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玩才会赢

来源 :户外探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offreyw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巅峰记忆》是李嘉执导的第一部长篇,也是他第一部登山题材的影片。日前,本刊记者就此片的拍摄采访了这位户外圈内的影像人。
  说到《巅峰记忆》对国内登山题材纪录片的贡献,李嘉很谦虚地自认只是自己赶的机会比较好,玩户外玩得早,周围的一圈人又想在行业里做些事情,推动这个行业向前发展,就赶上了这个机会,“可能有很多别的纪录片人想过要拍这样的题材,只是点儿没对正而已。”李嘉说。
  希望一年能够留下一件事。这是李嘉和合作者孙斌共同的愿望,是他们对自己的要求,也是促成他们合作的根本。两个停不下来的人,共同做了这么件事。李嘉对这个事情可以说是倾尽全力,他说一个月在西藏,如果不是喜欢干这件事,一般人不会干。他说,如果你把它当成玩,你喜欢,觉得有意义,那就去做,如果把它当成一个商业的赚钱的事情,那就根本不用考虑。
  已经拍过登山和攀冰,现在比较急迫地想拍滑雪和攀岩。完成《巅峰记忆》之后李嘉也希望能够有机会去拍摄一部真正的登山题材电影。他念叨着,“可以找人写本子,慢慢再找人谈投资,也在有计划地去执行这件事情,不着急。”但是他也非常清晰地认识到 我们等于是从户外这块起来的,还是希望能够多做一些这个行业内的事情。比如国外攀岩就有专拍攀岩的Team,小轮车有拍小轮车的Team,他们很专业,他们也很专注,就是拍自己喜爱的那些户外运动。所以户外永远是我们的根本。
  OUTDOOR:你将《巅峰记忆》这部登山题材的户外影片定义为纪录片还是电影?
  李嘉:纪录片。这个片子往大了说可以定义为一部电影,往小了说也可以是我的一部DV作品,只不过它的时长很长,82分钟。看怎么说,我希望它是一部登山题材的纪录片。
  OUTDOOR:为什么拍了这么一个高海拔登山题材的片子?
  李嘉:其实从2005年有计划的去拍《龙之涎》的时候,就希望能把滑雪,登山,攀岩,攀冰等这些户外运动逐一地展现给大家,但是一定是以人物为主线的,在拍这个片子之前,我跟孙斌和很多人聊,我们都认为中国户外是缺故事的,户外发展的经历太短了,没有积累和沉淀到那个份上,无论故事,还是内心特别丰富的人,都特别少,你很难找到特别纯粹的做事情的人,但是做完《巅峰记忆》之后发现还是可以再深挖一些东西的。
  OUTDOOR:这部片子的投资是多少?
  李嘉:大概20万吧。
  OUTDOOR:这部片子的成形过程能跟我们说说吗?
  李嘉:2009年3月份北大山鹰社建社20周年,孙斌想做件事出来,7月份时我们已经比较明确,在攀登时拍摄一部影片,以纪念五位山难的队友。并且明确了这是一部以李兰为主要视角,抽回到2002年山难事件的一个片子。
  拍登山的片子是一个特复杂的事,这次活动又是以个人攀登为主要目的,所以在配合上不是能完全达到设想的要求。很难达到你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的状态。更谈不上拍电影,电影是围绕导演要求来的,我们就是你看着“拿”吧,能拍到什么就在这个基础上想办法拼这盘菜。之前的很多想法都不可能实现。
  另外我们纠结的还有设备,很多人问到电池,带子什么的,其实这些都还OK,因为我们这次用的是高清,我们藏族摄像师不小心误把C1-C2-C3营地的部分删除了,幸好我们后来想办法恢复了这个部分,当时真是纠结了一把。好在这次我们并没有把登山本身当成一个噱头在秀,你可以看到片子本身并没有过多渲染登山和登顶的部分。
  面对拍摄回来的很多素材,如何做这道菜,就是后期要面临的问题。这个片子我们采集了40个小时的素材,我在开始后期剪辑的时候就像身处一个迷宫里一样。
  OUTDOOR:那你有心理落差吗?因为所想的无法实现。
  李嘉:这个落差确实有,不过会主观地去屏蔽它。就比如说素材没有了怎么办,没有就没有了,一样能成片。甭管做什么事情,都会有这样的落差,拍纪录片肯定也会遇到这类问题。
  OUTDOOR:高海拔登山题材。面临的严酷环境对人和设备都是极大的考验,你们当时的情况是什么样的,我在片中听到摄影师粗重的呼吸声。
  李嘉:就我个人来说,我2002年底就开始接触户外,对于这类环境和技术常识都还OK,包括我们的摄像师,也是2005年玩户外认识的,首先都有这方面的户外经验。对我们来说最大的困难可能就是高海拔,这是第一次拍8000米以上的山,好在我们跟拍的是一只商业队伍,有比较好的适应周期,但是在体能上还是相当吃力的,比如看到体力好的孙斌、东东,李兰他们在前面走的时候,很难能够完全跟上拍摄。背着机器,找机位,拍摄后再启程赶到前面去,这前后消耗的体力太大了,幸好我们还有一个藏族摄像师,海拔6100米以上的部分是由他来完成的。另外也是因为我们每登顶一座山都是有费用的,如果我们不小心上到7000米以上也是要交钱的。
  OUTDOOR:拍片也没有特例?
