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小学体育教学中对竞技体育教育的误区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ying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体育与健康》一书中说:“新的课程,必须突出以学生为主体,锐意改革,破除单纯的运动技术的学科体系,突出身体锻炼的实践性和培养学生竞争、对抗与合作等思想,有利于指导学生身体锻炼的实践,有利于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和基本技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科能力,有利于为学生探究式学习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终身体育奠定基础。”笔者愚钝却不嫌浅陋,试着揣摩“圣意”,读出这一段话中有三个信息:(1)以前的学校体育教育,包括大、中、小学校,都走了一条“单纯以运动技术”为主的片面之路,以前的体育教师大多以竞技体育为培养目标的教师,他们大多只注重学生在各运动项目中的成绩,而忽视了学生在生理上、心理上对己、对师、对人、对社会上的全面健康成长。这正是所谓竞技体育必须被批判的一点,但或许是惟一的一点。便不能被作为否定甚至变化冷落放弃竞技体育的一个理由,任何冷落竞技体育的做法是片面的,是错误的,是打着“健康第一”这面大旗来压迫竞技体育的反动。(2)新课程的最终目标是“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终身体育”,这是人类对于自身权利,对于人文精神等方面的思考,是对过去只重视“大我”而忽视“小我”的反思,实际上“小我”是“大我”的组成部分,为了“大我”,“小我”也必须全面健康地成长。(3)新课程也提到了学生的“竞争、对抗与合作”等思想,但是却只字不提“竞技成绩”,对于这方面的目标也是模糊而不具体,这是笔者——多年带运动队训练且出过一些好成绩的体育教师所担忧的。
  当前,小学体育教师在“竞技体育”上存在着几个误区:
  首先,是观念上的误区
  实施新课标几年来,我观察到不少新教师有意无意地否定“竞技体育”,甚至发出过一个错误的观点:“在竞技体育中,竞技性与对抗性虽适合部分学生争强好胜心理,但因其枯燥激烈而使许多学生望而却步。”且不说他们把竞技体育归于“争强好胜”范畴,且不说他们评价竞技体育中训练时和比赛时所用的词语为“枯燥”和“激烈”,且不说他们敢于冒风险说“许多学生望而却步”,其实他们根本不懂人的天性和体育的本质,他们故意漠视了所谓许多学生对体育比赛“望而却步”多方面的原因,而归咎于竞技体育的“烦躁和激烈”。人类的天性中有个永恒的话题,那就是“争第一”,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这句话可以作为佐证。永恒的奥林匹克运动的永恒精神是“更高、更快、更强”。除了合作,竞争也是体育的本质特征,没有竞争,体育不仅失去了魅力,而且是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作为竞技体育的基础层面,小学、中学的体育教育亦可作如是观。
  另外,这批新教师在体育教育理念上还存在一个以偏概全的误区。一来他们过分地强调了“体育教育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过分强调中小学体育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体育教育的综合性功能。二来他们过分地强调指出新课程《体育与健康》中的健康功能,而忽视体育的本质,就好像现在教师提“体育课”这个词也是落后的,甚至是错误的,会误人一生的健康。其实,中国实行这个新课程固然是因为看到了中国人在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面所存在的严重问题,特别把国家对中国人健康问题这个社会性问题形成正式施行的课程,希望全社会特别是教育者参与行动,投入精力,希望形成“生理、心理、社会”三者完美状态的“健康模式”,却丝毫没有忽视并贬低体育的本质,否则,国家只要发文增设一门“健康学”或者“大众保健养生学”之类的课程即可,把新课程命名为《体育和健康》,并把“体育”放在首要位置,国家和社会的一片苦心可鉴。
  把“健康当作新课程的重头戏而忽视体育教育的日常教育行为,这种尝试也得不偿失。从大的范围讲,有个研究者从学校延伸到社会做过调查,得出的数据十分确切。中关村知识分子的平均寿命58.52%,后降至53.34%,并且在中关村知识分子参与体育锻炼,进行生活保健的人中,50%的人是病后才参加的,且有好大一部分知识分子的保健意识和锻炼意识很淡薄,几乎为零。笔者没有冒犯这种调查研究的意识,相反,如果有机会,很愿意加入这种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类的行动,但是他们得出的结论有片面性,理由有:(1)平均寿命的长短与是否进行锻炼,是否保健并非是决定因素(2)意识的淡薄并不能完全代表学校体育教育的缺陷。学校的体育教育有责任完成这个任务,但占多少比例的时间和精力值得深思,学校在智力投资和健康投资的比例分配上也应该谨慎衡量。
  所以,我们在重视健康教育的时候,千万不要輕视和忽视竞技体育的作用,相反还要努力挖潜,让竞技体育的正面作用在健康教育中更加突出。社会更需要的人是有健康意识的,但不是从讲堂里出来的,而是从竞技场上回来的同类人。一个满脑子健康意识却没有经历过竞技体育大激动的人,他的健康状况和生命质量不会让人放心。
  其次,具体教学实践中的误区
  有些体育教师热衷于大中规模的群众性体育保健活动。他们在运动项目的选择中,有意无意地回避甚至放弃竞争和对抗都很激烈的项目,选择没有火药气的项目,如某些小学中学的太极拳运动,并据说在中小学推广太极拳运动是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还有如广播操、拔河、跳绳等项目,对那些田径、球类等比较激烈的竞技项目,则似乎是那些少数特长生的运动,这实际又违背了重在参与的体育精神,违背了重在参与的全民健身计划。所以,自豪是少数人,自信心、荣誉感和领导者的心理是他们的,我们什么也没有。
  对一些运动项目的运动时间和运动量的要求上有降低的趋势。许多学生家长爱护子女心太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吃苦,并且尽量提供好而更好的条件来减少孩子吃苦的次数。“现在条件好,不让孩子吃苦又不是做不到”。在具体的表现上就是千方百计为孩子找出借口。许多体育教师受减负和达标的多方面因素影响,对那些达不到运动量(已经降低)学生采取宽容甚至放任的态度,还默许那些不喜欢运动的学生躲到一边去,按照新课程的目标,这种不去调动、激发学生运动兴趣的做法长期下去是极有害的。试想,没有运动兴趣的人对健康思想会是什么态度?什么行为?许多学生对激烈运动和时间稍长的运动项目,除了畏难恐惧排斥心理外,就是逃避。他们对达标是有信心的,他们对更高、更快、更强却没有兴趣,就好像风行一时的“60分万岁”影响过很长时期内的大学生一样,达标是小学生在运动上的惟一目标,其他的方面,就毫无动力。在这个循环中,孩子不会怎么快乐,“孩子的生活则是生机勃勃的”就是一句空话。看来,让“达标”一词不要成为学生懒惰心理的盾牌,又是体育教师要解决的课题。能否提出这样的口号:“让小学生在达标中得到更多、更大的快乐。”
  第三,其他方面的误区
  来自社会的误区如上所述,还有来自学校领导的误区,包括一些学校的领导对竞技体育的不重视,体育经费的投入和体育器材的购置都是被动性的,对于新课程提到的群体运动器材可以投入,其他的当不在考虑之列。
