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古诗美学教育的方法探究

来源 :安徽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misad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诗是我国几千年来积淀起来的瑰宝,古诗学习对提高学生语言素养以及综合素养有着重要作用。小学古诗教学是提高學生人文素养、培养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小学古诗表现形式具有直观性、整体性,含蓄悠远,因而可以采用听、读、述、想让学生体味作品中反映的生活美、自然美、语言美、艺术美和情感美,在优美的诗歌意境中受到美学教育,从而提高审美能力,健全人格和品格。
  关键词:古诗词  美学教育  审美能力  教学路径
  古诗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古诗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语言素养以及综合素养,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和审美情趣的培养。多年来,我们的小学古诗教育呈现模式化,单纯的诵读、讲解、中心思想归纳等已经不能让学生体会到诗歌的美感,达不到教学目的。因此,我们应该改进教学方法及手段,让学生体会到诗词本身所拥有的美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小学古诗词之美学教育的必要性
  (一)古诗教学目的所要求的
  古诗教学的目的包括培养爱国思想情感,养成勤俭节约、尊重劳动、同情他人的品德等,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如在诗歌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获得情感熏陶,感悟人生哲理,享受审美乐趣。
  (二)古诗的美育地位所决定的
  美育,即审美教育,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美、认识美、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因此,被选入小学课本的古诗是千古传诵的名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是精品中的精品,具有高度思想性和完美艺术性,是二者结合的典范。古诗由于其本身的特点,它在陶冶人们的情操、美化人们的心灵、培养审美情趣方面,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因此,古诗作为语文教育的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其发挥的美学教育作用不言而喻。
  二、小学古诗词的美学表现形式的特点
  (一)直观性。借景抒情是古诗中最常见的表现方法,所抒之情靠景物描写来支撑。因此,古诗中大多有一定的景物描写,把人物的情感、把作者塑造的意境美通过具体的形象直观呈现在我们面前。如孟浩然《宿建德江》集中刻画一个“愁”字,各种景物描写都让人感受到作者愁绪之浓重、思乡之心切。
  (二)整体性。古诗的美体现在整体中,诗歌的语言和韵律从诗歌形式上体现出来,意境和哲理美则是通过内容体现,并表现出浑然一体的整体之美。如王安石《梅花》,作者通过“墙角、凌寒、独自、暗香”等意象描写把作者与梅类似的不欲炫耀、傲霜立雪、香气无形的品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含蓄悠远。古诗大多不直抒胸臆,通常采用含蓄悠远的表达方式,让读者自己去感知、体悟。因此,理解古诗的难点也就是把作为言外之意、“味外之旨”的内容品味出来。如王维《鹿寨》中则用“空”字营造出空阔虚无的境界。
  三、小学古诗美学教育之路径
  诗的语言含蓄精炼,音律和谐,具有强烈的节奏美、丰富的情感美、立体的画面美、优美的韵律美、独特的意境美,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只有把握古诗的特征及其鉴赏规律,才能真正发现古诗之美,提高对古诗的美的鉴赏能力。
  (一)听:通过仔细聆听去感知诗歌描述的画面美
  一名会朗读的语文老师还需要采取各种方法,让学生们去听、去感受,从而产生情感共鸣。
  学生聆听教师的朗读,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也是最行之有效的。通过教师反复的朗读,学生去想象、去联想,从而在脑海中形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如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读《山村咏怀》,孩子们想象出一幅美丽的春天山水风景画。
  配着音乐朗诵古诗也是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可以为所要学习的诗词配乐。在音乐中,教师朗读或者学生自己朗读,用优美的音乐激起学生们的情感,引起学生们的联想和想象。
  学生聆听诗歌教学带。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教学带中声情并茂的朗诵配着优美的音乐为学生们勾勒出一幅精彩的画面,达到激发孩子的兴趣、陶冶他们的情操、提升他们审美能力的目的。
  (二)读:通过反复吟诵去品味诗歌的韵律美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手段,让学生在教师的朗读、集体的朗读和自己的朗读中感受到诗歌的节奏与韵律,从而体会诗歌的语言美。
  古代的诗词与歌曲同源,都具有节奏美、韵律美。诗歌朗读是有规律可循的,小学的诗歌多是五律或七律,大多是“2+2+1”或者“2+2+2+1”的模式,教师可以让学生们掌握朗读节奏,从朗读的角度来品味古诗词的韵律,感受诗词的韵律美。
  (三)述:通过口述内容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在一般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只要求学生理解诗歌的词句,理解了词句也就基本上理解了古诗的内容。很多教师在课文内容讲解上就词解词、就句解句,让孩子背诵诗句的意思,却忽略了让孩子口述诗歌内容这样一个过程。
  口述其实就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简单地重复诗歌的内容,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理解力、发挥自身的想象力,把作者表达的内容与自己的想法融合在一起,向老师和同学展现一个包含学生思想的“新作品”。在新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学生们把作者所要表达的与自己生活经历中的情、景、物、人进行类比,建立起自己能够认知的画面与形象,通过形象美体现出诗歌的意境美,从而培养其观察美、发现美、审视美和品味美。
  意境是一个比较深奥的内容,需要学生自己去感受、去体悟意境之美。意境是通过景物、事物、人物和环境体现出来的,我们需要重点启发学生们结合生活实际和经验去把握诗歌中表现意境美的形象内容,并进行创新,在创新过程中感受诗歌包含的意境美。
  例如,教学李白《赠汪伦》时,可以将其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做对比,比较他们所表现的情景与意境的不同。前者中的“小舟、故友、歌声、桃花、潭水”与后者中“黄鹤楼、杨柳、孤帆、长江、远山”形象不同,所表现出的区别是:前者近景,后者远景;前者欢快,后者寂寥;前者依依不舍,后者思念无边。通过口述,讲出诗歌中的人、景,把人和景串联成一个精彩的故事,并将人物、景色展现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学生们自然就能感受到诗歌表现出的意境美。
