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心舆 参道悦人生

来源 :今日华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shiguo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深扎根在中华文明的沃土
  沐浴数千年东方智慧的雨露
  如今,中国原生本土宗教道教
  在岁月的洗礼中成熟並结出硕果累累
  与道结缘,何心舆先生亦修习多年
  大道无形,是他持之以恒的不倦追求
  悟道修身,给他带来精神方面的提升
  入道为乐,使他体验充实丰满的人生
  道,是人生的修为
  无论道教还是佛教,认为世界上的各种关係皆由因缘而起,人与人之间的相识、偶遇、熟知,因缘起而生,缘灭而逝。这种从容自然的世界观,看似随性,卻可以超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成为人心中最坚强的力量。就如何心舆先生对道教的执著,跨越半个多世纪的时间,专注与热情始终如一,历久弥新。信仰的伟大,以及传统文化的強大生命力,他的经历已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何心舆先生与道教结缘,源於其父亲:“我在香港出生,由於爸爸信奉道教,所以我很小的时候,就跟他一起参加修行和各种仪式。”虽然当时正属港英时期,西方文化渐渐渗透到香港各地。但本土宗教与文化,依然籍着不甘人後的冲劲,在这块土地上蓬勃发展,大大小小道场如同雨後春笋,以崛起之势先後建立起来。爱好者们的致力推广,也赢得了许多市民的认同。儘管年纪小,何心舆先生也感觉到:道教,是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道场中严肃的打坐静修,抑或生活中拜神祈福,其实都是与民生息息相关的。
  日复一日地学习、感受道教,何心舆先生理解到种种蕴含在传统文化及本土宗教中的强大力量——那是可以凝聚群体之智慧、缔造不凡之成绩、联繫同根同源同宗族的力量。於是,他投入了更多的精力研究道教,去领悟与“道”有关的、博大精深又内敛巧妙的内涵。
  何心舆先生逐渐深入悟道,同时也不断发现身心因此产生的变化:健康方面,打坐静心是道教修行中的重要一环,助人控制气息,稳定心智。没有大起大落的情绪,身体能维繫在良好的状态,养生保健的作用,潛移默化之中就产生了。




  对何心舆先生而言,心灵上的收穫更为重要,他对比儒释道三家中国主流宗教,虽然字面的表现各不相同,但讲究身心稳健,力求状态自然沉着,进而升华心境,使之达到一个新的层面,便是个人修为得以提升。尤其当下人们对宗教信仰存有偏差,以为许愿祈福即仪式主体,卻忽略了信仰的实质在於修身养性。
  “我们透过修行、拜神等仪式去锻炼自己的心和性,因为每个人的智慧不同,所以每个人悟道的速度和层次也不一样。为个人或亲朋求平安,固然是善良且值得提倡的行为,但在求道的层面上,仍需得到进一步提升。”就如焚香、跪拜等动作,以及经书、典籍中的含义,或者是信徒日常诵读的内容,其实都有着不同的意义。若不了解,对传统文化的接触也容易停留在表面,在传承文化方面也不尽详细、具体。所以何心舆先生建议,了解道教,要深入研究,知道自己是为了什麽目的而信仰其中,在权衡各方,並加以修行之後,从中懂得为人之道,方能悟成大道:“智慧是一种需要人在很安静、精神处於很高层面的状态才能体会,经文和修习,则是通往这个目的的捷径。所以我们要了解经文里面说什麽,並照着做、做好,人才可以真正进入清净的状态,达到‘性命双修,天人合一’的境界,领会各种令人醒悟、受用终生的道理。”




  道,是行善的初衷
  俗话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当一份快乐得到分享,就能复制成两份快乐。何心舆先生在道教中,也因付出与收获都得到许多快乐。在修道悟道之中,他勤学不倦,习得师长、前辈的智慧,裨益自己,充实生命,也与更多人分享。因此他广结善缘,得到很多人的信赖与支持。至和坛的同好们有感於他的名望,因而三十年前即推举他成为主席。何心舆先生因此在自己寻道之餘,也多了一份承传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使命。
  接过重任後,何心舆先生首先想到,道教讲究缘分,对於信徒皆抱着随缘的态度,因此不对外宣传,也没有用花俏的字句吸引别人。但发展至和坛,是不能局限在现有的人数。所以他从养生保健着手,把自己早年学到的养生功教予市民,帮助他人强身健体,同时也感受到道教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现代人生活忙碌,也会受到许多原本简单、但经过扩大变得复杂的事情影响,所以心绪难以平复,精神紧张,假以时日,就会累积成疾病,给生活带去诸多不便。”何心舆先生所教的养生功,即由道教精神延伸而来,通过锻炼可达到舒缓压力、调节肺腑、日常保健的功效。同时,实在的他也强调,这套养生功,虽能保持身体的健康状态,卻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毕竟人的衰老不可抗拒,人们要以健康的身体,顺应自然,对抗病痛。能正确地对待现实,也是心性修行新走出的一步,若有人因此悟道而投身修行寻道之中,便是他喜闻乐见之事。


