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进一步提升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为师生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学校信息中心在2005年下半年就开通了教研博客和学生博客平台。在经过初步的实践后,学校决定以课题的形式来进行专项应用研究,申请了《信息化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研究》课题,并结合学校课程改革工作,本着信息技术服务教育教学的原则,利用Blog在课题研究、条线管理、教研组博客、班级博客、网络探究等方面作了很多开创性的应用。
课题研究目标
本课题研究总目标是用Web2.0的理念来指导校园信息化建设,以Blog在教与学中的应用为载体,促使学校形成以学习型组织为特征的校园信息文化,师生共同创设的一个建构知识、分享知识、促进交流、共同发展的空间。即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构建一种适应互联网发展趋势的校园信息化建设模式,激发师生自主意识的觉醒,变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探索和总结一套基于Blog的校本网络教学研讨的制度;研究出利用Blog制作网络课件、开展网络教学的有效途径;引导高年级学生利用Blog进行学习叙事,使学生学会利用网络和资源进行学习的方法和经验,进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课题研究内容
本课题主要以以下三方面作为研究内容:Blog在校本教研中的应用研究,引导教师利用Blog参与到学校日常教学研究活动中;基于Blog的专题学习网站的开发应用,促使教师能够学会应用Blog开展网络教学;网络环境下学生学习叙事的探索与实践,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拓展教育新渠道。
课题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开展对教育Blog资料的比较研究,把握国内外研究动态,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找到新的生长点,为课题研究提供框架和方法论。
行动研究法:先在校园网上搭建Blog平台,结合已有经验和本校实际情况,边实践,边反思,在行动研究中总结规律。
个案研究法:关注信息化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案研究,发现应用典型,详细分析使用Blog前后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提炼信息化环境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作用。
课题研究阶段工作总结
1,在培训中提升信息化应用意识
学校信息中心利用社会性共享软件Blog搭建教研博客和学生博客平台,做到专人维护,经常更新,不断给系统带来新功能。学校还对全校教师进行以建设教研组博客和开发教学主题网站为培训重点的校本应用培训,并组织教师观看专家的报告和讲座光盘。甚至,学校还请了专家来学校指导,派教师走出学校向外取经。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和培训,使教师的专业水平不断得到发展。
2,在规范管理中落实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的价值在于过程性的管理,我们制定了课题管理制度,确保课题的正常实施。
(1)落实研究人员。我们以学校教科骨干为主组成了课题领导小组,根据学校教研组和分管条线落实研究子课题。语数英教研组长负责本组教研组博客建设,信息中心季冬负责学生个人博客应用与指导,德育处钱建芳负责班级博客建设,教科室黄利锋负责网络教学。
(2)落实管理制度。课题组在教研博客平台上专门建立了一个本课题研究的专题博客,凡涉及本课题组的活动信息都要及时记录发布,以此加强过程性管理。
(3)落实研讨制度。为了促进课题研究的有序开展,经常召集子课题负责人进行小范围的专题研讨,交流研究过程中的疑惑与心得。
3,在多样活动中促进研究进展
(1)网络教研逐步推进。目前“一课三议”“三课一评”是学校校本教研的主要形式,具体有各年级备课组落实。同年级同学科的教师选好一个课题,一位教师先上研讨课,课后组内老师进行点评,第二位教师吸取大家的建议再上同题研讨课,接下去第三位教师再继续。在这样持续的研讨中,有效地带动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我校为了更好地挖掘“一课三议”活动的教研价值,利用教研组博客为“一课三议”的深层次发展提供一个网络平台,把课堂实录、教学设计、教师评议集中在一个博客日志里,给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思考空间。
(2)优秀教育博客评比。为了激励更多的教师经营自己的博客,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学校每学期都要进行优秀教育博客评比,评比重在博客日志的质量和互动的效果。
