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过程与方法目标”是化学新课程标准日标之一,是链接知识与技能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二维目标的桥梁,是学生学会化学知识的主要过程,同时也是教学过程中不易控制且难以落实的环节。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思考、实践、评价三个层面作了阐述。
关键词:目标理解;目标落实;目标评价
文章编号:1005-6629(2010)04-0029-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化学新课标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课程与方法目标。这三者之间,既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但又不是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彼此渗透,相互融合,统一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之中。在三维目标中,“知识与技能”是载体。“过程与方法”是核心,是学习方式的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说,过程与方法是三维目标得以实现的中介和机制,是着力点,教学中难以落实的亦是这个目标,因为这是动态的因素,最不易控制,最费时间,最需教学艺术的。那么,采取哪些策略可使这个目标有效落实呢?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些体会:
1、思考——基于“过程与方法”目标的理解
在教学中“知识与技能”目标是显性的,“态度、价值观”目标是隐性的,而“过程与方法”是具有可操作性的。因此,抓住“过程与方法”,容易使隐性目标融合在显性目标中而得到具体的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学过程设计要注意让学生了解知识的来源、规律、特点等,这样有利于学生透过现象,了解本源,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并培养相应的技能。二是,注意让学生掌握获取相关知识、培养相关技能的过程与方法,即通过关注学习的过程、方式、手段、途径等来掌握学习策略,从而达到“会学”的目的。注重过程与方法,就是重视学生在探索新知识时的经历、思考以及获得新知识时的感悟与体验,重视学生实践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培养和思维品质的锻炼与提升。
例如,笔者曾上了一堂公开课“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确定的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如下: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对比实验,探究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通过装置的设计和改进,学会选择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通过创设情景、分层探究,理解启普发生器的工作原理并学会判断和尝试设计具有启普发生器功能的简易气体发生装置。
然而,课上完之后留下了太多的遗憾。而这些遗憾都是由于我对于过程与方法的实质意义没有很好理解和关注,如体现在一些不正确的表述,以及方法设计、教学实施过程的诸多不足。认真回想这堂课自一开始设定目标、设计教学方法、确定教学过程以及实施教学的过程等环节,笔者突然间明白:“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中表述的不当,反映了自己对于“过程与方法”认识上的偏差,这正是目前上课仍不能完全走出传统教学模式的真正原因。笔者设定的“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事实上是对于知识技能目标的又一次赘述而已,没有体现这一目标的实质内容,这也就导致了后面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我没有给学生安排相对充足的时间,让他们感悟探索的乐趣并在小组讨论时充分表露他们的观点,更没有给学生能够通过争论、辩论等形式提高表达能力,锻炼思、辩的能力的机会,让他们真正体会到小组学习的快乐、意义所在。
痛定思痛,我最终将这堂课的“过程与方法”目标修改为: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探究学习,使学生体会到合作学习的快乐与意义;通过试验设计,让学生感悟对比试验在学习、研究中的意义;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装置的设计与改进,让学生体会到创新设计在化学实验装置选择中的重要意义。目的是,为以后教学这一内容不再有如此多的遗憾。
2、实践——源于“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落实
目标的制定仅仅是一个计划,关键是实施。新课改首次将“过程和方法”作为课程目标阐述的一个领域,是本次课改的“亮点”之一。就是要求我们化学教师克服以往“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方式,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交还给学生,把过程方法目标作为关键目标对待。
2.1依据学生实际,设计教学过程
良好的教学设计是有效的实现“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进行师生互动的前提。“过程与方法”课程目标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因此在,设计教学方案和教学流程时,教师应该“稚化思维”——从学生的角度去设计教学过程。例如,初中化学教学中,有关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课题,难点之一是帮助学生理解“化学能转变成电能”是怎样的一回事;难点之二是认识“日常使用的干电池、纽扣电池等化学电源都是通过化学反应,消耗某种化学物质,输出电能的”。“有电流通过灯泡,灯泡会发亮”,“有化学反应发生,反应物要消耗,有新物质生成”,这是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基础。若还按教材去设计教学计划。学生就会“吃不饱”,感到索然无趣。这种情况下,怎样让学生认识在一定条件下这两者之间存在的联系?