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学术交流行为的认知分析及启示

来源 :图书与情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q123wl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互联网正在重塑科研人员的学术交流生态,科学人员利用网络查寻、获取并利用网络文献的行为越来越频繁。文章以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科研人员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研了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科研人员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学术交流时,对网络交流行为、网络资源类型的信任程度以及开放存取的认知,为相关部门制定学术交流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网络学术交流 人文社会科学 认知
  中图分类号: G25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3)05-0112-07
  1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网络论坛、博客、视频、数字化学术交流等为特点的网络学术交流改变了传统学术交流的生态环境。网络环境下,研究人员学术传播的方式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出版模式,他们也在积极使用多种学术交流工具。Barjak对欧洲千余名科学家的调查,越高产的科学家使用互联网进行学术交流的比例越高[1]。加州大学教师对学术信息交流的态度及行为调查结果显示:21%的教师在开放获取期刊上发表过文章,14%的教师将其在同行评议期刊上发表的文章储存在机构库或学科库中[2]。在2004年JISC/OSI对1296名作者自存储行为进行的调查[3]显示,有49%的作者进行过自存储,其中个人站点、机构库、学科库三种方式中,个人站点比例最大,其次是机构库和学科库,并且后印本比预印本存储频率更高。2006年,德国慕尼黑大学和美国阿肯色大学信息学系合作对688位研究者进行调查,调查对象主要来自于信息系统、德国文学和医学三个学科。调查结论发现:超过60%的调查对象获取过OA文献,23%~35%在OA期刊上发表过文章,16%~31%计划在OA期刊上发表文章[4]。尽管学术传播方式趋于多元化,但研究人员在选择学术资源时对资源的可靠性和权威性都有要求,因此,电子期刊、预印本资源等较之博客等Web 2.0交流工具在研究人员中使用更为广泛。
  美国研究图书馆协会(ARL)委托Ithaka在2008年对研究人员数字学术资源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得到了名为《数字学术交流现有模式》[5]的报告。调查组将206种数字资源分为以下几类:电子期刊(仅仅有电子版的期刊)、述评、数据、预印本、百科全书、字典与注解、博客、论坛、学术中心。调查结果显示,不同科学类别对数字资源的使用有所差异:在人文科学领域,电子期刊是最常被引用的,其次是论坛等非正式交流方式。论坛和博客等Web 2.0的交流方式在人文科学领域使用频率显著高于社科和自科。而社会科学领域中学术中心最为常用,其次是电子期刊;预印本等资源在该学科领域的使用也很多。而自然科学则更多使用与数据获取相关的出版物和网站,其次则是电子期刊和学术中心。人文社会科学是知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了解人文社会科学科研人员对网络学术交流的态度及认知,将有效提高科研人员学术交流的效率与效果。因此,本文通过调查问卷方法考察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科研人员对网络文献证据现象的总体认知,深入全面地了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对网络交流行为、网络资源类型的信任程度以及开放存取的总体认知,将有助于挖掘他们科学交流时对网络的依赖程度和对网络学术信息的使用倾向,为相关部门制定学术交流政策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可以揭示网络学术信息的质量现状,为加强网络学术信息的质量建设指明方向。
