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研究与实践探索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04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结合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分析了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主要内容,提出了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应以学生为主体,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和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评价体系,搭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自主学习平台,从而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积极引导学生自我管理、主动学习,提高课程的利用率和学习效果,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    键   词]  精品资源共享课;研究;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23.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4-0078-02
   2011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1〕8号),实施意见中强调,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旨在促进高校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促进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1]。截至2017年,教育部共认定了2800余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一、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课程建设目标
   精品资源共享课在原有服务高校教师和学生的基础上,将高等学校的各类优质课程和教学资源对广大社会学习者开放共享。对照原有传统国家精品课程,其服务范围从原先的教师扩大到整个社会的学习群体,课程的总体建设目标也从“起到示范引领”作用转变成“服务学习型社会”。
   (二)课程建设内容
   精品资源共享课主要为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课程建设内容主要包含该课程领域的基础知识,如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等,还包涵课程的实践知识,如典型案例、基础技能、综合运用等,同时兼顾学科专业前沿及热点问题,具有基础性、科学性、系统性、先进性、适应性等特征。
   (三)课程建设要求
   以“为学习型社会服务”的建设目标为根本,以课程资源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为基本要求,以资源的丰富性和充分的开放共享为基本目标,注重课程资源的适用性、易用性、开放性和针对性。课程资源包括课程基本资源和课程拓展资源两部分。
   1.基本资源
   是指反映课程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的核心资源,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或演示文稿、作业、参考书目录以及最重要的课程视频。[2]
   2.拓展资源
   是指反映课程特点、适用于所有教与学环节、支持课程教与学过程的多元互动的辅助资源。如案例库、专题讲座库、材料资源库、学科专业知识检索系统、演示/虚拟/模拟实验训练(实践)系统、试题库系统、作业系统、在线自我测试/考试系统、课程教学、学习与交流工具等。[3]
   二、以学生為主体的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理论研究
   (一)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的参与程度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必须通过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课堂教学设计就是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注重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其在理解知识的过程中学到所需要的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比如,教学内容设计可打破以往按章节进行设计的方式,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按知识点进行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在教学方法方面,可进行“翻转课堂”教学实践,将传统讲授式课堂教学转变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教师不再是课堂的管理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课堂教学的主动参与者。
   (二)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评价体系
   1.学生的关注点是课程评价指标的重要依据
   课程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着眼点,同样,在课程评价中,更要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言权为出发点。在制订评价指标时,要以学生的关注点为重要参考,以学生的真实感受为导向。学生评论的集中点应该成为评价的重点,学生对某方面的反馈比较集中,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学习者对这方面比较关注,学生普遍关注的问题则应成为课程评价的重点。如学生对学习收获表达了较多关注,则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就应成为评价的重点;如学生对教师个人风采表示了极大的兴趣,那么教师魅力就应成为评价指标之一。
   2.注重学生对自我的评价
   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学习变化,建立前后对照的自我评价,让学生自己清楚如何学、学什么、学得怎么样,是否达到学习目标、如未达到目标将如何改进,真正体现学生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三)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协作学习平台
   通过课程运行平台,学习者通过线上独立学习,利用分析、探索、提问等方法,发现问题、寻找答案、解决问题、相互交流学习、讨论,从而完成学习任务,建立了一种基于网络资源利用的自主协作学习模式。同时,教师在线上辅导交流和线下课堂教学过程中倡导灵活的教学组织形式,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团体合作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以应用为导向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实践探索
   长春师范大学科学教育专业《小学科学教学设计》课程于2014年被教育部确定为首批国家级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建设课程,并于2017年1月获得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称号。该课程的建设目标主要是创新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理念,促进小学科学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加强小学科学课程教学实践。通过课程资源建设,努力为基础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教师、科学教育本科专业学生和其他社会学习者提供高质量的课程共享资源。    (一)课程特色
   1.重新构建以实践教育哲学为导向的“小学科学教学设计”课程体系
   尊重并强调人的主体精神在科学教育教学中的文化意义,实施个性化、网络化的教学模式,促进学习者专业素养的自主发展。
   2.形成大学与小学间一体化的课程建设合作机制
   建立健全充分尊重师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师生互动交流的评价体系和课程成果呈现机制,促进教学成果的正向发展和延伸。
   3.探索基于教学案例的驱动式教学新模式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课程的学习者群体心理发展特征以及已有的认知结构特点决定了本课程必须采取非传统的教学模式。本课程以小学科学实际课堂中出现的典型案例为载体,以任务驱动式教学将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的相关理论加以渗透,从而激发学习者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二)课程实践
   1.教学团队建设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综合课程,为确保本课程的建设质量,团队成员充分发挥老、中、青结合,校内外资源互补的优势,采取研究与发展方式上的合作。成员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不仅沿用传统的集体备课制和师徒制,还创新性地引入了集体观课评课制、研讨沙龙、多学科综合教研活动等,促进每位成员教学水平和课程质量的提高。为更好地实现研究成果与教育教学的结合,在课程负责人的带领下,主要通过课题立项的方式,由课程骨干教师、教育技术人员和基础教育一线教师共同组成项目研究小组,开展小学科学教学不同层面的研究,按各自分工,完成资源建设的任务。同时,在高校—政府职能部门—中小学的协同育人机制下,建立教育创新实验区,并在这一创新实验区中,以小学科学教学中的问题为切入点,组成若干研究小组,开展校本研究。
   2.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
   注重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结合本门课程的特点,设置多功能教室、微格教室、演示探究实验室等,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代替传统的教学手段,如开发在线模拟考试平台、电子教材和教学案例资源库等,丰富课程内容、加强师生交流、促进师生开展教学观察与教学研究。
   3.课程教材建设
   由于科学教育专业为我国高等教育为适应基础教育而设置的新型本科专业,本课程的教材是制约该课程发展的关键。2003年,我校科学教育教学团队在使用自编讲义的基础上,编著出版了我国第一套科学教育教学论教材——《科学教学导论》,填補了国内小学科学教学论的空白,这一教材被教育部评为教师教育课程资源推荐使用教材,目前已被全国22所高校选用。在此基础上,团队成员不断完善、补充资源,开发出富有特色的小学科学课程系列教材,《小学科学实验的设计与实施》在2017年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小学科学教学设计》也即将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三)课程影响
   本门课程的服务对象不仅包括在校科学教育专业本科生,也包括参加职后培训的一线小学科学课教师,我校承办的吉林省小学科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课程体系中就包括该门课程。随着科学课教师在线培训形式的推广普及和本校及外校科学教育专业学生对课程学习的深入,这门课程的影响将逐渐扩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Z].教高[2011]8号,2011-10-12.
