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经致用”思想影响下的苏舜钦散文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mlj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儒家“通经致用”造成了散文创作中观众社会的趋势。北宋苏舜钦在这一影响下提出了“文必归于道义”的文学主张,并在散文创作中努力实践,令他的散文表现出关注现实,质朴简易的特点。
  关键词:通经致用;苏舜钦;散文
  作者简介:曲晓衡(1989.8-),女,汉族,辽宁本溪人,沈阳师范大学14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1-0-01
  “通经致用”思想原于先秦传统儒家“学以致用”的治学精神,在北宋开始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而苏舜钦正是北宋时期在散文领域实践这一思想的先行者,因此,将“通经致用”与苏舜钦的散文创作加以共同讨论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通经致用”的学术思想
  “通经致用”思想中,“经”是指儒家经典,“致用”是强调将这些经典中的义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去,以求有补于世。北宋儒者们为求恢复儒学的独尊地位,再现社会意识形态上的儒术大一统,做出了诸多的努力。他们疑经惑古,排斥异端,重拾儒家经邦济世的实践来改造现实,重新把握儒家经典的内涵与精神实质,对儒学义理进行探究。于是在学术和社会政治领域内掀起了儒学复兴的运动,这是与汉唐儒学不同的,着重阐发经典义理,倡导义理之学的北宋新儒学,而它的精神实质,就是“通经致用”。
  “通经致用”思想根源于儒家思想中“立德”与“立功”的主张,前者主要是指个人的儒家道德修养,后者就是指运用经术经世干政。在“通经”与“致用”二者关系中,“通经”是“致用”的前提,而“致用”则是“通经”的目的。追求一种“正心诚意修身”与“齐家治国平天下”相统一,同时更加注重“致用”这一现实目的。
  二、苏舜钦在“通经致用”思想影响下的散文创作主张
  散文一直是儒家学术在文学创作领域的重要体裁,苏舜钦在北宋前期“通经致用”思想复萌的大背景下,身先士卒,拨开唐五代骈偶之文的乌云,引导散文创作重新归入儒家正轨。
  在散文写作的理论层面,苏舜钦有其一贯坚持的创作主张。由“通经”引申而来,提出了“文必归于道义”的创作主张,强调文章对儒家“道”的承载与传承。写作文章应当以体现儒家道统为目的,否则就是浅陋之说,是不足为重并且后患无穷的。在对“道”的内涵的理解上,苏舜钦认为,“道”虽然没有古今之分,却总是因为不同时代的需求而有所取舍,但是,如苏舜钦这般的有志之士不会受到社会对“道”的消极态度的影响,还是会坚持不断钻研,逐渐领悟“道”真正的内涵,坚定地守护“道”的地位。
  在“道”的思想感染下,苏舜钦所期望的散文是能明辨是非、求真务实关乎社会的治乱之文。这就意味着,苏舜钦对文学思想的认识并没有单单停留在经典义理的单纯阐释上,而是紧密结合现实,看重文章与社会现实的紧密结合。在苏舜钦现存的七十篇散文中,包括各种散文体裁,篇目甚多、类型全面,可见他勤于散文创作,做了诸多实践。而且他的散文内容广泛,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其中为国家社稷建言献策的文章占有非常大的比重,这些文章展现了苏舜钦力求“为文应有补于世”的写作态度和“文必归于道义”的散文创作主张。
  三、苏舜钦“文必归于道义”主张下的散文创作实践
  在“文必归于道义”的主张下,苏舜钦创作的散文,积极全面地实践了自己的创作主张,以下从内容、写作手法、散文的整体风格三个角度,具体分析其散文特点。
  (一)关注现实,实事求是
  苏舜钦在散文创作的题材与内容上,表现出关注现实的眼光和实事求是的写作态度。
  纵观苏舜钦全部的散文,政论文占到相当大的比重,且绝大多数都是以现实为基础,发表观点与看法的。在源于现实的基础上,苏舜钦还力求散文的内容尊重客观事实,体现出公正严谨的一面。集中体现在他的墓志铭写作上。作为追忆逝者的文体,墓志铭多充斥着不切实际的溢美之词,而苏舜钦则选择尊重事实,通过叙述具体事实的方式,塑造出立体丰满而又真实可感的人物形象,同时不失客观公正。如《大理评事程君墓志铭》列举程君晚年尤不敢忘亲、乐生戒杀、乐赈人急难等作为,描写程君的纯孝笃行等等。
  (二)行文质朴简易
  质朴简易可谓是儒家传统对散文的追求,“经世致用”思想在散文形式上的外化。具体表现为行文上较少使用铺垫和多种多样是修辞手法,直接书写想要表达的事实。苏舜钦的许多书表文言简意赅,以极其精简的文字直陈要义,绝没有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如《京兆求罢表》、《杜工让官表》、《上京兆杜公书》等文,都是言简意赅、直抒胸臆,能够使读者清晰的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而且篇幅较少长篇大论,简洁明快,以精短的演说表达出准确丰富的内容。
