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鲁孙的家世及其他

来源 :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8199948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rn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台湾出现了一位新晋的老作家,叫唐鲁孙.说他“新晋”,是因为过去从没有听说过他的名号;所谓“老”,是唐鲁孙操刀为文时已花甲开外,是个不折不扣的老作家.唐鲁孙还是个多产的作家,从那时起到1985年去世, 出版了十几部谈论故乡风物、市井风俗、饮食风尚和逸闻掌故的集子.这些集子虽然内容驳杂,但大部分都是以谈吃为主.
其他文献
博闻强记是汉语的一个成语,与其相近意思的成语还有博闻强识等,它们的意思是指知识丰富,记忆力强.怎样才能做到博闻强记呢?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是完全自学成才的,是博闻强记的杰出代表之一.因此,他最懂得做学问的诀窍,那就是“立学以读书为本”.但是,读书仅仅是学习间接的知识,而直接知识是要靠学习者自己通过观察和研究来获得.北宋刘彝有一句名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历代读书人最高的理想,也是他们学而不倦的动力.
期刊
乍听书名,以为是关于饮食的游记类散文,但细看副标题和目录,知道自己错了.《饮食西游记——晚清民国海外中餐馆的历史与文化》,显然不是一部流连于美食色香味、抒发小情小调的流俗之作,所以它不是一本适合“随便翻翻”的书.书中分章依次介绍了晚清、民国时期中餐馆在美、英、法、德等国的发展史,兼涉荷兰、比利时、日本等,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近代中餐和中餐馆在西方的传播路径和情况.海外中餐发展得最早也是最好的莫过于美国,从“杂碎”的流行到“唐人”“唐话”之谓的普及,无不彰显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力;中、英之间往来远早于美国,但
期刊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对所有涉猎过当代文学史的人来说都不陌生.但若论及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究竟哪些文本算得上严格意义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品,可能即便是当代文学史研究者,也要用很长的篇幅才能做出有争议的概括.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一道,当代或者说每个阶段文学史的天空中,都徘徊着若干“巨大的幽灵”.它们看似已在时间的流逝中“死去”,任何人都无法再以面对实体的方式去接触、认识、理解这些概念;与此同时,它们的影响无形却有质,渗透在当时的文学创作之中,改变了日后文学史发展的轨迹.
期刊
自 1953年创作《青春万岁》始,王蒙的文学创作已近七十年.在近七十年的文学生涯中,王蒙始终与共和国同呼吸,共命运,在每一历史时期都创作出了具有重要标志意义的作品,无论是《青春万岁》《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还是《布礼》《蝴蝶》《这边风景》《活动变人形》等,已成为我国当代文学的不朽记忆.
期刊
民国时期虽然与欧美侦探小说的黄金时代在时间上高度重合,但是黄金时代的主要作家却大都没有代表性作品被译介到中国.也难怪姚苏凤在《欧美侦探小说新话》(《生活》杂志,第一期至第三期,1947年)中感慨道:“近年来的欧美侦探小说之新作被翻译介绍过来的,委实太少了.”他进而提道:“在欧美所公认的第一流近代作家中,为什么只有过伊勒莱昆(Ellery Queen)的《希腊棺材》《中国红橙》……这几种?……即说上述的……也还是昆氏……的较失败的作品.”
期刊
我个人多年前写过一本讲鲁迅的书,我觉得最不满意的有两章:一章是《鲁迅和左翼文学》,就是最后那部分;另外一章是,我个人花了很多时间研究的,可是写得很弱的那章,就是讲《野草》的那章.看我这本书《铁屋中的呐喊》的各位同学可能记得,写《野草》的那章刚好是在书的中间,应该是第五章.因为我觉得《野草》应该是鲁迅整体创作的中心.它的主题中心是光明的还是黑暗的,我们等下可以讨论.因为这本集子非常特别,我第一次跟中国学界结缘,也是为了这篇文章.我在1981年受邀参加鲁迅一百周年纪念的时候,就想提供一篇论文讲鲁迅的《野草》,
期刊
黄道婆的故事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童养媳出身的纺织技术革新家——黄道婆,身为一位由民间底层贫苦人家成长起来的纺织科学家,与中国历史上那些知名的科技英豪一样,是推动中国文明进步的代表人物,理当大力讴歌和广泛传扬.
期刊
陈三立(1852—1937),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清光绪十五年(1889)进士.曾协助其父湖南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失败后,父子同被革职.入民国,以遗老自居.犹以诗名为同光体魁杰之一.rn2014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李开军所点校的《散原精舍诗文集(增订版)》,是迄今为止最完备的陈三立诗文集版本.
期刊
当年在鲁迅博物馆工作时,偶尔会翻翻展览室的观众留言,时常能够看到很热眼的文字,所说的观点都很朴实,然而文字跳动的感觉是流动的,有着意外之思.各行各业喜欢鲁迅的人有很多,深读其文者,领会力并不亚于文坛上的写家.这些人多是沉默不言的,可是都深谙存在的道理.我曾说鲁迅是读者捧起来的,他的文章就是对所遇所感的描述.
期刊
近年来流行的“数字时代”“算法时代”等时髦术语,已经开始入侵文学领地,似乎暗含着一种技术崇拜的价值取向,但我觉得,这也从反面证明了“文学”存在的价值.对于科学技术意义上的“算法”,我是门外汉.但我经常看到有人坐在路边搞“算法”,他们当然不是在帮你数钱,而是要为你计算那些你自己算不了的事情,比如命运、爱情、来世那些重大问题,仿佛在“替天行道”似的.尽管这种行为有“封建迷信”的嫌疑,但是这种古老的“命运凶吉算法”至今依然存在且流行,说明人类还是有算不清楚的时候,还是有算不明白的问题.那怎么办呢?一方面,我们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