   [2][3]教育部.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Z].教高厅[2012]2号,2012-05-21.
  编辑 尚思达
其他文献
[摘 要] 学徒制对职业学校专业技能教学十分必要,特别是对电子商务专业,其学科缄默性特点很强,环境模拟十分困难,以实战演练提高训练效果十分必要。近几年,学校组织开展现代学徒制教学,笔者负责电子商务专业学徒制教学的组织,在组织过程中深深体会到了现代学徒制对学校专业技能教学起到的显著效果。然而,在学徒制教学的操作过程中,还是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障碍,特别是在校企配合方面产生了很多问题,经过反思与
期刊
[摘 要] 随着相成区地方经济的高速发展,以五年一贯制为主的会计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变得至关重要。我们要培养的专业学生,从传统的记账算账报账逐渐转变为适应时代发展、熟练使用信息化会计技能的高层次会计人才,与时俱进的人才培养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为社会输送优秀的会计专业人才。  [关 键 词] 经济发展;五年一贯制;会计专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
期刊
[摘 要] “互联网+”给社会和中职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挑战,以移动电子商务课程为例探讨了中职教学模式改革的方向和措施:面对不断更新的知识使用动态教学内容、利用教学云平台实施翻转课堂和小组任务驱动教学、把信息技术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工具、建立过程性评价模式。  [关 键 词] “互联网+”;动态教学;云平台;过程性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期刊
[摘 要] 我国高校中的女教师一直较多,民办高校近几年发展较快,且其中青年女教师的比重较大。“全面二孩”政策的落实意味着青年女教师要考虑把更多精力和时间花在家庭上,可能面临更大的角色冲突。对如下内容进行研究:二孩政策对民办高校女教师的影响;二孩政策下民办高校教师的幸福感从哪里来,如何提高其幸福感;二孩政策下提升高校女教师幸福感的对策和建议。  [关 键 词] 二孩政策;民办高校女教师;幸
期刊
[摘 要] 高等数学课程作为高校基础课程之一,对人才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对高等数学课程体系与学生学习能力问卷调查,对学生的反馈进行整理分析,为今后教学改革作参考和提供依据。  [关 键 词] 高等数学;教学改革;分类分层教学;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4-0018-02  
期刊
[摘 要] 针对地方院校理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理论轻应用和课程体系不完善等现状,结合应用物理学专业学科特点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实际,确立“三位一体强基、理工结合凸用”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育人的全过程中体现“理论、技能、应用”相容、“知识、能力、素质”并重。通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升。  [关 键 词] 理工结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应用物理学  [中图分类号] G
期刊
[摘 要] 基于智慧教学工具的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发生深刻变化,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课程为例,设计了相关的活动,并进行了相关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虽然包括“雨课堂”在内的智慧工具为大学英语教育和学生学习能力提升带来广泛的影响,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关 键 词] “雨课堂”;大学英语;混合式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期刊
[摘 要] 学风建设是高校实现育人目标的重要工程之一,随着高校从“精英化”向“大众化”逐渐转化,逐年增多的学生人数和多样的学生层次对学风建设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和挑战。面对一些学生在学习方面暴露的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主动性、自律性,没有坚定的学习毅力和健康的体魄支持等问题,学校从习惯养成角度出发,通过分析习惯养成对学风建设工作的积极意义,以特色制度、丰富活动、信息化监督手段为实践,探索以习惯
期刊
[摘 要] 微信作为当下最普及的网络社交工具,在大学生群体中使用广泛,已经构建成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一种新型的学习支持环境。根据其特性,按照一定的教学规律,和传统课堂讲授相呼应,组成混合式学习情境,并将其运用于教学实践,旨在为促进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提供借鉴。  [关 键 词] 微信;混合式教学;移动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期刊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提升。社会需求的变化把之前侧重于理论知识传授与教学的普通本科院校推到了转型发展的前沿阵地。而在高校转型发展的大工程中,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又是重中之重。以呼伦贝尔学院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从理论基础和基本情况两个方面探讨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  [关 键 词] 人文社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中图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