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字形义探究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_zhimin_d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望”字的字形变化引发了人们对于其字义的延伸拓展,其在《现代汉语词典》的主要解释义项无不与“望”字的本来意义相关。字形的发展受书写材料和书写方法影响而演变,同时影响着字义的发展,反映人们对“望”字的理解,以及由衍变后产生的字形引发的联想。本文将从商周甲骨文、商周金文以及其后世字义的变迁三个方面,重点探究“望”字的形义变化过程以及蕴含的人们关于“望”字的联想。
  关键词:望;文字;字义;探究
  一、引言
  “望”字在《现代汉语词典》的主要解释:⑴向远处看;⑷盼望,期望;⑾农历每月十五日(有时是十六日或十七日),地球运行到月球和太阳之间。这天太阳从西方落下去的时候,月亮正好从东方升上来,地球上看见圆形的月亮,这种月相叫望。这三种义项无不与“望”字的本来意义相关,“望”字的字形变化引发了人们对于其字义的延伸拓展,丰富“望”字的义项。本文将从商周甲骨文、商周金文以及其后世字义的变迁三个方面,重点探究“望”字的形义变化过程以及蕴含的人们关于“望”字的联想。
  二、甲骨文中的“望”字
  本初的“望”字为象形字,象人举目远眺之形。与之相区别的是“见”字,形状相似而“人”手放于前成坐姿。在商周使用文字前期,这种区别可以明显区分两个字。这两个字都强调了用眼睛去看的动作,而后期甲骨文中“望”字还添加了“人”脚下“0”形状,前期“人”是与“0”相连的,即“”,可以看作是一人两脚跨立的样子,与人的跪状加大了区别。再后期的甲骨文中将“0”与人分离,看作是人凭借登高的土块,以象征远视的意义。可见,当时“见”与“望”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存在混淆现象,人们借夸大“0”来区别。《甲骨文字典》将人形跨立远看的“望”字归为“”字的源头。
  “望”字的本义也常见于各类先秦时期的典籍中,如《庄子·胠箧篇》中“邻邑相望,鸡犬之音相闻”、《左传·庄公十年》中“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荀子·劝学篇》中“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等文献都可以说明当时“望”字的这项意义使用已经十分广泛。
  三、金文中的“望”字
  《汉字学简论》中提出,西周金文比起甲骨文,其图绘成分逐渐减弱,方块结构趋于稳定,偏旁意识日益增强,表现在孤曲线条平直化。经过拉伸后的“见”字,人形已经成站立形状,无法与“望”字作很好的区分,于是人们只好将横向的“目”形改换为纵向的“臣”状,这样一来,古义中与“目”相关的重要意义被削弱。
  除了“目”状的改换外,金文上的“望”字还添加了一个重要的形符“月”。许慎在《说文解字》里对“”字作解释:月满与日相望以朝君也,从月从臣从壬,壬,朝廷也。可见至东汉时“望”字的“人”与“目”已经分开,“目”变为“臣”,“人”与脚下土块结合讹作“壬”。而添加的形旁“月”,许慎理解为人站立向日月平行的方向,即朝廷,作眺望的姿势。从“月”形符添加的金文时期其它文献来看,添加这个形符是为了表达站在高处眺望远方的意思,而天上的日月星辰都可以作为“远方”的指代,之所以选择“月”,是因为添加其它天体的形符,会与“”(圣)字产生混淆,所以选择添加“月”形旁以区分。由于添加了形旁“月”,人们便渐渐将“望”与“月”结合在一起进行联想,将每个月里月亮最圆的时候称为月望。
  以月望代替每个月的十五、十六日的做法,如枚乘《七发》中“将以八月之望,与诸侯远方交游兄弟并往涛乎广陵之曲江”、又如苏轼《赤壁赋》中“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上”等例子多不胜举。
  在金文后期铸造中,“望”字形体逐渐与今天相似,详细请看下列图片:
  也即“亡”形状逐渐代替了“臣”字。这种转变除了是一种形状上的讹变外,还与“亡”与“望”的相近韵母有关,所以“亡”字在这里是一种声符的功能。但是,此时“人”形与“亡”分开的情况已比较多见。
  四、“望”字的意义延伸
  《说文》中解释“望”字:出亡在外,望其还也,从亡省声。一方面,许慎收集到的资料已经出现了“望”字在金文阶段的形体,但是过分看重“亡”的表形作用,而忽略了本义,以引伸义误释为“盼望在外的人归来”。此是“望”的第一种延伸义,由登高望远,引发对远方的想象,转义盼望。
  二是由望远的时候,站在高处位置。从而引伸为一个人的身份或地位高,有名望、声望。如《诗经·大雅·卷阿》中“如圭如璋,令闻令望”,又如秦观的《王俭论》中“自晋以门阀用人,王谢二氏最为望望。”
  三是由站在高处盼望思念的故人的情绪,引伸为对远方故人的怨忿想念之义。如《史记·商君列传》中“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
  五、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望”字的形体结构变化过程主要是:站立的用眼睛看的动作――两脚跨立或者站立在土块层台上看的动作――添加“臣”形符――站立在层台上看着月亮的动作――添加“亡”声符代替“臣”形符。在此过程中,甲骨文和金文均有较完整的资料可以看到形体演变过程,而战国文字较少。
  与此同时,“望”字的动词语义也由眺望远方――盼望故人归来――对迟迟不归的故人的怨忿;名词语义为每月月亮最圆的日子,以及由动词语义演变出来的“站在高处,具有名望”的义项。字形的发展受书写材料和书写方法影响而演变,同时影响着字义的发展,反映人们对“望”字的理解,以及由衍变后产生的字形引发的联想。
  参考文献:
  [1]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1
  [2]《古汉语常用字字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6
  [3]商承祚,《静文常用字字典》.[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4:794
  [4]徐中舒(编),《甲骨文字典》.[M].四川辞书出版社,
  [5]容庚编著,张振林,马国权摹补.《金文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5,7
  [6]廖敏.《‘望‘——词义的历时演变》.[J].现代语文(语言应用研究),2010,11
  [7]张桂光.《汉字学简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7
  作者简介:
  钱瑞帆(1994~),女,广东潮州人,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综合人才培养实验一班本科生。
其他文献
