,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查阅《古今名医临证金鉴·中风卷》收录的历代名医治疗中风疗效确切的处方,采用Excel2003建立数据库,统计用药频次。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常用药物进行聚类分析,以树状图展示结果。结果 共纳入36位名医治疗中风的处方112首,涉及药物204味,用药频次1169次,其中高频药物(>10次)有白芍、牛膝、当归、法半夏、茯苓等。高频药物类别有补虚药(22.58%)、平肝息风药(12.31%)、活血化瘀药(11.89%)、清热药(11.46%)及化痰止咳平喘药(8.72%)等。聚类分析表明高频药物(>10次)可聚为6类。结论 《古今名医临证金鉴·中风卷》以补虚药为主,配以平肝息风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及化痰止咳平喘药等治疗中风,可指导临床。
  关键词:古今名医临证金鉴;中风;用药规律;聚类分析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7.10. 019
  中图分类号:R2-05;R25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7)10-0081-04
  Study on Medication Rules of Treatment of Stroke in Gu Jin Ming Yi Lin Zheng Jin Jian Zhong Feng Juan PENG Zhi-yuan, CAO Wen, LIU Wang-hua, LI Hua, ZHONG Yin-ling, ZHOU Cui-ling, ZHANG Jie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Changsha 410208,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medication rules of the treatment of stroke in Gu Jin Ming Yi Lin Zheng Jin Jian Zhong Feng Juan;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clinical treatment. Methods Prescriptions with confirmed efficacy of famous TCM doctors in the history in Gu Jin Ming Yi Lin Zheng Jin Jian Zhong Feng Juan was searched. Excel2003 was used to establish database to analyze medication frequency. SPSS17.0 statistical software was used to conduct cluster analysis, and tree view was used to show results. Results Totally 112 prescriptions for the treatment of stroke of 36 famous TCM doctors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including 204 kinds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and 1169 times of medication frequency. The high-frequency medicines (>10 times) were Paeoniae Radix Alba, Achyranthis Bidentatae Radix, Angelicae Sinensis Radix, Pinelliae Rhizoma Praeparatum, and Poria. The high-frequency medicine categories were tonifying deficiency medicine (22.58%), pacifying liver and wind medicine (12.31%), activating blood and dispelling stasis medicine (11.89%), clearing heat medicine (11.46%) and dissipating phlegm, cough and asthma medicine (8.72%). Cluster analysis showed that high-frequency medicine (>10 times) could be clustered as 6 categories. Conclusion Gu Jin Ming Yi Lin Zheng Jin Jian Zhong Feng Juan focuses on tonifying deficiency medicine, accompanied with pacifying liver and wind medicine, activating blood and dispelling stasis medicine, clearing heat medicine and dissipating phlegm, cough and asthma medicine, which can be used to guide clinic.
  Key words: Gu Jin Ming Yi Lin Zheng Jin Jian; stroke; medication rules; cluster analysis