  2 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本项目数据来源于中国科协学术交流招标课题“信息化环境下的学术交流”中的部分調研数据。为了更好地得到反馈信息,笔者对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调查主要采取网络发放问卷的方式。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68份,回收427份,回收率为87.68%。其中根据统计分析软件SPSS的处理,在回收的427份问卷中,有效问卷为420份,有效率为98.36%。问卷的发放和回收情况良好,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本研究所选取的调查对象均来自全国不同的科研机构或高等院校,他们来自于人文社会科学中17个不同的学科门类,本问卷共有420人回答了自己所从事的学科背景信息,其中人文学科共计147人,社会学科共计279人。具体包括:语言学43人(占10.24%),历史学18人(占4.29%),文学23人(占5.48%),哲学8人(占1.90%),艺术学39人(占9.29%),新闻学与传播学13人(占3.10%),经济学51人(占12.14%),管理学32人(占7.62%),法学47人(占11.19%),教育学24人(占5.71%),马克思主义14人(占3.33%),政治学8人(占1.90%),民族学3人(占0.71%),体育学21人(占5.00%),社会学9人(占2.14%),统计学4人(占0.90%),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63人(占15.00%)。可见样本中学科背景分布比较广泛。根据该研究所要调查的目的,调查对象大多是所属学科领域专业协会的专家,如中国图书馆学会、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中国现代史学会、中国外语教育学会、中国教育学会等。
  2.2 数据处理与分析
  主要利用Excel作为统计分析工具对427份有效样本进行了统计分析。为了便于将调研结果量化统计,本文将要求调查对象对观点或陈述判断作答的“非常重要/非常同意/非常关注”、“重要/同意/关注”“不确定”、“不重要/不同意/不关注”和“非常不重要/非常不同意/非常不关注”五个选项分别赋予5分、4分、3分、2分和1分,通过计算平均分可以直观地反映出调查对象对不同问题的认知态度。而调查的信度则通过SPSS分析计算Cronbach 系数值,得到如表1结果。
  由表1可知,各维度标准的重要性和适用性的Cronbach 系数均大于0.8,并且问卷总体的信度系数也大于0.9。这说明所有维度标准都在可接受的信度范围内,不需要对维度标准做出修订,调查所选取标准的重要性和适用性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本研究将选择“非常频繁”和“频繁”的调查对象比例合并为“高频比例”,表示该项学术交流行为使用频率高的人数比例;将选择“很少”和“从不”的调查对象比例合并为“低频比例”,表示该项学术交流行为使用频率低的人数比例;通过将“高频比例”、“低频比例”与“一般”构成三个维度标准,对我国研究者的学术信息交流行为使用频率进行分析。   3 主要发现
  3.1 研究人员对网络学术交流行为的总体认知
  3.1.1 网络交流普遍但支持科研效率不高
  为了掌握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参加学术交流的具体形式,笔者在调查问卷中将科研人员可能采用的学术信息交流行为进行了列举,调查对象按照个人使用这些行为的频繁程度进行选择。按照“高频比例”从高到低进行排序,我国研究人员学术信息交流行为总体情况如表2所示,整体而言,使用网络进行学术交流高频行为是:“通过网络查阅他人学术成果或其他学术信息(如项目信息)”、“通过网络远程查阅图书馆资料”、“通过网络查阅政府或科研机构发布的信息”,比例分别为60.75%,43.43%和42.41%。;而“使用RSS订阅研究资料或博客”、“将授课课件上网”比例则非常低。
  调查研究表明,网络正在对我国研究者的学术交流行为产生影响。高频比例前三位的均是利用网络进行的学术交流行为,在各学科、年龄、职称的研究者学术交流活动中,“通过网络查阅他人研究成果或其他学术信息”均位列高频活动第一,其他网络学术交流活动,如利用网络查阅图书馆资料、利用网络查阅政府和学术机构的信息以及利用网络传递研究成果均位于研究者高频学术活动前列,由此可见,网络学术交流是我国研究者学术交流活动的整体趋势。相较于网络学术交流行为的繁荣,通过学术会议、学会、图书馆获得学术信息等传统学术交流行为的高频比例整体偏低,可见网络对学术交流方式正产生着巨大的冲击,网络学术交流具有快捷、便利的特点,也存在许多潜在的隐患,如控制力弱、交流质量不能得到保证等,因此要探索适应新信息环境下的学术交流方式,确保新的学术交流模式的质量。
  当然,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人员的网络学术交流行为还处于比较基础的阶段,网络信息技术运用亟待加强。大多研究人员的网络学术交流多通过网页、数据库进行学术资料查找,或是利用电子邮件进行学术联系,网络学术交流的深度不够,交流的技术手段还很有限,研究者们对Web2.0环境下的主动学术信息发现工具和新型学术交流手段的使用较少。此外,我国研究者将课件上网的比例也较低,可能与课件上网平台的缺失和课件中涉及他人的知识产权问题有关。由此可见,我国科研人员的信息素养建设还需要加强,除了培养科研人员具有基本的信息检索能力外,还需要加强对科研人员自主学习新型信息交流技术的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使信息技术能够真正为学术信息交流所用,提高学术交流的效益。就网络学术交流而言,人文与社会学科研究人员学术交流行为高频比例差值较小,且信息技术水平上也差异不大(见表2,表3),其中人文科学研究者利用网络传递成果、查找学术资料的频繁程度略低于社会科学。
  3.1.2 网络学术交流缺少规范
  通过研究表明,56.44%的研究者同意“网络学术交流缺少规范(如网络用语很不规范)”。担心网络环境下的不规范现象会影响到学者对网络交流的参与。因此,为了有效开展网络学术交流,需要制定一定的指导性规范文件。