怎样使学生看到干电池、纽扣电池等化学电源在输出电能的同时,都有化学反应发生,消耗了某种化学物质,使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这就需要调整教学设计来解决问题。用适当的演示实验则可以最形象、生动而又浅显地揭示它们间的关系:用稀硫酸做电解液,用卷成圆筒状的大张铜片做正极,用一束镁条做负极,把镁条放在铜片圆筒的中央。组成的原电池可以直接点亮手电筒用的小电珠:学生还能明显看到镁条在迅速溶解,在铜片上有大量的气泡析出。让学生动手解剖、对比废旧干电池和新干电池,则可以显示出电池在工作后发生的变化。这样,不但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所收获,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创设问题情境,构建学习平台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课堂教学过程的灵魂,课堂要实施“过程与方法”,关键是通过设置问题作为载体,化学教师的任务就在于把知识设计成适当的学习问题,让问题驱动学习,其中涉及到的化学概念、原理、或反应规律均是为了解决问题,知识和学习始终置于问题的情景脉络中。问题设计的目的是为学习者提供一个合适的探索空间,让学习者在解决问题中学习。教师业务能力的差别也在于问题设置的方法、水平及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等方面。
2.3设计探究实验,优化学习方式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进行学习的心理机制或途径是同化,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的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学习的心理机制或途径是顺应。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科学探究是发现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 教学过程探究化实质上是将科学探究引入课堂,使学生体验科学家的探究过程,理解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的本质,优化学生思维品质,提高科学素养和学习能力的一种特殊的教学方法。例如,在对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性质学习上,学生往往由于缺乏直观生活经验而认识不足,为了突破这一教学难点,可指导学生自己通过动手把四个浸有石蕊的干燥小纸花分别放入醋酸中、水中、二氧化碳气体以及溶有二氧化碳的水中,探究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酸”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获取是主动的,印象特别深刻,更为重要的是,能从中体验到学习化学的过程与方法。所以,在以后练习中碰到的“氯化氢气体溶于水”的原理时,学生就能迎刃而解、不攻自破,无需教师再费口舌,这就是实验探究的优势所在。
2.4学会耐心倾听,激励学生参与
倾听是一种对话,是一种互动,是关注“过程与方法”的关键。有效倾听应该是:首先,让绝大多数学生参与“提问”和对提问的“回应”。否则,若只有少数学生能准确回答,课堂就会变成几个学生的舞台和多数学生的看台,久而久之,多数学生就会因为教师不倾听自己的“发言”感到乏味而拒绝。其次,让学生感到教师在倾听。教师的反馈行为会在很大程度上鼓励或妨害学生的参与。教师在提问过程中显示出对学生的关注、欣赏,能够极大地激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教师提问学生的过程应该成为学生相信自己、展现自己、欣赏自己的过程,这是提问方式带来的成就感和成功体验是一种巨大的学习动力。面对回答问题有困难的学生,面对学生的错误答案时,教师需要“容忍不同”,不要打断学生的回答,应该给予知识上和情感上的鼓励。必要时,教师需要“追问”、“补充”和“欣赏”学生的回答,让学生感到教师一直在关注问题的回答进程。
3、评价——着力于学生有个性的和谐发展
关注“过程与方法”究竟给课堂带来了哪些改变?这是一个评价问题。首先,评价的重心由对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关注转向对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关注。要重视评价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客观记录学生参加了哪些化学学习活动?投入的程度如何?在活动中有什么独到的见解和进步的情况?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经历的途径、利用的方法进行比较综合,然后得出评价结论。其主要内容包括:①能否用调查、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②能否用文字、图表和化学用语表达有关信息;③能否会用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的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自主建构化学知识;④能否用联系和变化的观点分析化学现象、解决一些化学问题;⑤能否主动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特的学习方法。
其次,由重视目标达成转向关注师生教学相长。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总是感到无兴趣。这说明他的教学手段出了问题。反之,若教师在教学中始终能创新教学方法,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与学生共同经历探究过程,共同体验成功的喜悦,这样的教师能不神采奕奕吗?关注“过程与方法”,不仅是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而且关注的也是教师的内心世界,在共同经历中实现双赢。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方法比事实更重要”。课堂教学中实施“过程与方法”目标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备课时,教师应该深入挖掘和领会“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内涵,注重“过程与方法”目标的适切性,设计合理的教学过程,使学生“真实”地经历过程,实实在在的参与过程,使学习过程更有收获,所学知识更有意义。
参考文献:
[1]黄根初,抓住过程与方法落实好三维目标,上海中学教学,2007(3)
