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物理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ryhua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以知识为本,学科本位转向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构建课堂教学比较完整的目标体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真正对知识、能力、态度进行有机结合体现对人的关怀.如何让物理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笔者认为物理课堂应该是体现科学性与人文性的融合;是发展生命体的过程;是师生在智慧交流,心灵契合中培养兴趣、获得知识、训练思维、提升能力的过程.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
  1注重情感智力发展,提升课程价值
  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一种形式的成功教学,都离不开情感智力因素,一个成功的教师,一定是一个情商高的教师.物理作为自然科学的分支,对人的思维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物理课堂中更多是培养逻辑思维过程,许多时候要经历公式的推导,实验现象的归纳总结,对于初中生来说是枯燥的,乏味的,有些教师就是在这些环节中处理不好,让学生失去了学习物理的兴趣.所以在物理课堂中,更应该注重情感智力因素.同时,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除了注重情感智力以外,教师本身的知识积累、人格魅力也非常重要.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感染学生、熏陶学生,让学生用积极的态度面对课堂教学遇到的所有问题.
  我的深刻体会:一是作为物理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知识结构和教育理念.当今,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知识更新交替加快,在特定情况下,学生某方面的知识和见闻比教师还要广博,作为物理教师一定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要关注前沿学科,关注科技发展.如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超导体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还有神州七号的发射成功、神州八号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蛟龙号下水7000多米、我国辽宁号航母成功下水和舰载机成功降落、北斗星导航、无人机等,这些都是物理教学的前沿知识,物理教师一定要知识渊博,懂得越多讲得越浅.二是教师要与学生平视,师生关系是平等的,互为师生的学习、合作关系,教师要积极,开发教学资源,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引导学生自己主动建构、学得知识,培养能力,充盈情感体验,获得全面均衡发展,使课堂教学成为师生共同交流、共同创造、共同体验的富有生命力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中,使知识、技能的传授,也融入师生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如学习水的三态变化后,为了培养学生的节约用水的意识,我要求学生调查学校和家庭的节水方案,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发挥想象力,在课前学生们积极调查,课中同学们兴致勃勃,积极参与,有的想到用洗菜水淋花、冲厕所,有的想到用洗衣服水拖地;有的想到把洗衣机改装,用洗衣服的水冲厕所;把厕所水箱改为节水型的;更有的同学想到汽车应用氢作为燃料,可以生成部分水,水又可以循环使用……在这样的课堂中,师生积极参与,智慧交流,心灵碰撞,提升了课堂的价值,这种情境经常令我感动,为精彩的课堂喝彩!
  2注重创设情景,让物理课堂教学生活化
  我们都知道,新课程物理教学的基本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初中物理课程贴近学生生活,课堂教学与生活密切相联系,物理教学只有植根于生活并为生活世界服务,才具有强盛的生命力,才能增强吸引力,才能让学生快乐学习,才能让课堂教学成为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
  例如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观察并探究冰箱中的物态变化:放进冰箱的新鲜蔬菜过几天为什么会失去水分,冰箱内壁的水珠到哪里去了?写出探究报告,电冰箱内既有熔化和凝固,也有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让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释身边的一些物理现象;再如学了凸透镜、凹透镜以后学生明白了学生近视眼、爷爷的老花眼应带什么镜.会使学生产生亲近感,成就感,让学生学会思考生活中碰到的问题,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成功经验,学生感觉课堂教学本身就是生活,我们实际是在思考探究生活中的常见的一些问题,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又进行思考.有了独立的思考,便有了自己的感悟,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源泉.
  3注重培养科学方法,让课堂成为思维碰撞的场所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条古训可以说是一个恒古不变的真理.在信息时代,倘若物理课堂的教学还像以前那样停留在“背了公式、做了多少道题”的阶段,那么这种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会是一个“知识的容器”阶段,而不是能动的社会人,难以适应日新月异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因为这种“知识容器”需要付出很多艰辛努力,才可以装到一点点,而这些“知识”只需轻轻一按键盘,电脑屏幕上就会一览无遗!时代的发展,使学生掌握多少知识显得微不足道.因而,我们必须转变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记公式,做题目”的观念,把教学重点放在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上,就是运用知识的知识,给他们过河用的船,让他们自己在风浪中懂得握浆前行,这才是最有价值的东西!