  基金項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02632、81373702、81473567);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124323120003);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13JJ3097);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4B134);湖南省高校创新平台开放基金(15K092)   通讯作者:刘旺华,E-mail:595413533@qq.com
  中风又名脑卒中,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为主要症候的一类疾病。现代医学认为该病属脑血管疾病范畴,因其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的特点,故与心血管疾病、肿瘤、老年变性病并列为人类四大死亡原因疾病。历代中医名家对中风都有独到见解,《古今名医临证金鉴·中风卷》[1]编排严谨、层次分明、文献可靠、内容详细,记载了历代医家对中风的证治心得,包含了诸多经方验方,疗效确切。本研究采用频数分析以及聚类分析归纳《古今名医临证金鉴·中风卷》用药规律,传承名老中医辨治思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古今名医临证金鉴·中风卷》[1]治疗中风处方。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治疗对象经临床检查确诊为中风(含中经络期、中脏腑期、恢复期);记录完整、临床疗效确切的治疗中风的内服方药;阐明有效的复诊处方,如与初诊处方一致,仅取1首。排除标准:诊断标准不明确或未确诊为中风;记录不完整或治疗药物非内服汤剂;治疗效果不显著或无效。
  1.3 数据规范
  按照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新世纪第2版《中药学》[2]对处方涉及的药物名称进行规范,如“枸杞”规范为“枸杞子”,“生地”规范为“生地黄”,“元参”规范为“玄参”,“菖蒲”规范为“石菖蒲”,“山萸肉”规范为“山茱萸”,“丹皮”规范为“牡丹皮”等;按照《中药学》[2]对处方涉及的药物类别进行规范。
  1.4 数据录入与分析
  采用双人双机的形式将纳入处方中的单味药物依次录入Excel2003,建立相应数据库。对药物进行频次分析。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常用药物进行聚类分析,以树状图形式显示聚类分析结果。
  2 结果
  2.1 高频药物
  经筛选,共纳入36位医家(缪希雍、姜礼、叶天士、周学海、王清任、吴鞠通、张锡纯、任继学、吴翰香、王季儒、曹永康等)治疗中风处方112首,涉及药物204味,总用药频次1169次。使用频次>10次的药物有37味,见表1。其中频次最高的为白芍,其次为牛膝、当归、法半夏、茯苓等。
  2.2 药物类别
  204味药物共涉及17类,其中频次最高的为补虚药264次(22.58%),其次为平肝息风药114次(12.31%)、活血化瘀药139次(11.89%)、清热药134次(11.46%)及化痰止咳平喘药102次(8.72%)等,见表2。
  2.3 高频药物聚类分析
  37味高频药物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当药物聚为6类时,各类药物基本达到稳定,得到6组多味药聚类组合,见表3,聚类分析树状图见图1。
  3 讨论
  历代医家对中风病因病机有不同的认识,唐宋以前多数医家赞成“内虚邪中”学说,认为风邪外袭是引发中风的直接原因,脏腑失和是导致营卫不足、气血亏虚的内在基础,即“外风论”。唐宋以后的医家普遍赞同中风的病机是脏腑功能失调、体内阳气亢逆无制,其风属于病理范畴,主要与各种原因导致的肝风内动密切相关,即“内风论”,还提出中风的发生与“风”没有明显直接关系的“非风论”。现今医家把中风的病因病机总结归纳为积损正衰、血流不畅[3];劳倦内伤,损耗阴精,阴不制阳,肝阳上亢,引动风阳[4];脾失健运,痰浊内生[5];肝郁化火,灼烧阴液,炼津为痰,痰蒙神窍,痰阻血脉,以致血脉运行不畅而为瘀,同时痰瘀互结亦可蒙蔽清窍。故中风不外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素虚,或痰浊瘀血内生,加之劳倦内伤、忧思恼怒、饮酒饱食、用力过度、气候骤变等诱因,导致瘀血阻滞、痰热内蕴,或阳化风动、血随气逆,致使脑脉痹阻或血溢脉外而引起昏仆不遂,发为中风。
  本研究纳入《古今名医临证金鉴·中风卷》36位医家的处方112首,共涉及药物204味。通过统计得出高频药物有白芍、牛膝、当归、法半夏、茯苓、甘草、钩藤、石菖蒲、胆南星等。年增、内伤积损易致肝肾不足,阴血亏虚,以致阳气失制,肝阳上亢,肝风内动上扰脑窍。牛膝具有活血通经、引火(血)下行、强筋骨补肝肾之功,配钩藤清热平肝、息风止痉。瘀血不祛,新血不生,中风病往往伴有瘀血阻滞,痰瘀互阻,故加补血圣药当归补血活血。《本经逢源》记载:“南星、半夏皆治痰药也……”,法半夏、胆南星燥湿化痰,脾为生痰之源,因此增添茯苓渗湿利水、健脾宁心。甘草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204味药物共涉及17类,其中使用频次>100次的有补虚药、平肝息风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及化痰止咳平喘药。中风的病机为本虚标实,肝肾阴虚、气血衰少为致病之本,故用药类别频次最多为补虚药如当归、黄芪、人参、甘草、熟地黄等。风、火、痰、气、瘀为中风发病之标,因此加平肝息风药如石决明、天麻、钩藤、地龙、牡蛎等,活血化瘀药如川芎、郁金、丹参、红花等,清热药如石膏、生地黃、玄参等,化痰止咳平喘药如法半夏、胆南星、竹沥、天竺黄等。
