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只有生活才是教育的核心,生活可以促进教育,教育最终要回馈生活。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理应建立在生活化的基础之上,本文对其理念、作用、基本实施方法做一简单总结。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策略
对于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里面强调:教学过程中,需要面向多彩的生活,利用学生已经形成的生活经验,选择学生比较关心的话题,围绕学生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帮助学生提升理解生活、适应社会的能力。这点要求充分说明了针对初中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应当将生活当作课堂教学载体,从现有生活经验与生活背景出发进行有效学习,具体的学习方法则非常值得探讨。
一、生活化基础的理念
生活化的一项最基本要求是使学生更加关心社会生活。我国著名教育专家陶行知先生所力主的生活教育理论,即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带动下,从课本中走到生活中,多关心生活与社会。把生活化当作教学的基本任务,可以让课本知识同生活联系得更加紧密,让学生在课本与生活两个角度吸取知识,学生得到的思想力量会更为充实。生活化学习,要求学生个体思维受到尊重,学生生活经验得到关照。学习是主观思维活动的体现,想要得到系统的知识,学习者需要把各项感官机能充分协调起来,把自身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置于真正的生活化氛围中去,用生活中实际存在的形象内容,作为思考与学习的前提,继而达到学习过程与学习成果的优化效果。而学生的每一步提高,都是同教师的积极引导密不可分的。
二、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的作用
此前的教育课程一般设置都较为单一,对于学生生活知识基础层面的关怀程度不够,将学生的思维简单地桎梏在教材之中。新课程则要求思想品德课程从教材转向生活的内在作用,将其意蕴充分挖掘出来。
(一)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精神追求。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需要让学生的个性思想充分得到张扬与释放。在信息社会中,不同群体的文化观、道德观、利益观、价值观等都会对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思想品德教学达到生活化目标,可以让思想品德教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活回归。它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更勇敢地展示学习生活经验与生活能力。这种变化关注的是受教育者本身的个性功能培养,让学生更加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二)注意课程同生活的纽带联系。让学生受到教材、课堂、课程、生活、世界的同步影响。教育同生活密不可分,思想品德的生活化,让知识、文化、经验能够有机地组合在一处,使学生真正意识到,只有富于创造性的思维与理解,才能让课程对生活具有指导性作用,让思想品德课程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
(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思想品德教学要求学生突破象牙塔里闭门钻研的狭隘思维,促使学生做到关注生活、关心社会,将在课堂上所学习到的知识用于理解剖析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现象及问题。这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人生态度的积极性及社会责任感的现实性。
三、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的方法
(一)将教材中隐含的生活化资源充分挖掘出来。同旧教材相比,新版教材的可操作性更强,同学生生活间的联系更为明显,这让教师的课堂教学更加自由,教师的选择性空间也更为广泛。因此,若想使思想品德教学更贴合生活化的要求,教师务必具备对教材进行再次思考与开发的意识,引导学生以教材为基础,以自身经验为条件,让生活同教材在某一恰当位置完美结合。比如,在“走向中学”这节内容中,教师应组织学生利用课堂一部分时间参观中学校园,再使学生自由畅谈对新学校形成的最初印象,说一说自己喜欢新学校的什么地方。这样的问题非常鲜明地表现出了生活就是教材的思想,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根据学习者生活体验进行教学。学生能否形成正确坚实的思想品德素养,同其对生活产生的主观感受有很大关系,他们的每一次体验与认知都可能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初中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多,这些体验是其思维方法、行为态度根植的土壤。在讲课之前,教师要做出深入的调查研究,明确在接下来一个章节的思想品德课程中,学生积累了哪些相关的生活经验,现实生活里面有什么内容可以当作本次课的借鉴资源。由此形成的课堂设计,学生会觉得很熟悉、很亲切、很有挑战性,求知欲望也就由此被激发出来。
(三)可以在课堂上大胆再现生活情景。初中阶段的思想品德教学,教师完全可以模仿生活中真实存在的情景,创造出更为开放灵活的生活氛围,让课堂与生活更接近,让学生更加具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起到加强学生感悟力的作用。这种教学方法还能深化师生互动,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学习、主动感受,让生活、教材、学生、教师组成一个有机整体。
思想品德教学建立在生活化基础上对于塑造学生完整人格、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广大教师应当在平时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让生活化策略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红梅.新课标理念下提升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水平对策[J].中国科教
创新导刊,2010,(18).
[2]宗建康.刍议初中思想品德多元化教学[J].新课程(中学版),2011,(03).
[3]金秋霞.生活,让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更精彩[J].中学生政史地(教学指
导版),2010,(11).
[4]李爱兰.关于初中思想品德活动课的教学分析[J].新课程学习(学术
教育),2011,(05).