摘 要:“学困生”是高校学生中典型的一类群体,作为高校辅导员,我们有责任及义务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对他们的心理问题更要重视,尽快帮助他们更好的融入集体生活,处理好学习与生活、工作的关系。  关键词:学困生;沟通;尊重  案例描述:我所带的学生有一名比较特殊,他是家里的独苗,父母的掌上明珠,家庭条件优越,父母溺爱,这使他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衣食无忧的生活。入学时纪律散漫、自私、高傲,不懂得谦
现在很多小学生对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不高,缺乏学习兴趣,认为数学特别难学。我们只要认真分析,就不难发现,主要是学生对一些数学概念没有搞清楚。没有理解掌握好。因此,在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形成概念,正确地掌握和运用概念是极为重要的。  一、教学中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  1.直观形象地引入概念  数学概念比较抽象,而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由于年龄、知识和生活的局限,其思维处在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认识一个
中学的数学教学问题一直是老师的心病,怎么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如何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针对这种现象,结合自己多年来的工作经验,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希望大家共同探索应用。  一、在导入时设置悬念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强烈的好奇心,是引发兴趣的重要来源,它将紧紧抓住人的注意力,使其在迫不及待的情绪中去积极探索事情的前因后果及其内涵。  (1)教会学生如何使用几何画板,通过让他
摘 要:中学计算机教育,是培养学生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培养学生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学生掌握适应未来信息社会需要的创新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思维想象能力的课程。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一下几点以提高计算机教学效率。  关键词:计算机;中学;教学  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对现在的中小学计算机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当今的现状,中学计算机教育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这就要求我们不断的获取信息。阅读便是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尽管当前获取信息的渠道形式多样而且速度相当惊人,但是据统计当前各种信息约有85%来源于图书文献。这足以表明阅读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相对于小学生而言,阅读更是他们获取信息的最基本途径和最简便的方法。语文教育学家吕淑湘在回答别人问他是怎样成功时说过:他的成功课内知识占30%,课外知识占70%。这充分说明学习语文的全过程
摘 要:初中英语课堂沿用情景化教学方式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健全今后学生知识结构和素质形态的必要途径。所以在教学中,要把情景创设与初中英语知识有机衔接并进行强化。更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有效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英语;情景教学;教学措施  随着新课改进程的推进,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对教师提出了更严格的教学要求。语言学习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它作为人们日常使用的
问:我是某企业的一个中层干部,今年退休了.忙碌了几十年,突然无所事事,那种失落感使我心里不好受,又因情绪不好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和人际关系.请问,退休的基督徒怎么才能生活得
期刊
摘 要:导入法就是运用导入语言及行为引导学生快速进入教学情境的手法,是一节课最基本的教学环节之一。一堂课的导入是课堂教学给人的第一印象,精彩的导入, 能够收到先声夺人、引人入胜的效果。但是,不同的教学内容常常需要不同的教学理念和导入方式。要抓住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实现语文课堂的有效导入,创设一个良好的语文教与学环境,在每节课堂教学中,达到优质的,高效的课堂成效。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导入;高效
一、教材分析  《食物中的营养》是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食物》中的第二课。是在前一课调查、统计了一天中吃过的食物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食物中所含有的营养成分进行探究,是让学生懂得营养全面合理的重要性的基础。因此,是承上启下的一课,也是十分重要的一课。通过这节课的活动,要让学生认识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是从食物中得到的,其成分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在能力方面属于“实验能力”的系列,本节
(接上期)rn四、推进我国基督教中国化面临的主要挑战rn(一)境外渗透加剧,危害我国基督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rn如同“三股势力”不代表广大穆斯林,境外渗透和非法违法活动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