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太极拳文化内涵的解读

来源 :新华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kk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太极拳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并不仅仅是一种以身体活动为形式和目的的拳术, 更闪烁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光芒。本文运用文献法对太极拳文化的形成、发展及其文化内涵进行了阐述,其“天人合一”、“阴阳相济”、“以柔克刚”及其医学价值等充滿智慧的文化内涵,为人类造福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作用。
  【关键词】太极拳文化; 内涵;天人合一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Taijiquan
  Tian Xiuxia
  【Abstract】
  The Tai Chi Chuan as a precious cultural heritage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not just a form of physical activity and purpose of the martial arts,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s more flashing light. In this paper, culture and literature method Taijiquan formation, development and its cultural connotations are set forth its “Heaven and Man”, “relative to economic yin and yang”, “dealt with gently,” and its medical value of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wisdom for mankind the benefit ha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Key words】Taijiquan culture; connotation; Heaven and Man
  
  太极拳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被已普及到世界各地, 成为人们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它是中华武术各流派中练习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流派, 被称为“世界的运动”、“未来的运动”。新中国成立以来, 太极拳运动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周恩来同志提出: 太极拳是中国的一种优秀传统文化, 内容十分丰富, 充满哲理, 与中国传统医学有着血缘关系。学练太极拳是一项极好的健身活动, 可以强身健体, 可以防身自卫, 也可以陶冶情操, 是一种美的享受, 还可以给人们生活带来无限情趣和幸福, 可以延年益寿。曾亲自派顾留馨同志赴越南教胡志明主席练习太极拳, 藉以治疗胡志明主席的疾病, 此事被传为中越友谊的一段佳话。邓小平同志更为日本友人书赠“太极拳好”的题词, 更加推动了太极拳在中外的普及和发展。
  
  1 太极文化的诞生
  
  “太极文化启始于太昊伏羲氏。当时伏羲氏来到黄河南岸的邙山台上, 观天察地, 凝思万物, 见河中龙马负图, 两股清浊之水拧动向前, 意识到宇宙是个太极浑孰圆, 由太极生阴阳,阴阳生四象, 四象生八卦, 以识自然社会。” 据《周易•系辞传》记载: “易有太极, 是生两仪, 两仪生四象, 四象生八卦”。 “八卦”是指宇宙中天、地、风、雷、水、火、山、泽为代表的八种自然现象, 以八卦的形式用它来推测自然和人事变化; “四象”指春、夏、秋、冬四时; “两仪”指的是天、地( 或指阴、阳二气); “太极”在“两仪”之前而生“两仪”, 故而“太极”就是宇宙天地的始基或本原。[2]
  宋代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讲到“无极而太极”, 并将道教《无极图》改为《太极图》。认为“太极”不但产生阴阳二气和五行, 产生天地万物, 而且是动静之源。《太极图》表明, 对立物既矛盾又统一, 还互相转化, 大到极点时转化为小, 小到极点时转化为大, 阴会转化为阳, 阳会转化为阴, 阴中有阳, 阳中有阴, 阴阳相济, 对立统一。王宗岳《太极拳经》讲到: “太极者,无极而生, 动静之机, 阴阳之母也”。[3]太极拳是以圆运动为核心, 讲究阴阳平衡, 并以阴阳为定律形成圆文化特色, 进而成为太极拳最基本的拳理。
  
  2 太极拳的形成
  
  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有关它的创编有多种说法:有南北朝的梁拱月、唐代许宣平、元末明初的张三丰和明朝末年的陈王庭等。据考证, 太极拳始创于明末清初, 由河南温县陈家沟陈王廷 ( 公元 1600-1680 年) 创编。据说陈王庭为明末痒生, 有过兵旅生活, 晚年引退, 《拳经总歌》中说他过着“闷来时造拳, 忙来时耕田。”的生活。在家传拳术的基础上, 他根据当时军队和民间流传的各家拳法, 依据中华民族数千年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和东方哲理, 勇于创新, 将《河图》、《洛书》中的太极阴阳八卦学说, 与导引、吐纳及中医经络学说相结合, 融众家拳术于一体, 创编了这种具有阴阳开合,虚实转换, 刚柔相济, 快慢相间, 符合人体生理规律和大自然运转规律的拳术。18 世纪末, 山西王宗岳用《周子全书》中的阴阳太极哲理解释拳义, 著《太极拳论》, 从此开始采用“太极拳”这一称谓。
  太极拳在其流传过程中形成了多种流派, 有河北杨露禅创编的杨氏太极拳、武禹襄创编的武氏太极拳满族人吴鉴泉创编的吴氏太极拳、和孙禄堂创编的孙氏太极拳等。为了便于普及推广, 国家体委于1956年2月组织专家创编了以杨氏太极拳为母本的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它的动作数量少而简练,易于学习掌握, 深受练习者的欢迎。随后国家体委又组织专家创编了四十八式和四十二式( 竞赛套路)陈氏五十六式等。
  
