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需要政府扶持

来源 :科技创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879246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创业群体,其特别之处不只在于他们太年轻,更在于他们涉世不深,没有工作经验,经济上还不能够独立,思想观念、知识结构、为人处世等还不够成熟。不经过工作的磨炼,跳过“职员”阶段,就直接去做“老板”,他们能做好“老板”吗?正是因为这样,大学生当“老板”所遇到的困难之大是可想而知的。
  道理很简单,创业的大学生们是边学边干,边干边学,逐步积累,以自己的经历去体会,去思索,不断悟出当“老板”的道理来。有些创业的大学生在还没有来得及品味创业的辛酸苦辣,就可能因为资金瓶颈或一时决策失误,不得不过早地结束“老板”的历程。
  大学生创业企业过早地被淘汰,废业率过高,对在读大学生们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他们还敢去创业当“老板”吗?有几个人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英雄气慨呢?为避免失败的创业企业和创业行为对在读大学生产生的不良影响,政府要为大学生构造创业的“暖房”,针对创业大学生及大学生创业企业的薄弱环节,采取相应的扶持措施,包括组织创业培训、简化创业手续、提供创业资金支持和支持大学生创业服务机构的发展等,引导大学生创业,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为在读大学生们树立良好的角色样板,促进大学生创业事业健康发展。
  大学生们在学校主要学习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着重基础性、理论性的知识,个别学生可能学习出于兴趣爱好,利用课余时间开发一些软件,搞一些小发明、小创造,进行实践性、应用性的科技活动。他们没有机会去学习创业知识,更谈不上进行创业训练。我询问过几名创业的大学毕业生为什么创业,他们说是因为参加免费创业培训班,学到了创业知识,受到一定的训练。他们认为与其花很多时间去找工作,还不如去试试创业。所以创业培训可以引导大学生去创业当“老板”。
  大学生创办企业,需要办理设立企业的各种手续。尽管政府已经出台了不少政策扶持大学生创业,如凭学生证、毕业证可以办理企业注册登记、减免部分工商注册登记费,但是这些是远远不够的。例如大学生企业无论有否收入、有否税收,都要与其他企业一样要每月报税表,每年要年检,大学生们需要花很多心思在这些上面。大学生设立一家公司,工商、税务、银行、代码等各种收费至少2000多元。这对大学生来讲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应当减免或由政府给予补贴。
  大学生从来没有办过企业,也不清楚要办哪些手续,承担哪些义务,只能学着干,逐步认识企业的运作及其承担的义务。所以应当给予他们一个学习和适应的时间,否则就有可能夭折在襁褓之中。例如有一家大学生企业去年下半年成立,今年年检时他们都在外地,加之疏忽,错过了年检。如果补办年检手续,则要面临高额的罚款,至少要罚一万元人民币。否则就会被撤消。该大学生不知如何是好。与其交罚款,还不如重新注册一家公司。由于大学生本身不够成熟,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在所难免,可否有专门的政策法规来规范大学生的创业行为。大学生创业企业因为无知或过失而犯的一些错误,应以批评教育为主,经济处罚为辅。目的是像保护幼苗一样引导和扶持大学生创业。
  大学生们经济不独立,要依靠父母的资助。但是他们又希望能够尽快实现经济独立。因此很自然的想法就是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即使想创业的人也会因缺资金而无法创业,如果政府提供创业贷款,简化贷款手续,就缓解了大学生创业的瓶颈问题。
  创业对大学生来说又是全新的事情,涉及全新的知识。虽然大学生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强,但完全让他们依靠自学去学习创业知识,提高适应能力,领悟创业中的规律性的东西,不仅时间太长,代价太大,而且受资金限制都可能坚持不下去。因此政府要有“园丁”计划,大力发展辅导大学生当“老板”的创业学校——创业服务机构,让创业的大学生到创业学校继续深造,得到“园丁”们精心的培育。大学生创业服务完全是公益性的,没有政府的支持是无法生存和发展的,也不能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有力、有效的服务。
其他文献
时间:2005年7月20日地点:金门大酒店9楼丁香厅  与 会 人 员  姚福根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协会秘书长  吴寿仁上海市成果转化中心副主任  尹志尧中微(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执行长  胡晓勤美国美亚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总经理  范伟军《科技创业》杂志执行主编  几乎所有成长动力不足的企业,归根结底,原因都在员工身上。  企业成长的最大瓶颈是人;人的概念一是领导人,二是团队员工;二者不可或缺。  