  李嘉:是啊,如果我们上去了算登顶每个人要交八万。
  OUTDOOR:你们用的是什么机器?
  李嘉:Sony的一款EX1。机器上了8000米也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我们在选设备上还是考虑一个人可以搞定,来作为一种标准。追求最好的效果,但是还要保证最轻以完成拍摄,这个也挺矛盾的。这是在户外和极限题材拍摄时涉及的问题。一个人能把机器、脚架,传输等所有设备都搞定才靠谱,因为在户外有的拍摄根本不可能两个人操作。
  OUTDOOR:你这次的拍片风格跟《龙之涎》简直是判若两人。
  李嘉:其实拍电影是特别个人、特别艺术的一个东西,你要是大师了,你怎么都是胡拍胡有理。如果以后有机会我还是想尝试不同的风格。这部片子有三个长镜头,我是有意识地想去制造一个纪录片的感觉。
  OUTDOOR:听说你花了很多时间去做后期剪辑。
  这个片子2009年10月外拍完,11,12月我都再没看这个素材,觉得拍成这样挺可怕的,跟自己想的完全不一样。直到2010年1月份孙斌开始催工,我才开始极痛苦地看素材。直到3月份才磕出来了一个112分钟的第一版。从这一版到现在放映的82分钟版片子之间又剪辑了有七八个版本。
  OUTDOOR:你怎么定义这部影片?
  李嘉:有人说这个片子是一个女性登山者的释怀片,这个也对,不过后面我又加入了不同的人对登山的思考,这个部分是我一定要做的,因为如果仅仅是一个人,一个个体对一件往事的释怀的话,那这个片子就太浅了。我更希望能够反应出一群人和这群人背后的人是如何来看待登山这件事的。其实在前期拍摄的时候我对每个队员都做了大量的访谈拍摄,有很多特别好的内容最后都舍不得剪掉,最后为了明确李兰的主线不得不砍掉了。
  OUTDOOR:你是先开始玩的户外还是之前就做影像?
  李嘉:我先玩的户外。我2002年开始玩户外,我最开始是给户外网站做美编,2003年逐渐才开始接触视频这块。
  OUTDOOR:你为什么选择了视频这种表达方式?
  李嘉:一开始就是单纯的玩,后来发现能得到别人的认可,又能赚到钱,物质和精神都能被满足,这事儿挺好的!
  OUTDOOR:你的第一部视频是用什么软件编辑的?
  李嘉:Seny的一款软件叫Vegas,是非常好的一款剪辑软件,非常适合上手,能让你很快地找到剪辑的乐趣。当然现在已经用苹果专业的剪辑软件了。这部片子我们是用Sony的高清机器拍摄,用苹果的高清软件来剪辑。
  OUTDOOR:攀冰攀岩你都玩,你最喜欢的户外运动是什么?
  李嘉:现在是滑雪,单板。我的户外爱好很阶段。夏天的时候,我还曾经喜欢过潜水。在日本跟潜水教练玩得特别好,一度想拍个潜水的片子,可是回来之后那个劲儿就泄了,又开始玩帆板,都尝试过。
  OUTDOOR:非户外的爱好?
  李嘉:可能就是拍片子。我跟我特别好的搭档在一起的时候基本上要么聊户外,要么聊拍片子,其他的就没什么聊的了。也许我对摄像设备的一些追求,可能也算一种爱好。
  OUTDOOR:你对户外的看法?
