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气管、支气管树VR与MPR重建在中央型肺癌的应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7月——2014年12月14例中央型肺癌患者,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容积再现(VR)及MPR三维重建,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充分比对。结果VR及MPR诊断病灶位置与纤维支气管镜(FOB)及病理检查结果相符;多层螺旋CT容积再现(VR)能够清晰观察到中央型肺癌所累及到气管、支气管位置、程度及狭窄范围,但无法正确显示出病变本身;MPR三维重建能够探查出肺癌的实质部分,也能显示出病变与气管、支气管之间的依存关系。结论多层螺旋CT容积再现(VR)与MPR三维重建是诊断中央性肺癌的有效方法,且图像较为直观,在疾病诊断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关键词】气管、支气管;MPR重建;中央型肺癌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4-0219-02
气管、支气管树VR是通过多层螺旋CT在采集容积数据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计算机进行后期处理的成像技术,能够对气管进行立体重建,并从多个角度显示气管形态。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7月——2014年12月14例中央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重点探讨多层螺旋CT容积再现(VR)与MPR三维重建技术在中央型肺癌中的临床诊断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14例中央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9例,女5例,年龄41-85岁,平均年龄(62.9±4.6)岁。所有患者均经过纤维支气管镜(FOB)及病理检查证实为中央型肺癌,其他资料详见表1-1。
表1-1 14例患者临床资料
位置 左肺10例,右肺4例
类型 鳞癌9例,腺癌4例,末分化细胞癌1例
临床症状 咳嗽咳痰8例,胸闷胸痛5例,锁骨上淋巴结肿大3例
1.2诊断方法
1.2.1CT扫描方法:应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16排CT扫描机对病灶位置进行扫描,观察肿瘤情况。CT扫描厚度控制在1.50mm,螺旋距为1.5,将管电压调整到120kv,电流为280mAs。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决定扫描直径,扫描时间应为患者一次深呼吸屏气后6-8s。
1.2.2三维重建方法:利用AW4.6工作站分析获取图像,进行三维重组。应用VR技术进行气管、支气管树成像,调整VR厚度,范围在30-80mm,从中选择最佳层面(或阈值),同时进行旋转、切割,进而得到多个角度、任意层面的气管、支气管树VR图像。
1.3指标观察
为进一步保证诊断质量,由三位CT影像学医师对图像进行分析,并将所有图像与病理结果进行充分比对,进而做好统计工作。
2.结果
2.1病灶位置
经过诊断,14例患者中,病灶位置为左肺10例,右肺4例,与纤维支气管镜(FOB)及病理检查结果相符,详细位置见表1-2。
表1-2 14例患者具体病灶位置
具体位置
左肺(n=10) 左主支气管4例,左上叶支气管3例,左下叶支气管4例
右肺(n=4) 右主支气管2例,右上叶支气管1例,右下叶支气管1例
2.2 CT成像技术下肺癌表现
多层螺旋CT容积再现(VR)能够清晰观察到中央型肺癌所累及到气管、支气管位置、程度及狭窄范围,但无法正确显示出病变本身;MPR三维重建能够探查出肺癌的实质部分,也能显示出病变与气管、支气管之间的依存关系。具体见表1-3。
表1-3 多层螺旋CT容积再现(VR)及MPR三维重建影像学表现
方法 主要表现
横断面CT成像显示 病灶宽基底与气管、支气管壁相互连接,且突入到管腔内
SSD成像显示 可清醒显示出病灶位置及其表面形态,气管、支气管表面变窄
MPR成像显示 多个角度显示出病灶位置、内部结构及其与气管、支气管之间的关系
3.讨论
