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的灵魂,是学生认识化学世界的窗口,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化学实验对于完成化学课程的任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实验教学的目的不是单纯验证知识、获得结论,而是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得出结论,在亲自体验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全面认识事物,学会科学探究,提升化学素养,从而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和方法
长期以来,迫于升学、就业的压力,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未能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使得化学实验教学一直存在轻过程、重结论的问题。故验证性实验居多,费时费力的探究性实验少,形式化、低效化的现象严重。如何克服无效和低效的化学实验教学,从而创造有效的化学实验教学等策略和方法呢?本文结合个人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以供参考。
一、充分利用趣味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我们创设实验时,要适当结合生活实际创设趣味实验。如:我在讲完碱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后,有同学想到在圣诞节表演魔术,即用酚酞在白纸上写字,晾干后再在上面喷上氢氧化钠溶液从而出现红色的字,来烘托节日气氛。又如:在讲到金属和酸的反应时,有的同学想到从铝制的易拉罐上剪下一小块,向老师要了一点稀盐酸回家自己做起实验来。后来有同学问我:铝反应后变成了黑色的原因是什么,能不能用家里的醋酸来代替稀盐酸?我不失时机地进行阐释,并有意识地让学生知道,生活当中处处存在化学,化学就存在于我们身边。
通过这样的实验教学,调动了学生的热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乃至对整个科学的热爱。
二、利用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的手段
有些化学反应实验,由于受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按常规演示难以完成或实现,但借助多媒体教学技术进行模拟演示,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1)模拟有毒、有害物质的实验,减少污染。如: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试验,在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试验时易造成一氧化碳泄露而发生中毒,为保证实验现象逼真和安全,利用可见模拟演示也能达到较好的实验效果。
(2)模拟化学反应过程。模拟化学反应过程,使学生看到分子被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的过程。例如,水通电电解水试验,从分子和原子角度上去分析这一化学变化的实质,与其让老师大讲特讲,还不如利用多媒体课件动画给学生演示水通电发生化学变化的实质,学生通过观看动画演示,直观地通过直观感觉得知:水分子先分成氧原子和氢原子,每两个氧原子重新结合构成一个氧分子、每两个氢原子重新结合构成一个氢分子。学生通过观看不仅知道了化学变化的实质,也懂得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种类一定变而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一定不变。
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但它是为教学服务的,是辅助教学。在现代教学中,多媒体教学仍是从属地位,所以不能用多媒体完全代替化学实验操作,只能作为化学实验的补充和延伸。
三、以验证实验为基础,开展探究实验
教师要研究和挖掘教材,尽可能地在验证实验基础上,进一步地提升为探究实验,让学生发挥主动性探究,获取知识。这样学生不仅提高了实验的兴趣和能力,也会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例如,在介绍质量守恒定律时,先让学生按照课本的实验要求和步骤进行实验,进行实验。在此基础上我开展了对学生探究实验:①设置问题情境: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是否守恒?②学生提出猜想:反应前后的质量守恒或不守恒;③学生分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④按照本组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⑤各小组交流,汇报实验结果,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反思与评价。
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让实验成功的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会了科学探究的方法,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四、把教师的演示实验变为学生们参与的实验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說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研究者。把我们的感受告诉学生,不如让他们亲自实践。基于这种思考,在实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把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在很大程度上转化为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例如,在二氧化碳制取的实验教学中:①课前布置学生去收集资料(提示学生:可咨询老师和同学、上网查阅资料等):哪些化学反应能产生二氧化碳?要求组内各同学明确分工,相互帮助,各负其责;②上课时,学生按本组的实验方案自主设计并动手装配一套装置来做实验:实验过程中组内同学相互合作,共同解决实验中所面临的问题;③各小组同学汇报实验结果:由全班同学评价设计装置的优缺点,选择最佳实验装置进行全班展示操作过程。由于自己的劳动成果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同学们心里由衷感到自豪,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五、引导学生反思实验,培养正确的科学实验态度
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实验中的困难,不是所有的实验都能获得成功,所有实验现象都会明显。因而引导学生反思实验,寻找实验失败的原因,比实验本身更重要。这样会使实验教学效果最大化。如在“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测定”在实际操作中,常常由于装置的气密性和温度差等问题使红磷燃烧停止后需较长的时间冷却,或是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只有极少量的水进入集气瓶,甚至根本就不会出现水沿着导管进入集气瓶的情况,造成实验现象不准确甚至实验失败。如果学生实验失败,我们应该与学生一起分析失败原因并通过示范帮助学生掌握操作技能,取得实验成功。不能听之任之,否则,就达不到实验课的预期目的,更别谈实验的有效性了。
总之,作为化学老师,我们要把课堂知识和化学实验结合起来,把实验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在一起,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体验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全面认识事物,学会科学探究,提升化学素养,从而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俞远光.中学化学演示实验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