  李嘉:很多人没怎么出去过,总是在自己朝九晚五的小循环里转,但是如果你接触到户外了,经历过之后,最终户外能给你留下的是什么?我认为对我来说它让我触摸到了那个能让自己幸福的那个点在哪儿。现在户外对我来说就是这个感觉。
  而且我觉得从小就接触户外的孩子,他可能对待父母,自己、朋友的方式都会有所改变,这个人可能会变得更加真实,而不是生活在套子里的人。
其他文献
作为鸿石同学的家属,小编我这次可真是亲历了一下欧洲滑雪摔伤后的救援、住院与保险赔付流程。而在整个的处理过程中,一定要做好跟保险公司的各种沟通,以避免出现一些无法赔付的情况出现。  鸿石同学发生事故的时候,我并没有跟他在一起,当同伴告知我他摔伤并已经被运送到山下的时候,我也以最快的速度坐缆车返回停车场,直升机已经出现在停机坪上,可是由于安全问题,不允许我们靠近。说实话,当时根本不知道这家伙到底是个什
第一次在现实中看见风筝冲浪的时候,以徒步小旅行和汽车小越野为乐事的我正在厦门的沙滩上摆弄着一只橡皮船几个朋友趴在泡沫板上随海浪蠕动。我们从来不觉得这样安逸祥和的周末有什么不妥。  突然两个老外将车停在我们面前的沙滩上,不经意间两只巨大的风筝已经升上天空,正在惊诧之中,两人早已脚踩冲浪板操控着风筝快速驶离了海滩。当风筝下的冲浪者越跑越远,已经变成了遥远处的一个小黑点,我开始为他们的命运担忧之时,小黑
轻心  日复一日,脑袋不知被多少根神经反复拉扯,生活总透着些许无奈,所有的烦恼与不安就像满是褶皱的窗帘,阻挡了阳光,让阴霾弥漫了整间房。于是,深陷城市泥沼的我们一次次地伺机放飞,试图在或喂马劈柴或周游世界的洒脱生活中放松心灵,到彼时彼地邂逅最真实、完美的自己。高耸入云的悬崖绝壁、咆哮奔腾的江海河谷、宽广无垠的草原戈壁、悠闲惬意的细沙海岸,或滑雪、或跑步、又或者只是悠闲地旅行—这一幅幅意象是我们精神
又是一年初夏,校园里的丁香花开了。淡淡的幽香在校园里蔓延开来,许多女孩在丁香花下诉说着心事。抬眼望去,教室里一排排坐满了求知的孩子,每间教室都传来朗朗读书声,只有一间教室似乎有点不寻常,没有任何声音传出来。咦,真怪啊,我们去瞧瞧吧。  班里静极了,如果落下一根针,也能听见它的响动。全班的学生都在全神贯注地望着讲台,讲台上站着年轻的班主任李军老师,他手里正拿着一根教鞭。旁边站着“赫赫有名”的淘气包张
图片处理数码相机Cropic  通常情况下,数码相机都需要通过导线将SD储存卡上的数据传输到电脑里面通过专门的软件才能编辑裁切图片信息。然而Cropic数码相机却可以在拍摄现场直接剪辑掉让你感觉多余的背景元素,实现第一时间的图片处理。只要通过操作一系列的触摸屏按钮,进行调整与保存操作,你就可以轻松在现场得到称心如意的完美照片。  设计师: Tae Han Kim  新型自动救生衣  设计者Jame
2011年伊始,我们请未攀登界重量级大腕米克,福勒(MIck Fowler)与我们聊聊。在这里,他不仅为我们梳理迄今为止的登山历史,与我们畅谈他对于现代攀登方式的看法,同时,也讲述了他对于阿尔卑斯方式攀登的理解,并与我们一同展望登山世界的未来,更是带来了2010年他和保罗拉姆斯登(Paul Ramsden)完成了苏力马北壁首登路线的故事。  如果这些文字与热爱攀登的你碰撞出思想的火花、那将是我们希
沙巴,是马来西亚13州之一,位于婆罗洲岛北部,是全国第二大州属,仅次于位于其西南方的沙捞越。沙巴的位置在饱受台风肆虐的菲律宾之南,但台风却不会经过这里,使得沙巴享有风下之地(Land Below The Wind)的美誉。沙巴三面环海,海岸线长达1440公里,提到这里,人们脑海中大概马上就会出现蔚蓝的海水,长满椰树的沙滩,海岸边悠闲的比基尼美女以及潜水、风筝冲浪等各种各样刺激有趣的海上运动。  其
对大自然我们已经越来越陌生了。  看看上世纪初苏联作家维·比安基为孩童写的《森林报》,他虚拟现代传播方式为孩子讲述自然,在他看来只有熟悉大自然的人,才会热爱大自然,在他的“报刊”里,所有的动植物都是有感情的,爱憎分明,它们共同生活在一起,静谧中充满了杀机,追逐中包含着温情,每只小动物都是食物链上的一环,无时无刻不在为生存而逃避和猎杀,正是在这永不停息的逃避和猎杀中,森林的秩序才得到真正有效的维护,
关于旅行有人是这么玩的    一辆摩托车,一套陪伴多年的好厨具,行者骏(Jun Tnnh),骑着摩托车寻遍各地,从街边市集到田边地头  采集的不仅是风景更是寻常人家厨房早的质朴味道。  以厨艺舞艺涂鸦手艺,换厨房换住宿换交通骏不仅是一个靠味觉记录旅程,用美食打动人心的——旅行的厨师,更是位拿各种手艺换旅行的高手。  骏说旅行中的食宿交通,只要是用他的手艺能交换到的他都会尝试去做并且乐在其中,那是一
“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是独自旅行,即使有人相伴,终究会各分东西。”  ——《練习曲》  环岛骑行路线:  台北-宜兰-苏澳-南澳-花莲-台东-恒春-高雄-台南-嘉义-台中-新竹-桃园-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