  当然,并不是说物理课中的记忆可以抛弃,基本的知识基本技能还是要求学生先掌握好.在此基础上,再侧重培养他们获取知识的方法.初中物理的一个最基本的学习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用所学的知识指导我们的生活实践,再从生活实践中提高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提炼出自己更独到的见解,从而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在物理课堂中,经常用到的比较法、推理法、转换法和控制变量法,都是物理学习的好方法.在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迅速抓住问题要害的概括能力,形成独立思考,综合分析的习惯,学会在比较及归类过程中寻找问题的因果关系.如在探究影响液体压强的规律中,通过观察在同一液体中,比较不同深度U形管的液体高度差;再通过观察比较相同深度,在不同液体中U形管中的液体高度差,从而迅速总结出影响液体压强的两要素.
  这种获得知识的方法比单纯知识传授更有价值,如果说掌握了知识的同学像个知识的容器,那么这个容器是古板的,适应性不强的容器.而掌握了获取知识方法的学生,则像有强健翅膀的雄鹰,可以在知识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4注重开展小组合作,培养合作实践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获得知识的科学方法,更应注意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往的实践能力.这是学生所学知识有价值的体现.人生活在社会上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要和别人交往合作,社会实践能力强,人际关系和谐,心情自然舒畅,身心就会处于健康的状态之中,这有利于学习、生活和工作,而学生在合作探究活动中,情绪最为活跃,思维最为积极,对问题的感受最为敏锐,对问题的理解也最为真切.科学探究不同于接受式教学方式,它是对并不确定的预期结果所进行的探索,在这个过程中所获取信息不是千篇一律的.因而对信息的处理,分析和解释也会有所不同,教师留给学生的问题:可以是探究实验题;也可以是具有一定难度、开放性的问题;也可以是介绍科技知识及最新科技为主的题型等.对于探究性实验题,如制定计划,操作实验,收集数据的都需要发挥探究小组集体智慧,才能使这些环节得以完成和优化.
  例如,在“研究决定浮沉条件大小因素”的探究学习中,先让学生分组合作.任务:①想办法让小瓶子在水中浮沉,从力的平衡角度探究小瓶子浮沉的原因.②实验并讨论,用手拉着带线的实心块静止在水中的受力情况,从力的平衡角度分析金属块浮沉的状态, ③实验并讨论:把木块浸沉在水中,木块静止时的受力情况,从力的平衡角度分析木块浮沉状态.最后,各小组分别上讲台陈述实验和讨论的结果.同学们积极地投入到小组探究活动中,细心观察,认真记录,并针对记录结果,展开热烈的讨论.保证了教学任务的完成,提高效率,更重要的是学生积极参与,通过这些活动既培养了同学们互相交往与人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及清晰表达自己意愿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尊重自己,尊重别人等良好心理品质.学会认识自己的潜在能力,学会把握和控制自己,体察别人情绪,积极乐观地面对困难和挫折.这正是物理课堂中所追求的科学探索与人文关怀的融合.
  对于有一定难度或开放性的问题,例如半导体有许多特殊电学性能,可以做成哪些特殊电阻?当学生个人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和单靠某个学生独立思考会出现困难或回答不全面的时候,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5注重延伸和拓展知识,让学生的思维向各个方向辐射
  物理课堂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形成技能,物理教学过程中最终是培养学生终身探索,终身学习的习惯.所以我们不能局限于教材,也不能局限于物理课堂,应将学习,探究活动向课外延伸和发展,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究.所以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一定的问题,让问题延伸,好的问题能够吸引学生,调动他们积极去探究的兴趣,是下一节课的开始,也是课外学习的开始.例如学习了决定物理浮沉条件以后,布置思考题:(1)你用什么方法能让下沉的物体上浮?(2)你有几种方法让一枚铁钉上浮?(3)为什么万吨巨轮能浮在水面上,一枚铁钉在水中却下沉?还鼓励自创条件做家庭小实验:从密度角度探究物体的浮沉原因.也可以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课外进行思考.这些问题是开放的,不追求单一答案.例如,我在教学中让学生调查社区(或学校)中噪声污染的情况和已采取的防治措施,提出进一步防治噪声的建议.引导学生采用“收集资料-分析资料-联系课本-启示与感悟”的方法,让学生自主调查、收集资料,给学生更大,更多的自我思考空间,让学生在思考中品味乐趣,把学生搜集到的材料、例子与课本知识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保持积极的学习兴趣,并且锻炼了他们多角度地分析问题.学生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等都是需要和培养的人文能力.
