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三十年的意义与不完全财政的奥秘——基于相关论著的思考

来源 :中国史研究动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_Har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代地方财政史,向来是中外史学界关注的重点.2020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周健《维正之供:清代田赋与国家财政(1730-1911)》(下称“周著”)一书,并于2021年3月获第二届“实践社会科学青年学者最佳专著奖”.毫无疑问,该书是清代财政史领域的力作,超越曾小萍《州县官的银两——18世纪中国的合理化财政改革》(董建中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岩井茂树《中国近世财政史研究》(付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20年)等书.关于周著的内容介绍及学术成就,可以参考相关书评及刘昶、黄宗智给出的获奖评语.在该书的启发下,本文仅就笔者关心的两个问题,尝试进一步深化认识.这两个问题是:在雍正朝火耗归公后建立起来的地方财政体系逐渐崩塌的过程中,为什么乾隆三十年成了关键性的转折点?从乾隆三十年到咸丰、同治间的第二次火耗归公,其间近百年,为什么清朝统治者一直没有采取任何有力度的调整举措?这两个问题,前者周著点出了现象,但还没有提供解释;后者周著作了详细分析,罗列了诸多原因,但似乎还没有把握住问题的核心所在.本文拟在周著的基础上,谈谈我们的想法.
其他文献
近年,因为参与由李学功、宫长为教授主编的十卷本《战国史》丛书,我写作了其中的第十本《战国:文化艺术》,对于战国时代的文化艺术有了较为系统的思考,千虑一得,故而对于相关问题的进一步研究也有了一些不太成熟的浅见.
期刊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如果要选出影响并铸就中国风格、中国精神、中国气质的文化奠基期,毫无疑问这个时代非“战国”莫属,尤其是在今天“何以中国”的话题讨论下更彰显重要的意义.战国之所以令人念兹在兹,影响一代代后来者,除却一种铭心刻骨的血缘底色和文化情愫,盖缘于战国是中国历史上不多见的变革发展的大机遇期和社会转型、文化原创的夹缝期(《一个史学工作者的求索之路》《夹缝中的自由——论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运动》,均载赵世超《中西早期历史比较研究》,科学出版社,2016年,“序言”第8页、“正文”第1-48页).“战国者,古
期刊
2020年的明史研究,据笔者不完全统计,中国内地公开发表的专题论文达400余篇,涉及元明或明清研究的论文有200余篇,出版专著30余部,各种专题的学术研讨会也相继召开.具有成果丰富、视角多样、方法多元、创新较多等特点.因篇幅所限,恕本文不能一一提及,只能就其研究的热点、重点、视野及趋向和不足展开论述.
期刊
一、西夏学学科的特殊性rn20世纪初,考古发现催生了几个举世瞩目的全新学科,它们分别是甲骨学、敦煌学、简牍学和西夏学.前三个新生学科在学术界引起广泛的关注,号称“显学”.虽然西夏文献数量之多、内容之丰,丝毫不逊色于敦煌文献,但由于西夏文字的阻隔,这门学科发展较为滞后,与其在学术研究中应有的地位很不相称.
期刊
近读中国先秦史学会同仁李学功、宫长为教授主编的《战国史》(十卷本),由李学勤、孟世凯、晁福林三位教授担任学术总顾问,作者集聚了先秦史学界老中青三代学者.一如李学勤先生在“序”中肯定的,《战国史》(十卷本)作者“不求名利,不慕虚荣,潜心做好一件事”.研究团队积10年之功奉献学界的这项成果,无疑是先秦史学界和文化界可喜可贺的一件大事和盛事.由此出发,梳理战国历史发展衍变之轨迹,不难发现其最大特点,当是各国普遍进行的变法运动.与此相应,三统说、五德说等改制思潮亦应运而生,深刻影响中国历史的走向.藉读《战国史》(
期刊
高:从20世纪90年代初咱们就相识,但是对于您的求学经历和学术历程,很多地方并不了解.今天前来采访您,感到特别高兴.你们这一代人,家庭条件不同,个人经历也不一样,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都遇到了比较频繁的各种各样的“运动”,可以安心坐下来做学问的时间不是很多.因此,凡是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的,都是无畏艰难,潜心研究干出来的,您也是这样.
期刊
围绕唐代城市史的研究,曾诞生过唐宋之际城市变革、“封闭—开放”等理论,经过多年积淀,逐渐走向系统化;相形之下,与唐代乡村相关的学术议题,在中国中古史领域,尚为一片“草莱未辟”之园地.在以农为本的古代中国,聚落形态的差异之外,城郭与乡村为“连续统一体”,时刻处于互动中,而乡土性是广大基层社会的底色.唐王朝辖下的乡村区域,自然也与其临近的城市关联,其中最有代表性者当属京畿的乡村,这片区域在长安城郭(京邑)之外,却与之一同归属王朝的“核心区”(王畿).时隔千年,今人该如何贴近唐代国家的核心区,由京畿城乡观察唐王
期刊
公元前221年,秦一统天下,蒙恬北击匈奴,将其赶往阴山以北地区.鄂尔多斯高原被纳入秦帝国版图,但匈奴隐患仍未排除,为增强鄂尔多斯高原北侧区域的防务,加强中央政府对北边区域的有效控制,秦始皇于公元前212年令蒙恬修建沟通秦林光宫和九原郡的直道,史称“秦直道”.
期刊
敦煌文献是蕴藏着丰富民族史料的学术富矿,百年来众多学者立足于此,在诸多领域产出了堪称宏富的研究成果.在民族史方面,近年出版的《敦煌民族文献论稿》(甘肃文化出版社,2019年)即是作者陆庆夫教授精勤治学、博观约取的缩影,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敦煌学学术发展的历程,具有相当重要的学术价值.
期刊
近年来先秦史学界成果不断涌现,不过大多偏重于专题研究,对于某一断代的总论性著作仍较为罕见,因此,李学功教授和宫长为研究员主持编著的十卷本《战国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20年)作为战国历史研究的新成果,立于诸多研究专著中,选题立意显得尤其突出,再加上作者团队涵盖了老中青三代学者,体现出学术传承的接力与后劲,作为此事最初的见证者和推动者,确乎感到欣喜与高兴.我对战国史也作过多方面的探讨,正好借此机会谈一些认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