  (三)雄健豪迈的风格
  苏舜钦散文中雄健豪迈的风格与他为人豪放磊落,倜傥不羁有密切的关系,表现在文章上,就形成了豪迈雄健的风格。
  在作于景枯三年的《乞纳谏书》中,苏舜钦敢言他人之所不敢言,直言仁宗废止百官越职言事诏令的失当,全文气势充沛,展现出一位儒者心系天下,不惜牺牲自己的勇气。《火疏》中慷慨陈词,对仁宗大兴土木建造玉清宫进行了严厉的批评。苏舜钦将勇者的气概与儒者对“道”的坚守融入文章創作中,终使其文章具有了非同一般的雄健之姿与豪迈之气。
  总之,苏舜钦作为北宋古文运动的先驱,用自身的散文创作身体力行地实践了儒家“通经致用”的学术精神,对后来的欧阳修、苏轼等人产生了深刻、积极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沈文倬:《苏舜钦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
  [2][元]脱脱等:《宋史·苏舜钦传》,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
其他文献
摘 要:明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学者李元阳,对云南本土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作者尝试从李元阳的“心性说”切入,与他的人生经历和所处的时代背景相结合,重点探讨其“心性说”与诗歌创作的关系。  关键词:李元阳;心性说;诗歌创作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1-0-02  明代中后期,由于文化和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在云南
本工艺采用氧化焙烧,湿法氯化浸出及物理选矿相结合的联合流程。从一种复杂高砷硫化矿中,直接加工出多种化工产品,做到综合利用,效益好。 The process uses a combination o
欣赏的手段要多样化、生动化、艺术化,避免教师空洞枯燥的讲解、学生被动地干巴巴听的现象。可以采用故事、提问、讨论、观察、悬念等多种形式,还要充分发挥幻灯、挂图、录像
酒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而“禁酒”则是中国传统酒文化中一个极为有趣的现象,它往往同国家意志相关联,在时代的发展中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丰富的内涵。本文以《尚书·酒诰》
南唐后主李煜是南唐时期最重要的词人之一,李煜的词入宋前后风格迥异,特点都十分鲜明。从后主之词开始,词体文学在遣词、意象、手法上都进行了一定的发展变化。 Li Yu, a pa
9月30日,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在京召开情况通报会,中国视协主席杨伟光介绍了第20届中国电视金鹰奖观众投票评选结果。 长篇电视剧最佳作品奖为《长征》,得票268726张;综合电
作者简介:杨小静(1992-),女,汉族,河南许昌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现代汉语。  [中图分类号]:H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1-0-01  一、宿诺  《论语·颜渊》中有“子路无宿诺。”对于句中的“宿诺”,何晏集解云:“宿,犹豫也。子路笃信,恐临时多故,故不豫诺。”朱熹集注云:“宿,留也,犹宿怨之宿。急于践言,不留其诺也。”清人于鬯
期刊
煤炭企业实行投入产出总承包已经两年多了。两年中,我们在总承包精神的指导下,从根本上冲破了“左”的思想束缚,冲破旧的习惯势力,彻底改变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管理体制,把对
摘 要:“诗教”受到历代封建王朝的重用。上博馆藏楚竹书《诗论》的出版,为解决《诗经》学史上长期存在的一些分歧提供了强有力的文献依据,尤其是诗教传承脉络上的各家学说的关系问题,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立足于整个诗教的传承,将《诗论》复归到先秦两汉儒家诗教传统中去研究,就成为被专注的重点,也体现出巨大的价值。  关键词:《孔子诗论》;儒家诗教传统;复归的价值  作者简介:梁大伟(1981-),女,
摘 要:魏晋时期特殊的政治背景和社会环境,使家训在此时形成一个高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家训层出不穷,其中不乏名篇。不论是帝王还是士大夫,都依据自身经验学识,给儿孙领航。他们注重后人处世之道,为官之道,也注重他们德善的培养,希望他们能够孝顺亲睦,更希望他们成为德才兼备的有用之人。  关键词:家训;魏晋时期;士大夫;孝;慎;修身  作者简介:罗佩轩(1991.1-),女,汉族,甘肃平凉人,西北师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