  课堂教学应围绕学生发展的总目标,在教书中育人的同时尊重每一位学生,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去学习、去体验、去探索、去提升、去感悟,让物理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其他文献
小学英语课堂活动情景创设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为了趣味性而忽视情景创设的真实性,刻板运用教材内容而不符合真实情景的需要等。教师应针对以上问题创设相对完整、恰当、真实的
《物理教学》2012年第5期刊登了“看得见的地球自转”一文,文中首先介绍了傅科摆实验,然后写到:  现在,我们做两个类似于傅科摆的实验.  实验一 取直径为50 cm的白色搪瓷面盆1只.用特种铅笔,在面盆边缘沿顺时针方向每隔30°做一标记,将其12等分,分别为0°、30°、60°、90°……  为了防止外界振动和干扰,将盛满清水的面盆置于底楼的水泥地面上.  取一张吹塑纸,用刀片剪裁成宽0.1 c
新课程标准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方式”,这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因此,必须对传统的讲授法进行变革,深入开展“讨论法”更有利于实现“自主、合作、探究”.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其优点在于能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灵活地运用知识.然而,在
《物理通报》2012年第2期,王志成老师的《再论安培力与洛伦兹力的关系》文章,通过分析金属棒静止和运动时安培力与洛伦兹力的关系,得出安培力就是所有运动电荷的洛伦兹力的矢量和,运动电荷包括自由电子和金属正离子.笔者认为这样阐述是不正确的.1 反对的论据  论据1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1,指出运动电荷所受的洛伦兹力的合力在宏观上表现为安培力,书中运动电荷是特指形成电流的运动电荷,并且结论的前提是载流导
物理学是一门与自然、生活、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有着最为广泛联系的科学.按照“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的新课程理念,物理课已经不应当是简简单单的教师讲台讲课,学生台下记笔记,课后做习题的结合,而应当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不断探究物理现象的本质与内在联系的过程,将科学探究作为物理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这是体现物理学的本质与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相统一的要求,是物理教育发展的趋势.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在高一物理乃至整个高中物理中,追及问题往往是学生觉得比较烦恼的问题,学生对此类问题往往感到束手无策,因为学生不容易理解追及问题的不同物理情景,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将一般追及问题(两物体在同一直线或者在平行线上运动时的追及问题)解题方法总结如下,让复杂追及问题归纳化、模型化、简单化.可能这也不是最好的方法,但笔者认为通过这篇文章抛砖引玉,让更多学者对此问题深入归纳总结,使得学生们在处理此问题时拥有
针对许多学生在写英语作文时无从下笔的现状,本文尝试将句型教学、语篇教学与写作教学相结合,指导学生根据句型和语篇内容归纳、整理语言知识点,拓展运用语言,学会用英语写作文。
“儿子,时间到喽!”妈妈柔声提醒.rn“噢,知道了!”没有一丝耽搁,儿子爽快地退出电脑游戏,心满意足地走出了房间.rn有这样放纵孩子玩游戏的妈妈?有这样听话的孩子?不相信吧,
逆向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它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敢于“反其道而思之”,利用逆向思维来解决物理学中的实际问题是物理思维的一种重要方式,如果恰当应用能使复杂的物理问题大大简单化.众所周知,所谓梯形电路,就是如图1所示的这样一些电路,这样的电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本身都含有一个基本节,而电路的其它部分都是这个基本节的多次重复连接.梯形电路计算起来比较麻烦,鉴于
一天,孙女问我:“奶奶,开心是什么意思?”“开心就是高兴的意思。”我说。 One day, my granddaughter asked me: “Grandma, what does it mean to be happy?” “Happy 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