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望”字的字形变化引发了人们对于其字义的延伸拓展,其在《现代汉语词典》的主要解释义项无不与“望”字的本来意义相关。字形的发展受书写材料和书写方法影响而演变,同时影响着字义的发展,反映人们对“望”字的理解,以及由衍变后产生的字形引发的联想。本文将从商周甲骨文、商周金文以及其后世字义的变迁三个方面,重点探究“望”字的形义变化过程以及蕴含的人们关于“望”字的联想。
关键词:望;文字;字义;探究
一、引言
“望”字在《现代汉语词典》的主要解释:⑴向远处看;⑷盼望,期望;⑾农历每月十五日(有时是十六日或十七日),地球运行到月球和太阳之间。这天太阳从西方落下去的时候,月亮正好从东方升上来,地球上看见圆形的月亮,这种月相叫望。这三种义项无不与“望”字的本来意义相关,“望”字的字形变化引发了人们对于其字义的延伸拓展,丰富“望”字的义项。本文将从商周甲骨文、商周金文以及其后世字义的变迁三个方面,重点探究“望”字的形义变化过程以及蕴含的人们关于“望”字的联想。
二、甲骨文中的“望”字
本初的“望”字为象形字,象人举目远眺之形。与之相区别的是“见”字,形状相似而“人”手放于前成坐姿。在商周使用文字前期,这种区别可以明显区分两个字。这两个字都强调了用眼睛去看的动作,而后期甲骨文中“望”字还添加了“人”脚下“0”形状,前期“人”是与“0”相连的,即“”,可以看作是一人两脚跨立的样子,与人的跪状加大了区别。再后期的甲骨文中将“0”与人分离,看作是人凭借登高的土块,以象征远视的意义。可见,当时“见”与“望”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存在混淆现象,人们借夸大“0”来区别。《甲骨文字典》将人形跨立远看的“望”字归为“”字的源头。
“望”字的本义也常见于各类先秦时期的典籍中,如《庄子·胠箧篇》中“邻邑相望,鸡犬之音相闻”、《左传·庄公十年》中“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荀子·劝学篇》中“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等文献都可以说明当时“望”字的这项意义使用已经十分广泛。
三、金文中的“望”字
《汉字学简论》中提出,西周金文比起甲骨文,其图绘成分逐渐减弱,方块结构趋于稳定,偏旁意识日益增强,表现在孤曲线条平直化。经过拉伸后的“见”字,人形已经成站立形状,无法与“望”字作很好的区分,于是人们只好将横向的“目”形改换为纵向的“臣”状,这样一来,古义中与“目”相关的重要意义被削弱。
除了“目”状的改换外,金文上的“望”字还添加了一个重要的形符“月”。许慎在《说文解字》里对“”字作解释:月满与日相望以朝君也,从月从臣从壬,壬,朝廷也。可见至东汉时“望”字的“人”与“目”已经分开,“目”变为“臣”,“人”与脚下土块结合讹作“壬”。而添加的形旁“月”,许慎理解为人站立向日月平行的方向,即朝廷,作眺望的姿势。从“月”形符添加的金文时期其它文献来看,添加这个形符是为了表达站在高处眺望远方的意思,而天上的日月星辰都可以作为“远方”的指代,之所以选择“月”,是因为添加其它天体的形符,会与“”(圣)字产生混淆,所以选择添加“月”形旁以区分。由于添加了形旁“月”,人们便渐渐将“望”与“月”结合在一起进行联想,将每个月里月亮最圆的时候称为月望。
以月望代替每个月的十五、十六日的做法,如枚乘《七发》中“将以八月之望,与诸侯远方交游兄弟并往涛乎广陵之曲江”、又如苏轼《赤壁赋》中“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上”等例子多不胜举。
在金文后期铸造中,“望”字形体逐渐与今天相似,详细请看下列图片:
也即“亡”形状逐渐代替了“臣”字。这种转变除了是一种形状上的讹变外,还与“亡”与“望”的相近韵母有关,所以“亡”字在这里是一种声符的功能。但是,此时“人”形与“亡”分开的情况已比较多见。
四、“望”字的意义延伸
《说文》中解释“望”字:出亡在外,望其还也,从亡省声。一方面,许慎收集到的资料已经出现了“望”字在金文阶段的形体,但是过分看重“亡”的表形作用,而忽略了本义,以引伸义误释为“盼望在外的人归来”。此是“望”的第一种延伸义,由登高望远,引发对远方的想象,转义盼望。
二是由望远的时候,站在高处位置。从而引伸为一个人的身份或地位高,有名望、声望。如《诗经·大雅·卷阿》中“如圭如璋,令闻令望”,又如秦观的《王俭论》中“自晋以门阀用人,王谢二氏最为望望。”
三是由站在高处盼望思念的故人的情绪,引伸为对远方故人的怨忿想念之义。如《史记·商君列传》中“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
五、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望”字的形体结构变化过程主要是:站立的用眼睛看的动作――两脚跨立或者站立在土块层台上看的动作――添加“臣”形符――站立在层台上看着月亮的动作――添加“亡”声符代替“臣”形符。在此过程中,甲骨文和金文均有较完整的资料可以看到形体演变过程,而战国文字较少。
与此同时,“望”字的动词语义也由眺望远方――盼望故人归来――对迟迟不归的故人的怨忿;名词语义为每月月亮最圆的日子,以及由动词语义演变出来的“站在高处,具有名望”的义项。字形的发展受书写材料和书写方法影响而演变,同时影响着字义的发展,反映人们对“望”字的理解,以及由衍变后产生的字形引发的联想。
参考文献:
[1]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1
[2]《古汉语常用字字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6