[5]叶继生.对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综合探究课的创新思考[J].新課程学
习(学术教育),2011,(01).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策略
对于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里面强调:教学过程中,需要面向多彩的生活,利用学生已经形成的生活经验,选择学生比较关心的话题,围绕学生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帮助学生提升理解生活、适应社会的能力。这点要求充分说明了针对初中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应当将生活当作课堂教学载体,从现有生活经验与生活背景出发进行有效学习,具体的学习方法则非常值得探讨。
一、生活化基础的理念
生活化的一项最基本要求是使学生更加关心社会生活。我国著名教育专家陶行知先生所力主的生活教育理论,即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带动下,从课本中走到生活中,多关心生活与社会。把生活化当作教学的基本任务,可以让课本知识同生活联系得更加紧密,让学生在课本与生活两个角度吸取知识,学生得到的思想力量会更为充实。生活化学习,要求学生个体思维受到尊重,学生生活经验得到关照。学习是主观思维活动的体现,想要得到系统的知识,学习者需要把各项感官机能充分协调起来,把自身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置于真正的生活化氛围中去,用生活中实际存在的形象内容,作为思考与学习的前提,继而达到学习过程与学习成果的优化效果。而学生的每一步提高,都是同教师的积极引导密不可分的。
二、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的作用
此前的教育课程一般设置都较为单一,对于学生生活知识基础层面的关怀程度不够,将学生的思维简单地桎梏在教材之中。新课程则要求思想品德课程从教材转向生活的内在作用,将其意蕴充分挖掘出来。
(一)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精神追求。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需要让学生的个性思想充分得到张扬与释放。在信息社会中,不同群体的文化观、道德观、利益观、价值观等都会对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思想品德教学达到生活化目标,可以让思想品德教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活回归。它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更勇敢地展示学习生活经验与生活能力。这种变化关注的是受教育者本身的个性功能培养,让学生更加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二)注意课程同生活的纽带联系。让学生受到教材、课堂、课程、生活、世界的同步影响。教育同生活密不可分,思想品德的生活化,让知识、文化、经验能够有机地组合在一处,使学生真正意识到,只有富于创造性的思维与理解,才能让课程对生活具有指导性作用,让思想品德课程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
(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思想品德教学要求学生突破象牙塔里闭门钻研的狭隘思维,促使学生做到关注生活、关心社会,将在课堂上所学习到的知识用于理解剖析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现象及问题。这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人生态度的积极性及社会责任感的现实性。
三、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的方法
(一)将教材中隐含的生活化资源充分挖掘出来。同旧教材相比,新版教材的可操作性更强,同学生生活间的联系更为明显,这让教师的课堂教学更加自由,教师的选择性空间也更为广泛。因此,若想使思想品德教学更贴合生活化的要求,教师务必具备对教材进行再次思考与开发的意识,引导学生以教材为基础,以自身经验为条件,让生活同教材在某一恰当位置完美结合。比如,在“走向中学”这节内容中,教师应组织学生利用课堂一部分时间参观中学校园,再使学生自由畅谈对新学校形成的最初印象,说一说自己喜欢新学校的什么地方。这样的问题非常鲜明地表现出了生活就是教材的思想,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根据学习者生活体验进行教学。学生能否形成正确坚实的思想品德素养,同其对生活产生的主观感受有很大关系,他们的每一次体验与认知都可能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初中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多,这些体验是其思维方法、行为态度根植的土壤。在讲课之前,教师要做出深入的调查研究,明确在接下来一个章节的思想品德课程中,学生积累了哪些相关的生活经验,现实生活里面有什么内容可以当作本次课的借鉴资源。由此形成的课堂设计,学生会觉得很熟悉、很亲切、很有挑战性,求知欲望也就由此被激发出来。
(三)可以在课堂上大胆再现生活情景。初中阶段的思想品德教学,教师完全可以模仿生活中真实存在的情景,创造出更为开放灵活的生活氛围,让课堂与生活更接近,让学生更加具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起到加强学生感悟力的作用。这种教学方法还能深化师生互动,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学习、主动感受,让生活、教材、学生、教师组成一个有机整体。
思想品德教学建立在生活化基础上对于塑造学生完整人格、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广大教师应当在平时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让生活化策略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红梅.新课标理念下提升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水平对策[J].中国科教
创新导刊,2010,(18).
[2]宗建康.刍议初中思想品德多元化教学[J].新课程(中学版),2011,(03).
[3]金秋霞.生活,让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更精彩[J].中学生政史地(教学指
导版),2010,(11).
[4]李爱兰.关于初中思想品德活动课的教学分析[J].新课程学习(学术
教育),2011,(05).
[5]叶继生.对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综合探究课的创新思考[J].新課程学
习(学术教育),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