  由于网络发表的自主性、缺少很好的审稿机制,网上学风问题更加特殊。学风建设一直是影响科研发展的重要问题,无论是科技界还是教育界对于反对抄袭、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端正学风都非常重视。本研究调查研究表明,无论是编辑还是作者(读者)对论文抄袭问题最为关注,其它如引文、署名、版权等问题也备受关注。对于网络学术不端,则需要理清学术不端的主要现象与问题,包括论文署名不清、论文抄袭、网页信息是否保持原始信息、随意修改编辑他人信息等,分析各种问题出现的原因和产生的途径,从而为治理、整顿网络学风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提供现实依据。
  3.2 研究人员对网络文献的信任认知
  3.2.1 不同域名网络文献信任程度的认知
  在调查问卷中,通过设计了“根据您自己的经验以及所在学术领域目前的状况,您对来自以下域名类型的网络学术信息的信任程度”这样一道题目来考察研究者对不同域名网络学术信息的信任状况。本研究从网络资源类型的特征出发,将网络学术信息按照域名划分为5个大类:(1).gov(政府类);(2).edu(教育类);(3).com(商业类);(4).org(机构类);(5).net(网络服务业)。为每一域名大类的学术信息提供“非常信任”、“信任”、“不确定”、“不信任”和“非常不信任”五个程度供研究者选择。
  调查结果(见表4)所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对.edu(教育类)和.gov(政府类)这两类域名的网络学术信息的信任程度高于其他类型域名的网络学术信息。研究者对.com(商业类)和.net(网络服务业)两类域名的学术信息的信任度曲线几乎重合,被选择的比例比较接近。这两条曲线有很大波动,表示研究者对.com(商業类)和.net(网络服务业)两类域名的学术信息质量表示不确定的比例非常高,分别为68.88%和69.70%。
  此外,从非常信任的比例来看,有19.17%的研究者对.edu(教育类)域名的网络学术信息非常信任,16.68%的研究者对.gov(政府类)域名的网络学术信息非常信任,二者比例相差不大,且远高于其他类型域名的网络学术信息。非常信任.com(商业类)和.net(网络服务业)两类域名的学术信息的研究者非常少,比例只有4%左右。笔者还将研究人员对不同域名网络学术信息非常信任的比例和信任的比例相加,深入分析研究人员对不同域名网络学术信息的信任率,从信任率来看,有接近60%的研究者信任.edu(教育类)域名的网络学术信息,55.12%的研究者信任.gov(政府类)域名的网络学术信息。信任.com(商业类)和.net(网络服务业)两类域名的学术信息的研究者非常少,比例比较接近,都只有17%左右。
  3.2.2 不同类型网络文献的信任程度的认知
  开展学术交流必须确保信息的可信,而信息由于其类型及来源的不同,研究者对其信任程度有所不同。为了了解我国研究者对各种信息的信任程度,我们根据信息的种类及来源,将信息大致分为以下六类:(1)中国出版的学术期刊;(2)欧美科学发达国家的学术期刊;(3)互联网上的免费资料;(4)学术图书馆(如大学图书馆、研究机构图书馆)收藏的资料;(5)学术会议文献;(6)各类学位论文,并采用非常信任、信任、不确定、不信任、非常不信任这五个指标来对研究者的信任程度进行评估。通过比较研究者对不同信息类型的信任程度,得出哪些信息更为研究者所信任,从而为提高信息的可信度提出一些对策建议,以进一步提高信息化环境下的学术质量。   调查结果(见表5)所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对学术图书馆收藏的资料和欧美科学发达国家出版的学术期刊的信任程度略高于其他类型的信息,其他各类信息的比例差异很小;而研究人员对互联网上的免费资料的信任度曲线有很大的波动,这说明研究者认为互联网上的免费资料的质量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单从非常信任的比例来看,21.73%的研究者对学术图书馆收藏的资料非常信任, 20.21%的研究者对欧美科学发达国家的学术期刊非常信任,10.74%的研究者对中国出版的学术期刊非常信任,8.23%的研究者对学术会议文献非常信任,6.31%的研究者对各类学位论文非常信任,而对互联网上的免费资料非常信任的研究者只占3.32%。从这些比例中可以看出,研究者对欧美科学发达国家出版的学术期刊和中国出版的学术期刊的信任程度有很大的差异,研究者更信任欧美科学发达国家出版的学术期刊,这值得引起中国学术期刊界的思考,中国出版的学术期刊在学术质量、权威性、时效性等方面需要有所提高。
  3.3 研究人员对网络开放存取的认知
  为了解决学术交流中信息获取的成本(cost)问题,学术信息资源的开放存取(Open Access)运动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学术信息资源的开放存取模式的出现促进了网络环境下数字信息资源的广泛传播与共享。目前,国际上众多政府部门、研究机构、高校制定政策要求受资助者或成员将研究成果提交到开放仓储中,促进资源的快速共享。
  3.3.1 研究人员支持对国家资助产生的成果与数据开放存取