期刊
创业企业融资难,已经成为创业者不是问题的问题。说“缺钱”是创业永远的主题或许有点夸张,但无法逃避的是,如何寻找创业所需的资金是几乎每个创业者都为之焦头烂额的“骨鲠”。  找银行贷款——难!银行喜欢的是有钱人,缺钱的创业者在它们眼里只是发善心时布施的对象;上市融资——更难!证券市场对上市企业有着诸多创业企业无法逾越的紧箍咒;找人借贷——毕竟不是长久之计!或许,寻求风险资本的融资,才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可
期刊
在西方,具有创新能力的发明人被认为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天使”。然而,“天使之路”——专利发明却充满了艰辛,不惟是发明本身的艰辛,更有发明人生活的困顿。我们身边的不少“天使”行走在社会边缘,凄凉的生活境遇令常人难以想象。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这些激情四射、才华横溢的“天使”无法展开智慧的翅膀呢?  专利发明人普遍的困顿生活现状,根本原因在于自身的性格缺陷和观念滞后。不可否认,许多专利发明人对发明十分
期刊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引起世界的瞩目,而中国广大的市场也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特别是2008年北京将举办的第29届奥运会和上海2010年的世博会,这些活动不仅会为中国本身赢得许多的产业开发和广大的市场,也使得国外众多知名公司想参与到其中来,共同分享市场这个大蛋糕。  一向以全球技术创新源泉著称的以色列当然也不愿意放弃这个大好的机会。在6月22日,以以色列国第一副总理埃胡德·奥尔默特为首的代表团率领以色列
期刊
“营造区域创业氛围”系列沙龙4——  参与人员:  温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 白楠生  温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创业服务中心主任 戴海根  温州佳易仪器有限公司董事长 邱迦易  温州华信仪表有限公司总经理 董克新  浙江方泰电器有限公司董事长 黄河  《科技创业》杂志记者 范伟军 章张  时间:2004年6月16日  地点:温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创业服务中心  改革开放以来,原本偏居
期刊
过去在中国创业领域非常活跃的风险投资企业大多是海外风险投资企业在中国的分支机构,或者是规模有限的国内产业投资基金。与传统的风险投资机构不同的是,维众投资机构致力于打造中国人自己的风险投资品牌,这个机构是完全由中国人自己创立、自己管理的风险投资企业,目前已经吸收了超过7000万美金的海外基金,而且只投资于中国大陆这个区域。  今天的中国,不但成为了全球产业投资的热土,也正在成为风险投资企业逐步关注的
期刊
人物简介:  于正刚,45岁,1981年山东大学化学院毕业,并留校参加工作,1996年创办“济南明顺光电有限公司”,注册资金30万,2000年创办“山东明顺光电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00万,并进入济南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孵化企业,2004年新增资金260万,从创业服务中心毕业。  同于正刚聊天,反复轮回着一个创业企业在谨慎与大胆的发展中的平衡问题。对于总而言,1996年能从山东大学那样一个优裕的环
期刊
应永伟是那种很文气的企业家,也许有人会以为这样的人不太适合创业,但应永伟正是凭借着自己的特有“文气”创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成就了上海申菲激光光学系统有限公司今天的辉煌;不仅如此,上海申菲在这种“文气”的引领下,会走得更远、更好……  回想起当初辛酸苦辣的创业历程,应永伟有很多心里话如骨鲠在喉,尽管,任何的言语在创业的“血与泪”面前,都显得是那么的苍白和无力……    血与泪的创业    应永伟原
期刊
有人说创业是年轻人的事,的确,在这集故事中创业者以年轻人居多,因为年轻人有冲劲与激情。但我发现,创业中人其实也不乏中老年人,有的甚至已近古稀,而且他们同样是雄心勃勃。可见,创业并没有年龄限制,只要能有一颗创业的心。  还有人说创业需要依赖财力的支持,的确,有的创业者是依靠了风险投资的帮助,有的甚至堪称“资本运营”的高手,但也有的是靠自己艰苦奋斗并尽量减少对外来资金的依靠而取得成功。原来,创业并没有
期刊
2004年3月,在德国汉堡举行的国际航空航天展上,一直垄断尖端的振动试验台市场的美国、英国、日本厂商,大惊失色,惊呼“狼来了”,令他们惊恐不已的“狼”—— 苏州东菱振动试验仪器有限公司,是创立9年的民营企业,一跃成为世界第6家有能力生产16吨级振动试验台的厂家。  只有120名员工的苏州东菱振动试验仪器有限公司,缘何令西方社会震惊?它的成长之路给人以哪些启迪?    辉煌的发展历程    国有大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