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大学之异:没有“班级”的美国大学

来源 :考试·新英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en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想写一篇有关美国与中国的大学有何异同的博文,但总是不敢下手,原因不仅是美中两国大学之间的差别实在是太大了,从大学管理体制、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课程安排到学生入学以及入学后的学习生活有很大的区别,而且美国的大学本身也互不相同,没有千篇一律的管理教学体制,所以要在短短的文章中谈这样的话题,实在是很难的。不过,我们得到不少反馈,希望多多了解有关美国大学的情况,前不久还有读者问道:“美国大学不考核就业率吗?”“你们不学华盛顿理论吗?或者杜鲁门思想?”等问题。因此,今天的这篇文章就以闲聊的方式,谈谈美国大学的教与学。
   要了解美国大学教育的本质,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了解美国的大学本科十分注重“通识”教育、而研究生才是以专业教育为主的。在经济、社会和技术快速变化的现代社会,大学生需要得到基础广泛的教育,通识教育可以满足他们应对个人、社会和专业的各种挑战;通识教育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终身学习的坚实基础,使学生成为“受过教育的人。”
   我们常常听到中国的家长们问准备考大学的孩子“你准备考文科还是理科?”因为在中国,高考是分文理两科的,而文科、理科又是“水火不相容”的,报考了理科就不能报文科,反之亦然。在美国,考大学是不分什么文科理科的,学生们也没有这样的概念,许多学生进入大学时,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要上哪个专业哪个系,先入了学再说,等到二、三年级时才确定自己的专业方向。这个做法与中国的大学完全不同,中国的大学生,在被大学录取时,就已经确定是进入数学系还是中文系了。
   读者看到这里,一定会感到疑惑,美国的大学新生,如果入学时不知道自己进入哪个系,那么他们如何在大学学习?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就引出了美、中大学体制的核心不同之一,而这个不同,很多中国的大学生是完全无法想象的,包括许多年前刚到美国的我自己。
   在中国上大学时,不但入学时已经定好了进入哪个系,如果系里招收的新生比较多的话,还要分班,比如中文系一班、两班、三班等。此后的四年大学生活,就以班为基础,每个班有班长,还有各科代表等,模式与中小学一样,系里则会派出年轻教师担任年级辅导员。所谓同窗,主要就是指同班同学,除了选修课外,大家在四年中上同样的基础课与专业课,四年下来,结下深厚感情。所以,班级不但是学生的核心组织,也是大学的基础:没有大学是没有班级的,同样,没有学生是不属于班级的。
   中国的大学这种以系为单位的“班级”,在大多数美国大学中是不存在的,美国大学的所谓“班级”,是以学校为单位的,所有同一年进入大学的学生,就是一个“班”,与中文的年级意思相近。所以讲到班级,美国大学生的概念只有“某某年班”(相当于某某届),比如1990年班 (class of 1990)、2012年班 (class of 2012) 等等,也就是说1990年、2012年毕业的学生,都是同班生,前面再冠以不同的学校校名(注意,不是某某系或学院),比如耶鲁大学1990年班、马里兰大学2012年班等。
   此外,在教学中则有教学班,比如同一门课的学生,就是一个班,一个学生需要上不同的课,所以他就有不同的“班”,但这样的班是十分松散的,大家上课时在一起,下了课就各奔东西,同学间没有紧密的联系,也没有什么班长、课代表,更没有对学生有管辖大权的教师辅导员。许多时候,一个学期下来,同班同学只知其人而不知其名的屡见不鲜。美国的大学生就是在这种松散而又自由的环境中学习成长的。有时我想,我现在最好的朋友不少是大学的同班同学,如果像美国的大学生一样,几千个人一个“班”,这些好朋友岂不都不见了?