[2]厉复东,高中语文新课程理念与教学实践[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3]廖晓翔实践与反思: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教育导刊,2005(5)
关键词:目标理解;目标落实;目标评价
文章编号:1005-6629(2010)04-0029-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化学新课标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课程与方法目标。这三者之间,既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但又不是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彼此渗透,相互融合,统一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之中。在三维目标中,“知识与技能”是载体。“过程与方法”是核心,是学习方式的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说,过程与方法是三维目标得以实现的中介和机制,是着力点,教学中难以落实的亦是这个目标,因为这是动态的因素,最不易控制,最费时间,最需教学艺术的。那么,采取哪些策略可使这个目标有效落实呢?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些体会:
1、思考——基于“过程与方法”目标的理解
在教学中“知识与技能”目标是显性的,“态度、价值观”目标是隐性的,而“过程与方法”是具有可操作性的。因此,抓住“过程与方法”,容易使隐性目标融合在显性目标中而得到具体的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学过程设计要注意让学生了解知识的来源、规律、特点等,这样有利于学生透过现象,了解本源,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并培养相应的技能。二是,注意让学生掌握获取相关知识、培养相关技能的过程与方法,即通过关注学习的过程、方式、手段、途径等来掌握学习策略,从而达到“会学”的目的。注重过程与方法,就是重视学生在探索新知识时的经历、思考以及获得新知识时的感悟与体验,重视学生实践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培养和思维品质的锻炼与提升。
例如,笔者曾上了一堂公开课“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确定的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如下: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对比实验,探究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通过装置的设计和改进,学会选择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通过创设情景、分层探究,理解启普发生器的工作原理并学会判断和尝试设计具有启普发生器功能的简易气体发生装置。
然而,课上完之后留下了太多的遗憾。而这些遗憾都是由于我对于过程与方法的实质意义没有很好理解和关注,如体现在一些不正确的表述,以及方法设计、教学实施过程的诸多不足。认真回想这堂课自一开始设定目标、设计教学方法、确定教学过程以及实施教学的过程等环节,笔者突然间明白:“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中表述的不当,反映了自己对于“过程与方法”认识上的偏差,这正是目前上课仍不能完全走出传统教学模式的真正原因。笔者设定的“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事实上是对于知识技能目标的又一次赘述而已,没有体现这一目标的实质内容,这也就导致了后面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我没有给学生安排相对充足的时间,让他们感悟探索的乐趣并在小组讨论时充分表露他们的观点,更没有给学生能够通过争论、辩论等形式提高表达能力,锻炼思、辩的能力的机会,让他们真正体会到小组学习的快乐、意义所在。
痛定思痛,我最终将这堂课的“过程与方法”目标修改为: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探究学习,使学生体会到合作学习的快乐与意义;通过试验设计,让学生感悟对比试验在学习、研究中的意义;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装置的设计与改进,让学生体会到创新设计在化学实验装置选择中的重要意义。目的是,为以后教学这一内容不再有如此多的遗憾。
2、实践——源于“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落实
目标的制定仅仅是一个计划,关键是实施。新课改首次将“过程和方法”作为课程目标阐述的一个领域,是本次课改的“亮点”之一。就是要求我们化学教师克服以往“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方式,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交还给学生,把过程方法目标作为关键目标对待。
2.1依据学生实际,设计教学过程
良好的教学设计是有效的实现“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进行师生互动的前提。“过程与方法”课程目标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因此在,设计教学方案和教学流程时,教师应该“稚化思维”——从学生的角度去设计教学过程。例如,初中化学教学中,有关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课题,难点之一是帮助学生理解“化学能转变成电能”是怎样的一回事;难点之二是认识“日常使用的干电池、纽扣电池等化学电源都是通过化学反应,消耗某种化学物质,输出电能的”。“有电流通过灯泡,灯泡会发亮”,“有化学反应发生,反应物要消耗,有新物质生成”,这是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基础。若还按教材去设计教学计划。学生就会“吃不饱”,感到索然无趣。这种情况下,怎样让学生认识在一定条件下这两者之间存在的联系?怎样使学生看到干电池、纽扣电池等化学电源在输出电能的同时,都有化学反应发生,消耗了某种化学物质,使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这就需要调整教学设计来解决问题。用适当的演示实验则可以最形象、生动而又浅显地揭示它们间的关系:用稀硫酸做电解液,用卷成圆筒状的大张铜片做正极,用一束镁条做负极,把镁条放在铜片圆筒的中央。