中央型肺癌属于临床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确,但可以肯定的是,长期吸烟及大气污染的不断恶化,是其重要致病因素[1]。我国是肺癌发病率较高的国家,中老年人是此病的多发人群,且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肺癌具有典型的城乡差别,城市肺癌发病率要明显高于农村。与多数恶性肿瘤相同,早期诊断对患者确定治疗方法及良好预后意义重大。因此,在制定治疗方案前,要对中央型肺癌进行有效诊断,进而有效减少治疗的盲目性[2]。
中央型肺癌属于原发性肺癌的范畴,是出现在肺上段的恶性肿瘤,主要发生在肺段和段以上气管、支气管黏膜上皮组织中。诊断中央型肺癌的主要影像学方法包括胸片、多层螺旋CT技术及MRI检查等[3]。其中,CT检查技术是诊断原发性肺癌的重要方式,能够直接观察到病变位置、形态、病变程度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能够帮助临床医师对病灶性质进行确定,是现阶段重要的影像学检验方法。VR属于多层螺旋CT图像处理技术,可确定扫描容积内部像素密度的直方图,并将其转换为不同灰阶的三维结构图。但是,VR只能显示出患者管腔的变化,而无法充分展现病变本身。MPR重建是在多层螺旋CT技术容积采集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计算机进行后期处理,对容积资料进行多平面重组,进而获取平面图像,能够清晰显示出气管附近肿瘤大小、形状、密度及肺组织情况。MPR重建能够从多个角度观察气管与瘤体之间的关系,将其应用在中央型肺癌诊断中,能够有效弥补VR技术的不足。
本研究结果显示,气管、支气管树VR与MPR重建诊断中央型肺癌,病灶位置与纤维支气管镜(FOB)及病理检查结果相符。同时,多层螺旋CT容积再现(VR)能够清晰观察到中央型肺癌所累及到气管、支气管位置、程度及狭窄范围,但无法正確显示出病变本身;MPR三维重建能够探查出肺癌的实质部分,也能显示出病变与气管、支气管之间的依存关系。说明将多层螺旋CT容积再现(VR)技术与MPR三维重建技术有效结合,能够对诊断中央性肺癌的提供较大帮助,在疾病诊断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彭国庆,冼磊.管袖状肺叶切除术治疗中央型肺癌的疗效分析[J].中国癌症防治杂志,2014,12(25):1321-1322.
[2]张挺先天性心脏大血管畸形并发中央型气管狭窄的影像学研究分析[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4,05(10):401-402.
[3]吴树材,范开琴.螺旋CT血管造影应用于中央型肺癌纵隔、肺门血管肿瘤侵犯诊断临床价值分析与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2015,04(01):147-148.
【关键词】气管、支气管;MPR重建;中央型肺癌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4-0219-02
气管、支气管树VR是通过多层螺旋CT在采集容积数据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计算机进行后期处理的成像技术,能够对气管进行立体重建,并从多个角度显示气管形态。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7月——2014年12月14例中央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重点探讨多层螺旋CT容积再现(VR)与MPR三维重建技术在中央型肺癌中的临床诊断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14例中央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9例,女5例,年龄41-85岁,平均年龄(62.9±4.6)岁。所有患者均经过纤维支气管镜(FOB)及病理检查证实为中央型肺癌,其他资料详见表1-1。
表1-1 14例患者临床资料
位置 左肺10例,右肺4例
类型 鳞癌9例,腺癌4例,末分化细胞癌1例
临床症状 咳嗽咳痰8例,胸闷胸痛5例,锁骨上淋巴结肿大3例
1.2诊断方法
1.2.1CT扫描方法:应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16排CT扫描机对病灶位置进行扫描,观察肿瘤情况。CT扫描厚度控制在1.50mm,螺旋距为1.5,将管电压调整到120kv,电流为280mAs。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决定扫描直径,扫描时间应为患者一次深呼吸屏气后6-8s。