[3]商承祚,《静文常用字字典》.[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4:794
[4]徐中舒(编),《甲骨文字典》.[M].四川辞书出版社,
[5]容庚编著,张振林,马国权摹补.《金文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5,7
[6]廖敏.《‘望‘——词义的历时演变》.[J].现代语文(语言应用研究),2010,11
[7]张桂光.《汉字学简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7
作者简介:
钱瑞帆(1994~),女,广东潮州人,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综合人才培养实验一班本科生。
关键词:望;文字;字义;探究
一、引言
“望”字在《现代汉语词典》的主要解释:⑴向远处看;⑷盼望,期望;⑾农历每月十五日(有时是十六日或十七日),地球运行到月球和太阳之间。这天太阳从西方落下去的时候,月亮正好从东方升上来,地球上看见圆形的月亮,这种月相叫望。这三种义项无不与“望”字的本来意义相关,“望”字的字形变化引发了人们对于其字义的延伸拓展,丰富“望”字的义项。本文将从商周甲骨文、商周金文以及其后世字义的变迁三个方面,重点探究“望”字的形义变化过程以及蕴含的人们关于“望”字的联想。
二、甲骨文中的“望”字
本初的“望”字为象形字,象人举目远眺之形。与之相区别的是“见”字,形状相似而“人”手放于前成坐姿。在商周使用文字前期,这种区别可以明显区分两个字。这两个字都强调了用眼睛去看的动作,而后期甲骨文中“望”字还添加了“人”脚下“0”形状,前期“人”是与“0”相连的,即“
“望”字的本义也常见于各类先秦时期的典籍中,如《庄子·胠箧篇》中“邻邑相望,鸡犬之音相闻”、《左传·庄公十年》中“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荀子·劝学篇》中“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等文献都可以说明当时“望”字的这项意义使用已经十分广泛。
三、金文中的“望”字
《汉字学简论》中提出,西周金文比起甲骨文,其图绘成分逐渐减弱,方块结构趋于稳定,偏旁意识日益增强,表现在孤曲线条平直化。经过拉伸后的“见”字,人形已经成站立形状,无法与“望”字作很好的区分,于是人们只好将横向的“目”形改换为纵向的“臣”状,这样一来,古义中与“目”相关的重要意义被削弱。
除了“目”状的改换外,金文上的“望”字还添加了一个重要的形符“月”。许慎在《说文解字》里对“
以月望代替每个月的十五、十六日的做法,如枚乘《七发》中“将以八月之望,与诸侯远方交游兄弟并往涛乎广陵之曲江”、又如苏轼《赤壁赋》中“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上”等例子多不胜举。
在金文后期铸造中,“望”字形体逐渐与今天相似,详细请看下列图片:
也即“亡”形状逐渐代替了“臣”字。这种转变除了是一种形状上的讹变外,还与“亡”与“望”的相近韵母有关,所以“亡”字在这里是一种声符的功能。但是,此时“人”形与“亡”分开的情况已比较多见。
四、“望”字的意义延伸
《说文》中解释“望”字:出亡在外,望其还也,从亡
二是由望远的时候,站在高处位置。从而引伸为一个人的身份或地位高,有名望、声望。如《诗经·大雅·卷阿》中“如圭如璋,令闻令望”,又如秦观的《王俭论》中“自晋以门阀用人,王谢二氏最为望望。”
三是由站在高处盼望思念的故人的情绪,引伸为对远方故人的怨忿想念之义。如《史记·商君列传》中“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
五、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望”字的形体结构变化过程主要是:站立的用眼睛看的动作――两脚跨立或者站立在土块层台上看的动作――添加“臣”形符――站立在层台上看着月亮的动作――添加“亡”声符代替“臣”形符。在此过程中,甲骨文和金文均有较完整的资料可以看到形体演变过程,而战国文字较少。
与此同时,“望”字的动词语义也由眺望远方――盼望故人归来――对迟迟不归的故人的怨忿;名词语义为每月月亮最圆的日子,以及由动词语义演变出来的“站在高处,具有名望”的义项。字形的发展受书写材料和书写方法影响而演变,同时影响着字义的发展,反映人们对“望”字的理解,以及由衍变后产生的字形引发的联想。
参考文献:
[1]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1
[2]《古汉语常用字字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6
[3]商承祚,《静文常用字字典》.[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4:794
[4]徐中舒(编),《甲骨文字典》.[M].四川辞书出版社,
[5]容庚编著,张振林,马国权摹补.《金文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5,7
[6]廖敏.《‘望‘——词义的历时演变》.[J].现代语文(语言应用研究),2010,11
[7]张桂光.《汉字学简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7
作者简介:
钱瑞帆(1994~),女,广东潮州人,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综合人才培养实验一班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