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素质教育的进一步落实,很多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方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虽然教师对学生的素质越来越关注,但是在落实素质教育方面仍然有很大的空间。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力度不足,导致学生素质参差不齐。为此,探究素质教育视角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十分有必要。
关键词:素质教育;初中数学;思维能力;心理素质;非智力因素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6-004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6.024
数学学科是我国基础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能够大幅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良好的心理素质等。但是由于数学是一门知识性和逻辑性、工具性较强的学科,所以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更加关注数学知识的传授,而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存在着欠缺。基于此,当前初中数学教学需要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使学生从思想、文化、思维能力等各个方面都得到更好的提高。本文将基于笔者的教学体会,谈一谈素质教育视角下的初中数学教学。
一、初中数学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素质教育理念在初中数学课程当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指导效用,教师应当在此种理念的指引之下,積极实现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让学生通过系统地学习数学知识,提高自身的分析能力、归纳能力以及推理能力,进而拓宽学生的视野。同时,教师应当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宜于其实现对数学知识高效学习的环境,从而让学生身处于此种环境当中能够感受到更为浓厚的数学知识学习氛围,进而有助于其成长和成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数学教师应将贯彻落实素质教育作为头等大事。唯有如此,才能够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可以说,通过在初中数学课堂之中融入素质教育内容,将确保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因而应当成为现阶段初中数学教师所为之努力的一个方向。
二、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重视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挖掘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数学素养,进行德育渗透,从而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转变教学观念,推动素质教育
在如何重塑自身教学观念这个问题上,我认为关键在于教师必须真正确保学生获得数学课堂当中的主体地位,在对学生个性化差异形成有效认知的前提之下,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接受和理解数学知识的同时,能够领会为人处世的道理,并掌握做学问的诀窍,养成创新意识。作为中学阶段的数学课程而言,其教学对象应当涵盖所有学生,既实现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养成,也帮助学生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由此使其成为具备良好创新意识、心智健全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个体。考虑到学生的成长环境、家庭氛围、知识接受以及理解能力都存在显著的差异,因此,教师应当遵循因材施教的理念,让数学课堂真正成为每个学生收获知识的场所。在凸显学生在数学课堂当中主体地位这个问题上,教师应当采取微课资源教学法、思维导图教学法以及任务驱动教学法,借助前述方法使学生能够自动、自觉地投身于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当中。同时,教师也应当结合学生的日常学习表现,在充分分析和把握学生数学知识学习情况的前提之下,设置相应的教学情境,以此来让学生的课堂学习参与积极性变得更加高涨。通过教师的细致引导,学生能够自行展开对数学问题的讨论和钻研,改变以往被动等待教师讲解的状况,如此便达成了对学生数学潜能开发的目的。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
数学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的思维水平得到提高和进步。而数学思维的养成,有赖于主体对事物进行耐心的观察,并能够通过观察表象洞悉本质。从这个层面来说,数学思维实则表现为科学的思维模式,当主体具备了此种思维能力之后,便能够严谨、客观地看待问题以及分析问题。有鉴于此,教师必须意识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数学思维能力的意义所在。具体而言,应当从下述方面着手实现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全面养成。
1.帮助学生突破旧有思维禁锢,养成逆向思维能力。从以往的教学模式来看,授课教师习惯于对学生正向思维的引导,由此导致的一个直接结果便是学生在看待和分析问题时,仅仅能够采取单一视角,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将陷于固化。即便最初在对数学问题求解时学生能够拥有多重思路,不过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之下,其最终只会因为习惯于采取单一思路而丧失了其余的思路。显而易见的是,这对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存在着极其不利的影响。有鉴于此,教师应当着手改变这一状况,避免学生陷入思维固化的误区。其中,最有成效的方式便是着手实现对学生逆向思维的养成,这样将有效拓展学生在应对数学问题时的思路。
2.帮助学生养成求异意识,提高发散思维水平。所谓的发散思维表现为按照自身的想象力去进行思考。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将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切实的发展。在日常授课环节当中,教师在向学生展示数学习题时,应当对题目当中所给出的条件加以变换,由此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当学生养成了发散性思维之后,其在对待数学问题求解的过程当中,将不再固守一种单一的思维模式,而是能够多维度、多角度地对数学问题进行求解。
3.帮助学生养成求新意识,提高创造思维水平。当主体具备了创造思维之后,其就能够突破常规,取得更为突出的成绩。举例而言,在航天领域,科研人员通过对火箭技术的研发创新,使人类的外太空探索活动取得了更大的成就,进而推动了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因此,数学教师必须注重在日常教学环节当中帮助学生养成求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水平。当然,创造思维的养成并非短时间可以完成的事,这有赖于教师时时刻刻在教学当中注重对学生的创造思维加以锻炼,如此方才可以让学生得以最终形成创造思维。
