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术后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一例

来源 :医学临床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xiaos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病例分析  患者,女性,56岁,已婚,因阴道出血伴贫血1个月于2012年4月16日入院。入院查体:体温(T )36.4℃、脉搏(P )96次/分钟、呼吸频率(RR )20次/分钟、血压(BP)105/60 mmHg。查血常规血红蛋白60 g/L ,盆腔超声提示子宫肌瘤,完善术前检查,于2012年4月17日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病理确诊为“宫颈平滑肌瘤”。术后的d1患者无明显诱因突然癫痫发作,表现为牙关紧闭,双眼上吊,四肢肌张力增高,伴意识丧失,持续约2 min后缓解,意识恢复。间断发作3次,予“甘露醇、苯巴比妥钠”等降颅压、镇静、抗癫痫等对症治疗,急查头颅CT 结果显示大脑镰左侧旁出血性脑梗死,转至重症医学科。入IC U查体:意识不清,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10分,双瞳孔等大,直径3.0 mm ,对光反射迟钝,双眼球向左侧凝视。左侧肢体肌力Ⅳ级,右侧肢体肌力Ⅰ级,肌张力减低。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WBC )5.07×109/L、红细胞(RBC )4.28×1012/L、血细胞比容(Hct)33%、血小板计数(PLT )335×109/L。凝血系列:活化部分凝血时间(APTT )25.5 s、INR(国际正常化比值)1.35、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 T )10.6 s、纤维蛋白原(FIB)2.96 g/L ,D-二聚体0.5 mg/L(正常小于0.2 mg/L )。患者自主呼吸困难,血气分析提示Ⅱ型呼吸衰竭,予机械通气、脱水降颅压、抗感染等治疗。治疗1 d后患者意识改善,行头颅磁共振成像(M RI )+磁共振血管成像(M RV )检查,结果显示上矢状窦血栓形成、左侧乙状窦及直窦血栓形成。予低分子肝素钙5000 IU 皮下注射,q12h ,应用5 d 后停用;华法林5 mg/d起口服,维持INR于2.0~3.0,并配合应用甘露醇、甘油果糖降颅压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1周后,患者意识完全清楚,未再发作癫痫,左侧肢体肌力恢复正常,可遵嘱动作,右侧肢体肌力Ⅱ级,顺利脱机拔管,病情稳定,转神经内科继续给予抗凝、降颅压、营养神经、肢体神经电刺激等治疗。治疗30 d复查头颅 M RI+M RV ,结果显示静脉窦血栓基本消失,功能区灌注改善。出院嘱其继续口服华法林,监测凝血功能,维持INR于2.0~3.0,配合肢体康复治疗。半年后复查头颅M RI+ M RV ,结果显示静脉窦再通,无新发梗死灶。患者未再发作癫痫,右侧肢体肌力恢复正常,左侧肢体肌力Ⅳ级,生活可自理,停用华法林。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的护理方法及经验。【方法】对本院胸外科2006年3月至2012年3月12例并发吻合口瘘的食管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
【目的】探究他汀类药物对糖尿病(DM )合并严重感染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入住开滦总医院赵各庄医院内分泌科和开滦总医院重症医学科(ICU )的DM 合并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配合文拉法辛治疗难治性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疗效。【方法】分别对80例难治性IBS患者的主要症状进行分级,以症状严重指数和症状频率指数表示。并进行汉密尔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手术方法、安全性、有效性及护理体会。【方法】对本院2008年至2013年间28例行腹腔镜下脾切除联合贲门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初次下床活动的状况,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行择期结直肠癌手术的患者100例,根据早期下床的完成与否将患者分为完成组和未完成组,采用一般
【目的】探讨女性乳腺癌术后抑郁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本院乳腺外科于2000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486例接受乳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女性乳腺
【目的】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并胆总管结石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至2012年8月符合该手术适应证的75例患者行ERCP联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体内25-羟基维生素D(25-OHD)的表达水平及与代谢参数和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检测未接受治疗30例PCOS患者(肥胖者和非肥胖者分别15例
【目的】观察颈丛阻滞复合全麻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 ,CEA )中的应用。【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在本院行CEA术的40例患者按照麻醉方式分为两组:对照
1病历资料  患者男性,48岁,病案号1020492。因劳力性气促4年加重2个月于2013年3月入院。患者2009年爬坡后感气促,伴胸痛,休息片刻后即可缓解。2010年8月因劳力性气促加重在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