  至和坛作为一个凝聚同好的团体,何心舆先生希望能发挥出其中的社会功能,不仅在推广传统文化,为爱好者们提供修身及举行仪式的场所,更希望能带领至和坛三百多名成员,走向社会,助力公益,所谓有捨才有得。
  多年以来,至和坛在广东韶关、封开等地共捐建了14所学校,何心舆先生表示,行善是体现道教随缘精神的一部分:当时他曾任韶关、封开等地政协委员,因此常常会与地方政府谈到捐资助学,产生了意向,他便回到香港,与至和坛同仁商量,结果大家都认为助学之事颇具意义,並纷纷予以支持,终於促使多所学校在各地拔地而起,方便了四周求学的孩子,也共享了大家行善的欢乐。
  何心舆先生以道为途径,修身养性、推广传统文化;他也以道为目的,锲而不捨地奋力追寻;他的生活围绕着自己的信仰和喜好过得充实而朴实,他的欢乐,源於自己的追求与理想,从容且多彩。在寻道的路上,他将一如既往走下去;前方,是闪耀生命之道的美好未来。

其他文献
哈佛优质教育行为科学研究团队专家简介林文傑教授,生於潮阳长於香港。二十二岁便获得数学学士,理论物理硕士及医学生物物理博士学位。继而深造於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师从两位诺贝尔医学奖得主。二十四岁任教哈佛,後又应邀担任德州医学中心眼科教授及生活科技研究中心院长。一九八二年与奥比斯眼科飞行医院(Project Orbis)创办人佩顿教授首次赴中国交流。一九八五年成立德州第一间生物科技公司,並於一九八八年在
期刊
第十一届中国—东盟民间友好大会8日在柬埔寨暹粒市闭幕並通过《暹粒宣言》。  宣言说,在本届中国—东盟民间友好大会上,各国代表围绕“加强民心相通,维护和平合作”的主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取得丰硕成果。各方愿以2018年中国和东盟建立战略夥伴关係15周年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战略沟通,深化务实合作,将人文交流合作打造为中国—东盟关係的第三大支柱,为建设更加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东盟国家处於
期刊
8月9日报道美媒称,美国钢铁企业再次繁荣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於中国,而不是特朗普总统。  美国《华盛顿邮报》8月7日报道称,钢材价格在飙升,据steelbenchmark公司的统计,美国的钢铁价格达到了三年内最高点。中国是推动“钢铁之夏”的一个主要因素。中国终於控制了部分钢铁产量,与此同时,中国在升级基础设施时也急需钢铁。中国钢铁供应的减少和需求的上升,已使钢铁和其他金属价格在全球范围内上涨
期刊
8月8日,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在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少数民族群众文化体育运动中心隆重举行。  这是一段荣耀的历史。1947年,在解放战爭的隆隆炮火声中,我国首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内蒙古自治区诞生,开启内蒙古发展的新纪元,也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这是一个喜庆的日子。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聲为团长的中央代表团全体成员出席大会,带来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的深情
期刊
是血浓於水的一脈相承  陈志光先生一家三代承传爱国爱港之志  父亲乃为工会之资深成员  投身工会工作20多年,乐此不疲  女儿当选区议员,扎根社区服务  他说,多年的默默耕耘  只为了:多做贡献,为香港,为国家  “未来,要不断强大我们的爱国爱港力量”  2017年7月1日,进入了香港回归第20个年头,一系列庆祝活动,洋溢着香港市民普天同庆的喜悦心情。作为香港海关人员总会会长的陈志光先生,自是喜在
期刊
坚定自己的创业梦  勤学善思、认识市场  他在积累中等待  在等待中寻找机会  当机会来临  他果断决定、大胆创业  淡看创业浮沉路  勇抓时势搏发展  回望三十载创业路  他说,机会是留给有準备的人的  勤思敏学砌基石  “努力肯幹,理解市场,並切实去做。”  荀子有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持续的积累是成功的基石,才能更易达成目标,这正是林颖翰博士人生的写照。  14
期刊
尽吾所学起沉疴  穷尽一生所学去帮助患者  徐思濠先生从父亲身上学到的  不仅是医术,更有医德  他1994年入行,教学、看诊两不误  此外又著书说汤水、义务传经验  传播中医知识,传承中医文化  他最大的理想就是  人们在生活中能想到中医,选择中医  与中医的不解之缘  自1994年入行,徐思濠先生现已在中医行业服务25年了。他与中医有着解不开的缘分,与其说是他选择了中医,不如说是中医选择了他。
期刊
在国人的印象中,南有黄飞鸿,北有霍元甲  霍公继承家传“迷踪拳”绝技,誉满武林  其“以武保国强种”的尚武精神,世代传颂  他是霍公弟子叶雨亭在南方的入室弟子  得恩师亲炙,习得北少林迷踪派武学精髓  他武术造诣高深,为侠好义,崇尚武德  秉承“以武会友、四海一家、不收分文”之宗旨  潛心教学,弘扬武学,将迷踪派发扬光大  武术表演庆回归,为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添彩  2017年,因香港回归祖国2
期刊
就像张国荣的歌中唱的:“人生是美梦与热望”  作为一名80後新港人,她以梦为马  不懈追求着更卓越的人生价值  小我、大成、忘我,这般一步步走来  她堪称保险业名副其实的业界楷模  多年来,始终怀揣着对保险业最为热忱的赤诚初心  以企业家的视角、广阔的运营思维、  独到的行业眼光打造团队  仅仅五年便在港打造出一支近300人  高文凭、高质素的精英团队——“CHAMP ACE”  带领着一批又一批
期刊
十年基层岁月,十年无悔春秋  他深入社区,传达民意,心繫民生  肩负起清河邨居民的幸福之路  地区工作十分琐碎,他从不缺耐心  十年来,社区居民都视他为朋友、亲人  地区工作进展艰难,他从不灰心  十年後,他相信社区将是另一番天地  他将自己的事业搁置一边,而扎根社区  是责任,是“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大爱  十年议员工作,见证清河邨成长之路  清河邨,位於新界上水,取名於“清澈河流”之意,2006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