   美国的大学没有“班级”,学生每天与不同的同学打交道,他们又是如何建立感情的呢?说起来,美国大学生之间建立感情的主要基地之一是学生宿舍,住在同一个房间的,往往以后就是好朋友。由于没有班级,所以住在同一宿舍中的人,选择专业往往各不相同,可以是学化学的,也可以是学音乐的。由于大多数大学的学生宿舍只给一、二年级学生使用,所以住在同一宿舍中的人,基本上在第三年就分手了,有些可以继续结伴在校园外面找房子住,有些就回家住。也有不少学校的住宿规定是每年重新组合,因为一到暑假,学生必须全部搬出宿舍,到暑假过后再回到学生宿舍时,就不一定是原来的宿友了。除了宿舍之外,参加各种学生社团也是加强同学间相互联系的重要途径。校园内的兄弟会、姐妹会及各种兴趣团体五花八门,参加这些学生团体不但能够满足课外活动的需求,也是联谊的重要方式。
   美国的大学没有“班级”,学校如何对学生进行管理呢?简单说来,学校主要从学生的学业以及学费方面管理学生。美国的大学绝大多数实行学分制,学生修完规定学分即可毕业,学校会根据学生每年取得的学分情况,监督学生是否在规定的期间内选择专业并按时毕业。一般来说,学生最迟必须在第三年时将专业定下来,也就是将自己归属到某一个系或学院,如果到第三年学生还没有将专业定下来的话,就很难在最后一年里完成规定的学分,也就是说不能按时毕业。不过话说回来,是否按时毕业对许多学生来说不是要紧的事,只要经济条件许可,不少学生往往有意多读一、两年,这个现象在前几年经济不好、就业市场不理想的情况下更为普遍。对此,学校是不会干涉的,只要学生按时付学费就可以了。这在中国可能会被视为留级,但在美国没有人会这样看,这也是两种教育体制与观念的不同。
   美国的大学之所以在学生入学时不急于让学生选择自己的专业,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大学信奉“通识”教育,希望学生学习各门学科,广开知识面,为将来的进一步深造打下知识基础,另外一个就是学生刚从高中毕业,对自己的能力以及将来究竟要学什么还不是很清楚,所以希望让学生在进入大学后,有一个适应、学习、了解的过程,然后再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这样更能发挥学生的潜能以及特长。
   美国的大学,每所都有各自不同的课程让学生选择,这就是大学的多样化。但在不同的课程中,还是有共通之处的,也就是有公共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课程之分。在公共课程方面,数学、英语、写作等是所有学生都必须修的,其它的就各取所需了。至于读者关心的华盛顿理论或者杜鲁门思想这一类课,基本上属于政治学门类,绝大多数学生根本不会感兴趣,学校也不可能强迫学生学这一类课,只有少数对政治思想、历史人物感兴趣的学生,才会选读这一类的专业课。
   至于“美国大学不考核就业率吗?”这个问题,从理论上说,学生的就业率根本不是大学教学的考核指标,也没有任何教师或学系、学院会因此受到压力。但美国有不少大学评级机构,这些机构在对大学评分时,是会考虑每所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的,就业率越高,对学生的吸引力就越大,这是毫无疑问的。所以,从学校的角度看,虽然就业率不是考核教学的指标,但就业率毕竟关系到学校的声誉,所以学校会在课程设置、教学以及辅导学生就业方面下工夫,为学生毕业后能够找到好工作提供便利。♥
其他文献
For success, attitude is equally as important as ability. 要想获得成功,态度和能力同样重要。     When you can do what you love & they pay you to do it, that’s one of the best parts of life. 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并为此而得到回报,这是生活中最美
期刊
高三学子一枚,刚刚保送某985因而下个学期会比较宽松。放假在家几天上网游戏,只觉空虚无聊。于是希望大家能够推荐些有意思、有意义的事。  就我个人经历说说经验教训。  虽然保送了,但是还是要按照学校规章上下学的,所以,除了假期,想要出去好好旅游一下不现实。我先说说我自以为有用的经验:  ·多看点“闲书”,可以不被高考束缚的看点自己喜欢的书,这应该是保送以后的优势体现,不应该浪费,我觉得这点最重要。
期刊
我目前的水平属于比较不错的,在本市最好的中学,几乎每次考试都能拿到班里前5名,不过跟第一名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我平时做题其实大部分是靠“语感”,我的语法基础很烂,不过因为平时看的英文材料多,所以准确性还是比较高的。而且我也在背一些必要的语法点,例如虚拟语气这种比较死的东西。各项学习都比较紧张,英语肯定不会花太多时间去复习。所以从高考的角度,如何才能花最短的时间在此基础上有效地提高一点成绩呢?    
期刊
A lumberjack is a person whose job is to cut down trees.  from The Economist   选注     Don’t be afraid of change, you may lose out on something good, but you might gain something even better! 不要害怕改
期刊
Being strong is important, but knowing who you can count on is also important. 做一个坚强的人很重要,但知道谁可以依靠也同样重要。     Miracles will happen to those who believe in miracles. 相信奇迹的人,才能见证奇迹。       The best lan
期刊
More people will learn from their mistakes if they weren’t too busy denying them. 如果不忙着否认,更多的人能从他们的错误中学到东西。     Those who stay by your side at the worst times, deserve to be with you at the best time
期刊
:The impact that something has on a situation, process, or person is a sudden and powerful effect that it has on them.?  from The Economist       They say that time changes things, but you actually
期刊
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到美国读大学,从预科、专科、本科到研究生,各个层次的都有。据国际教育协会(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的统计,2009—2010学年留学美国的外国学生人数比前一年增加了3%,其中来自中国大陆的留学生排名第一,在校人数为12.8万,占在美外国留学生总数的18%。    观看耶鲁与哈佛美式足球比赛的师生们 (照片:Henry Trot
期刊
美国很多高校在资深教授退休前都会为他们安排讲授一堂面向全校学生的“最后一课”,表达学校师生对其的崇敬和感激,让教授为自己的教学生涯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卡内基梅隆大学将其命名为“旅程 (Journey)”,希望演讲者能和听众一起分享自己的个人或学术旅程。  兰迪·弗雷德里克·波许 (Randy Frederick Pausch) 是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人机交互及设计教授。2006年9月,
期刊
Effie,生于北京,高中毕业后留学美国。  现居美国,任职于强生公司。  Effie很乐意和大家分享她的留学生活点滴。  effie. huang. email@gmail. com  I first have to apologize for the delaying of the second article of my Job Search series. In the first art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