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技巧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272914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恰当地提问确实是一种教学艺术,做得好,自然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反之,也很有可能吃力不讨好,并使学生谈之色变。数学课与其它课有许多共同点,也有不同之处。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数学教学实践,谈谈数学课堂提问的问题。
  一、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任何智力正常的学生都应当能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能动性,开发自己的学习潜能。因此,教师应当做到:问题让学生自己提出,知识让学生自己探索,规律让学生自己发现,学法让学生自己总结,并达到会学的境界。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尊严和价值,弘扬学生的主动精神,给学生以自由。否则,非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达不到应有效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受挫。例如,在学了等差数列之后,再学习等比数列,许多同学认为很简单。此时,我设计了以下问题:(1)等比数列中公比是否可以为0?是否可以为1?(2)若等比数列的公比大于1,是否该数列一定递增?公比小于1,是否一定递减?(3)结合定义,判断由等比数列各项的相反数、倒数、平方数分别组成的数列,是否仍为等比数列?(4)等比数列所对应的各点是否均匀分布在指数函数的图像上?这几个问题,看上去并不难回答,每个同学都有想尝试的愿望。通过强化联系,比较不同之处,循序渐进地设计问题,既强化了学生的参与,又做到了及时地反馈和矫正。从学生的回答上,可以透视出学生对等比数列定义的诸多疑问之处,从而促进学生对定义的理解和掌握。
  二、提高提问教学的目的性
  课堂提问要体现出四个基本作用:促进学习、评价学生、检查效果、调控教学。简言之,课堂提问必须具有明确的目的性,通过提问,是要达到复习新旧知识的联系的目的,还是让学生发现知识的发生的过程,又或是让学生发现知识的迁移与发展过程。而不能为了提问而提问,追求一种表面的繁荣,也可以说,课堂提问要有针对性,应从每节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的大前提出发,落实到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结合学生的原有知识结构,适时、适度地提出问题。例如,复数部分引入棣莫佛定理时,我提出问题:“100(1- i)等于多少?”从理论上讲,学生利用复数的代数形式可以直接计算,但实际操作过程却很麻烦。此时,我再适时指出本题有很简单的计算方法,得出100(1- i)=-250。很自然,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急欲知道如何进行计算,提问的目的便实现了。
  三、课堂提问要具有启发性
  提问的启发性是提问艺术的精华。从信息论角度看,启发性提问能创造信息差,易于调动学生接受信息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课堂提问的启发性又来自于提问形式的创造性,问题应力求富有创意,即使对同一问题,也有多种提问方式。许多教师“于不疑处生疑”,“问人之未问”便很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例如教学立体几何中涉及正四面体的内切球等一类题目时,对球心位置如何确定、点面距离如何计算、画出截面圆等问题,完全可以提出平面几何中三角形内切圆的相关性质问题,这样便可以启发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解决相应问题。事实上,类比推理的思想对所有学科都有重要意义。
  四、教师的提问要通俗易懂
  应当指出,学生由于知识水平尤其是文学基础的限制,对教师所提问题的含义的理解往往达不到期望值。此时,学生对“问题是什么意思”都弄不清,更别说如何回答问题了。因此,教师的提问必须通俗易懂,数学课之所以让部分学生发怵,很重要的原因是数学语言的枯燥与抽象,教师在讲授知识时,必须“翻译”,先用口语化,生活化的语言描述定理、公理、推论,达到一定阶段,再将其提炼成标准的数学语言,提问必须遵循这一原则,便于学生理解问题的实质。例如,对于“是否存在实数k,使关于x的不等式x2-kx-1>0恒成立?”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有些学生却不知如何下手。此时,教师可对其作出说明:“存在”是指“有一个”,“恒成立”是指“永远成立”,再结合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图像等描述,学生就较容易解决上述问题。
  五、面向全体学生提出问题
  虽然课堂提问总是由一个或几个学生来直接回答,但提问的目的却是希望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这也是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因此,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提出问题,使问题处于大多数同学知识的最近发展区,使问题的答案成为跳起来可以摘到的苹果,这样才能让学生的思维处于最佳活动状态。提问固然不能过浅、过易,如白开水一样淡而无味,但也不能过深、过难,使回答成为少数学生的专利,甚至只能由教师自问自答,成为教师个人的独角戏,应让大多数同学都可以入手,都可以尝到成功的喜悦。
  六、对学生回答问题作积极性评价
  教师在课堂提问中应从积极一面对学生作出评价,保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美国哈佛大学的威廉·詹姆斯教授在其《行为管理学》一书中说,同样一个人经充分激励后发挥的能力,相当于未经激励前的3到4倍。可见,“肯定”对学生是多么的重要。在提问后应对回答的学生及时评价,对于回答中的闪光点,应大力鼓励和表扬,即使回答完全错误,也应首先肯定其积极思考,再帮助其分析导致错误的原因。值得注意的是,在对学生评价中不应涉及学生的个性品质,不应将其与学生“是否聪明”、是“好学生”还是“坏学生”联系在一起。
  总之,我们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不能再单纯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让他们学得一堆死的书本知识,而是应注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不仅要关注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通过进行有效的问题教学策略,让他们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终身受用的数学学习能力,为今后走向社会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摘 要: 班级像一座长长的桥,通过它,人们跨向理想的彼岸。而班主任就好比学生过桥的引路人,如果引导得好,一批批孩子将在一座座桥上顺利通过,最后到达理想的彼岸,成为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  关键词: 班主任工作艺术 平等相处 刚柔并济 和谐发展    一、身体力行,魅力四射  班主任教师的性格、气质、能力等诸因素构成了班主任的完整的特定人格。教师的人格时时都在给学生示范,影响学生的行为。有