  消除误区,还竞技体育和健康教育以应有的地位,重视竞技体育就像重视健康教育一样,反之亦然。那么,这门新课程才能发挥出它应有的、特有的功效。
其他文献
数学的产生来源于生活,数学的教学同样离不开实际的生活信息。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小学数学教学更是责无旁贷。因此,在扎实训练学生掌握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注重联系实际,捕捉生活信息,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数学课堂再现更多精彩。为此,本人略谈一谈自己的初浅看法。    一、加强感知性操作,训练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抽象概括是数学得以产生的基
课堂的阅读教学应当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两者共同参与的过程。阅读教学应在教师的引领,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主,来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阅读能力。在教学设计中,要充分考虑每个学生能发挥自己的优势,使各种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一、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总是主宰着课堂,只顾满堂的讲解,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即使进行阅读教学,也是形式主义。比如,每组轮换读;个别读;集体
摘要:其实,在我们生活实践中有许多有意义、也很有趣的应用题课程资源,只要教师善于开发和利用,创设合理、有趣、贴进学生生活的应用题情景和载体,营造一种富有吸引力的学习背景,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应用题的兴趣,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和探索应用题。  关键词:探析 初中 数学 教学 策略    初中数学大纲中指出“要学生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适应社会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的基本需要。”可以
全新的新课程教学理念、精彩的课堂教学、独特的教学风格、新颖的教学设计令听课的教师赞叹不已。老师所执教的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二章第五节《甲午中日战争》一课更是以其独特的教学设计方式和独到的教材处理方法,较好地展示了新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关系。整堂课高潮迭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模拟的参观中很好地了解了历史、感悟了历史。     一、案例片段描述     片段一:把文学大家的历
摘要:语感就是指学习者对语言信息的一种敏锐的感知和丰富的理解,是自动化了的意识活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语感培养可以充分利用教学内容和创设语言环境来进行。  关键词:初中 英语教学 语感培养    语感既是语言训练达到熟练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最高体现,语感的形成是基于锲而不舍的听、说、读的反复实践,日积月累而形成的,它包括人们对英语的语音感受、语意感受、语言情感色彩的感受等。它是人
构建高效数学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用好用足课堂的45分钟,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学习数学课,一直是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所追求的目标。《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数学学习中的体验是指学生个体在数学活动中,通过行为、认知和情感的参与,获得对数学事实与经验的理性认知和情感态度。让学生亲历经验,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
教育的核心价值是人的成长,而人都成长,起决定性意义的是,人素质的提高。我国中小学教育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轨道,是教育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教育改革和发展及其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初中历史教学,也要适应这一要求,将素质教育渗透其中。  初中历史的教学要求,是使学生通过对某一段历史的学习,学会分析史实,从而了解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和必然性,掌握正确的
班级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单位,学校一切活动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的。学校办学成功与否也是与班级建设、班风的培养有着密切联系的。班级工作千头万绪,抓好班级的建设,班风的培养,是搞好班级工作的一条重要的必不可少基础工作,同时也是影响校风建设的最重要的元素。班风是一个班级特有的风貌和风气,它是班级绝大多数学生的言论,行动和精神状态的共同倾向或表现。班风发端于舆论的形成,一个班级体的舆论持久地发挥作用,就会形
在这较长的时间里,人们对教学的认识是:教学是教师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或者说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发展能力的过程。因此,传统的课堂教学只是教师的一场“独角戏”,教学方式多数是教师的“满堂灌”,很少有学生参与。在新课程理念下,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就要摒弃传统教育中与之相抵触的教育教学方式,让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学生有效的学习方式。除了需要教师的引导外,还应该
【摘 要】这是来自于许卓娅老师的一个韵律活动的灵感而研究的一堂园本课,音乐采用了《瑞典狂想曲》,分别在我园的大中小三个年龄段进行了一课三研的一个活动,本文是参加这个活动后记录的一个案例,有活动的感受,活动后的所思所想。  【关键词】戏中有戏 弹跳自如 分中有合 由浅入深    音乐是有灵魂的,孩子们是有灵性的,是他们可爱稚气的表演让小矮人种的小玉米飞了起来,在音乐的世界中可以自由想象,可以让思想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