  调查显示,67.05%的研究者同意“由国家基金等公共资助的研究成果发表后应缴存复本保存于国家指定公共机构以便公众使用”,68.48%的研究者同意“将国家资金等资助产生的科学数据保存在指定的数字仓储中”(见表6)。可见调查对象比较认同在接受了公共资金的资助后,研究者有义务公开研究成果供公众获取利用,促进科技信息资源的共享,使公共投资发挥最大效益。据Registry of Open Access Repository Material Archiving Policies(ROARMAP)的统计结果显示,截至2009年10月31日,已经有141家高校、政府部门或资助机构制定了强制性存储政策,另有15家机构提出建议性存储政策。我国可以借鉴国外开放存取政策发展的经验,从国家资助的科研成果入手,基金资助部门制定相应的强制性存储政策,要求研究者将国家资助产生的科研成果存储到相应的数字仓储中以供公众利用。
  3.3.2 研究人员支持对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自存储
  调查显示,62.59%的研究者同意“将作者的研究成果保存在指定的数字仓储中”,63.51% 的研究者同意“将自己发表过的学术论文等成果存储在国家主办的权威的、公益性的网上学术交流平台”(见表7)。这两个题目涉及的内容是对数字学术信息资源的自存储(Self-archiving)问题,即研究者将自己的科研成果提交到专门的数字仓储中保存并提供公共利用。自存储是实现学术信息资源开放存取的重要方式,我国研究者逐渐认识到自存储对于学术信息资源传播利用的重要价值,鼓励自存储行为。作者积极参与到自存储过程中对于提升开放仓储资源,促进学术信息资源开放存取有重要意义。我国的科研机构、高校和学术协会等应积极建设机构仓储、学科仓储等数字信息资源保存平台,制定政策鼓励研究者开展自存储。
  3.3.3 研究人员支持建立寄存图书馆制度
  调查结果显示,65.31%的研究者同意“将政府出版物法定寄存在指定的图书馆供公众免费使用”(见表8)。政府掌握着大量的信息资源,为了使这些信息资源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并得以长期保存,寄存图书馆制度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寄存图书馆制度在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政府信息资源保存与利用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在美国,联邦寄存图书馆计划(Federal Depository Library Program,FDLP)起源于1813年,联邦政府指定一些图书馆担负寄存图书馆的功能,以确保用户免费获取政府信息资源。寄存图书馆在免费获得政府文献后,需要对文献进行有效的管理和保存,并向用户提供免费利用,满足用户对政府信息资源的需求。经过近200年的发展,美国现有大约1,250家寄存图书馆,在政府信息资源公共利用方面發挥着重要作用。从调研结果中可以看到,我国研究者也支持建立这样一种政府信息资源的保存与利用制度。我国于2008年5月1日起施行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在国家档案馆、公共图书馆设置政府信息查阅场所,并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获取政府信息提供便利”,“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向国家档案馆、公共图书馆提供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这样的规定已有建立寄存图书馆的雏形,但需要有具体的制度细则配合实施。
  3.3.4 研究人员对Web2.0环境下的网络交流方式迟疑不决
  调查显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对个人博客和个人主页的信息资源传播和保存功能认识还不够(见表9)。作者的个人主页也被认为是开放存取的实现途径之一。个人主页和个人博客是研究者公开、存储自己信息的重要途径,是Web 2.0技术在数字科研交流领域的重要应用。但目前只有43.14%的研究人员同意“将自己发表的论文发布到个人主页、博客或个人出版物目录中让公众免费获取”,支持率没有过半,且有34.37%的研究者对是否支持该行为表示不确定。这与个人主页、个人博客的一些缺陷有关。个人主页、个人博客需要由研究者自己维护,比较费时费力,且由于主页、博客的长期保存问题还没有解决,研究者提交资源的安全性得不到有效保障,阻碍了研究者对其的利用。因此需要加强对博客、网页信息资源保存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工作。
  4 结论及启示
  通过前面分析,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通过问卷的形式调研我们人文社会科学科研人员对新型学术交流的认知情况,其研究结果分别是:   (1)通过调研科研人员对网络学术交流行为的总体认知结果发现,科研人员使用网络进行学术交流高频行为是:“通过网络查阅他人学术成果或其他学术信息(如项目信息)”、“通过网络远程查阅图书馆资料”、“通过网络查阅政府或科研机构发布的信息”,比例分别为60.75%,43.43%和42.41%;而“使用RSS订阅研究资料或博客”、“将授课课件上网”比例则非常低。说明网络正在对我国研究人员学术交流行为产生影响,另外,通过不同研究变量(学科、年龄、职称等)的考察,“通过网络查阅他人研究成果或其他学术信息”均位列高频活动第一,由此可见,网络学术交流是我国研究者学术交流活动的整体趋势。此外,调研结果表明网络在人文社科研究中的作用还有待加强,同时,网络学术交流对于科研人员较为普遍,但是学术研究不端行为也时有发生。