组成的原电池可以直接点亮手电筒用的小电珠:学生还能明显看到镁条在迅速溶解,在铜片上有大量的气泡析出。让学生动手解剖、对比废旧干电池和新干电池,则可以显示出电池在工作后发生的变化。这样,不但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所收获,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创设问题情境,构建学习平台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课堂教学过程的灵魂,课堂要实施“过程与方法”,关键是通过设置问题作为载体,化学教师的任务就在于把知识设计成适当的学习问题,让问题驱动学习,其中涉及到的化学概念、原理、或反应规律均是为了解决问题,知识和学习始终置于问题的情景脉络中。问题设计的目的是为学习者提供一个合适的探索空间,让学习者在解决问题中学习。教师业务能力的差别也在于问题设置的方法、水平及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等方面。
2.3设计探究实验,优化学习方式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进行学习的心理机制或途径是同化,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的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学习的心理机制或途径是顺应。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科学探究是发现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 教学过程探究化实质上是将科学探究引入课堂,使学生体验科学家的探究过程,理解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的本质,优化学生思维品质,提高科学素养和学习能力的一种特殊的教学方法。例如,在对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性质学习上,学生往往由于缺乏直观生活经验而认识不足,为了突破这一教学难点,可指导学生自己通过动手把四个浸有石蕊的干燥小纸花分别放入醋酸中、水中、二氧化碳气体以及溶有二氧化碳的水中,探究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酸”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获取是主动的,印象特别深刻,更为重要的是,能从中体验到学习化学的过程与方法。所以,在以后练习中碰到的“氯化氢气体溶于水”的原理时,学生就能迎刃而解、不攻自破,无需教师再费口舌,这就是实验探究的优势所在。
2.4学会耐心倾听,激励学生参与
倾听是一种对话,是一种互动,是关注“过程与方法”的关键。有效倾听应该是:首先,让绝大多数学生参与“提问”和对提问的“回应”。否则,若只有少数学生能准确回答,课堂就会变成几个学生的舞台和多数学生的看台,久而久之,多数学生就会因为教师不倾听自己的“发言”感到乏味而拒绝。其次,让学生感到教师在倾听。教师的反馈行为会在很大程度上鼓励或妨害学生的参与。教师在提问过程中显示出对学生的关注、欣赏,能够极大地激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教师提问学生的过程应该成为学生相信自己、展现自己、欣赏自己的过程,这是提问方式带来的成就感和成功体验是一种巨大的学习动力。面对回答问题有困难的学生,面对学生的错误答案时,教师需要“容忍不同”,不要打断学生的回答,应该给予知识上和情感上的鼓励。必要时,教师需要“追问”、“补充”和“欣赏”学生的回答,让学生感到教师一直在关注问题的回答进程。
3、评价——着力于学生有个性的和谐发展
关注“过程与方法”究竟给课堂带来了哪些改变?这是一个评价问题。首先,评价的重心由对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关注转向对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关注。要重视评价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客观记录学生参加了哪些化学学习活动?投入的程度如何?在活动中有什么独到的见解和进步的情况?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经历的途径、利用的方法进行比较综合,然后得出评价结论。其主要内容包括:①能否用调查、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②能否用文字、图表和化学用语表达有关信息;③能否会用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的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自主建构化学知识;④能否用联系和变化的观点分析化学现象、解决一些化学问题;⑤能否主动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特的学习方法。
其次,由重视目标达成转向关注师生教学相长。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总是感到无兴趣。这说明他的教学手段出了问题。反之,若教师在教学中始终能创新教学方法,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与学生共同经历探究过程,共同体验成功的喜悦,这样的教师能不神采奕奕吗?关注“过程与方法”,不仅是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而且关注的也是教师的内心世界,在共同经历中实现双赢。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方法比事实更重要”。课堂教学中实施“过程与方法”目标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备课时,教师应该深入挖掘和领会“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内涵,注重“过程与方法”目标的适切性,设计合理的教学过程,使学生“真实”地经历过程,实实在在的参与过程,使学习过程更有收获,所学知识更有意义。
参考文献:
[1]黄根初,抓住过程与方法落实好三维目标,上海中学教学,2007(3)
[2]厉复东,高中语文新课程理念与教学实践[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3]廖晓翔实践与反思: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教育导刊,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