  (四)想:通过启发想象去探求诗歌的哲理美
  想象的过程是利用信息进行思维和再创新的过程,也是培养思想品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过程。我们常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因此动情之后则自然容易接受理。“诗以言志”,很多不能直接说的道理通过诗歌来表达。要想学生们动之以情,必须通过鲜活的形象来打动他们。用想象来丰富孩子的认知形象,通过形象让学生产生情感,从而理解诗歌所表现的哲理。以《悯农(二)》为例,此诗主要是让学生体会诗歌蕴含的人文哲理。通过想象,再结合平时劳动场景,学生体会到劳动的艰辛,粮食来之不易,从而产生要爱惜粮食、珍惜粮食的思想。通过对比,学生体会到诗歌蕴含的更深层次的哲理,即对不合理制度的揭示和对底层人民的同情。学生感受到的当下幸福生活,想象过去农民工作之艰苦,遭受种种压迫,在鲜明的对比中使学生们产生同情之心、怜悯之情。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当前小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从课外阅读的时间、空间、方法、组织等维度,分别探讨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课外阅读 阅读能力 阅读方法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其著作《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中指出: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对于学生来说,阅读不仅可以培养语感,而且可以丰富精神世界。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须高度重
各区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为进一步规范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决定相关工作程序,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依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等规定,经市政府同意,现就做好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决定有关工作通知如下:一、明确房屋征收补偿决定工作流程(一)区房屋征收部门与被征收人、公房承租人在征收补偿方案确定的签约期限内达不成补偿协议,或者被征收房屋所有权人不明确的,区房屋征收部门应及时报请区人民政府作出补偿决定。
各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事业局、开发建设局、行政审批局,市属各委、办、局、总公司、高等院校人事(干部)处,人民团体人事(干部)部门,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在线政务服务的若干规定》精神,推进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管理便利化改革.
摘要:近几年,随着国家对教育的要求更加细化,教学改革也在不断深入,国内众多教育名家和一线教师也积极进行着尝试。在进行课堂实践的过程中,教学的重点从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转变,这其中恰当运用评价手段也是研究的重点。可是很多时候课堂出现了全堂鼓励的话语,任何批评的声音都没有也是偏颇的。教师要基于孩子未来的发展,会用评价培养孩子的“逆商”,只有这样,才能发挥评价语的导向功能。  关键词:基础教育 数
各区卫生健康委,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事业局,各有关医疗机构: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等3个文件的通知》(国卫医发[2018]25号)要求,为做好我市互联网医院的许可管理,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效率,坚持依法执业,确保医疗质量安全, 推动互联网医院持续健康发展,现就北京 市互联网医院许可管理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日前,米其林正式面向中国市场推出e·聆悦和竞驰EV两款高端电动汽车专用轮胎,以卓越产品力助阵汽车产业的电动化趋势。随着技术进步、基础设施完善和国家政策的积极助力,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飞速发展。米其林根据新能源汽车特点和消费者需求,凭借高端轮胎制造技术,研发出为电动汽车量身定制的专用轮胎产品,为车主带来更进一步的舒适驾乘体验。
本文从古诗词以及现代诗歌的契合点谈起,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阐述如何创新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探寻保持古诗词诗性、意象、意蕴的课堂教学策略,寻找古诗词与生活相结合的途径,以期给学生带来一个全新的古诗词教学课堂。
探究式教学是课程改革的内容之一,其核心是探究,整个教学过程围绕着“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而展开。课程改革对计算机技术也有一定的要求,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新媒体技术可以将课堂上难以呈现的实验过程呈现出来,便于学生理解,同时能够使教师在课堂中高效了解学生对重难点的把握情况,让学生在学习与体验探究的过程中发展学科素养。新媒体技术下的探究式教学为师生交流、沟通、评价、展示提供了有力保障。笔者基于《氧化还原反应》(第1课时)的学习内容,结合新媒体技术,关注学科核心素养,进
摘要:新课改强调全面发展的教学观,指明教学是为了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关注“优等生”的发展状况,还要把目光集中在“待优生”的身上,关心爱护与耐心指导,诚心鼓励和欣赏,抱有一颗真诚的心,端正态度、严谨教学,及时发现“待优生”身上的与众不同之处,经常性地与他们交流。  关键词:“待优生” 教师 爱心    一、“待优生”概述  (一)何为“待优生”  “待优生”是指学习主
本文通过教学实例讲述如何联系生活中熟知的现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通过开展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合理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并正确处理数据,同时拓展思维,一方面将实验从定性观察上升到定量分析后构建数学模型,另一方面从材料、试剂的选择与更换等角度鼓励学生进行实验再探究,从而更好地理解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的含义,最终联系实际生产生活,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