(3)博客应用专题沙龙。在学校进行培训和应用后,大家对博客的认识在什么程度,或在应用中有什么想法,这些都是需要课题研究者去了解的,教科室举办了“我与博客”专题沙龙活动,请大家围绕教研组博客、个人博客、班级博客和网络教学,可以以教研组长、班主任、教师个人等不同角度来展开头脑风暴。
(4)班级网络记事本。目前班级博客在六年级中进行试点,各班的博客管理员全部由学生担任,利用中午时间到三楼机房更新班级博客。不一定每天都来,但尽量要做到内容经常有更新。家中能上网的博客管理员,更要常上班级博客。班级博客管理团队要经常一起商量、相互合作,共同把班级博客搞得有声有色,吸引同学和教师的参与。班级博客管理员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及时捕捉班级动态,为班主任老师的管理提供第一手的资料。
(5)网络主题探究活动。基于博客平台的WebQuest,可以看作一个引导学生网络探究的“导航员”,学生随时可以把活动情况和问题发表在相应的模块,教师也可以随时把活动评价与活动建议发表在学生的日志后面,在师生互动中活动效率将得到极大的提高。在此过程中,除了学生向教师汇报和请教问题外,学生之间也可以进行交流,共享网络资源,分享探究心得。更能吸引本校师生参与活动,也为组织跨班级、年级、学校,甚至是地区的网络主题探究活动提供了基础。
(6)条线管理。管理出效应,信息化管理是一种有效措施。学校在教研博客上分别开通了教科博客、教育技术专题、班主任之家、安全教育等专题博客,各项工作的负责人及时在博客上发布工作信息,教师们可以在信息后面发表自己的看法。
阶段反思与下阶段研究计划
博客不仅是一种网络技术,更是代表了分享与交流的网络精神。因此,我们下阶段的重要目标要思考如何把校本教研与博客应用有机整合,整合多种社会性学习软件,构建基于博客的个人学习门户,打造一个教师专业发展的共同体。课题组要充分研究新课程背景下的校本教研制度,结合网络最新发展的趋势,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发挥课题对学校信息化发展的引领功能,提升办学品位。
思考:学校课程建设、校本教研、课堂教学、德育管理、学生活动等各项工作引入网络平台效果是否会更好?博客作为一种可选工具的应用价值有多少?根据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国家标准,设立本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奖,激励教师学习和应用技术。
学习:邀请国内教育技术专家为大家讲解应用信息技术的前沿信息,开阔视野。利用课题研究专题博客广泛摘录国内相关研究成果,供大家学习。
研讨:结合教科沙龙组织信息技术专题研讨,开展网络书签、好看簿、网摘、RSS等技术的应用培训。
实践:继续有序进行课题研究的各项内容,能够创造性地在本职工作中应用技术。
总结:每学期进行教育技术应用奖考核,评出教育技术应用先进个人,进行信息技术应用的教学设计、论文评比活动。
课题研究目标
本课题研究总目标是用Web2.0的理念来指导校园信息化建设,以Blog在教与学中的应用为载体,促使学校形成以学习型组织为特征的校园信息文化,师生共同创设的一个建构知识、分享知识、促进交流、共同发展的空间。即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构建一种适应互联网发展趋势的校园信息化建设模式,激发师生自主意识的觉醒,变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探索和总结一套基于Blog的校本网络教学研讨的制度;研究出利用Blog制作网络课件、开展网络教学的有效途径;引导高年级学生利用Blog进行学习叙事,使学生学会利用网络和资源进行学习的方法和经验,进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课题研究内容
本课题主要以以下三方面作为研究内容:Blog在校本教研中的应用研究,引导教师利用Blog参与到学校日常教学研究活动中;基于Blog的专题学习网站的开发应用,促使教师能够学会应用Blog开展网络教学;网络环境下学生学习叙事的探索与实践,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拓展教育新渠道。
课题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开展对教育Blog资料的比较研究,把握国内外研究动态,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找到新的生长点,为课题研究提供框架和方法论。
行动研究法:先在校园网上搭建Blog平台,结合已有经验和本校实际情况,边实践,边反思,在行动研究中总结规律。
个案研究法:关注信息化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案研究,发现应用典型,详细分析使用Blog前后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提炼信息化环境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作用。
课题研究阶段工作总结
1,在培训中提升信息化应用意识