  聚类分析结果表明,C1(法半夏、茯苓、枳实、陈皮、远志、橘红)为涤痰汤加减的聚类方组,方中法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橘红既能理气行滞又能燥湿化痰,二者相须为用加强燥湿化痰之力,同时体现治痰先理气、气顺则痰消之意,佐以茯苓健脾渗湿,陈皮理气健脾,渗湿、燥湿加强化痰之力,健脾以杜生痰之源,加上枳实破气消积、化痰除痞,远志安神益智,祛痰开窍,六药合用对中风之痰浊瘀闭证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C2(玄参、羚羊角、胆南星、钩藤、竹沥、石菖蒲、天竺黄、郁金、石膏、桑枝)为羚角钩藤汤加减的聚类方组,方中羚羊角凉肝息风,钩藤清热平肝、息风止痉,二者合用相得益彰,清热凉肝、息风止痉之功显著,佐以竹沥、天竺黄清热化痰、清心定惊配合胆南星加强祛痰之力,石膏、玄参加强清热凉血泻火之功,郁金清心凉血、行气解郁,石菖蒲开窍醒神、化湿益智,二者合用化痰开窍效果明显,桑枝祛风湿、利关节,本类方合用适用于中风之痰热瘀闭证。C3由菊花、枸杞子、天麻组成聚类方组,方中菊花平抑肝阳、清肝明目,天麻具有平抑肝阳、息风止痉之功效,二者联合用于各种病因之肝风内动,加上枸杞子滋补肝肾、益精明目。本聚类方用于中风之风阳上扰之证。C4(牛膝、代赭石、石决明、牡蛎)为镇肝熄风汤的加减聚类方组,方中牛膝引血下行,并有补益肝肾之功为君,代赭石镇肝降逆,合牛膝引气血下行,牡蛎益阴潜阳、镇肝息风,石决明平肝潜阳、凉肝镇肝,二者合用加强镇肝息风之效,本聚类方组用于中风之阴虚风动之证。C5由麦门冬、山茱萸、熟地黄、生地黄、人参组成,此聚类方组中,熟地黄补血养阴、益精填髓,为补肾阴之要药,山茱萸补养肝肾,并能涩精,取“肝肾同源”之意,佐以生地黄凉血滋阴,麦冬养阴生津,二者合用加强滋阴之功效,加上人参大补元气、补益肾气、生津止渴。本聚类方组适用于中风病之肝肾亏虚证。C6包括白芍、当归、黄芪、白术、甘草、川芎、红花、丹参、地龙,此聚类方组为补阳还五汤加减,方中黄芪补益元气,意在气旺则血行,瘀去则络通,当归活血补血不伤血与丹参合用祛瘀生新,川芎、红花加强活血祛瘀之功,达到“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目的,地龙通经活络,力专善走,周行全身,以行药力,配上白芍养血柔肝,白术、甘草益气健脾加强补气之功效,本聚类方适用于中风之气虚络瘀证。
  本研究通过分析《古今名医临证金鉴·中风卷》中各医家治疗中风的常用药物以及药物组合,以方测证分析中风病机,得出的结论与中医对中风的基本认识一致。但本研究涉及的文献包含的病例数较少,存在一定局限性。今后可扩大文献研究范围,并同时参考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开展大样本研究,得出更准确的用药规律,为中医临床防治中风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 单书健,陈子华.古今名医临证金鉴·中风卷[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
  [2] 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3] 刘道喜.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40例[J].光明中医, 2012,27(5):915-916.
  [4] 吴萍.从肝肾阴虚论治中风病之浅析[J].辽宁中医杂志,2012,39(6):1038-1039.
  [5] 苏秋彦.从脾胃论治探讨中风病病机及诊治[J].中医临床研究,2012, 4(10):54.
  (收稿日期:2016-08-03)
  (修回日期:2016-09-13;编辑:向宇雁)
其他文献
王洪杰先生rn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现任康明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康明斯东亚区发动机事业部总经理.20世纪90年代初曾任北方重型矿用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兼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十二五”期间(2011-2015年)云南省保山市疟疾发病资料,分析疟疾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和流行态势。结果表明,2011-2015年保山市疟疾病例共1 301例,平
作为与中国消费者息息相关的日化产业,近几年来,形形色色的展会层出不群.那么,大家对会展的知识产权又了解多少呢,下面就业内人士关注的知识产权问题进行解释和分析.
在对本院临床科室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存放保管、使用情况作了调查,发现存在诸多缺陷,并积极采取了整改措施,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2001年3月至2002年3月,通过日常医
煤粉直接点火燃烧器应是我国电站煤粉锅炉燃烧器改进的主要方向。提出把直接点火技术与稳燃技术相结合来设计直接点火燃烧器的思路,对该类燃烧器做了较合理的分类。指出了少油
由江苏理工大学提供的授权发明专利,在郑州永泰能源新设备有限公司积极实施.研制成的,于1999年3月18日通过河南省经济贸易委员会组织的产品鉴定.
在分析了强化着火、低负荷稳燃和炉内结渣、喷口烧坏等问题之间的矛盾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燃烧器的煤种和负荷自适应原理。对该型燃烧器进行了实验室和现场试验,取得了良好的应
采用电位测试法和电导测试法研究壳聚糖在柠檬酸溶液中的溶解行为.即利用电位测试法确定壳聚糖质子化度,利用电导测试法确定壳聚糖溶解于柠檬酸中质子化的作用.结果表明:壳聚
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表征核态池沸腾中气泡脱离和生长过程的特征时间和特征尺度,并进而得到了气泡生长时间和气泡脱离直径的通用关系式,应用传热学类比方法建立了计算气泡
活化核心密度是核沸腾过程的重要参数,但其描述方法至今尚未统一。为了避免活化核心密度直接测量的困难,提出根据核沸腾换热机理模型预测沸腾表面的活化核心密度,预测得到的六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