摘 要: 师幼互动是指在教师与幼儿之间发生的各种形式、性质和程度的相互作用及影响作为幼儿人际互动的一种主要形式,师幼互动对幼儿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近年来,师幼互动正日益受到研究者、教师的重视。但回味各种师幼互动场景时,我们发现许多看上去热闹的互动行为背后却是教师没完没了的提问和孩子绞尽脑汁的回答,是教师积极主动的追问和孩子不用思考的言语应答。这不是互动的目的和追求,也不是互动的价值所在。本文
当今新课程改革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抓住机遇,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组织管理班集体建设的理念,使之更加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更加符合学生实际,是班主任群体的一项重要任务。  特殊学生由于其身心的特殊性,依赖性较强,生活自理能力差;情感脆弱,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差,与老师沟通与交流障碍很大。因此,特殊学校的班主任必须认识到特殊学生与普通学生的不同,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做好班主任角色的
摘 要: 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出以后,人与自然生态和谐发展成为普遍的追求。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有效平衡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三者关系的经济发展模式,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其法律保障——循环经济法也有自己不同于其他传统法律的显著特征。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法 特征    上世纪70年代“可持续发展观”自提出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积极的响应并成为影响人类社会最为深远的理
2006年四川省高考开始了自主命题,在长达五年的自主命题考试中,理综物理试题有着规律性。命题人熟悉近三年的试题特征,在试题中保留以往值得传承的东西,一是因为考试有一个考纲,考纲还给出了分类要求;二是高考看重能力的考查,但并不是每个考点都有完美的能力考查功能;三是高考试题的社会效应特强,出题人的创新要承受社会各界的评论。一份质量较高的高考试题是传承了以往试题被社会各界认可了的东西,再加上按今年考纲要
摘 要: 当前大多数教师对试卷讲评课在思想上认识不够、重视程度不高,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专题复习课的研究上,而忽视了试卷讲评课的设计和谋划,从而导致实际教学中的化学试卷讲评课“高效精彩”的不多,“低效乏味”的不少。讲评课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效率高低对于学生的能力提高与否直接相关。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化学试卷讲评课的效果呢?本文作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听课感悟,谈了一些认识。  关键词: 初三化学
摘 要: 应对数学中考,考生应在平时认真复习准备,考试时恰当采取一些考试策略,加强自信心和良好心理因素的培养,灵活运用一些迎考的方法和技巧是较为重要的策略。  关键词: 数学中考 考试心理 考试策略    每年都有一些考生,在应对数学中考时,由于心理因素或方法不当,没有发挥出自己真实的数学水平,成绩不是很理想。因此,要取得较好的数学成绩,除了认真复习、积极备考外,还应有一定的应考策略。  一、合理
摘 要: 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传统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考核方式不符合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教师要以培养高技能型和实用型人才为目标,建立以能力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重心的多样化考核模式,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 高职教育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 课程考核模式 改革与实践    1.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高职教育改革实践与理论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要更加注重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不断加强
摘 要: 本文作者通过对数学研究性学习及普教高中数学课改的分析探讨,提出了对高中数学实效发展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 高中数学 课程改革 研究性学习 规划发展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改革是一项难推行、难实施的教研任务。介于承接九年义务教育过关数学和满足高考制度的择优教育之间,很难走出一条拥有高中数学特色的教育教学道路。从2001年研究性学习的提出,到2005年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实施,几年教学实践
摘 要: 创新教育是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和实验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作者从正确认识数学中的创新教育;营造数学学科创新教育的氛围;数学创新教育的内容与培养;开发情感智力教育,培养创新个性品质几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数学教学 创新教育 氛围 内容与培养    创新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和实验的一个重要课题。江泽民同志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