  3 太极拳文化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太极拳运动不仅仅是一种技击术,它逐渐在强身健体、修身、娱乐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太极拳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得到了广泛普及和发展,随着太极拳的大众化, 需要培养一批能够全面掌握太极拳技术, 具有一定的教学组织能力, 能适应太极拳高速发展的高水平师资队伍。这就需要筹建具有影响力的太极拳培训基地或高等学府, 培养高素质太极拳人才, 把一大批高素质的太极拳人才推向国内外, 为太极拳在国内外的稳步发展, 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由于太极拳在全球的普及将形成巨大的太极拳市场, 从而带动太极拳产业的形成。除大量的太极拳传播学校、训练中心和俱乐部出现外, 与其相关的太极拳图书、音像、服装、器械、标志、食品保健品及服务旅游业都将形成产业化、专业化,从而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4 太极拳文化的内涵
  
  4.1 太极拳与天人合一:
  张岱年先生在《中国哲学大纲》中说:“中国哲学有一个根本观念,即天人合一,认为天人本来合一,而人生最高理想,是自觉地达到天人合一之境界,物我本属一体,内外原无判隔” 。“天人合一”即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自我身心内外和谐统一的关系。简言之,就是讲人与自然的关系。太极拳运动正是由于受这种中国古代哲学“天人合一”观的思想影响,所以不仅把人体各部分看作有机的整体,而且还将人与自然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强调人体内部各部分及人与自然界的统一与和谐。太极拳运动的“天人合一”整体观是对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继承,又把这种思想通过太极拳表现出来,并加以发展和完善。所以太极拳不仅是健身技艺,而且还富含高层次的文化现象。
  4.2 太极拳的阴阳相济学说:
  古典哲学中的阴阳学说是古代辩证法思想的重要概念之一“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太极拳理就是依据阴阳对立、相互统一、相互转化的辩证思想来解析太极拳技法中的虚实、刚柔、开合、动静拳理。习练太极的关键就是要领悟这些理论,方可尽太极拳术之妙!
  太极拳经典著作《王宗岳太极拳论》一开篇就说:“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而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为一贯。”其终篇又说:“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陈鑫著的《陈氏太极拳图说•太极拳经略》也是开篇即说:“太极两仪,天地阴阳,阖辟动静,柔之与刚。屈伸往来,进退存亡,一开一合,有变有常。虚实兼到,忽见忽藏,健顺参半,引进精详。或收或改,忽驰忽张,错综变化,欲抑先扬。”这里把太极拳那“阴阳相济”的基本操作理念表达得极为清晰。
  4.3 太极拳的以柔克刚学说:
  老子關于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观点充分体现在太极拳的运动之中, 成为太极拳技击的根本宗旨。《老子?七十八章》说,“弱之胜强, 柔之胜刚”。老子所谓的“柔”与“弱”并非软弱无力和低下者反能战胜高强者, 而是一种含蓄、深沉、坚韧不露、外柔内刚的状态。王宗岳《十三势行功心解》说,“静如山岳, 动若江河。蓄劲如开弓, 发劲如放箭”、“极柔软然后极坚刚”。其核心精神是始终在一个极为被动的形式中表现高度主动的内容, 以维持自身的存在和发展, 这种思想方法对于当前我们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着一定的借鉴作用。
  太极拳曾被人们称之为内家拳,其主要原因是该拳种以防守为主,力量上以弱对强, 并具有崇德、尚礼、处谦、内向等阴性文化特征。由其应敌原则舍己从人、以小制大、以静制动、以退为进、以守为攻等可以发现, 这是一种面对强敌时“自强用弱”和“以弱对强”的自卫形态。这柔而不软、刚而不脆的精神蕴含着极为顽强柔韧的巨大生命力, 正如老子《道德经》七十六章中所说,“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 木强则折”。
  太极拳的技击方式以寻机造势而不是正面抗衡为中心,其技术实质是使用侧面隐蔽的力量分化、牵制或改变敌方正面的攻击, 并由此而达到以弱胜强的目的。“攻者捣虚、守者备暇、进在取势、退在避锋, 保存实力、避免消耗、战术速决、战略持久, 随曲就伸、以顺避害”的基本原则表明: 其核心精神是力图以最少的支出获得最大的效益。
  4.4 太极拳的医学文化:
  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太极拳具有自己的养生原则,所以它的医学特性也是具有其独特的文化属性和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太极拳与中医理论在理法上是合一的,与现代医学也不矛盾它既可以用于武术的技击,又可以做为养生的内功,是武医结合的练养术,“拳起于易,理成于医”,太极拳与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同出一理和中医经络学说同承一脉。在中国的养生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中国传统医学思想的运动实践形态。太极拳吸收、融合了中国古代很多种养生术,如导引、吐纳、练气,太极拳十分注重养气,所谓气足则神旺、神旺则动作敏捷。所以太极以养为本以练为用,所谓“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即意指此理太极拳以养而达到人体内环境的高度有序化的最佳状态,是人的整体系统功能态处于高级健康态的标志。
  养气是太极拳实现养生健身治病体现其医学文化内涵的主要特征太极拳讲的养气是一种天地自然之气,是可以通过导引吐纳静心来实现的。这种白然之气在太极拳的修炼过程中培植了练习者的精神内力。由此,自然之气转化为精神力量。而这种以气为物质基础的精神力量是强身治病的根本保瘴,太极拳的医学文化内涵也体现了中国传统医学理论的核心内。
  