学校信息中心利用社会性共享软件Blog搭建教研博客和学生博客平台,做到专人维护,经常更新,不断给系统带来新功能。学校还对全校教师进行以建设教研组博客和开发教学主题网站为培训重点的校本应用培训,并组织教师观看专家的报告和讲座光盘。甚至,学校还请了专家来学校指导,派教师走出学校向外取经。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和培训,使教师的专业水平不断得到发展。
2,在规范管理中落实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的价值在于过程性的管理,我们制定了课题管理制度,确保课题的正常实施。
(1)落实研究人员。我们以学校教科骨干为主组成了课题领导小组,根据学校教研组和分管条线落实研究子课题。语数英教研组长负责本组教研组博客建设,信息中心季冬负责学生个人博客应用与指导,德育处钱建芳负责班级博客建设,教科室黄利锋负责网络教学。
(2)落实管理制度。课题组在教研博客平台上专门建立了一个本课题研究的专题博客,凡涉及本课题组的活动信息都要及时记录发布,以此加强过程性管理。
(3)落实研讨制度。为了促进课题研究的有序开展,经常召集子课题负责人进行小范围的专题研讨,交流研究过程中的疑惑与心得。
3,在多样活动中促进研究进展
(1)网络教研逐步推进。目前“一课三议”“三课一评”是学校校本教研的主要形式,具体有各年级备课组落实。同年级同学科的教师选好一个课题,一位教师先上研讨课,课后组内老师进行点评,第二位教师吸取大家的建议再上同题研讨课,接下去第三位教师再继续。在这样持续的研讨中,有效地带动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我校为了更好地挖掘“一课三议”活动的教研价值,利用教研组博客为“一课三议”的深层次发展提供一个网络平台,把课堂实录、教学设计、教师评议集中在一个博客日志里,给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思考空间。
(2)优秀教育博客评比。为了激励更多的教师经营自己的博客,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学校每学期都要进行优秀教育博客评比,评比重在博客日志的质量和互动的效果。
(3)博客应用专题沙龙。在学校进行培训和应用后,大家对博客的认识在什么程度,或在应用中有什么想法,这些都是需要课题研究者去了解的,教科室举办了“我与博客”专题沙龙活动,请大家围绕教研组博客、个人博客、班级博客和网络教学,可以以教研组长、班主任、教师个人等不同角度来展开头脑风暴。
(4)班级网络记事本。目前班级博客在六年级中进行试点,各班的博客管理员全部由学生担任,利用中午时间到三楼机房更新班级博客。不一定每天都来,但尽量要做到内容经常有更新。家中能上网的博客管理员,更要常上班级博客。班级博客管理团队要经常一起商量、相互合作,共同把班级博客搞得有声有色,吸引同学和教师的参与。班级博客管理员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及时捕捉班级动态,为班主任老师的管理提供第一手的资料。
(5)网络主题探究活动。基于博客平台的WebQuest,可以看作一个引导学生网络探究的“导航员”,学生随时可以把活动情况和问题发表在相应的模块,教师也可以随时把活动评价与活动建议发表在学生的日志后面,在师生互动中活动效率将得到极大的提高。在此过程中,除了学生向教师汇报和请教问题外,学生之间也可以进行交流,共享网络资源,分享探究心得。更能吸引本校师生参与活动,也为组织跨班级、年级、学校,甚至是地区的网络主题探究活动提供了基础。
(6)条线管理。管理出效应,信息化管理是一种有效措施。学校在教研博客上分别开通了教科博客、教育技术专题、班主任之家、安全教育等专题博客,各项工作的负责人及时在博客上发布工作信息,教师们可以在信息后面发表自己的看法。
阶段反思与下阶段研究计划
博客不仅是一种网络技术,更是代表了分享与交流的网络精神。因此,我们下阶段的重要目标要思考如何把校本教研与博客应用有机整合,整合多种社会性学习软件,构建基于博客的个人学习门户,打造一个教师专业发展的共同体。课题组要充分研究新课程背景下的校本教研制度,结合网络最新发展的趋势,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发挥课题对学校信息化发展的引领功能,提升办学品位。
思考:学校课程建设、校本教研、课堂教学、德育管理、学生活动等各项工作引入网络平台效果是否会更好?博客作为一种可选工具的应用价值有多少?根据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国家标准,设立本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奖,激励教师学习和应用技术。
学习:邀请国内教育技术专家为大家讲解应用信息技术的前沿信息,开阔视野。利用课题研究专题博客广泛摘录国内相关研究成果,供大家学习。
研讨:结合教科沙龙组织信息技术专题研讨,开展网络书签、好看簿、网摘、RSS等技术的应用培训。
实践:继续有序进行课题研究的各项内容,能够创造性地在本职工作中应用技术。
总结:每学期进行教育技术应用奖考核,评出教育技术应用先进个人,进行信息技术应用的教学设计、论文评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