  (2)通过调研科研人员对不同域名、类型的网络文献的认知结果发现,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对.edu(教育类)和.gov(政府类)这两类域名的网络学术信息的信任程度高于其他类型域名的网络学术信息。研究者对.com(商业类)和.net(网络服务业)两类域名的学术信息的信任度曲线几乎重合,被选择的比例比较接近。这两条曲线有很大波动,表示研究者对.com(商业类)和.net(网络服务业)两类域名的学术信息质量表示不确定的比例非常高,分别为68.88%和69.70%。说明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对不同域名网络学术信息的信任程度存在差异。研究者比较信任.edu(教育类)和.gov(政府类)这两种域名的网络学术信息,选择非常信任和信任的比例远远高于其他三种域名的网络学术信息资源。此外,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对学术图书馆收藏的资料和欧美科学发达国家出版的学术期刊的信任程度略高于其他类型的信息,其他各类信息的比例差异很小;而研究人员对互联网上的免费资料的信任度曲线有很大的波动,这说明研究者认为互联网上的免费资料的质量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3)通过调研科研人员对开放存取的认知结果发现,62.59%的研究者同意“将作者的研究成果保存在指定的數字仓储中”,63.51%的研究者同意“将自己发表过的学术论文等成果存储在国家主办的权威的、公益性的网上学术交流平台”,说明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人员支持自己对个人的研究成果进行自存储;而65.31%的研究者同意“将政府出版物法定寄存在指定的图书馆供公众免费使用”,说明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人员支持建立寄存图书馆制度;但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对个人博客和个人主页的信息资源传播和保存功能认识还不够。
  参考文献:
  [1]Barjak, F.,Thelwall, M.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web presences of European life sciences research teams[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2008,59(4):628-643.
  [2]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 Office of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and the California Digital Library eScholarship Program. Faculty Attitudes and Behaviors Regarding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Survey Findings From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EB/OL].[2013-03-16].http://osc.universityofcalifornia.edu/responses/materials/OSC-surve
  y-full-20070828.pdf.
  [3]Alma Swan,Sheridan Brown. Open access self-archiving: An author study[EB/OL].[2013-04-12].http://www.jisc.ac.uk/uploaded_documents/Open%20Access%20Self%20
  Archiving-an%20author%20study.pdf.
  [4]Thomas Hess etc. Open Access & Science Publishing: Results of a Study on Researchers’ Acceptance and Use of Open Access Publishing[EB/OL].[2013-04-16].http:
  //openaccess-study.com/Hess_Wigand_Mann_Walter
  _2007_Open_Access_Management_Report.pdf.
  [5]ARL. Current Models of Digital Scholarly Communication[EB/OL].[2013-04-20]. http://www.sr.ithaka.org/research-publications/current-models-digital-scholarly-communication.