关键词:素质教育;初中数学;思维能力;心理素质;非智力因素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6-004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6.024
数学学科是我国基础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能够大幅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良好的心理素质等。但是由于数学是一门知识性和逻辑性、工具性较强的学科,所以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更加关注数学知识的传授,而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存在着欠缺。基于此,当前初中数学教学需要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使学生从思想、文化、思维能力等各个方面都得到更好的提高。本文将基于笔者的教学体会,谈一谈素质教育视角下的初中数学教学。
一、初中数学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素质教育理念在初中数学课程当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指导效用,教师应当在此种理念的指引之下,積极实现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让学生通过系统地学习数学知识,提高自身的分析能力、归纳能力以及推理能力,进而拓宽学生的视野。同时,教师应当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宜于其实现对数学知识高效学习的环境,从而让学生身处于此种环境当中能够感受到更为浓厚的数学知识学习氛围,进而有助于其成长和成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数学教师应将贯彻落实素质教育作为头等大事。唯有如此,才能够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可以说,通过在初中数学课堂之中融入素质教育内容,将确保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因而应当成为现阶段初中数学教师所为之努力的一个方向。
二、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重视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挖掘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数学素养,进行德育渗透,从而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转变教学观念,推动素质教育
在如何重塑自身教学观念这个问题上,我认为关键在于教师必须真正确保学生获得数学课堂当中的主体地位,在对学生个性化差异形成有效认知的前提之下,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接受和理解数学知识的同时,能够领会为人处世的道理,并掌握做学问的诀窍,养成创新意识。作为中学阶段的数学课程而言,其教学对象应当涵盖所有学生,既实现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养成,也帮助学生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由此使其成为具备良好创新意识、心智健全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个体。考虑到学生的成长环境、家庭氛围、知识接受以及理解能力都存在显著的差异,因此,教师应当遵循因材施教的理念,让数学课堂真正成为每个学生收获知识的场所。在凸显学生在数学课堂当中主体地位这个问题上,教师应当采取微课资源教学法、思维导图教学法以及任务驱动教学法,借助前述方法使学生能够自动、自觉地投身于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当中。同时,教师也应当结合学生的日常学习表现,在充分分析和把握学生数学知识学习情况的前提之下,设置相应的教学情境,以此来让学生的课堂学习参与积极性变得更加高涨。通过教师的细致引导,学生能够自行展开对数学问题的讨论和钻研,改变以往被动等待教师讲解的状况,如此便达成了对学生数学潜能开发的目的。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
数学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的思维水平得到提高和进步。而数学思维的养成,有赖于主体对事物进行耐心的观察,并能够通过观察表象洞悉本质。从这个层面来说,数学思维实则表现为科学的思维模式,当主体具备了此种思维能力之后,便能够严谨、客观地看待问题以及分析问题。有鉴于此,教师必须意识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数学思维能力的意义所在。具体而言,应当从下述方面着手实现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全面养成。
1.帮助学生突破旧有思维禁锢,养成逆向思维能力。从以往的教学模式来看,授课教师习惯于对学生正向思维的引导,由此导致的一个直接结果便是学生在看待和分析问题时,仅仅能够采取单一视角,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将陷于固化。即便最初在对数学问题求解时学生能够拥有多重思路,不过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之下,其最终只会因为习惯于采取单一思路而丧失了其余的思路。显而易见的是,这对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存在着极其不利的影响。有鉴于此,教师应当着手改变这一状况,避免学生陷入思维固化的误区。其中,最有成效的方式便是着手实现对学生逆向思维的养成,这样将有效拓展学生在应对数学问题时的思路。
2.帮助学生养成求异意识,提高发散思维水平。所谓的发散思维表现为按照自身的想象力去进行思考。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将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切实的发展。在日常授课环节当中,教师在向学生展示数学习题时,应当对题目当中所给出的条件加以变换,由此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当学生养成了发散性思维之后,其在对待数学问题求解的过程当中,将不再固守一种单一的思维模式,而是能够多维度、多角度地对数学问题进行求解。
3.帮助学生养成求新意识,提高创造思维水平。当主体具备了创造思维之后,其就能够突破常规,取得更为突出的成绩。举例而言,在航天领域,科研人员通过对火箭技术的研发创新,使人类的外太空探索活动取得了更大的成就,进而推动了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因此,数学教师必须注重在日常教学环节当中帮助学生养成求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水平。当然,创造思维的养成并非短时间可以完成的事,这有赖于教师时时刻刻在教学当中注重对学生的创造思维加以锻炼,如此方才可以让学生得以最终形成创造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