  5 结论
  
  古朴的太极哲理,精妙的技击原则,卓越的健身功效,丰富的文化内涵以一种身体活动的方式表现出来,使得古朴古香的太极拳在柔和缓慢、绵绵不断的拳势中显得悠然自得,妙趣无穷。太极拳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深受中国古典哲学思想的影响,它以天人合一思想为基本原理,以气本质为其养生健身的医学文化基础。深人研究它的文化内涵,对太极拳运动的传播,以及对太极文化的认识,使之为人类造福都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范维.太极拳文化内涵探析[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6.6
  [2] 郑勤著.太极文化与功法[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4.(1,5)
  [3] 张继峰.太极文化与太极拳源[J].黄河文化, 2005.(2)
  [4] 江百龙.武术理论基础[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 40
  
  收稿日期:2010-01-21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从中专学生植物学课外学习的重要性谈起,论述了如何利用中植学生植物学课外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对这三种能力的培养是渐进的,是相辅相成的,在植物学课外教学中要做到有机的统一,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植物学课外教学;观察;思维;创新    Botanical exploration in extra-curricular learning
期刊
【摘要】机械制造技术是研究产品设计、生产、加工制造、销售使用、维修服务乃至回收再生的整个过程的工程学科,是以提高质量、效益、竞争力为目标,包含物质流、信息流和能量流的完整的系统工程。  【关键词】机械制造;技术发展;现状分析    An Analysis of China’s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status and development ori
期刊
【摘要】学校汽车维修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后,充分发挥基地作用,实行工学结合、产教结合,利用实训基地的教学资源和驾校资源为学生和社会人员进行驾驶培训,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渠道,创造了再就业机会。在教学中采用模块教学、项目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汽车维修;实训基地;教学;应用    To strengthen the promotion of practica
期刊
【摘要】中职计算机专业在教学管理制度上,要根据职业教育特点采用选修课制度和学分制度。选修课制度可以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使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和自身的条件选择课程。  【关键词】中职教学;计算机;制度改革    On the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computer science teaching reform  Zhang Congcong  【Abstr
期刊
【摘要】中学教材内容的“多、难、深”,不利于高校“两课”与中学《思想政治》课的衔接。高校和中学教材中有关知识重复的内容,应通盘考虑,结合社会需要和学生的实际要求,适度增删,学以致用。  【关键词】高校两课;中学思想政治课;衔接    高校(含职院)“两课”包括两个基本组成部分: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和“邓小平理论概论”四门
期刊
【摘要】在英语口语教学中,有的教师往往只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本文试就英语口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作一些探讨,以期提高英语口语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英语口语教学;交际能力;培养    On Cultivating the Students’ Ability of Intercommunicationin Oral English Teaching  Yao Ho
期刊
【摘要】语文课程要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这其中,自学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培养学生认真做好课前预习,可以提高阅读的能力,提高听课的效果,最终为形成他们的听说读写等语言能力奠定扎实的基础。笔者从阅读“导语”,大体了解、整体感知,把握思路、细看注释,品味语言、结合“练习”,把握重点、摘抄精华,积累材料等方面阐述了自己是怎样指导学生进行课文预
期刊
【摘要】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板,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木板。人们把这一规律总结为“木桶定律”和“木桶理论”。 事实上一个班级就是一只“木桶”,班级里的学生就是这只木桶桶壁上的一块块“木板”,有长有短。然 而,在我们具体的班主任工作中,很多的班主任都存在着一种潜意识,不,应该是一种错误倾向——都很喜欢“最高的木板”,并称赞其为“优秀生”,也都很用心地培养着“优秀生”
期刊
【摘要】本文介绍了食品在加工过程中如何控制微生物污染,并通过控制食品pH值、食品中水分含量以及控制包装气体含量或气体成分等方法来控制微生物污染。  【关键词】食品;微生物;污染;pH值    食品因富含有微生物可依赖生长的营养成分,因此会不同程度的受微生物污染。如何控制好微生物对食品的污染,已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下面就食品加工中如何控制好微生物污染的几种方法简介如下:  食品加工中,通过控制病原体
期刊
【摘要】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信息技术为学科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确立,使自主学习、探索学习、协作学习得以真正实现,使终身教育和学习社会化成为可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的能力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获得了新的发展动力,得以更高效、深刻地内化为学生的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学习环境;课堂教学    Full use of i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