  作者简介:王平,男,博士后,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网络信息资源管理。
其他文献
摘 要:文章基于隐私计算理论和TAM模型,构建了移动社交用户信息披露意愿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并以微信为实证平台、微信活跃用户为研究对象,通过网络问卷收集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与移动社交用户信息披露意愿正相关,隐私关注与移动社交用户信息披露意愿负相关;相对于感知易用性和隐私关注,感知有用性对于移动社交用户信息披露意愿影响更为显著;隐私关注对于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及信
期刊
摘 要:文章结合我国西部地区图书馆的馆藏特色传承,分析了西部少数民族文献的出版、存藏与利用情况,认为西部地区图书馆在馆藏发展政策的制定中,要重视对少数民族文献的搜集和利用,采用短期目标和中长期规划相结合的方式,以阅读推广、珍贵文献保护、专业人才培养等为平台,加大对少数民族文献的开发利用,提高认知率,使图书馆成为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主阵地,并为民族文化交流融合做出贡献。  关键词:文献资源建设 少数民
期刊
摘 要:当前知识地图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理论层面的相关问题包括概念、分类、功能等和具体领域的构建、应用和展示,对于知识地图的知识组织层面缺乏系统、深入的阐述。文章提出了基于知识地图知识组织的概念模型,并以该模型为指导,以CSSCI学术资源为例,阐述了如何通过知识抽取、知识关联、知识表示和知识存储来实现基于知识地图的知识组织。  关键词:知识地图 知识组织 知识关联 知识表示 知识存储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天津查氏水西庄是清代私家园林建筑的杰出代表,并对清代文化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查氏水西庄园林的构筑及其广纳下层布衣寒士的善举,与查家特殊的家族渊源和遭遇经历不无关系。文章从家门罹难、“花影”痛史、息心水西三个方面对查氏尤其是查为仁的家族渊源、怆苦经历和心态嬗变略做考证,以探求查为仁的苦难心路及其水西庄的文化贡献。  关键词:津门查氏 水西庄  中图分类号: K87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期刊
摘 要:文章以知识服务为视角,分析了引文知识服务的类型,阐述了新型引文索引的构建思路,在此基础上对引文索引基础数据层的组织架构、数据库结构以及公共字典库的编码设计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探讨了引文索引中数据组织对知识服务的支撑作用。  关键词:知识服务 引文索引 数据组织 编码设计  中图分类号: G2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3)05-0007-05  1 引言  
期刊
摘 要:远程教育服务是美国高校图书馆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归纳而言,美国政府、高校、社会以及高校图书馆本身主要是采取“融入”、“深化”和“管理”等三种策略来推动远程教育服务的发展。美国高校图书馆在远程教育服务中的做法和经验值得研究、学习与借鉴。  关键词:美国高校图书馆 远程教育服务 启示  中图分类号: G258.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4)02-0115-
期刊
摘 要:文章以知识服务为背景,对引用过程中涉及的各项数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总结了数据的特征,重点阐述了这些数据在知识服务中将起到什么作用,要注意什么问题。  关键词:知识服务 引文索引 引用形式 引用角色  中图分类号: G2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3)05-0001-06  编者按:知识服务是高级阶段的信息服务,是图书情报工作从传统的文献信息服务阶段,转变和
期刊
摘 要:知识信息传播效率及效果与传播媒介、传播对象和受众的文化素质等关系密切;具体就某一地区而言,与地方政府的引导、宣传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等不可分。以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及周边地区与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市区为代表,以不同收入、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人群为调研对象,实地调研了影响甘肃少数民族地区知识信息传播的因素,统计分析了当地知识信息传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甘肃少
期刊
摘 要:文章从以美国兰德公司作为样本,对美国如何获取中国军事信息进行研究的必要性出发,选取兰德公司2000~2013年间对华军事研究的典型文献,在对引文的类型、语种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来源于中国的期刊、杂志和报纸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从而掌握兰德公司获取我国军事情报的主要途径和来源特点,找出我国军事保密工作的薄弱点,为我国军事保密工作的开展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对华军事研究 兰德公司 信息源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发展,面对城市社区中人际关系冷漠、关系网络缺乏、内部信任程度低、归属感和认同感不足等社会资本缺失现象,构建城市和谐社区被列为重要议事日程。在这样的背景下,社区图书馆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文章以社会资本理论为视角,阐释社区图书馆服务及其影响力所具有的凝聚社会资本的潜能,以及社区图书馆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应承担的使命。  关键词:社区图书馆 社会资本 社会和谐  中图分类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