作者简介:
杨金银,大专学历,中教一级,研究方向:初中化学教学;重要荣誉:本文收录到教育理论网。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和方法
长期以来,迫于升学、就业的压力,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未能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使得化学实验教学一直存在轻过程、重结论的问题。故验证性实验居多,费时费力的探究性实验少,形式化、低效化的现象严重。如何克服无效和低效的化学实验教学,从而创造有效的化学实验教学等策略和方法呢?本文结合个人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以供参考。
一、充分利用趣味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我们创设实验时,要适当结合生活实际创设趣味实验。如:我在讲完碱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后,有同学想到在圣诞节表演魔术,即用酚酞在白纸上写字,晾干后再在上面喷上氢氧化钠溶液从而出现红色的字,来烘托节日气氛。又如:在讲到金属和酸的反应时,有的同学想到从铝制的易拉罐上剪下一小块,向老师要了一点稀盐酸回家自己做起实验来。后来有同学问我:铝反应后变成了黑色的原因是什么,能不能用家里的醋酸来代替稀盐酸?我不失时机地进行阐释,并有意识地让学生知道,生活当中处处存在化学,化学就存在于我们身边。
通过这样的实验教学,调动了学生的热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乃至对整个科学的热爱。
二、利用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的手段
有些化学反应实验,由于受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按常规演示难以完成或实现,但借助多媒体教学技术进行模拟演示,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1)模拟有毒、有害物质的实验,减少污染。如: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试验,在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试验时易造成一氧化碳泄露而发生中毒,为保证实验现象逼真和安全,利用可见模拟演示也能达到较好的实验效果。
(2)模拟化学反应过程。模拟化学反应过程,使学生看到分子被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的过程。例如,水通电电解水试验,从分子和原子角度上去分析这一化学变化的实质,与其让老师大讲特讲,还不如利用多媒体课件动画给学生演示水通电发生化学变化的实质,学生通过观看动画演示,直观地通过直观感觉得知:水分子先分成氧原子和氢原子,每两个氧原子重新结合构成一个氧分子、每两个氢原子重新结合构成一个氢分子。学生通过观看不仅知道了化学变化的实质,也懂得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种类一定变而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一定不变。
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但它是为教学服务的,是辅助教学。在现代教学中,多媒体教学仍是从属地位,所以不能用多媒体完全代替化学实验操作,只能作为化学实验的补充和延伸。
三、以验证实验为基础,开展探究实验
教师要研究和挖掘教材,尽可能地在验证实验基础上,进一步地提升为探究实验,让学生发挥主动性探究,获取知识。这样学生不仅提高了实验的兴趣和能力,也会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例如,在介绍质量守恒定律时,先让学生按照课本的实验要求和步骤进行实验,进行实验。在此基础上我开展了对学生探究实验:①设置问题情境: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是否守恒?②学生提出猜想:反应前后的质量守恒或不守恒;③学生分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④按照本组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⑤各小组交流,汇报实验结果,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反思与评价。
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让实验成功的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会了科学探究的方法,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四、把教师的演示实验变为学生们参与的实验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說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研究者。把我们的感受告诉学生,不如让他们亲自实践。基于这种思考,在实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把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在很大程度上转化为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例如,在二氧化碳制取的实验教学中:①课前布置学生去收集资料(提示学生:可咨询老师和同学、上网查阅资料等):哪些化学反应能产生二氧化碳?要求组内各同学明确分工,相互帮助,各负其责;②上课时,学生按本组的实验方案自主设计并动手装配一套装置来做实验:实验过程中组内同学相互合作,共同解决实验中所面临的问题;③各小组同学汇报实验结果:由全班同学评价设计装置的优缺点,选择最佳实验装置进行全班展示操作过程。由于自己的劳动成果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同学们心里由衷感到自豪,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五、引导学生反思实验,培养正确的科学实验态度
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实验中的困难,不是所有的实验都能获得成功,所有实验现象都会明显。因而引导学生反思实验,寻找实验失败的原因,比实验本身更重要。这样会使实验教学效果最大化。如在“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测定”在实际操作中,常常由于装置的气密性和温度差等问题使红磷燃烧停止后需较长的时间冷却,或是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只有极少量的水进入集气瓶,甚至根本就不会出现水沿着导管进入集气瓶的情况,造成实验现象不准确甚至实验失败。如果学生实验失败,我们应该与学生一起分析失败原因并通过示范帮助学生掌握操作技能,取得实验成功。不能听之任之,否则,就达不到实验课的预期目的,更别谈实验的有效性了。
总之,作为化学老师,我们要把课堂知识和化学实验结合起来,把实验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在一起,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体验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全面认识事物,学会科学探究,提升化学素养,从而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俞远光.中学化学演示实验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
作者简介:
杨金银,大专学历,中教一级,研究方向:初中化学教学;重要荣誉:本文收录到教育理论网。