1.2.2三维重建方法:利用AW4.6工作站分析获取图像,进行三维重组。应用VR技术进行气管、支气管树成像,调整VR厚度,范围在30-80mm,从中选择最佳层面(或阈值),同时进行旋转、切割,进而得到多个角度、任意层面的气管、支气管树VR图像。
1.3指标观察
为进一步保证诊断质量,由三位CT影像学医师对图像进行分析,并将所有图像与病理结果进行充分比对,进而做好统计工作。
2.结果
2.1病灶位置
经过诊断,14例患者中,病灶位置为左肺10例,右肺4例,与纤维支气管镜(FOB)及病理检查结果相符,详细位置见表1-2。
表1-2 14例患者具体病灶位置
具体位置
左肺(n=10) 左主支气管4例,左上叶支气管3例,左下叶支气管4例
右肺(n=4) 右主支气管2例,右上叶支气管1例,右下叶支气管1例
2.2 CT成像技术下肺癌表现
多层螺旋CT容积再现(VR)能够清晰观察到中央型肺癌所累及到气管、支气管位置、程度及狭窄范围,但无法正确显示出病变本身;MPR三维重建能够探查出肺癌的实质部分,也能显示出病变与气管、支气管之间的依存关系。具体见表1-3。
表1-3 多层螺旋CT容积再现(VR)及MPR三维重建影像学表现
方法 主要表现
横断面CT成像显示 病灶宽基底与气管、支气管壁相互连接,且突入到管腔内
SSD成像显示 可清醒显示出病灶位置及其表面形态,气管、支气管表面变窄
MPR成像显示 多个角度显示出病灶位置、内部结构及其与气管、支气管之间的关系
3.讨论
中央型肺癌属于临床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确,但可以肯定的是,长期吸烟及大气污染的不断恶化,是其重要致病因素[1]。我国是肺癌发病率较高的国家,中老年人是此病的多发人群,且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肺癌具有典型的城乡差别,城市肺癌发病率要明显高于农村。与多数恶性肿瘤相同,早期诊断对患者确定治疗方法及良好预后意义重大。因此,在制定治疗方案前,要对中央型肺癌进行有效诊断,进而有效减少治疗的盲目性[2]。
中央型肺癌属于原发性肺癌的范畴,是出现在肺上段的恶性肿瘤,主要发生在肺段和段以上气管、支气管黏膜上皮组织中。诊断中央型肺癌的主要影像学方法包括胸片、多层螺旋CT技术及MRI检查等[3]。其中,CT检查技术是诊断原发性肺癌的重要方式,能够直接观察到病变位置、形态、病变程度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能够帮助临床医师对病灶性质进行确定,是现阶段重要的影像学检验方法。VR属于多层螺旋CT图像处理技术,可确定扫描容积内部像素密度的直方图,并将其转换为不同灰阶的三维结构图。但是,VR只能显示出患者管腔的变化,而无法充分展现病变本身。MPR重建是在多层螺旋CT技术容积采集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计算机进行后期处理,对容积资料进行多平面重组,进而获取平面图像,能够清晰显示出气管附近肿瘤大小、形状、密度及肺组织情况。MPR重建能够从多个角度观察气管与瘤体之间的关系,将其应用在中央型肺癌诊断中,能够有效弥补VR技术的不足。
本研究结果显示,气管、支气管树VR与MPR重建诊断中央型肺癌,病灶位置与纤维支气管镜(FOB)及病理检查结果相符。同时,多层螺旋CT容积再现(VR)能够清晰观察到中央型肺癌所累及到气管、支气管位置、程度及狭窄范围,但无法正確显示出病变本身;MPR三维重建能够探查出肺癌的实质部分,也能显示出病变与气管、支气管之间的依存关系。说明将多层螺旋CT容积再现(VR)技术与MPR三维重建技术有效结合,能够对诊断中央性肺癌的提供较大帮助,在疾病诊断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彭国庆,冼磊.管袖状肺叶切除术治疗中央型肺癌的疗效分析[J].中国癌症防治杂志,2014,12(25):1321-1322.
[2]张挺先天性心脏大血管畸形并发中央型气管狭窄的影像学研究分析[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4,05(10):401-402.
[3]吴树材,范开琴.螺旋CT血管造影应用于中央型肺癌纵隔、肺门血管肿瘤侵犯诊断临床价值分析与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2015,04(01):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